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18日電 (楊喆)冬季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場葡萄田,滿眼都是連綿的皚皚白雪,車行駛在路上,幾分鐘過去車窗裡的景象都沒有什麼變化,縱橫的葡萄架把茫茫雪地分割的錯落有致,零星幾棵樹讓這片白色顯得格外蕭索,很容易讓人忽略冰雪覆蓋下的香醇。
11月的兵團農八師144團迎來一場早早到來的大雪,農田上面覆蓋的厚厚積雪讓人很難從這片景象中看到什麼生機,但葡萄園中的職工卻都清楚,雪對於葡萄田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壞事,它像被子一樣蓋在土地上,對地下的葡萄藤起到了良好的保溫作用,對於多年生的葡萄來說,地下的藤能否安然地度過嚴冬顯得格外重要。
今年144團新增釀酒葡萄1.5萬畝,總面積突破2.5萬畝。在種植釀酒葡萄方面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交通優勢使得這裡葡萄種植髮展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尤其是石河子張裕酒業的落戶,為該團釀酒葡萄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10年,該團成為張裕酒業原料基地。這不僅打響了這個團釀酒葡萄的牌子,也進一步拓展的銷售市場,給這個團的職工釀出一條致富路。
劉德智在6年前便從老家四川來到144團10連經營農場,目前經營著3200畝地。他說,剛剛開車過來時看到的那一片葡萄田,就將在明年進入豐產年,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將是個豐收年。
「葡萄與棉花的種植有不同的特點,同樣大小的一塊地,如果拿來種葡萄,其所獲得的收益會是種植棉花的7~8倍,但是葡萄只有到三年之後才會進入豐產年,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什麼收成。」劉德智這樣告訴記者。
每年酒廠都會派技術監察員下來檢查葡萄的品質,尤其是糖分等關鍵指標。劉德智說,現在農場更加重視葡萄的品質而不僅是產量,要是品質不過關,酒廠根本就不會收購。
除去每年酒廠收購的葡萄,還會剩下一部分,那些葡萄就會被劉德智拿來自己釀酒,他們的方式簡單、傳統,同酒廠的釀酒工業無法媲美,但是每每到了餐桌,他還是會拿上自己的產品給客人們品嘗。
「葡萄種的多了,也就多少懂得些品酒,我們自家的酒雖然並不如酒廠釀的專業,但是大家喜歡的還是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劉德智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