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推出人臉識別新技術 不需要看臉也能識別

2020-12-16 前瞻網

Facebook推出人臉識別新技術 不需要看臉也能識別

 豹子上樹 • 2015-06-23 14:43:12 來源:前瞻網 E698G3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Facebook中文名稱叫臉譜網並非虛有其名,早在2014年Facebook展示了接近人眼識別水平的臉部識別技術,準確率高達97.25%,不過Facebook顯然不滿足於此,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出新的算法,不需要看臉也能識別照片中的人物,準確率也達到83%,以後就算蒙住臉也也瞞不過這個神奇的網絡。

據悉,這種新的識別技術可以根據人物的其他特徵來識別身份,例如髮型、服飾、身材、姿勢等。Facebook的新算法能在臉部不清晰的情況下也能正常使用,不會因為沒要照片沒有拍到臉部,或者角度問題而忽略相片中的人物。

Facbook的研究團隊選取了4萬張照片,其中部分照片人臉清晰可辨,另外一部分則不能看到臉部,對新算法進行驗證,結果準確率也達到了83%,雖然不及人臉識別,但也已經達到可以使用的水平。

人臉識別除了可用於手機解鎖、行動支付、ATM機驗證之外,在網際網路應用中也有廣泛使用,並且識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大數據環境下威力倍增,可以很方便識別大量照片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在許多網絡服務中已經採用,例如蘋果的照片應用、百度人臉識別搜尋引擎等。Facebook這樣的算法使得智能識別範圍進一步擴大,不在僅限於人臉,

但是此類模糊識別技術首先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算法準確度,而是法律方面關於隱私問題的界定,在谷歌街景等許多場合,出於保護隱私的需要,人臉被模糊處理,然而新算法使得這種情形變得無用。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新的算法既有可能暴露隱私,同時也能提醒人們注意。

不過臉譜網都不用看臉了,以後改叫什麼呢?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Facebook推出人臉識別功能:找出照片裡的好友
    Facebook登陸中國市場 推出簡體中文版中國大陸的用戶輸入該網站的網址後,會跳轉到http://zh-cn.facebook.com,後者是簡體中文版本。點評:Facebook代表網際網路未來?進入哈佛大學之後,扎克博格隨即發現一個問題:通常美國大學會提供包括學生照片等基本信息的「花名冊」,這可以增進新老同學間的相互了解,但是當時哈佛沒有提供。
  • 人臉識別十字路口:臉的恐慌
    學校推出人臉識別「刷臉」報到、雲端智能驅動AI機器人現場快速答疑等。在2018年第75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曾展出其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利用人臉識別、表情識別等技術,記錄學生行為、表情、專注度、前排上座率等多維度課堂數據,輔助教學評估。除了曠視,百度、騰訊雲等其他科技公司也都推出了「課堂專注度」分析的解決方案,技術和應用場景都相差無幾。一些學校和培訓機構正積極擁抱這項新技術。
  • 從人臉識別到「無臉識別」,經濟學人主編表示很擔心
    ,1843magazine.com作者:Tom Standageis譯者:張冬君 胡祥傑【新智元導讀】人工智慧對社會的滲透遠比你能看到的更多。谷歌、騰訊和百度都有同樣的軟體。它們都依賴於一項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建立在仿照大腦結構的神經網絡上。然而,NTechLabs 的軟體 FaceN 似乎更有優勢。在人臉識別世界大賽中——是的,真的有這樣的比賽,叫做 MEGAFACE—— FaceN 擊敗了其他軟體,在多達一百萬張照片的測試資料庫中,正確識別出了73.3%。而谷歌的人臉識別軟體以70.5%的準確率位居第二。
  • 人臉識別哪家強?科大訊飛發布最新人臉識別技術
    這只是人臉識別的簡單應用,湯教授進一步介紹了人臉識別在智能視頻監控上的作用,大規模的監控下,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能在高密度的公共場所防止人群踩踏、騷亂、和災難性事件的發生,用於城市交通時,能極大的提高交通效率。
  • 以貌取人 人機大戰裡的人臉識別技術
    刷臉」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它是眼下研究很熱門、發展很迅猛的人身識別技術的一種,即人臉識別技術。你可能會說,不就是看臉識人嗎。沒錯,除了極端嚴重的「臉盲症」患者,我們識別一個人最原始、最自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臉。相信您已經看過了最新一期的《最強大腦》,百度機器人對戰人類的人機大戰,又一次勝利了。
  • 人臉識別第一課:學習技術原理
    近幾年以來「人臉識別」相關話題持續火熱,與此同時在商業領域的落地應用也在進一步拓深拓寬。比如:智慧型手機的刷臉解鎖,快速準確;行動支付的「刷臉支付」,安全便捷;住宅小區的刷臉門禁,消除了忘帶鑰匙的煩惱。此外,手機中的智能相冊,可以根據照片中的人物進行自動歸類……由此,對人臉識別技術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今天就來一起看看,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實現的?人臉識別考勤通道在了解原理之前,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人臉識別。
  • Facebook正在測試人臉識別解鎖 微信還遠嗎?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隨著iPhoneX、vivo X20等支持人臉識別的新手機的發布,人臉識別這個話題逐漸被更多的人注意到,儘管其安全性一次又一次的遭到質疑,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各家網際網路公司對該項技術的研發。
  • 「刷臉」開啟的AI熱浪 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等...
    提起人臉識別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告別排隊,刷臉就能支付的超市;還是告別黃牛,刷臉就能自助掛號建檔的醫院?其實,「刷臉」的時代早已到來,並且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已經超越你的想像,而這些背後都是強大的AI在支撐。9月26日,百度將來到深圳舉辦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
  • 安防、刷臉取款、闖紅燈抓拍,人臉識別技術開始落地了
    在技術層面,以視覺智能公司雲飛勵天為為例來說明。該公司研發的系統可以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對人臉進行實時提取和識別,自動儲存闖紅燈的人臉數據,並通過實時搜索比對,結合大數據運算,通過數據對接手段,核實違法人員的身份。可實現類似技術的公司還有海康威視等。
  • 一文讀懂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的主要方法3.1 Eigen Face(特徵臉)MIT實驗室的特克(Turk)和潘特(Pentland)提出的「特徵臉」方法無疑是這一時期內最負盛名的 人臉識別方法。其後的很多人臉識別技術都或多或少與特徵臉有關係,現在特徵臉已經與歸一化的協相關 量(Normalized Correlation)方法一道成為人臉識別的性能測試基準算法。
  • 3D人臉識別系統 不僅能識臉也能讀表情
    3D人臉識別系統 不僅能識臉也能讀表情 2018-09-07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人為什麼不待見人臉識別技術?
    亞馬遜早在 2016 年就推出了人臉識別軟體 Rekognition,此外,類似的產品還有谷歌雲 Vision API、IBM Watson Visual Recognition 和微軟的 Face API。儘管如此,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還不能夠有百分百的準確性。2018 年,紐約時報英文網站發表一篇文章就指出,如今非常熱門的 AI 應用人臉識別,針對不同種族的準確率差異巨大。
  • 防止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
    近日,「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宣判,引起廣泛關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原告郭某與被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某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某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某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通過人臉識別身份的方法與人類的習慣一致,人和機器都可以使用人臉圖片進行識別。而指紋,虹膜等方法沒有這個特點,一個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人,無法利用指紋和虹膜圖像對其他人進行身份識別。 非接觸性。人臉圖像信息的採集不同於指紋信息的採集,利用指紋採集信息需要用手指接觸到採集設備,既不衛生,也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反感,而人臉圖像採集,用戶不需要與設備直接接觸。 可擴展性。
  • 長篇乾貨 | 深度解析人臉識別技術
    從技術方案上看, 2D人臉圖像線性子空間判別分析、統計表觀模型、統計模式識別方法是這一階段內的主流技術。 (3)刷臉取款 在這方面人臉取代了銀行卡,只需要人臉+密碼即可完成取款。在前兩個方面,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國內各大銀行廣泛採用,刷臉取款方面,農行和招行搶先一步在ATM上線了刷臉取款功能。
  • 「這張臉丟不起」,人臉識別濫用不得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它已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過去能掌握人臉識別技術的組織只是少數國家部門和鐵路、阿里等這樣的大企業。但隨著人臉識別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人們無奈地發現,「我現在連回小區都得用人臉識別」。「人臉識別第一案」之所以受到如此多關注,最關鍵的是人們越來越渴求知道人臉識別的邊界在哪?誰有權去做人臉識別?
  • 前沿|人臉識別技術走到了「十字路口」
    人臉識別從早前刷臉才能進小區引發抵制,到遊客狀告動物園未經同意採集人臉信息的勝訴,再到售樓處戴頭盔看房、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星級公廁人臉識別取廁紙等事件陷入輿論漩渦……作為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落地的「排頭兵」,人臉識別從備受推崇的技術「風口」到飽受爭議的輿論「浪尖」,反轉的速度似乎有點過快。
  • 人臉支付、刷臉賣房……人臉識別的喜與憂在交替上演
    不僅刷臉賣房出事故,進售樓處看房也被迫戴頭盔。前不久,一段「男子帶頭盔看房」的視頻引起熱議。背後的原因是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一些地產售樓部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戶比對,以防「飛單」,而頭戴頭盔的男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臉。
  • 指紋識別不再唯一,動態聲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能取代嗎
    而現在還推出有用聲紋識別技術的手機,國美Fenmmy Note近日推出千元手機國美Fenmmy Note,除了搭載常見的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功能之外,還具備動態聲紋識別功能,通過聲音識別登陸微信還是挺常見的,但聲紋識別究竟是怎麼運作的呢? 所謂聲紋識別(Voiceprint Recognition),簡單解釋就是辨別某一句話是否是某一個人說的。
  • 人臉識別第一案:你的「臉」誰做主
    (見11月21日《北京青年報》)法院經審理認為,野生動物世界在合同履行期間將原指紋識別入園方式變更為人臉識別方式,屬於單方變更合同的違約行為。但判決中也明確指出,「野生動物世界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其行為本身並未違反前述法律規定的原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