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0日 08:59:51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中金點睛」。
我們認為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電池環節有望直接受益於鐵鋰電池帶來的成本下降與競爭力提升;正極環節需求彈性顯著,龍頭企業優勢凸顯;碳酸鋰環節需求邊際向好。
鐵鋰可帶來多少成本下降?
鐵鋰價格與成本當前顯著低於三元電池
價格:鐵鋰低於三元15%以上。根據GGII數據,至4Q19,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為0.83、0.75元/Wh,而至2M20,根據CIAPS數據,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已下降至0.77、0.64元/Wh,而三元與鐵鋰電芯的價格已下降至0.64、0.51元/Wh。鐵鋰當前單位價格低於三元15%以上。
成本:我們測算鐵鋰低於三元20%以上。根據我們對寧德時代成本的測算,材料價格導致的正極成本下降與更簡單的熱管理、BMS導致的PACK環節成本的下降使得寧德時代當前三元成本較鐵鋰低20%以上。
圖表: 鐵鋰價格當前低於三元15%以上
資料來源:GGII,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我們測算認為鐵鋰成本較三元低20%以上
資料來源:GGII,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鐵鋰性能適用於哪些車型?
對於鐵鋰電池在乘用車的應用,核心問題在於性能是否滿足現有市場要求?
優勢:鐵鋰電池具備低成本、高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優點。
劣勢:鐵鋰電池在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低溫性能、倍率性能上,較三元電池性能位於劣勢。特別是在能量密度方面,是制約鐵鋰電池在乘用車應用的主要原因。
市場需要什麼樣性能的電池?
從能量密度與裡程兩個維度看,我們認為終端需求成本能量密度高於140Wh/kg,同時續航裡程短期來看350km以上,中長期來看400-600km的車型會是市場主導。
從電池配套角度,能量密度方面我們認為400km及以下的中低裡程車型適配於140-150Wh/kg能量密度鋰電,而500km以上車型更適配於160Wh/kg以上能量密度鋰電。快充、低溫性能我們認為更多需要對使用場景與區域進行進一步細分定位。
圖表: 純電乘用車當前平均能量密度高於145Wh/kg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公告,CIAPS,GGI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純電乘用車平均續航在300-400km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龍頭企業具備將鐵鋰電池批量應用於400km車型的能力,但需要結合CTP技術。
寧德時代可通過CTP,實現乘用車140-150Wh/kg鐵鋰成組能量密度,並降低體積能量密度差的影響。從下表可以看到,寧德時代在客車中已實現91%的成組率,達到最高161Wh/kg的成組能量密度,單體層面則已達到178Wh/kg。寧德時代應用於乘用車最大的單體電芯容量228Ah,我們以寧德時代同級別231Ah鐵鋰電芯為基準,當成組率在80-85%級別時,成組能量密度可達140-150Wh/kg。考慮到乘用車帶電量小於客車,且空間較客車也更小,因此90%以上成組率較難。參考國軒當前80%左右成組率,我們認為85%的成組率在寧德時代CTP技術應用下可達到,對應寧德時代有望實現在乘用車150Wh/kg的鐵鋰成組能量密度。
考慮到CTP對電芯的更高要求,我們認為有能力在頭部車企批量供應鐵鋰電芯的鋰電企業並不多。CTP由於進一步省去模組,因此PACK層面直接監控單體電芯,若電池PACK出現局部故障,則不能如以往替換模組,而需要直接替換完整的PACK。因此CTP應用下,對於批量電芯的一致性、安全性、穩定性較非CTP下的PACK,要求更嚴苛。
圖表: 我們認為寧德時代有能力在乘用車上利用鐵鋰電池達到140-150Wh/kg的成組能量密度
資料來源:CIAPS,GGII,松下財報,特斯拉財報,中金公司研究部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均推進CTP應用,但技術路線有所不同。
比亞迪通過刀片電池,首次實現鐵鋰電芯下乘用車裡程超600km。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是通過電芯與模組層面共同的創新以實現,在電芯層面通過多軟包小電芯的內串聯實現長條型類電芯,並將長條型刀片電芯密集組合為PACK,大幅提升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方面也受中間結構件減少有所提升,實現140Wh/kg成組能量密度與605km NEDC續航。
寧德時代是基於現有大電芯產品,通過去少模組或去模組化,來實現CTP。寧德時代在電芯層面沿用現有的方形產品,在模組層面通過正向的設計以實現減少模組,以降低中間結構件耗材,提升體積與質量能量密度。
寧德時代CTP更易推廣商業化,同時我們認為當前NCM811的CTP依舊有難度。寧德時代由於未使用新電芯,創新主要是在PACK設計層面,對現有的產能可充分利用,更易於商業化。同時,考慮到NCM811單體安全性較523有所減弱,我們認為模組層面的設計依舊需要,來強化NCM811 PACK的安全性。
圖表: 寧德時代CTP的路徑是大電芯下的去模組化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中金公司研究部
鐵鋰需求彈性幾何?
2014-19年間磷酸鐵鋰份額由82%下滑至32%。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62GWh、同比增長9%。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38GWh、同比增長24%,份額佔比提升近8ppt至62%;而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20GWh、同比下滑8%,其份額約32%、相比2018年下滑約6ppt,相比2014年下滑近50ppt。
圖表: 中國分類型動力電池裝機量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中國分類型動力電池裝機市佔率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磷酸鐵鋰廣泛應用於商用車,而純電乘用車中裝機佔比僅4%。據我們統計與測算,2019年純電乘用車、純電客車、純電專用車、插電混乘用車、插電混客車中,鐵鋰電池佔比分別4%、96%、80%、0%、20%。其中,磷酸鐵鋰在純電乘用車中的裝機佔比自2014年以來下降51ppt,在插電混乘用車中的裝機佔比自2014年的95%以來持續下滑驅零,而在客車、專用車中保持著較高水平。
圖表: 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拆分(分車型)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中國各車型的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該行預計磷酸鐵鋰產業鏈拐點已至,對應正極環節彈性顯著,碳酸鋰供大於求格局邊際改善。
磷酸鐵鋰正極:我們測算2020年,純電乘用車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每提升1ppt、將帶來2.5-3%的磷酸鐵鋰正極需求彈性。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56萬輛、對應同比增長34%,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2GWh、對應同比增長31%。而其中,我們認為2020年磷酸鐵鋰主要彈性在於純電乘用車,因此我們假設2020年,純電乘用車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分別提升至5%、10%、15%、20%四種情景,對應2020年中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分別22、25、28、31GWh,分別對應11%、25%、40%、54%的同比增速。
圖表: 2020年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預測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碳酸鋰: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佔總需求比例有限,我們預計將邊際改善需求、但不會影響實質性的供需格局。據安泰科數據及我們統計預測,2019年,全球碳酸鋰需求中,動力電池佔比約38%、而其中磷酸鐵鋰佔比僅約26%,對應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佔碳酸鋰總需求約10%。而據中金有色組預計,2019-20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量分別約29.7/35.0萬噸,而供給-需求量分別約11.6/8.3萬噸,因此,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需求回暖將改善碳酸鋰邊際需求,但是無法改變2020年供大於求的格局。整體上看,我們認為鋰總需求在未來3年有望實現20%左右的複合增長,供給端的過剩或將在2020~2021年逐漸消化,碳酸鋰價格有望自2020年底開始逐步回升,氫氧化鋰由於供需格局良好,價格上行動能更強。
圖表: 2019年全球碳酸鋰需求拆分、及其中新能源汽車需求分材料拆分
資料來源:安泰科,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正極環節企業格局怎麼看?
截至2019年底,磷酸鐵鋰正極需求及價格已跌至谷底。2017年初至2019年底,磷酸鐵鋰正極均價由10.5萬元/噸斷崖式下滑至4.1萬元/噸。
目前產業鏈尾部已經基本出清,格局明晰,龍頭具備高產能利用率、及進一步擴產能力。中國磷酸鐵鋰正極產業鏈在過去經歷了「需求增長之下大規模投產——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及企業盈利大幅下滑——尾部出清、龍頭集中度提升」的階段,目前格局已經趨於穩定。龍頭企業產能、擴產計劃、產能利用率全面領先。
圖表: 磷酸鐵鋰正極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磷酸鐵鋰正極均價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磷酸鐵鋰正極企業市佔率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鐵鋰正極主要企業的產能及計劃、產能利用率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電池環節有望直接受益於鐵鋰電池帶來的成本下降與競爭力提升;正極環節需求彈性顯著,龍頭企業優勢凸顯;碳酸鋰環節需求邊際向好。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銷量不及預期,動力電池成本下降與性能進步不及預期。
(編輯:宇碩)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