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

2020-12-23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中金: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

2020年2月20日 08:59:51

中金研究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中金點睛」。

我們認為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電池環節有望直接受益於鐵鋰電池帶來的成本下降與競爭力提升;正極環節需求彈性顯著,龍頭企業優勢凸顯;碳酸鋰環節需求邊際向好。

鐵鋰可帶來多少成本下降?

鐵鋰價格與成本當前顯著低於三元電池

價格:鐵鋰低於三元15%以上。根據GGII數據,至4Q19,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為0.83、0.75元/Wh,而至2M20,根據CIAPS數據,三元與鐵鋰PACK的不含稅價格已下降至0.77、0.64元/Wh,而三元與鐵鋰電芯的價格已下降至0.64、0.51元/Wh。鐵鋰當前單位價格低於三元15%以上。

成本:我們測算鐵鋰低於三元20%以上。根據我們對寧德時代成本的測算,材料價格導致的正極成本下降與更簡單的熱管理、BMS導致的PACK環節成本的下降使得寧德時代當前三元成本較鐵鋰低20%以上。

圖表: 鐵鋰價格當前低於三元15%以上

資料來源:GGII,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我們測算認為鐵鋰成本較三元低20%以上

資料來源:GGII,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鐵鋰性能適用於哪些車型?

對於鐵鋰電池在乘用車的應用,核心問題在於性能是否滿足現有市場要求?

優勢:鐵鋰電池具備低成本、高循環壽命、高安全性的優點。

劣勢:鐵鋰電池在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低溫性能、倍率性能上,較三元電池性能位於劣勢。特別是在能量密度方面,是制約鐵鋰電池在乘用車應用的主要原因。

市場需要什麼樣性能的電池?

從能量密度與裡程兩個維度看,我們認為終端需求成本能量密度高於140Wh/kg,同時續航裡程短期來看350km以上,中長期來看400-600km的車型會是市場主導。

從電池配套角度,能量密度方面我們認為400km及以下的中低裡程車型適配於140-150Wh/kg能量密度鋰電,而500km以上車型更適配於160Wh/kg以上能量密度鋰電。快充、低溫性能我們認為更多需要對使用場景與區域進行進一步細分定位。

圖表: 純電乘用車當前平均能量密度高於145Wh/kg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公告,CIAPS,GGII,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純電乘用車平均續航在300-400km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龍頭企業具備將鐵鋰電池批量應用於400km車型的能力,但需要結合CTP技術。

寧德時代可通過CTP,實現乘用車140-150Wh/kg鐵鋰成組能量密度,並降低體積能量密度差的影響。從下表可以看到,寧德時代在客車中已實現91%的成組率,達到最高161Wh/kg的成組能量密度,單體層面則已達到178Wh/kg。寧德時代應用於乘用車最大的單體電芯容量228Ah,我們以寧德時代同級別231Ah鐵鋰電芯為基準,當成組率在80-85%級別時,成組能量密度可達140-150Wh/kg。考慮到乘用車帶電量小於客車,且空間較客車也更小,因此90%以上成組率較難。參考國軒當前80%左右成組率,我們認為85%的成組率在寧德時代CTP技術應用下可達到,對應寧德時代有望實現在乘用車150Wh/kg的鐵鋰成組能量密度。

考慮到CTP對電芯的更高要求,我們認為有能力在頭部車企批量供應鐵鋰電芯的鋰電企業並不多。CTP由於進一步省去模組,因此PACK層面直接監控單體電芯,若電池PACK出現局部故障,則不能如以往替換模組,而需要直接替換完整的PACK。因此CTP應用下,對於批量電芯的一致性、安全性、穩定性較非CTP下的PACK,要求更嚴苛。

圖表: 我們認為寧德時代有能力在乘用車上利用鐵鋰電池達到140-150Wh/kg的成組能量密度

資料來源:CIAPS,GGII,松下財報,特斯拉財報,中金公司研究部

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均推進CTP應用,但技術路線有所不同。

比亞迪通過刀片電池,首次實現鐵鋰電芯下乘用車裡程超600km。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是通過電芯與模組層面共同的創新以實現,在電芯層面通過多軟包小電芯的內串聯實現長條型類電芯,並將長條型刀片電芯密集組合為PACK,大幅提升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方面也受中間結構件減少有所提升,實現140Wh/kg成組能量密度與605km NEDC續航。

寧德時代是基於現有大電芯產品,通過去少模組或去模組化,來實現CTP。寧德時代在電芯層面沿用現有的方形產品,在模組層面通過正向的設計以實現減少模組,以降低中間結構件耗材,提升體積與質量能量密度。

寧德時代CTP更易推廣商業化,同時我們認為當前NCM811的CTP依舊有難度。寧德時代由於未使用新電芯,創新主要是在PACK設計層面,對現有的產能可充分利用,更易於商業化。同時,考慮到NCM811單體安全性較523有所減弱,我們認為模組層面的設計依舊需要,來強化NCM811 PACK的安全性。

圖表: 寧德時代CTP的路徑是大電芯下的去模組化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中金公司研究部

鐵鋰需求彈性幾何?

2014-19年間磷酸鐵鋰份額由82%下滑至32%。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62GWh、同比增長9%。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38GWh、同比增長24%,份額佔比提升近8ppt至62%;而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20GWh、同比下滑8%,其份額約32%、相比2018年下滑約6ppt,相比2014年下滑近50ppt。

圖表: 中國分類型動力電池裝機量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中國分類型動力電池裝機市佔率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磷酸鐵鋰廣泛應用於商用車,而純電乘用車中裝機佔比僅4%。據我們統計與測算,2019年純電乘用車、純電客車、純電專用車、插電混乘用車、插電混客車中,鐵鋰電池佔比分別4%、96%、80%、0%、20%。其中,磷酸鐵鋰在純電乘用車中的裝機佔比自2014年以來下降51ppt,在插電混乘用車中的裝機佔比自2014年的95%以來持續下滑驅零,而在客車、專用車中保持著較高水平。

圖表: 2019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拆分(分車型)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中國各車型的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該行預計磷酸鐵鋰產業鏈拐點已至,對應正極環節彈性顯著,碳酸鋰供大於求格局邊際改善。

磷酸鐵鋰正極:我們測算2020年,純電乘用車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每提升1ppt、將帶來2.5-3%的磷酸鐵鋰正極需求彈性。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56萬輛、對應同比增長34%,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2GWh、對應同比增長31%。而其中,我們認為2020年磷酸鐵鋰主要彈性在於純電乘用車,因此我們假設2020年,純電乘用車中磷酸鐵鋰電池裝機佔比分別提升至5%、10%、15%、20%四種情景,對應2020年中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分別22、25、28、31GWh,分別對應11%、25%、40%、54%的同比增速。

圖表: 2020年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預測

資料來源: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碳酸鋰: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佔總需求比例有限,我們預計將邊際改善需求、但不會影響實質性的供需格局。據安泰科數據及我們統計預測,2019年,全球碳酸鋰需求中,動力電池佔比約38%、而其中磷酸鐵鋰佔比僅約26%,對應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佔碳酸鋰總需求約10%。而據中金有色組預計,2019-20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量分別約29.7/35.0萬噸,而供給-需求量分別約11.6/8.3萬噸,因此,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需求回暖將改善碳酸鋰邊際需求,但是無法改變2020年供大於求的格局。整體上看,我們認為鋰總需求在未來3年有望實現20%左右的複合增長,供給端的過剩或將在2020~2021年逐漸消化,碳酸鋰價格有望自2020年底開始逐步回升,氫氧化鋰由於供需格局良好,價格上行動能更強。

圖表: 2019年全球碳酸鋰需求拆分、及其中新能源汽車需求分材料拆分

資料來源:安泰科,GGII,Marklines,中金公司研究部

正極環節企業格局怎麼看?

截至2019年底,磷酸鐵鋰正極需求及價格已跌至谷底。2017年初至2019年底,磷酸鐵鋰正極均價由10.5萬元/噸斷崖式下滑至4.1萬元/噸。

目前產業鏈尾部已經基本出清,格局明晰,龍頭具備高產能利用率、及進一步擴產能力。中國磷酸鐵鋰正極產業鏈在過去經歷了「需求增長之下大規模投產——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及企業盈利大幅下滑——尾部出清、龍頭集中度提升」的階段,目前格局已經趨於穩定。龍頭企業產能、擴產計劃、產能利用率全面領先。

圖表: 磷酸鐵鋰正極產量及增速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磷酸鐵鋰正極均價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2019年磷酸鐵鋰正極企業市佔率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鐵鋰正極主要企業的產能及計劃、產能利用率

資料來源:CIAPS,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磷酸鐵鋰產業鏈底部已過、2020年有望迎來明顯改善。電池環節有望直接受益於鐵鋰電池帶來的成本下降與競爭力提升;正極環節需求彈性顯著,龍頭企業優勢凸顯;碳酸鋰環節需求邊際向好。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銷量不及預期,動力電池成本下降與性能進步不及預期。

(編輯:宇碩)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報告丨2025年三元和磷酸鐵鋰模組價格將下降到0.5元/Wh
    2)鐵鋰:低溫性能逐步突破,比亞迪漢、model3(磷酸鐵鋰版)、宏光mini EV等現象級車型開啟鐵鋰成長空間。3)銅箔:4.5~6μm銅箔佔比達6成以上、並持續提升,而由於高端設備掣肘,2021~22年優質產能將持續緊張,加工費有望持續修復。4)固態電池:2021、2024年半固態、全固態有望分階段產業化,在此過程中仍需技術進步、成本控制、以及供應鏈培育。
  • 磷酸鐵鋰行業深度報告:數年磨礪,重拾成長
    比亞迪計劃於 2020 年中上市首發搭載磷酸鐵鋰技術「刀片電池」的全新中大型新能源轎車漢。比亞迪表示該車所用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更加安全,電池內部短路機率接近 0,同時抗變形、耐擠壓和抗穿刺的能力也更強,擁有超過 100 萬公裡的使用壽命。在三元鋰電池大行其道的當下,磷酸鐵鋰電池逐步受到重視。
  • 2020年中國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市場份額佔比將有望超過24%_行業分析...
    其中,磷酸鐵鋰出貨7.6萬噸,同比增長23%,鈷酸鋰材料出貨5.4萬噸,同比增長19%,三元材料、錳酸鋰材料同比增速較小,特別是三元材料受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出貨不理想影響同比增速低於10%;從佔比來看,磷酸鐵鋰佔比明顯提升,較2019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2020年全年出貨佔比預計超過24%。
  • 中金公司:正極&回收行業需求回暖加速 技術路徑存在博弈
    1H20期間,國內三元正極、磷酸鐵鋰正極、錳酸鋰正極、鈷酸鋰正極產量分別同比-34%、-6%、-9%、+10%,鐵鋰在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達27%。向前看,據CIAPS預測,鐵鋰佔比有望在2020-21年間持續提升至40%,但在2022-25年將份額重新下滑,預計至2025年,三元、鐵鋰在動力電池市場份額佔比有望恢復至70%、30%。
  • 磷酸鐵鋰「逆襲」
    受補貼新政和新電池工藝實施影響,磷酸鐵鋰發展迎來「第二春」。本刊記者 王東嶽/文伴隨汽車市場整體回暖,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動力電池迎來雙增長。10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合計達到5.9GWh,同比上升44.0%,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 磷酸鐵鋰電池的國產Model3即將來臨 關注磷酸鐵鋰3大看點!
    磷酸鐵鋰幾大看點 一、磷酸鐵鋰電池成本最優、性能穩定安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成本低於三元65-72%磷酸鐵鋰能量密度稍低,但性能穩定安全。目前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LCO)、磷酸鐵鋰(LFP)和三元(NCM)。
  • 磷酸鐵鋰市場需求強勁?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技術趨勢不改
    鋰電池技術正日漸成熟,在上下遊產業鏈的聯繫更為緊密的同時,電池企業的技術路線切換也更為困難,不論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電池,高續航高能量密度趨勢、高安全技術將日益顯著,技術升級要求迫切。如今,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技術與低成本路線並存,基本已成為業內共識。
  • 德方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真香」嗎?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新能源的大力推進,相關產業上下遊均迎來一定發展。近期,市場對電池中遊領域關注度持續上升,相關上市公司,如天際股份、容百科技、德方納米等,股價紛紛大漲。對此,安信證券指出,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受益於新能源汽車對鋰電池的需求,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需求被大幅拉動,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規模迎來爆發性增長。
  • 鋰電前瞻:迎接TWh時代的技術、需求機遇,把握產業鏈龍頭與結構性...
    2)鐵鋰:低溫性能逐步突破,比亞迪漢、model3(磷酸鐵鋰版)、宏光mini EV等現象級車型開啟鐵鋰成長空間。3)銅箔:4.5~6μm銅箔佔比達6成以上、並持續提升,而由於高端設備掣肘,2021~22年優質產能將持續緊張,加工費有望持續修復。
  • 電動汽車上遊產業鏈分析之材料篇-磷酸鐵鋰
    打開APP 電動汽車上遊產業鏈分析之材料篇-磷酸鐵鋰 宇寒 發表於 2012-11-28 13:37:52    隨著我們新能源汽車、EV汽車、PH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需求的不斷增大,正極材料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據相關權威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正極材料產量2011年產量佔全球總產量71800噸的49.3%,達354000噸;鈷酸鋰,三元材料,錳酸鋰和磷酸鐵鋰以及其它材料的產量分別是18150噸、8500噸、6150噸和2600噸。
  • 磷酸鐵鋰電池有望進一步提升,該股迎機遇
    熱點事件據媒體報導稱,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並計劃於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這款車型可能會搭載蘋果突破性的電池技術。蘋果到底是造整車還是只研究自動駕駛,目前尚未有定論,不過其在智能汽車領域落子速度卻明顯加快,自2019年起,蘋果有大量汽車專利獲批,還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Drive.ai。目前的報導稱,電池技術將是蘋果「造車」策略的核心,有望「極大的」降低電池成本,並增加車輛續航。在電池材料方面,將考慮使用磷酸鐵鋰(LFP),這樣電池不易過熱,比其他的鋰電池更安全。
  • 特斯拉Model3等三大爆款車型加持,磷酸鐵鋰開啟逆轉之路
    比亞迪漢 EV、特斯拉 Model 3 磷酸鐵鋰版兩個定位中高端-高端市場的磷酸鐵鋰爆款車型先後上市交付,加之宏光 mini EV 上市高銷量,在新能源汽車產銷明顯回暖的背景下
  • 磷酸鐵鋰需求大幅回暖 產業公司將受益 五股飛
    磷酸鐵鋰需求大幅回暖 產業鏈公司將受益據報導,隨著補貼標準大幅降低以及三元鋰電池汽車事故的頻發,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及安全優勢正逐步凸顯。目前,多家整車企業已確認將在部分乘用車上開始切換磷酸鐵鋰電池。分析指出,磷酸鐵鋰市場已好轉,9月份動力電池市場對於鐵鋰的需求大幅度回暖。
  • 中金公司前瞻鋰電應用:關注電動兩輪車市場催化劑與彈性
    據與會專家分享測算,中國2020年鋰電兩輪車預計達970萬輛、對應7.17GWh裝機,2023年有望達到約50%鋰電滲透率、對應1950萬輛銷量及16GWh裝機,未來3年需求複合增速將達30%;在此基礎之上,共享電單車的發展以及換電模式的誕生繼續有望繼續催化增量市場。技術路徑:多條路徑共存,應用多點開花。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政策、車型、電池、材料
    -電解 液產業鏈,其次可關注與六氟基本面類似、有一定邊際改善潛力的磷酸鐵 鋰;(3)關注盈利修復後二線材料企業的份額「逆襲」,在過往行業以內 部競爭為主的情況下,龍頭企業受益,但隨著 2021 年迎來行業整體復甦的 機會,二線材料廠擁有更高的邊際改善彈性,尤其建議關注二線負極、隔膜 企業的「逆襲」。
  • 新能源車銷量增長 鋰電產業鏈報價提升 六股熱
    公司鋰鹽產品業績有望改善,鋰電池業務將持續高增長。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鋰生態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業務涵蓋上遊鋰提取、中遊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加工以及下遊鋰電池生產及回收等,產業鏈協同優勢顯著。
  • 豐元鋰能:立足國際前沿技術 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雙路線布局
    由於產品一致性好、電性能穩定性位於行業中上遊水平,豐元鋰能已被電池行業數家優質客戶先後評選為優秀供應商。2020年中國電池行業優秀供應商:豐元鋰能獲獎理由:山東豐元鋰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豐元鋰能)成立於2016年11月,主導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鎳鈷錳三元材料。
  • 磷酸鐵鋰能量密度已達極限 三元材料是行業趨勢?
    工信部主導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明確提出,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要達到300Wh/kg,這意味著,電芯能量密度至少要在350Wh/kg以上。  分析師墨柯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暫停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一旦在安全方面找到解決方法後,國家會繼續支持三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
  • 一周大事件 特斯拉被判退一賠三/小鵬G3推磷酸鐵鋰_易車網
    其電池供應商為寧德時代,整車重量相比三元鋰電池版車型增加30kg,由此看來小鵬已成為三家頭部新勢力中首位「回歸」磷酸鐵鋰路線的車企。受制於化學特性,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壓平臺低,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在140Wh/kg左右。而三元鋰電池電壓高,能量密度基本為240Wh/kg。也就是說,在相同電池重量下,三元鋰的能量密度是磷酸鐵鋰材料能量密度的1.7倍。毫無疑問,在能量密度上三元鋰電池優勢明顯,不過不同「配方」的三元鋰電池它的能量密度也會有差異(鎳、鈷、錳/鋁三者不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