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眾課堂|居家照護如何預防便秘
二零二零年始,由於新冠疫情產生了龐大的居家照護的需求,民眾護理院為此成立居家護理幫幫群,將我們日常護理幾百位老人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民眾居家護理幫幫群幫幫群為北京民眾護理院線上服務群,主要功能是為居家照護的家屬提供諮詢和經驗分享平臺。同時不定期由院內護士長分享健康知識和照護經驗。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如何對待老年人群體上。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科學、更合理的照護, 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有質量地安享晚年?不僅是你,社會各界都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這本由國內相關專家編寫的《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詳細講解了老年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健康問題和應對策略,既科學又實用。相信你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值得借鑑的觀念和方法。
-
世界早產兒日丨如何照護早產兒?這10點媽媽們要牢記
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早在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還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加強新生兒保健服務,對早產兒進行專案服務管理,對改善早產兒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那麼,早產兒應如何照護?
-
《讓我們一起照護好家裡的老小孩》:老年人居家養老必備寶典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速,老年人的整體壽命在不斷延長,如何讓大部分選擇居家養老的健康老人,亦或是失智、失能老人有質量地享受晚年生活,讓照護者不那麼艱辛和無助?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老年護理團隊蘇偉、羅菁、花佩、陳慧、李明、沈軍、張瓊、喬燕等共同編撰的《讓我們一起照護好家裡的老小孩》一書於8月16日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正式發布。
-
早產寶寶回家如何護理?悅家母嬰專家手把手教你!
但是對於早產兒,可能先天體質弱,容易生病,在醫院還好,有專業的醫生照顧,但出院以後,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悅家母嬰專家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早產兒在家的護理問題。3、保持安靜:早產寶寶睡覺時間一般在16-20個小時。4、早晚光線:光線照射對於寶寶的睡眠和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養成晝夜規律的睡眠習慣,可以白天光線亮一些,夜晚光線調暗。
-
我市實現重度殘疾人居家照護「零距離」 - 淮安市人民政府
我市實現重度殘疾人居家照護「零距離」2020-12-21 來源:淮安日報 瀏覽次數:次為進一步探索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新形式,滿足重度殘疾人個性化服務需求,我市將開展殘疾人居家託養納入2020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1000多萬元,創新打造重度殘疾人居家照護項目,實現重度困難殘疾人居家照護服務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健康報醫生頻道《健康報》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的全國衛生行業報。健康報醫生頻道致力於反映醫生訴求呼聲,報導前沿醫學資訊和適宜技術,為醫院展示學科特色提供平臺。醫生頻道如同醫生之家,當您有喜悅,有成就,亦或有苦水、困惑時,請到健康報醫生頻道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
來自愛的營養大師提示您早產寶寶添加輔食照護的須知,請查收
早產寶寶指的是在媽咪懷孕37周前就出生的寶寶;而37周以後呱呱落地,則稱作「足月」。早產寶寶因為未滿37周就來到這個世界,還沒來得及從母體吸收充足的營養,身體各個器官發育成熟度也還不夠,所以需要攝取更多營養來維持成長發育。
-
全國首份面向社區和居家認知障礙照護服務規範正式發布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今天下午,《長寧區社區和居家認知障礙照護規範》正式發布,該規範系全國第一份面向社區和居家認知障礙照護服務的規範,提煉了尊重意願、貼心陪伴等核心照護理念,填補了社區和居家領域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標準的空白。
-
提高自我照護 規範機構照護 這場研討會「直中要害」
老年人如何提高自我照護能力?養老機構如何讓「照護」變得更規範?8月28日下午,老年人照護品質提升研討會在杭召開,針對上述問題給出答案。老年人可結合中醫特色提高自我照護能力。」中醫護理特聘教授章冬瑛說著,就在現場進行了經絡穴位拍打養生操的教學,握拳擊掌、甩手彎腰、抱頭踮足、下蹲搖臂,一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這既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還能增強體質、防治疾病。」 章冬瑛說。與此同時,採荷街道社工小徐正在線觀看研討會,他說,自己平時工作會經常接觸到老年人,想要立刻學會這套養生操,教給他們。
-
中央大學展示無人機居家照護應用,可協助遠端照護跌倒親人
無人機除了用於監控、救災、物流配送,以及橋梁、水庫等重大公共基礎建設的安全巡檢之外,未來也可能用於居家照護上。國內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正步入高齡化社會,今年信息月針對銀髮的健康照護需求展示最新科技應用,中央大學與臺北電腦公會、航見科技展示一項無人機居家照護應用,結合智慧攝影設備、無人機及穿戴設備,當家中的親人跌倒時,自動控制無人機起飛拍攝圖像畫面,上傳到雲端,同時透過Line發送警示信息給其他親人。
-
靈魂的關照:照護不是生意,而是道德
■ 夏麗檸只看書名,絕大部分讀者會認為,《照護:哈佛醫師和阿爾茨海默病妻子的十年》(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版)是一本講述如何照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書。這樣的說法,只說對了其中的一個層面。本書通過作者照顧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妻子的經歷,不僅讓讀者對這個疾病有更深的認識,也總結了「照護」的含義,即我們要如何照護他人、照護自我,以及最終的相互照護。
-
今晚直播 | 應豪醫生:如何避免早產、流產?
今晚直播 | 應豪醫生:如何避免早產、流產? 義 診 周一周精彩直播播不停周一如何避免早產
-
爸媽掌握四重點,照護脆弱的早產寶寶
早產寶寶出生時,仍有許多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心臟與腸胃道等器官都容易出現併發症,因此照護早產兒時,在體溫、哺乳、睡眠及親子互動都需特別注意。以下為幾種早產兒常見的身體狀況與疾病:當臍帶剪斷後,寶寶無法再從母體獲得氧氣,就得靠自己呼吸,進行氣體交換,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吳怡萱表示,呼吸問題是多數早產兒出生後面臨的首要難關。一般胎兒的肺部要到34至36周,氣體交換功能才逐漸成熟,所以早產寶寶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呼吸窘迫」的現象。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來源:澎湃新聞截至2020年6月,上海市長護險試點共服務失能老人39.1萬人,其中社區居家照護32.4萬人,養老機構照護6.7萬人。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我國老年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構建的幾點思考——以照護需求評估為焦點
如何構建老年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成為我國「十三五」期間的重要課題。本研究以照護需求評估為焦點,通過梳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介紹照護保障制度構建中需要注意的概念與內涵、照護需求評估的理論、方法以及國內外經驗,為我國老年照護保障制度構建提供參考。
-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 時間:2020-08-28 14:10 上海虹橋醫院皮膚科(胎記)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準媽媽了解胎記對腹中胎兒的影響,因此普及相關知識勢在必行。
-
案例 | 「智慧照護」--麥麥養老
麥麥養老主要切入的是中高端養老服務機構,源於三個非常大的痛點:第一,老年人的照料風險非常高,如何通過智慧照護的方式降低照料風險;第二,護理效率極其低下,如何通過智慧照護工具提高養老機構的運營效率;第三,新興的養老機構星羅密布,如何脫穎而出?如何在市場裡面樹立品牌、快速提高入住率?我會從網際網路方向給大家分享。
-
30個日夜細心呵護 他們助早產「火娃」迎來新生
張女士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剛生下兒子文文,就聽到醫生呼喊搶救。這個早產一個多月的寶寶,竟是一個全身通紅,極其罕見的「火膠棉嬰兒」。本來滿心歡喜的張女士一家,心情瞬間跌到谷底。當張女士隔著暖箱看到寶寶後,她的眼淚再也繃不住了,孩子看起來全身都是油,像被一層羊皮紙包裹著。
-
早產症狀你都知道嗎,如何降低早產的風險?
有三類的女性朋友是最容易出現早產的,她們包括:懷雙胞胎或多胞胎、有早產史以及子宮或宮頸出現某些病症以致懷孕期間過早開口。還有其它的因素也會增加早產的危險,例如試管嬰兒、分娩與下一次懷孕所隔時間少於一個月或者缺少產前護理等等,同時也有醫生指出低於17歲或者超過35歲懷孕的女性早產的機會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