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深圳市教育局召開了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政策解讀新聞會。這次新聞會的內容實際是對今年1月17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落實和強化。一、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動真格,
「沒條件、沒過度、沒商量」地落實;四、面向全區招生且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五、全面推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對點招、掐尖招生等
零容忍;八、落實特殊教育「全覆蓋,靜拒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要從去年的90%提高到95%以上;九、現役軍人、防護醫務人員等特殊人群的子女入學指引政策更加清晰明了,國家和省都有明確的政策和要求;十、計生入學積分方面,獨生子女和二孩的積分無區別;
2、民辦學校就近免試入學,報名數超過計劃數電腦搖號派位。1月份廣東省的指導政策出爐後,我曾寫過一篇文章,不太看好這個政策會利空學位房;但這次深圳教育局政策出臺後,我認為必須重視起來,學位房有可能重新洗牌。第一,廣東省教育廳和深圳市教育局發布的政策內容相近,但縣官不如現管,落實力度不能比;第二,這次會議措詞之嚴厲史無前例,包括「零容忍」「沒商量」「清零」等等,結合深圳政府的執政能力,政策最終落實有不小的概率;第三,這一輪房價上漲,學區房是領漲先鋒,炒作嚴重,在政府看來,這股歪風有必要剎一剎了。深圳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姚一勤在會議上表示:全市直屬學校,尤其是四大名校的義務教育招生要依法、依規、依文件,
各學校校長要有大局意識、規矩意識、紅線意識,對點招、掐尖等違規招生行為零容忍,必須追責問責。規矩意識、紅線意識、零容忍、追責問責,深圳市教育局這話說的已經很重了,發出如此嚴厲的警告,並直接把四大拎出來敲打,想必是忍很久了。四大中除了深圳外國語的點招有官方授權之外,其他三大都屬於違規點招,這其中點招風氣最盛的就是深中。深中,小升初升學暗語為鳳凰木。鳳凰木招生會在深中官網投遞簡歷,深中通過簡歷來篩選考試資格,5、6月份在深中初中部舉行考試,被稱為「燒烤活動」。3+2,又稱整體實驗體系競賽班,在高中部上課,採用學校自行編制的教材,比通用課本難度大,進度快,整體課程比普通班和實驗班都快,在高二就可進行高考。3+3,又稱整體教育實驗課程體系實驗班,在初中部上課,平時與初中部普通班學生幾乎無接觸,數學課和3+2共同採用學校自行編制的教材,比通用課本難度大,進度快,整體課程比普通班快。五六年級積極參加含量金量高的奧數BS並拿到金獎,希望杯、春蕾杯金獎,較大概率拿到深中拋來的橄欖枝,頭獎外其他不錯的獎項,也可能拿到深中燒烤的入場券,再擇優錄取。廣東奧校(華南師範附屬中學)每年會面向全省公開招生,深圳每年會有10-20個學生被錄取,這些孩子通常會收到深中拋來的橄欖枝。坊間傳言部分學校及機構可以向深中推薦學生參加「活動」。2018年,深中初中16個班級,地段生的普通班有8個,3+2有4個班,3+3有4個,擇優生共計8個班佔比50%,深中每年四大八大的高升學率怎麼來的不言而喻。深圳高級中學,同樣分為地段生、特長生和點招生三類。2017年,深高級特長生錄取了70名,點招生南北校區各錄取了100多名,還通過人機考試點考了100多名,最後錄取人數不詳。深實驗,除了常規的杯賽選拔之外,還有實驗坑班,每年坑班都有一定的錄取比例。深實驗還曾經在官網發布過「地段生拔尖生預備班」的招生簡章,被舉報後刪除了。深圳名校,四大點招風氣最盛。四大之下,其他各名校都有不同程度的點招。不客氣地說,不少名校的成績是靠點招來維持的,名校每年象拼軍備競賽一樣來拼點招生的數量和質量。深圳教育局4月4日的政策,是針對越來越嚴重的點招風和漲勢瘋狂的學位房發布的。如果政策執行到位,名校點招被禁止或嚴重遏制,會產生什麼後果?
1、點招生佔比過高、過度依賴點招生源的名校受影響最大,成績很可能直線下滑,比如深中;2、多年佔據榜首、點招比例不低的部分名校成績開始不穩定,很難再做到常年霸榜;3、點招生佔比少的二類名校排名很可能上升,晉升為一類;5、學位房重新洗牌,各片區學位房的價值會跟隨新的排名上升或滑落。再來看民辦學校,主要有兩點政策,一是免試就近入學,二是報名人數超計劃人數電腦隨機派位,直接砍掉了民辦學校掐尖擇優的權利。
這項政策肯定利空民校,深圳的民辦學校本來就生存空間狹窄,少數民校靠著擇優特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斷拓展知名度和生存空間,擇優一旦被剝奪,成績必然大幅下滑。
短期內會利好優質民辦學校附近的樓盤,比如緊鄰民辦名校北大附中的星海名城業主已聯合起來,準備請願教育局,讓星海名城的學生優先就讀北大附中。
不過,這類利好只是暫時的,民辦學校的好成績完全依賴擇優生,一旦擇優全部變為地段生源,成績無法維持,光環立刻崩塌,自然撐不起學位房的概念,更帶動不了房價。
這輪大漲,學位房成了炒作先鋒,部分小戶型上漲了50%之後,還在被炒房客盲目推高。
這次教育局發布的政策無疑是兜頭一盆冷水,對學位房發出一級警示,可惜的是,很多人還沉浸在狂歡之中,無暇顧及,或者說毫不在意。
教育政策的落地確實很難,但本輪學位房的炒作過分高調,加上深圳政府史無前例的嚴厲表態,我認為一定要抱謹慎敬畏的心態,有的學位房不宜再盲目追高了,高位接盤,然後高臺跳水的滋味可不好受。
不過另一方面,即使政策完全落地,點招被完全禁止,學位房也不會被消滅。
只要有競爭,就必然會分出高下。為了謹慎起見,已經高位的學位房後續該怎麼買?
我的意見:
1、儘量買入點招少或無點招的名校學位房,安全係數要高很多;
2、深圳教育集團化已成趨勢,集團抱團勝過單打獨鬥,儘量選擇教育集團旗下的名校;
3、關注一些非名校無點招但成績一直穩定紮實的學校;
4、民辦學校沒落是大勢所趨,深圳教育留給民辦的只有一個狹小生存空間,不必過分關注;
5、如果是自用,要重點關注名校成績的水分有多大,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淪為四大八大升學榜上的分母和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