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缺位中國教育?這些昌平酷爸的育兒經值得參考!

2021-02-06 昌平圈

最近的教育江湖出了兩個新詞

「善爸」甘休、「育爸」不能

在教育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到處活躍著「超級媽媽」

她們「雞娃式養娃」不亦樂乎

但是爸爸去哪兒了?

教育是媽媽的事嗎?

.

有時候,爸爸也會上熱搜

曾經有一個爸爸上過熱搜

因為爸爸嫉妒女兒作文只歌頌媽媽

看著這位在女兒和妻子面前

已經語無倫次的年輕爸爸

有網友不禁要心疼三秒鐘

也有網友指出女兒之所以如此

是不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父親缺席太多呢?

不得不說父親缺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成為了大眾熱議的教育困境。

有人說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不過「育爸」出力有時也會遭遇尷尬,最近又有一個爸爸上熱搜,是因為輔導作業生氣,一怒之下燒了作業本,還差點引起樓下一場火災.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起記憶深處的那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中國式老父親對孩子的愛深沉且孤獨,然而沉默如鐵的背影下,溝通的匱乏,隔閡的深重,父愛的背影寫著深深的遺憾。 

爸爸說

我太難了.太難了.

來之前,小圈的內心充滿好奇,聽說這些爸爸都是各界能人大咖,預想到他們可能會吐槽工作壓力無法分身教育;可能會抱怨在外面呼風喚雨,到了孩子這裡卻瞬間武功盡失;又或者也有那種「精算師」爸爸,隨手就能拋出一張給孩子安排得分秒必爭的課外補習班計劃。但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們的育兒經驗十分豐富,從感性到理性,戰略全局到戰術細節,本以為是小打小鬧,沒想到成了「華山論劍」。孩子在內蒙小學畢業後,為了尋找新教育,他帶孩子到了徐州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又來到北京,輾轉幾個學校之後,他落定了昌平,並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在這裡陪讀。孩子每天放學後,他會跟孩子一起夜跑,跑累了就走路。不僅僅是為了鍛鍊,更是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父子倆在行走間放鬆地交流,親密地相處。放下了手機,孩子跟爸爸的話題也多了起來。學校生活的種種,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孩子都會跟爸爸一路暢聊,有時候浩爸也會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跟孩子分享,正在讀初中的孩子雖然單純,卻經常能觸發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他是新教育的積極探索者,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跑了半個中國。從小學到初中,孩子先後去過成都、徐州、深圳的學校,最終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昌平的民辦學校,而此時的孩子也開始進入青春期。作為化工企業的運營者,孩子小的時候他忙於工作,管得較少,關鍵的時刻他不想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2020年,他做了一個決定,媽媽留在深圳陪另一個孩子,他則到北京昌平陪讀,在學校附近的村落租下小院,從企業家變身一個全職陪讀爸爸。從不進廚房的楠爸學會了做飯,做雞蛋灌餅曾經幾次烤糊,來自兒子的鼓勵卻讓他格外開心。更多的時間,他會跟兒子一起分享信息。他喜歡看TED演講,好的內容就跟兒子分享;周末兒子還會叫上幾個好友一起來看,一起討論。父子倆有時候還會互相做做按摩,生活有滋有味。父子倆經常會探討,未來社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共識最重要,願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搭建。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們共同搭建起來一個目標,一起來把目標激活。以你為主,以我為輔,我是來幫你的。」說起跟兒子共處的時光,楠爸總是滔滔不絕。「我計劃陪讀兩年,青春期的這兩年最關鍵,有了穩定的目標和成熟的心智,我才能真正放手。」他曾跟兒子探討是否需要爸爸的陪讀,也跟兒子探討手機的使用管理,達成共識之後,他發現原本的「管教」都變得順理成章、春風化雨。小圈在爸爸圈居然猝不及防「磕」到了糖,昌平的爸爸不只有背影。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親,哪有不重視孩子未來的父親,但兩座大山橫亙在前:時間和溝通

「作為爸爸,我走過一段彎路。」超爸說,「這些年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事業和孩子教育,孰輕孰重?我的時間該如何分配?」前些年奔波忙碌經營企業,陪孩子的時間極少。而他也自認為,作為父親,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經濟基礎去接受好的教育是最大的責任。為了讓孩子接受國際化教育,超爸把孩子送到美國讀初中。「出國之後,感覺跟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孩子好強,在外面遇到難事也不跟我們說,但我們從他的語氣中感覺到,他一定是過得不開心。」超爸說,「我們心裡越來越感到擔憂,這種焦慮感在疫情開始之後,變得越來越強烈。一番糾結後,決定讓孩子回國。」2020年3月,超超從美國返回北京。在北京機場接到孩子的超爸,有一種從天而降的歡喜。他決定讓孩子在昌平的民辦學校讀書,並在學校附近租住了下來。「疫情之後,之前想不清楚的老問題突然變得清晰了,我決定把更多的時間投在家庭上。」他拿出更多時間去做之前不會做的事,跟兒子一起看大片,甚至一起玩遊戲。有一天,兒子提出想學小提琴,超爸立刻響應,在兒子學小提琴的同時,他學起了吉他,還會經常向兒子「請教」技法;隨著父子倆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多,兒子變得心態越來越積極,性格越來越開朗,家裡經常笑聲盈盈,一把琴打開了父子交流的通道。正如另一個昌平輝爸的分享,「其實當爸爸的看似強大,面對孩子,我們也有恐懼和擔憂,總是戴著面具,刻意嚴肅。家人面前,卸下面具,以真我面對,才能開啟愛的能量場。」「跟爸爸的連接,是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社會環境越是焦慮,越要讓孩子放下焦慮,成為一個強大的人,才能面對所有的困難和壓力。」超爸說。有多少爸爸曾經信誓旦旦說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現在依然奔走於競賽班;一方面希望孩子輕鬆成長,一方面又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方面為孩子殫精竭慮,耗盡心血,一方面又克制自己情緒,讓自己正能量滿滿,為了克服焦慮而不斷製造焦慮。
於是有了教育的「劇場效應」:一個劇場,由於個別人站起來看戲,裹挾著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戲也看不好。過去沒有補習班,後來有了補習班,後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去上補習班,競爭愈演愈烈,從一個補習班到多個補習班,家長、孩子被裹挾著,身不由己參與進去,停不下來。惡性競爭的結果有多慘烈?地球上曾經存在一種大角鹿,科學家推測其龐大的鹿角是由於連續及強烈的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為了追求交配權它們不惜代價地開展了擴大鹿角的「軍備競爭」,鹿角越來越大,不便逃脫天敵,加上骨質疏鬆,最終導致了種群的滅絕。當下教育圈的「內卷」化競爭中,越來越多的父母們不得不為孩子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從幼兒園,甚至從早教起步,開啟了一場漫長而看不到盡頭的凡人間的軍備競賽,身不由己,隨波逐流。「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特爸說,「父親不僅是參與不參與的問題,而是方向是否正確的問題,戰略方向如果錯了,越勤奮結果越糟糕。」

特爸是網際網路早期的創業者之一,為了發現好的教育,他把孩子送到了昌平一個景明水秀的校園。「我理解到底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發現自己,不斷地發現自己,發現自己內心到底真正喜歡的東西,發現自己擅長的東西,發現之後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情,你不僅過程是很幸福的,而且更能取得成就,花多少時間都甘之若飴。」這個自己既包括父母本人也包括孩子。如果父母對自己沒有這一份覺察,就不可能把這些給到孩子,只能驅趕著孩子去追逐外在的目標。別人認為好的東西,別人認為成功的目標,他就要去追逐。在昌平爸爸這裡,一個好爸爸的真正作用,是解決孩子教育的戰略問題,而母親解決教育的戰術問題。他們發揮爸爸媽媽雙方各自的天然優勢,資源配置優化,更有效率,有助於孩子的成長。淇爸自創過一種「九宮格」擇校圖,從事金融行業的他,拿出了尋找黑馬股的看家本領,遍掃京城名校卻沒有發現理想中的學校,他由此悟出,不論是錄取結果、師資、校舍等都是表面的。「擇校就是探索自己。家長的成長很多是從擇校之後開始的,我們開始思考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想要給孩子帶來什麼?」來到昌平後,不僅孩子從學業的壓力中解脫出來,淇爸也從對學業的關注中解脫出來,他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一些教育公益中。「對孩子不過多關注,她反而很好。」在昌平,眾多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教育觀也在發生變化。教育就是不斷地喚醒內心,喚醒自己,喚醒孩子,發現孩子獨特的潛力。看起來很好,但是如何落地呢?這個過程需要不斷積累一手材料,一手的體驗越多,越能發現孩子的喜好,家長需要細緻地觀察。這是一個昌平學校的小學家長跟班主任共同發起的《陽光少年養成計劃》,這只是第一年達標項的一部分,喆爸是這個計劃的發起人。他們成立了項目實施組(爸爸組)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和組織;項目保障組(媽媽組)負責活動過程的飲食住行。項目督導組則是由爸爸媽媽一起,負責活動過程中的觀察記錄和意見反饋。一周一次實操體驗,一月推出一個新項目,一年一次遊學。爸爸媽媽按照各自所長分工協作,不亦樂乎。如果說海澱家長佔領的是課外班,昌平家長佔領的則是整個課外。補習班只能提高標準答案的正確率,而非標化項目則可能成為多元化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如果說別的爸爸還在單打獨鬥,昌平爸爸已經開始結盟行動,他們以社區為基地,家校為聯盟,不僅養娃,還開始培育一個陽光的家校教育生態系統。昌平爸爸深刻地認知到標準答案式教育所導致的非黑即白式的思維缺陷,傷害著孩子的創造力。昌平爸爸相信,與其被動挨打被潮流裹挾,不如主動掌控戰略主動出擊。昌平爸爸相信,條條道路通羅馬,人生有N多種可能性。昌平爸爸相信,向內探尋才能幸福,向外探求只能滿足外在對自己的期待。昌平爸爸相信,真正的教育不是贏得競爭,也不是讓孩子完全順從父母的心意,抹去自身獨一無二的特點,雕刻成為長輩所期望的那樣,過上世人眼裡千篇一律的理想生活。而是讓孩子能夠在有限的人生裡,努力延展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木匠型的父母,像打造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樣,按照設計圖紙,把孩子雕刻打磨成一件優秀的作品。他們可能是能工巧匠,造出精巧的藝術品,望子成「器」。而園丁型的父母,則更注重孩子作為人的生命性、創造性、愛好和天賦;能夠因材施教,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複製品,或者自己夢想的延續者。孩子並不是一塊沒有生命力的木頭,可以任人擺布。活在過度控制之下的孩子,不僅不會快樂,還常常會出現心理障礙。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木匠,而是尊重他們生命力的園丁,此乃「君子不器」。園丁會在花園裡,給不同的植物,施加不同的肥料,讓喜光的植物多曬太陽,為喜暗的植物遮光蔽雨,給藤蔓做好攀爬的支架,給樹木做好驅蟲生物鏈和定期的修剪。他們會打造一個花園的生態。在適合個性生長環境中,在安全又自由的氛圍裡,孩子們會主動探索世界,認知世界,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蓬勃發展之路。回到昌平爸爸的下午茶,一個小花園式的小院落中,爸爸們在裡面探討育兒經,孩子們在外面玩得不亦樂乎。外面陽光燦爛,生命蓬勃生長。

這正是:

北上廣深,踏破鐵鞋無覓處

驀然回首,我心安處是昌平

致敬在孩子教育上走心的爸爸

祝福孩子們

他們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人生!

昌平凱博學校爸爸們的下午茶

是一場未完待續的下午茶

歡迎加入

2021年1月23日,來北京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傾聽昌平爸爸分享教育人生。

點擊圖片連結了解詳情、報名,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報名。



長按下方二維碼

安裝「北京昌平」掌上服務APP

輕鬆暢享一站式本地服務

微信訂閱號:bjcpquan

小圈圈微信號:CPQXQQ

小圈圈QQ號:3257200278

圈友QQ群:546130342

昌平圈廣告投放熱線:010-69711096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爸爸缺位中國教育?這些昌平爸爸做的事可能會讓你懷疑人生
    不得不說父親缺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成為了大眾熱議的教育困境。 有人說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育爸」缺位,你的孩子就已經錯過了一個小目標。
  •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孩子一生的隱痛
    可是這些關於孩子最基本的問題爸爸卻很少答對。爸爸身為家庭的一員,連自己孩子的生日、學校、班主任叫什麼這些都不知道,這是很明顯的缺位和失職。平均每天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高視頻中被採訪的父親並不是特例,他只是廣大育兒中父親們的一個縮影,很多爸爸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缺席的。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失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 「虎爸」另類育兒何以火爆網絡
    □錢夙偉每天必須戶外玩夠2小時,否則不準回屋做作業,並且每天做作業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前不久,長沙一位「虎爸」的另類育兒方式火爆網絡,引得網友紛紛稱他為「別人家的爸爸」,同時也受到一些質疑。(見9月10日中國新聞網)一般的虎爸虎媽,多是想各種法子督促學習、提高成績,最著名的蔡美兒女士,她還寫了本叫《虎媽戰歌》的書。
  • 隱形爸爸、單親式育兒、詐屍式育兒、爸爸去哪裡——爸爸的錯?
    家人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從"隱形爸爸"到"喪偶式育兒",家人陪伴孩子一直都是親子教育中很受矚目的話題。 曾經有一個媽媽陪著上高中的兒子去醫院看病,訴說孩子生病後,基本上都是自己照顧。還有很多對爸爸的其他指控,但所有的指控,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爸爸去哪兒了?這或許就是很多家庭育兒的真實情況:媽媽們全身心陪伴孩子,付出很多時段和精力。
  • 《酷爸俏媽》開播 李光潔戀上「女兒」佟麗婭
    搜狐娛樂訊(文/工藤)《虎媽貓爸》還未開播,《酷爸俏媽》先來預熱。由李光潔、佟麗婭、高露、高亞麟、趙子琪等聯袂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酷爸俏媽》【片花】將於今晚上星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播出,搜狐視頻同步首播。
  • 北大哈佛雙碩士寶爸分享育兒經:「逆商」將拉開差距
    除了現場招生政策等「硬貨」諮詢,最受家長們熱捧的則是教育圓桌論壇——「哈佛爸爸」魏沛然分享育兒經。大家都想知道,這位「學霸」爸爸是如何為孩子言傳身教,又是如何為孩子擇校的。「哈佛爸爸」魏沛然分享育兒經魏沛然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傳播碩士,曾擔任過媒體財經記者,他也是一位寶爸。魏沛然坦言,「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們夫妻兩人從來不敢掉以輕心。」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夫妻兩就研究各種育兒經。
  • 《酷爸俏媽》:人物關係亂倫即視感
    (文/新顏) 聽《酷爸俏媽》這名字,還以為這是個普通的育兒生活劇,沒想到劇中育兒戲份沒有多少
  • 《超級育兒師》:爸爸去哪兒尋找育兒寶典?
    搜狐娛樂訊 7月27日起每周日晚七點半黃金時間,由上海80製作與央視財經頻道聯合出品的全國首檔權威親子育兒真人秀《超級育兒師》第二季將準時播出。這是一檔在目標家庭室內拍攝的無劇本真人秀,參演的家庭將會真實經歷矛盾的爆發歷程,育兒師通過近距離觀察、家庭會議、育兒輔導等步驟,有針對性的為家庭解決難題,傳遞科學理念及行之有效的技巧。 隨著節目播出日期的臨近,很多孩子們身上的「問題」也隨之受到關注——孩子霸道暴力怎麼辦?爸爸不管孩子怎麼辦?愛打遊戲不愛學習怎麼辦?兩代家長之間存在育兒理念偏差如何平衡?種種育兒難題,仍然刻不容緩。
  • 《如果父愛缺席》:「詐屍式」育兒、隱形爸爸的背後是父職的缺失
    在其中一期的《奇葩說》中,傅首爾提出了:詐屍式育兒觀念才是比喪偶式育兒觀念更可怕的觀點。觀點一出,扎中了無數老母親的心。那什麼是「詐屍式」育兒呢?「詐屍式」育兒是指爸爸或媽媽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缺位,卻又偶爾在某些看不慣的事情上指責孩子和媽媽或者爸爸。相對而言,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更容易出現「詐屍式」或「喪偶式」育兒。
  • 中國式育兒:媽媽缺一不可,爸爸形同虛設,這局面怎麼解
    正當我們覺得她的腦洞開的不是一般大的時候,王姐輕飄飄的甩下一句:因為在中國,爸爸形同虛設。我們還沒緩過來,王姐就走了。當然,母親天然跟孩子更加親密,這是原因之一。想想也是,大家喊爸爸大概只有一種情況:爸,我媽呢?除此之外,那些老父親還有哪些驚人表現呢?
  • 實用、接地氣的爸爸育兒經,當爸當媽的都要看一看
    但是他們的引導方法,我覺得很不錯,值得參考學習。爸爸》這本書中,從「天賦」、「興趣」、「耐心」、「獎懲」、「態度」、「自律」、「內驅力」這些方面去闡述了應該如何順應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成長為棟梁之才。一方面,寶媽能夠從書中去了解父親在育兒方面的見解,也許可以更好地理解身邊的另一半;另一方面,如果家裡寶爸有愛孩子的心卻總是幫倒忙,寶媽就可以把這本書塞給他看,讓寶爸的關愛來得更有章法。
  • 中國家庭爸爸角色缺位難題:用擁抱式陪伴破解
    擁抱式陪伴破解中國家庭爸爸角色缺位難題  近年來,父親角色缺位問題一直都是全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數據顯示,僅有52.9%的爸爸經常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超半數爸爸將親子陪伴簡單等同於同處一室。父親角色缺位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影響?爸爸該怎樣表達父愛?怎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好爸爸?
  • 爸爸不願意帶孩子?媽媽別著急,三個方法打破殭屍式育兒困局
    一方面,很多家庭的男人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個人的事業發展,努力的學習和打拼,不斷的考取各種學歷和資質,從他們個人的行為來看,是很重視教育的。但是另一個方面的現實是,這些爸爸們不願意承擔管教、養育孩子的職責,放任孩子未來可能出現各種問題的風險,無視妻子的抱怨,選擇「消失了」、「啞巴了」,讓自己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缺位了,這樣的矛盾,確實令人難以理喻。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普遍的現象呢?
  • 爸爸缺位,孩子的心理營養出現哪些缺失,「媽媽是超人」一目了然
    在《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中,不止一位媽媽表示孩子的爸爸什麼都不管,把責任推卸給我們。其實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明星和我們普通的爸爸媽媽一樣,也面臨著父母缺位的問題。大多數中國式的家庭教育都是爸爸負責出門上班賺錢,然後媽媽負責打掃衛生,在家帶孩子。很多爸爸早出晚歸,有時候工作忙,甚至一周都看不到孩子一次。
  • 六張海報 酷派發起酷爸酷媽養成計劃
    年紀漸漸大了的爸爸媽媽們,他們現在的樣子是我們所期待的嗎?最近,酷派發出了一組「酷爸酷媽養成記」海報,海報描繪的父母們使用手機的場景,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我們只顧著讓自己變時尚,是不是也應該幫助爸爸媽媽變得更酷呢?這組海報,讓我們感受到了酷派「改變」的產品理念和背後的溫情。
  • 這位「牛爸」堅持十幾年不缺位, 兒子終成「學霸」 別人家的爸爸
    時下,關於男孩教養危機和父親角色缺位的討論頻頻見諸報端,而今天「牛娃錄」欄目要報導的這對父子,爸爸全程參與和陪伴兒子的成長,兒子一路「學霸」,堪稱家庭教育的典範。 「重點學校的學生之所以學習好,除了師資力量強,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些孩子有很強的自覺性。」很多年前,胡揚爸爸擠過高考的獨木橋,從外地考入復旦大學,作為過來人,他深諳學習的門道。
  • 既「爸氣」又「暖爸」,當好爸爸很難嗎?上海家長學校在線育兒論壇...
    在如今的不少家庭,育兒焦慮頻頻出現。為什麼好爸爸越來越少了?在一個小家庭裡,父親的「人設」應該是什麼?是要成為堅強威嚴的家長,還是要成為把溫暖帶給孩子的玩伴、朋友亦或知己?圍繞在家庭中父親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家長學校近日開展的一次在線育兒論壇,吸引了近8萬人次家長參與和熱議。
  • 問吧精選 | 對「喪偶式育兒」說不!父親育兒的N種優勢
    常爸爸「常青藤爸爸」創始人碩士畢業於耶魯大學,常青藤爸爸兒童雙語啟蒙教育品牌創始人及CEO。我認為父親在育兒中的責任重大。當年,自己七個月大的兒子認不得離家出差一月未歸的爸爸讓我深受觸動。因此,我辭去百萬年薪工作陪孩子、自編育兒經。著有《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等多本少兒啟蒙類圖書。▍No.1 父親角色在育兒中的重要性@Nuu: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會對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 「寶爸有話說」百家號母嬰育兒領域排行,新作者選擇哪個領域好?
    寶爸有話說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479946名,母嬰育兒分類排名位列12100名,領先了56.9%的百家號。   寶爸有話說的簡介為專注兒童成長,閱讀和教育的爸爸育兒經,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19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探索育兒新模式 讓爸爸陪伴流行起來
    「爸爸,為什麼蘿蔔、青菜的種子都是小顆粒?」「爸爸,為什麼種樹不是撒種子,是種小樹苗?」「爸爸,為什麼超市裡西紅柿比土豆貴?」所有這些「爸爸、爸爸……」都是西安市第二保育院「侯爸工作室」活動中,孩子們向爸爸拋出的「十萬個為什麼」。「侯爸工作室」是什麼?為什麼要成立「侯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