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教育江湖出了兩個新詞
「善爸」甘休、「育爸」不能
在教育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到處活躍著「超級媽媽」
她們「雞娃式養娃」不亦樂乎
但是爸爸去哪兒了?
教育是媽媽的事嗎?
.
有時候,爸爸也會上熱搜
曾經有一個爸爸上過熱搜
因為爸爸嫉妒女兒作文只歌頌媽媽
看著這位在女兒和妻子面前
已經語無倫次的年輕爸爸
有網友不禁要心疼三秒鐘
也有網友指出女兒之所以如此
是不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父親缺席太多呢?
不得不說父親缺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成為了大眾熱議的教育困境。
有人說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不過「育爸」出力有時也會遭遇尷尬,最近又有一個爸爸上熱搜,是因為輔導作業生氣,一怒之下燒了作業本,還差點引起樓下一場火災.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起記憶深處的那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中國式老父親對孩子的愛深沉且孤獨,然而沉默如鐵的背影下,溝通的匱乏,隔閡的深重,父愛的背影寫著深深的遺憾。
爸爸說
我太難了.太難了.
來之前,小圈的內心充滿好奇,聽說這些爸爸都是各界能人大咖,預想到他們可能會吐槽工作壓力無法分身教育;可能會抱怨在外面呼風喚雨,到了孩子這裡卻瞬間武功盡失;又或者也有那種「精算師」爸爸,隨手就能拋出一張給孩子安排得分秒必爭的課外補習班計劃。但出乎意料的是,爸爸們的育兒經驗十分豐富,從感性到理性,戰略全局到戰術細節,本以為是小打小鬧,沒想到成了「華山論劍」。孩子在內蒙小學畢業後,為了尋找新教育,他帶孩子到了徐州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又來到北京,輾轉幾個學校之後,他落定了昌平,並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在這裡陪讀。孩子每天放學後,他會跟孩子一起夜跑,跑累了就走路。不僅僅是為了鍛鍊,更是為了讓孩子放下手機,父子倆在行走間放鬆地交流,親密地相處。放下了手機,孩子跟爸爸的話題也多了起來。學校生活的種種,老師和同學的關係,孩子都會跟爸爸一路暢聊,有時候浩爸也會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跟孩子分享,正在讀初中的孩子雖然單純,卻經常能觸發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他是新教育的積極探索者,為了孩子的教育幾乎跑了半個中國。從小學到初中,孩子先後去過成都、徐州、深圳的學校,最終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昌平的民辦學校,而此時的孩子也開始進入青春期。作為化工企業的運營者,孩子小的時候他忙於工作,管得較少,關鍵的時刻他不想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2020年,他做了一個決定,媽媽留在深圳陪另一個孩子,他則到北京昌平陪讀,在學校附近的村落租下小院,從企業家變身一個全職陪讀爸爸。從不進廚房的楠爸學會了做飯,做雞蛋灌餅曾經幾次烤糊,來自兒子的鼓勵卻讓他格外開心。更多的時間,他會跟兒子一起分享信息。他喜歡看TED演講,好的內容就跟兒子分享;周末兒子還會叫上幾個好友一起來看,一起討論。父子倆有時候還會互相做做按摩,生活有滋有味。父子倆經常會探討,未來社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共識最重要,願景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搭建。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們共同搭建起來一個目標,一起來把目標激活。以你為主,以我為輔,我是來幫你的。」說起跟兒子共處的時光,楠爸總是滔滔不絕。「我計劃陪讀兩年,青春期的這兩年最關鍵,有了穩定的目標和成熟的心智,我才能真正放手。」他曾跟兒子探討是否需要爸爸的陪讀,也跟兒子探討手機的使用管理,達成共識之後,他發現原本的「管教」都變得順理成章、春風化雨。小圈在爸爸圈居然猝不及防「磕」到了糖,昌平的爸爸不只有背影。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親,哪有不重視孩子未來的父親,但兩座大山橫亙在前:時間和溝通。「作為爸爸,我走過一段彎路。」超爸說,「這些年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事業和孩子教育,孰輕孰重?我的時間該如何分配?」前些年奔波忙碌經營企業,陪孩子的時間極少。而他也自認為,作為父親,為孩子提供足夠的經濟基礎去接受好的教育是最大的責任。為了讓孩子接受國際化教育,超爸把孩子送到美國讀初中。「出國之後,感覺跟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孩子好強,在外面遇到難事也不跟我們說,但我們從他的語氣中感覺到,他一定是過得不開心。」超爸說,「我們心裡越來越感到擔憂,這種焦慮感在疫情開始之後,變得越來越強烈。一番糾結後,決定讓孩子回國。」2020年3月,超超從美國返回北京。在北京機場接到孩子的超爸,有一種從天而降的歡喜。他決定讓孩子在昌平的民辦學校讀書,並在學校附近租住了下來。「疫情之後,之前想不清楚的老問題突然變得清晰了,我決定把更多的時間投在家庭上。」他拿出更多時間去做之前不會做的事,跟兒子一起看大片,甚至一起玩遊戲。有一天,兒子提出想學小提琴,超爸立刻響應,在兒子學小提琴的同時,他學起了吉他,還會經常向兒子「請教」技法;隨著父子倆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多,兒子變得心態越來越積極,性格越來越開朗,家裡經常笑聲盈盈,一把琴打開了父子交流的通道。正如另一個昌平輝爸的分享,「其實當爸爸的看似強大,面對孩子,我們也有恐懼和擔憂,總是戴著面具,刻意嚴肅。家人面前,卸下面具,以真我面對,才能開啟愛的能量場。」「跟爸爸的連接,是孩子塑造性格的關鍵。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社會環境越是焦慮,越要讓孩子放下焦慮,成為一個強大的人,才能面對所有的困難和壓力。」超爸說。有多少爸爸曾經信誓旦旦說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現在依然奔走於競賽班;一方面希望孩子輕鬆成長,一方面又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方面為孩子殫精竭慮,耗盡心血,一方面又克制自己情緒,讓自己正能量滿滿,為了克服焦慮而不斷製造焦慮。這正是:
北上廣深,踏破鐵鞋無覓處
驀然回首,我心安處是昌平
致敬在孩子教育上走心的爸爸
祝福孩子們
他們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人生!
昌平凱博學校爸爸們的下午茶
是一場未完待續的下午茶
歡迎加入
2021年1月23日,來北京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傾聽昌平爸爸分享教育人生。
點擊圖片連結了解詳情、報名,或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直接報名。
長按下方二維碼
安裝「北京昌平」掌上服務APP
輕鬆暢享一站式本地服務
微信訂閱號:bjcpquan
小圈圈微信號:CPQXQQ
小圈圈QQ號:3257200278
圈友QQ群:546130342
昌平圈廣告投放熱線:010-69711096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