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痴漢騎駿馬,巧妻伴拙夫」啥意思?

2020-12-11 神鳥知訊視界

在過去社會,人們經常講的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人」,其實這洞房花燭夜位列三大喜事榜首,這是因為古人一向講究「先成家後立業」,所以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總是早早地成家,之後才會有事業,才能在外鄉遇見故人,所以娶妻生子在當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在古時候流傳著很多關於夫妻的俗語。

我們都知道過去的俗語,在歷經時代的發展,有些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的卻留存了下來,如果你在農村呆的時間足夠長,你就能發現很多有趣的俗語,各種包羅萬象,各個行業方面都有相關的記載,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上幾個關於夫妻之間的俗語,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痴漢偏騎駿馬走,巧妻常伴拙夫眠」在古時候,由於女人地位低下,很多時候女人的婚姻自己無法做主,往往在新婚之夜才第一次見到丈夫,而有的家庭比較貧困,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兒嫁到有錢人家,所以經常會出現,長相一般的男人娶到貌美如花的妻子,而長相俊朗的男人往往都是搭配相貌不怎麼樣的女人。

其實我倒覺得這句俗語更像是對過去婚姻制度的批判,女人地位低下,就連自己的婚姻也無法主導,可見這一生過得也不會快樂。所以人們更應該珍惜現在,最起碼女人的重要性已經遠超當時。

「結髮夫妻不記仇,半路夫妻在口頭」這句話是啥意思呢?想必很多人應該沒怎麼聽說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對結髮夫妻往往在生活中,就算是吵架也不會記仇,所以才有「床頭吵架床尾和」的說法,而半路夫妻則不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都是出於對生活的妥協,之後兩人才走到一起的,這樣的夫妻實則沒多少真感情。

關於這句俗語,我實在不敢苟同,因為萬事都不是絕對的,結髮夫妻也有過得不好的,整天吵架打鬧,而那些二婚夫妻也有甜甜蜜蜜的,所以農村裡面有些留存的俗語,可能適用於古時候,但已經不適用於現在了。

其實仔細想想,「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成了夫妻,那就要一心一意的過日子,只有夫妻之間相互包容,婚姻才能長久。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婚姻的俗語?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民間流傳的20句經典俗語,精闢勵志,看完讓你受益匪淺
    民間流傳的20句經典俗語,精闢勵志,看完讓你受益匪淺1. 腦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動要常動腦筋,否則就會變得遲鈍;要常鍛鍊身體,不活動,身體機能就會衰弱。2.駿馬卻馱痴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駿馬馱痴漢,美妻伴拙夫,說明不般配。深層意思是說世間事物難以完美。18. 駿馬揚蹄嫌路短,雄鷹展翅恨天低。比喻有理想抱負的人,都希望能有一個供自己發展的廣闊空間。19.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子無夫身落空」啥意思,你認同嗎?
    在農村,你經常能聽到人們用一些對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回應、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以及天氣、自然現象。其中,有些俗語咋聽之下好像沒啥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獲得一番感悟。我們都知道家庭裡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對此,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
  • 農村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是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什麼意思?說的挺有道理!文/農夫也瘋狂大家好,我是農夫,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就對農村的俗語、農諺比較感興趣,之前也和大家分享了不少一些農村流傳的比較經典的俗語。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你知道是什麼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句俗語的還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其意思是說如果妻子比較的賢惠,那麼丈夫就會少了很多的禍事,也就是說丈夫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如果子女比較孝順,那父母就能少操心,在老了以後能夠安享晚年。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有道理嗎?而在古代,老祖宗對蓋房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而今天咱們就說一下這句關於大門朝向的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那麼這句俗語又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李子來回答。說起這「大門朝西」,我還真說出一個奇葩事情來,而這件事和我的姑父有關,並出了一個「三改門」的事情。
  • 農村俗語「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是啥意思?有無道理
    在農村三五個老人聚在一起,常會說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是談論家裡瑣事或是風土人情,這些俗語都是在書本上看不到的,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什麼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首先說下前半句」無毛之女旺三代「這裡的毛有兩種不同的意思,第一種指的是這個毛就是說思想上乾淨純潔的女子,一個在思想上單純乾淨的女人,算得上是一個純潔的女人,結婚後她會一心想著自己的丈夫,以自己的丈夫為中心,會把自己的丈夫當成自己的唯一,一個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這樣的女人,自然是一個旺夫的女人,她們心裡不會有別的想法,更不會裝一些不該裝的人
  •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
    文/青夕 農村俗語「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停」,是啥意思?工作學習會用到 我們都清楚在農村流傳下來了各種各樣的俗語,設計的範圍也特別的廣泛。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凹凸指的是啥?了解一下小時候在我們調皮或是做錯事的時候,像爺爺奶奶這一輩的人總是通過一些俗語教育我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想必對此更加感同身受。當然不止是這樣而已,在一些爺爺奶奶坐一起聊天時也是俗語頻出,雖然有很多俗語對當時的我來說還比較複雜,但是我也是聽得津津有味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這就去俗語作為語言文化其最為獨特的特色和魅力。所以說俗語大都是來自於農村或是古代生活水平比較普通的人民。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大多反映普通人民或是農村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當然它的內容含義可謂是包羅萬象面面俱到。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親戚莫共財、共財斷往來」啥意思?到底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樣也領先世界幾千年。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幾千年,也是因為我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那時候人們會把日常生活中所積累下來的經驗以及人生大道理,通過簡單的幾個字俗語,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有很多的的農村俗語,到現在也一直在流傳著。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家,基本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一句俗語來。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裡所包含的道理,一樣適用於現代社會。但隨意社會科學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也說不上幾句俗語來。今天就跟大家聊幾句現在在農村還相當流傳的俗語。
  • 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養母大於天、生母小於邊」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農村流傳著,而這些農村俗語全都是來自我們祖先,通過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經驗。而這些俗語也可謂是環象眾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哲理。而這些哲理都可以說是至理名言,之所以能流傳到現代,也正是因為現在我們所碰到的一些社會現象,在我們祖先的時候也存在過。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國家也實行了免費9年義務教育,而這些農村俗語卻很少會出現在教科書裡,而導致現在的年輕人,知道的農村俗語少之又少。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騎馬拜堂,家破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啥意思?在農村流行著很多俗語,這往往是前人通過總結日常生活的經驗,帶給後人的一些具有指導性的話語,因為過去都是用農曆計時,因此在這個方面大多數情況都是和農曆有關,同時在農耕和節氣方面的俗語要展整體很大一部分,這也是因為農民的生活多數情況下是圍繞著這兩個方面展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著很多這方面的俗語,在老農口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晚立秋熱死牛,早立秋冷颼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小暑下雨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7月7日,迎來了今年的今年的小暑節氣。而在我國華南以北的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流傳著俗語「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下雨好嗎?小暑和大暑一樣,都是反映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氣,其對應的則是小寒和大寒。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小暑的解釋是:「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在農村往往能夠聽到很多俗語,也許很多人年幼的時候不少聽到大人們談論關於月的話,就像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的俗語聽起來似乎僅僅是一種對於月的描述,但其實仔細看的話,是對於氣象的預測,按照多數老人的說法,如果在八月十五這天能夠看到雲彩遮擋住月亮,那麼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是看到降雪,這是真的嗎?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不管是房子選址還是房型設計都親自參與,畢竟人人都希望住在新房子裡家庭美滿,後代子孫昌盛,雖然有時候這些講究沒有科學道理,但是人們就是為了圖一個好兆頭和圖個心安,為此在農村流傳出幾句關於蓋房講究的俗語,比如「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第一、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
  • 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是啥意思?眾多農村流傳至今的俗語中,絕大多數是對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的總結概括,是對現實生活經驗的提煉,這些話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發展與繼承之後延續至今,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一直被人們牢牢遵守著並一直延用至今。在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十五數一數,六十六掉塊肉」究竟是什麼意思?流傳至今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是否對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益呢?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