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鼓勵孩子,助力孩子成長

2020-12-16 V靜小靜兒V

你有沒有發現,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完成了一個小手工,搭好了一個積木,畫完一一幅畫,完成了一個舞蹈動作,作業獲得了優秀……)總是會興高採烈地跑來告訴爸爸媽媽,請爸爸媽媽欣賞自己的成果。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注意到孩子的需要,忽視從精神方面對孩子進行鼓勵,孩子就會很失落,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愛。

清代教育家顏元曾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而現在的80,90後的父母也都非常重視鼓勵對孩子的重要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鼓勵孩子」這個話題吧!

孩子為什麼需要鼓勵?

1. 可以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遼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人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以上就是最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在這個實驗中,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將這一暗示傳達給了學生,使學生強烈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欣賞,因為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強,使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很快的進步。

2. 對塑造孩子行為和培養良好品德有重大作用;

娜娜在老師眼裡是一個聽話,認真學習愛乾淨的好同學。但是在家裡,娜娜卻有一個讓媽媽最頭疼的「壞毛病」,東西到處亂丟。媽媽想出了很多的辦法來改善娜娜「亂丟東西」的壞毛病,制定規則,大聲責罵……可是娜娜基本上屬於無動於衷,東西在大部分時候依舊丟得到處都是。直到有一天,媽媽看到了鼓勵教育的這個理念。在一次看到娜娜把看完的書收拾好放回書架的瞬間,媽媽馬上開啟了鼓勵表揚模式:「我們的小娜娜長大了,會把書送回家了呢,給娜娜點個讚!」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媽媽對于娜娜「東西歸位「的行為進行重點讚揚。娜娜非常的開心,不知不覺中就將」亂丟東西「的壞毛病改掉了。

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獲得了爸爸媽媽或者是周圍人的鼓勵肯定,他們會在身心愉悅的同時更想將行為動作持續下去,以期獲得更多的鼓勵肯定。

應該怎麼樣鼓勵孩子?

給孩子一個讚賞的微笑,就像陽光照耀含苞欲放的花蕾;給孩子一句鼓勵的話語,就像甘露澆灌乾涸開裂的土地。現在的不少父母都知道「鼓勵」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你真的為「鼓勵」孩子嗎?

1. 要對孩子有期望,對於孩子充滿信心和肯定;

正如「羅森塔爾效應」一樣,老師受到實驗者的暗示,對這些具有「高智商」「最有發展潛力」的孩子抱有較高的期望,在和這些孩子相處時。教師的態度就不一樣了,從而使自己的期望對孩子產生了微妙的影響,進而產生了實驗預言效應。

而父母作為孩子教育的啟蒙者,也應該懂得合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將自己的期望通過教育方式暗示給孩子,並懂得及時的肯定和調整,讓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2. 發現孩子的進步並及時鼓勵。

當孩子面對同一個困難時,自信心比較強的孩子則更容易取得成功。而父母如果可以針對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進行鼓勵,孩子在以後面對每一次挑戰時都會更自信。

初入一年級的小蒙正是練習寫字的階段,小蒙的老師師會根據同學們寫字的工整程度與正確度進行優良中差的評價。而小蒙每次都只能獲得一個「良」。於是很是困惑的來問媽媽:「怎麼可以獲得老師的優呢?」媽媽告訴告訴小蒙一定要按照課本上的字來寫,認真的寫好每一個筆畫並且要保持作業本的乾淨程度。小蒙聽了媽媽的話,當天的作業非常的認真,果然第二天老師給了小蒙一個大大的「優」,小蒙回到家開心地給到媽媽看。媽媽對小蒙的開心表示了祝賀,並對她寫的字表示了讚賞,鼓勵她以後字都可以以今天為參考繼續下去。果然,後續小蒙每次的作業都獲得「優」了。

3. 運用「補強法則」鼓勵孩子

在生活中, 「補強法則」真的是無處不在。在魚姐的成長過程中,有這麼一件事給小靜的印象最為深刻,有一段時間,每個周二(老師規定可以帶玩具的日期),魚姐都會帶上超級飛俠的玩具的,後面小靜得知原來這個玩具最受歡迎。所以魚姐每次都要帶這個玩具去幼兒園。

孩子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能夠得到來自周圍他人的鼓勵和讚揚之後,會產生自我肯定和愉悅的感受,可以更多地發揮自我優勢的想法,進而取得更大的成績。

什麼是補強法則?多伯森作了這樣的解釋:「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比如有個女孩子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受到周圍小夥伴的羨慕,她會再多穿幾次這件衣服。有個男孩拿了一個很酷的玩具得到小夥伴的爭搶,他也會多玩幾次。

美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勵孩子去實際行動。」 每個父母都要學會鼓勵和賞識自己的孩子,將孩子的潛能最大化地發揮。

相關焦點

  • 學會鼓勵,和孩子一起成長
    成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看著小小人兒一點點的長大,一點一滴的儘可能想教會他們自己的所有,可是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總和我們的期許不一樣,這個時候,我們該怎樣去做呢?老人家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中國自古的理念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罵你,你怎麼能記住你犯的錯呢?不讓你身體疼痛,你怎能印象深刻,下次改正呢?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 與孩子一道成長,不要停止對孩子的鼓勵,學會理解孩子最重要
    與孩子一道成長:作為母親,在迎接孩子誕生的那一刻,歡樂與憂慮、責任與驕傲、付出與犧牲伴隨孩子的到來一齊來到你的身邊。你需要與孩子一道成長。讓歡樂勝過憂慮孩子因愛而誕生,他將帶給你無窮無盡的歡樂並伴你一生。雖然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難和麻煩,但都是暫時的。最重要的是,你是他的母親,你擁有他,你只能給他愛。而孩子回報你的就是他的成長。
  • 爸媽「鼓勵」一尺,孩子「成長」一丈!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這個研究再次證明了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觀點: 表揚會妨礙孩子承擔風險挑戰難度,它會造成孩子患上『尋求認可上癮』症。鼓勵使孩子更願意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從而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所有《正面管教》的系列書籍裡都教給我們鼓勵的價值,而不是表揚的好處。
  • 心裡想鼓勵孩子,說出口的卻是批評:解鎖優勢養育,助力正向成長
    很多父母也知道要多多表揚、鼓勵孩子,但是「孩子很調皮,我找不到該表揚的點呀!」今天我們就來分析為什麼大人心裡想關心鼓勵孩子,說出口的卻是批評。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助力親子互動,為孩子的發展揚帆起航呢?
  • 父母學會放手,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馬克思說: 「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我國教育家陳鶴琴曾說:「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長大了,這就叫成長,這就叫教育。」兩者在教育理念上是一致的,即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獨立做事。
  • 掌門少兒打造精品課程 助力孩子全方位成長
    據研究表明,4-10歲是孩子腦部發育、思維能力訓練以及人格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培養,能夠使他受益終生。為了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各種少兒教育產品應運而生,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教育也推出了專注提升4-10歲孩子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力以及專注力的產品掌門少兒。
  • 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父母這樣鼓勵,才是孩子成長的良藥
    導讀: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父母這樣鼓勵,才是孩子成長的良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要再誇孩子「你真棒」了!父母這樣鼓勵,才是孩子成長的良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讓孩子真正成長,父母從4個方面學會放手,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孩子
    很多父母習慣於做孩子的「保護傘」,處處護著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點「風吹雨打」,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成長的空間,錯失學習自控力的良機,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需要不斷自我體驗、自我負責的過程,只有父母學會放手,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 挫折是孩子的必經之路,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想讓孩子變得有擔當,有毅力,更加堅強,有些挫折和困難是孩子必須經歷的,家長不要心疼孩子小,覺得還不到時候,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成長。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 讓育兒變得簡單,家長要學會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教會孩子什麼是愛,讓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作用不僅僅於此,無論是對於親子關係,還是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陪伴看似簡單,卻有大作用★陪伴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 繪本是孩子閱讀的「金鑰匙」,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繪本閱讀能全面開發大腦潛能,助力孩子培養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邏輯思維等。教會孩子被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去愛。使早期閱讀活動真正能引發幼兒不竭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養成受益終身的良好閱讀習慣。
  • 逆商培養繪本,《孩子,沒關係》,讓孩子們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孩子,沒關係》系列繪本,用貼近日常生活的故事,助力孩子的心靈成長。,克服恐懼,對抗挫折,學會豁達地看待事物,找到成長的信心和力量,變得更勇敢,更自信。,請鼓勵他一句「害怕也沒關係」,給予他戰勝恐懼的自信和勇氣。
  • 父母學會了退出,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父母要學會放手,學會退出。放手不等於不愛,不等於不關心,不等於不幫忙。放手 不是快刀斬亂麻,而是循序漸進與孩子成長相伴的過程。放手不是「不管你」,不是放棄愛,而是從孩子的身邊「抽離」出來,只在他需要的時 刻提供關心,在他辨不清方向的時候給他及時的輔助。
  • 如何事半功倍助力孩子成長?順勢而為,抓住0~6歲兒童敏感期
    父母面對孩子的敏感期,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助力孩子成長呢?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到來?孩子的敏感期彌足珍貴,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吸收的信息特別多,心智水平能得到極大的發展,那麼,如何發現孩子敏感期的到來呢?
  • 寶寶成長必備:如何鼓勵你的孩子學會自己玩耍?
    我的小孩子應該在什麼時候學會自己玩耍 學會獨自玩耍是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能。「我認為,看到孩子和父母分開坐在一起,並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通常我們會將其設想大約14或15個月。但即使是還在襁褓中的嬰兒也可能開始學會獨自玩耍了。
  • 成長路上:孩子學會的是「贏」,更是「輸」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與教育。面對困難,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勇敢,能戰勝,能贏得漂亮。不過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讓孩子輸得起。01 從贏到輸的于佳卉說起于佳卉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沒有什麼印象。才華橫溢的他,沒有被輸了的視力所打倒,反而是越戰越勇,不但最終成為了一名金曲歌王(曾多次獲得臺灣金曲獎),還用自己歌聲的力量去撫慰和鼓勵更多的聽眾,這才是真的勇士!03 教會孩子輸得起成長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海海,誰知明日是何風雨。
  • 「誇獎」對孩子並非好事,鼓勵卻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家長要了解
    許多家長都知道,表揚和鼓勵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自信,而自信是孩子獲得成功的前提。但是家長要了解,錯誤的表揚只能給孩子帶來傷害。,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不論程程做什麼,家長都會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自此之後,孩子確實變得自信了一些,可是漸漸的家長發現孩子越來越有些不知分寸,遇到事情總是認為自己可以,總是認為自己能行,自以為是的問題出現在孩子的身上,這也讓家長很是無奈。如果孩子永遠盲目自信的話,就會對他們今後的成長造成很嚴重的影響。但對於孩子盲目自信的情況,家長卻不知道要如何解決。
  •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如何鼓勵孩子,才能為孩子的學習助力?
    ——王之渙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鼓勵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孩子需要鼓勵,就像花朵需要陽光雨露一樣不可缺少。這點我是深有感觸的,平時在教學中更是如此。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尤其高中階段的孩子,他們面臨著升學壓力,則無時無刻想著學習成績。
  • 《正面管教》鼓勵式溝通,讓孩子建立學習、成長的信心
    今天我們推薦的這本書《正面管教》,提供了一種鼓勵式溝通方式,幫助孩子培養學習和成長的信心,認可孩子的努力,才能提出期望,解決面臨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案例:喬伊絲——馬克的幼兒園的院長——相信運用鼓勵給於孩子發展主動性機會的重要性。她的員工會尋找每一個機會,通過花時間訓練孩子,並在之後讓孩子們做很多通常大人來為他們做的事情,讓孩子們體驗到他們多麼能幹。
  • 孩子學會的點滴本領就是成長的過程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天使,當他們帶給我們驚喜的時候,我們真的會在感嘆,生命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當初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轉眼之間已經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東西,每一天都在進步,每一天都在成長!或許在我們大人看來,他們學到的那一點一滴的東西真的是沒什麼好值得驚訝的,但是在孩子身上,卻並沒有那麼的容易,所以當他們學會東西的時候,我們適時的給一些鼓勵也是很不錯的!說真的,我以前一直以為我家女兒是一個笨笨的丫頭,因為她從小到大,身體一直都是肥嘟嘟的,所以感覺做起任何事情來也沒有那麼的靈活,就比如說一個最簡單的事情,就像爬樓梯吧,孩子也是一個比較內向,而且膽小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