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的音樂課堂,用身體觸發音樂想像

2020-08-21 二三裡資訊太原

——三十二中學校音樂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作為教師,讀書不但能加強自己的文化底蘊,更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專業修養。太原市第三十二中假期內開展了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本次音樂組共讀的書籍是《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與基本音樂課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講授為主,而是聽音樂,用動作表現音樂。一開始就強調"音樂是動的藝術",音樂進行必須反映其斷、連等典型特徵,動作應有樂感。如"走"的練習,一般從教速度開始,讓全班學生按規定速度走路或搖擺,然後加上喜、怒、悲、懼等感情,速度不能改變。還要探索不同的方向感,如向前、向後、向右等。探索緊張和放鬆的感覺,想像在水中,泥沙中划動臂和腳等。探索不同的走路方式,如並跳、跑跳等,啟發學生想像。

老師們潛心讀書,認真筆記,用心寫下讀書心得。

這個假期我們共讀了《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是融身體動作、音樂和情感為一體,促進聽覺、動覺、情感、思維的協調發展,培養敏銳地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一個教育體系、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藝術教育是發展感知覺的教育,我們必須遵循它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作為音樂老師,首先要將音樂當成是一種文化、一種科學,達爾克羅茲的教學方法運用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使音樂教學更具科學性、系統性。

— 田夢君老師

達爾克羅茲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一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過程。」所以,在開展合唱活動時,我們應該重視幼兒情感的融入和表達。注意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作品內容,以各種不同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 白詩雨老師

假期之餘,我暢讀了《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感觸頗深,其主要內容是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和即興音樂活動, 主要原則是培養學生感知音樂和反應音樂的能力,發展其內在音樂感覺以及身體各部分進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大量儲存了聽覺意向的能力。

達爾克羅茲認為: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在人的身體中包括發展感覺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科能力。

在以後的的教學中,慢慢學會培養孩子運用所有感官參與體驗,其次才是獲得知識和技能!

—李若楠老師

音樂教育既不是單純的技術練習,更不應該是脫離音響的理論知識和規律的傳授,它應該是對音響運動和情感的體驗。把音樂當作一種「人性化的力量」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必要手段!

— 張曉傑老師

達爾克羅茲長期的音樂教學實踐探索是達爾克羅茲體系形成的重要環節之一,由此可見音樂教學實踐的必要性。沒有經過實踐的理論是空洞而蒼白無力的,缺乏理論指導的教育實踐也是茫然而徒勞的。音樂教育須將二者結合起來以便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 李媛媛老師

在讀共讀一本書《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中我學習到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是二十世紀產生的最早的音樂教學法,已在世界範圍內產生重大影響,學習和借鑑這種卓有成效的教學法是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不斷深化的需要。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積極探索,嘗試將該教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

其中的體態律動是在聆聽音樂的同時以身體運動的方式來體驗音樂,並將這種體驗轉化為感受和認識。然而,由於我國當前對於該教學法的認識與研究不夠深入,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常常存在不少誤區。因此,正確地把握體態律動的教學內涵尤為重要。把體態律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課堂更加豐富。

— 張慧敏老師

音樂教學不光涉及課堂教學還涉及到學生的課餘生活,音樂教師要想把音樂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自己就必須要具備紮實的音樂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強烈的再學習的意識,在現代這個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的時代,音樂教師的知識的容量和質量都是要進一步得到提高的,這樣學生在聽課時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知識體系。

— 崔佩瑤老師

古人云:學,然後知困;讀,然後知不足。與書籍攜手同行,開始嶄新的心靈之旅,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課堂將充滿智慧,教育將一路書香,生命將更加厚重,教育夢想將因讀書而美麗,因讀書而精彩!

(網易山西張麗 責編 方子君)

來源:網易山西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小學音樂課堂活起來,真是大開眼界了
    長期以來,音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把音樂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域內,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熱愛音樂的情感受到極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如何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性,以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的需要?如何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呢?
  • 一場動起來的音樂教學革命 — 論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之「動」
    一場動起來的音樂教學革命— 論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之「動」摘 要: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被譽為「一場音樂教學的技術革命」,它顛覆了傳統 的課桌椅教學模式,以身體律動的方式重構音樂教學,探索出一條既符合音樂藝術特徵,又 符合音樂學習規律的教學之路。
  • 雲敲敲課堂 音樂總會帶來愛
    他們說「課堂就像遊樂場一樣」、「打擊樂課就是好玩」,「玩著玩著就會了」,其中很多學員至今抱著「玩」的心態,在打擊樂的城堡裡快樂徜徉學習音樂。最是興趣能致遠啊!在2020年這個無法面對面交流學習的特殊假期裡,打擊樂老師們用形式豐富的雲課堂陪伴大朋友小朋友們在家持續學習和享受音樂與藝術,我們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吧。
  • 讓我們隨著音樂動起來嗨起來吧!丨宅寶當家之「小小音樂家」
    讓我們隨著音樂動起來嗨起來吧!無論是歌曲、童謠還是古詩詞,小朋友們都可以用不同的物品來伴奏表演。在省政府第二幼兒園的積極倡導下,家長們紛紛組成家庭小樂隊,在歡樂的家庭氛圍中感受音樂,體驗生活中的節奏帶來的快樂,這樣不僅調動了小朋友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又激發了小朋友的音樂潛能。
  • 音樂教學論文《優化課堂教學藝術,提高音樂欣賞質量》
    音樂欣賞的導入非常關鍵,他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生聽賞時的參與程度和心理狀態。教師精心設計的藝術性導入,會給學生以明顯的感染力和強烈的吸引力,從而觸發他們的藝術情感,促使他們及時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情境中去享受美、體驗美。
  • 用Garageband分享音樂
    音樂教師們無不希望自己所駕馭的音樂課堂生動、活潑、高效、精彩,這自然與紮實的專業基本功,運用得當的教學法息息相關,但也少不了教學載體的強大支持
  • 怎麼讓孩子愛上你的音樂課堂--奧爾夫音樂師資培訓
    >▶仁仁音樂教育中心創辦人▶臺灣奧爾夫音樂教育協會監事▶私立慎齋國民小學藝術總監▶私立愛彌兒幼教機構諮詢顧問兼音樂總監▶成長兒童基金會董事奧爾夫音樂教育是當代世界著名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訴諸感性,回歸人本」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
  • 《音樂大師課》第四季回歸 用音樂開啟別樣人生課堂
    在觀眾們的期待下,這一次升級回歸的《音樂大師課》第四季將會如何開啟別樣音樂課堂、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呢?同學們現場連線南極中山站1月17日,《音樂大師課》第四學年即將開學,這一經典課堂再次迎來九組純真少年,在全新模式下學習音樂、感悟人生。此次「孩爸」胡海泉作為《音樂大師課》的班主任,與音樂助教秦奮組成「常駐老師團」,一同帶領同學們完成新學年的音樂體驗。
  • 樂山市實驗小學:構建快樂課堂,展示音樂魅力
    歌曲描述了兒童在夢中神奇般的想像。這一堂課緊緊圍繞實現教學目標和解決教學重、難點來進行。教學中,首先啟發學生想像夢境是怎樣的?然後通過聆聽想像,體會歌曲的情緒及介紹86拍的律動。接著通過演唱示範,讓學生感受旋律的進行方向,並通過演唱方式和情緒的對比進行了樂段的劃分。學生視唱學習高聲部和低聲部的旋律,熟悉後再把兩個聲部合在一起演唱,這樣降低了學習二聲部歌曲難度。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 淺談音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我的課堂更是離不開音樂的點綴和陪伴。中國的文學向來就和音樂融於一體,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無不可吟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需要用音樂這門藝術來進行輔助教學。因為音樂和語文是相互補充的,使用得當,既能創設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愉快的學習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從中還能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 羅湖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百仕達小學舉行
    3月30日上午,羅湖區教科院在百仕達小學舉辦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場研討會暨第九期校際結對啟動儀式。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走進百仕達小學音樂常規課堂」,羅湖區音樂教研員張梅老師親自主持,來自全區中小學的100多名音樂老師參加了研討活動。本次研討活動是圍繞百仕達小學戴鈺潔和楊婀娜老師的兩節音樂常規課展開的。
  • 用音樂卡片玩轉你的課堂!(第一篇)
    或者教音樂啟蒙,教樂理,教音樂欣賞。。。。大家有沒有想過,成為一個音樂老師,難度係數有多高?他們教授樂器的演奏,但必須身兼數能,必須集唱,跳,講,編,甚至是表演的本事於一身。所以,如何讓每節課變得生動,有趣,有說服力。。。所有的音樂教師都費勁了心思。
  • 適合親子互動的音樂啟蒙課堂!享受快樂家庭時光!
    ——達爾克羅茲 不論是大人們還是孩子們 音樂和律動都能讓我們舒緩情緒、放鬆身心 而遊戲,更讓我們珍惜孩子的童年時光, 在精彩的達爾克羅茲音樂課堂裡,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們「玩」音樂 !
  • 用音樂撒播愛的種子 「騰訊音樂課堂」公益活動成功舉辦
    騰訊音樂課堂活動現場,騰訊音樂達人與孩子們交流音樂大咖現場助陣 一堂音樂課為夢助力伴隨上課的鈴聲,騰訊音樂達人、著名青年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孔威,著名網絡流行男歌手、央視第四屆新春原創音樂會金獎歌手得主劉爽,與孩子們一起上了一堂別開生面、趣味橫生的音樂課。
  • 渭南小學教師王琳:讓音樂課趣起來
    可見音樂與立國之本息息相關,眾所周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特殊的寒假,作為大人的我們都不免有些焦慮、恐慌,更何況未成年的孩子,因此在疫情期間的線上音樂教學,教什麼比怎麼覺更重要。因此我們要選擇積極、樂觀、正能量音樂內容;具有舒緩、愉悅情緒的內容;具有寓教於樂功能的音樂內容。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讓我們的音樂課真正意義的趣起來。
  • 設計課堂遊戲,吸引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讓孩子愛上音樂
    那麼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激發、培養和鞏固學生的音樂愛好,讓學生變得想學、樂學,真正喜歡上音樂。帶著這些問題,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愛好,愛上音樂課。
  • 「三大音樂教學法」如何運用到音樂課堂中?
    世界三大音樂教學法 是指以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柯達伊和達爾克羅茲命名的音樂教學法,它們不同於傳統的一貫式課堂,而是提供更多元的教學方法,把遊戲互動融入在音樂教學中,鼓勵孩子的音樂創造力,引領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並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讓音樂課更有趣味性
  • 高中音樂鑑賞課堂中,應用對話式教學,提升音樂鑑賞能力
    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地重要階段,因而在眾多高中科目中,包含了音樂鑑賞課程。雖然高中音樂鑑賞教學對於學生提升審美鑑賞能力非常有益,但是對於部分學生而言,仍然不能引起其足夠的重視。在如此背景下,高中音樂鑑賞教學教師應探究該課程教學的新模式,促使學生正視音樂鑑賞課程。從課堂實踐中分析,對話式教學模式是當下主要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效果還有待了解。
  • 淺談:幼兒在音樂教學中的身體動作表演
    學前兒童的動作表演包括舞蹈、律動、身體打擊等,它是學前兒童感知與表達音樂的核心手段。下面從學前兒童身體動作的類型,身體動作到音樂動作表演的轉換,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學來談學前兒童在音樂活動中的身體動作表演。
  • 古典音樂小課堂:單樂器的小品更適合入門
    古典音樂小課堂:單樂器的小品更適合入門 王海虎 2017-05-20 08:37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