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成博歐洲藝術大展?莫急,知道這些深度揭秘你就「懂行」了

2020-12-22 紅星新聞

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組團」登陸蓉城!

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

如此高大上的藝術展覽,肚子裡沒點墨水就去看怎麼行?對歐洲藝術史不是那麼懂的你又如何成為準行家?為此,紅星新聞記者專門為您打探了幾大看點。

「自拍狂魔」倫勃朗:75幅自畫像記錄一生命運

這年頭,要是不會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那麼,在相機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要怎麼做才能留下一張美美噠的自己呢?倫勃朗:謝邀,人剛到阿姆斯特丹,請找我畫。

倫勃朗·凡·萊因無疑是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也被公認為西方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以肖像畫立業,後又因為充滿戲劇張力的歷史畫和宗教畫而名聲大噪。

倫勃朗的繪畫生涯中有超過75幅自畫像,貫穿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現出這位命運多舛的大師從少年順遂得志到年老歷經世態炎涼的模樣,也成為後人探索他人生軌跡與思想變化的一本「視覺日記」。他的自畫像在歷代畫家中無人能出其右,換現在的話說,就相當於「自拍狂魔」。

本次展出的這幅,很可能就是這本「日記」的開篇,也就是他的第一幅自畫像。倫勃朗從聲名赫赫到窮困潦倒的坎坷人生、以及對藝術終其一生的孜孜探尋,從這幅畫拉開了序幕。

自畫像 - 倫勃朗·凡·萊因

戲劇化的布光和陰影效果、斜打在臉上的三角形光,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張意氣風發的年輕臉龐。這幅生動的《自畫像》生動地展示了23歲雄心勃勃的倫勃朗,以及他作為藝術家的自我意識。

之所以保值在本次精品薈萃的展覽中穩居第一,在於這件展品不僅完美體現了倫勃朗的最大特色「倫勃朗光」的運用,更因為這幅作品可能是畫家最早的一幅自畫像。

未完成的大作:克勞德·莫奈《查令十字橋》

莫奈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也是第一位畢生致力於強調外光的畫家。現代藝術重要流派印象主義,即是因其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莫奈不斷觀察不同氣候及時間下的同一景致,捕捉四季晨昏光影與景色氛圍的細微差別,由此創作出乾草堆、魯昂大教堂、睡蓮等備受關注的系列作品。他的創新風格最終對未來抽象表現主義等新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克勞德·莫奈《查令十字橋》

這幅畫尚未署名、僅大致完成、很可能是莫奈打算修改完善的作品初稿,在莫奈去世前,該畫作一直被存放在位於巴黎郊外吉維尼花園的工作室裡。

18世紀的旅遊手辦:喬瓦尼·保羅·帕尼尼《羅馬隨想曲:鬥獸場和其他古蹟》

喬瓦尼·保羅·帕尼尼是18世紀最傑出的城市景觀畫畫家,他在細緻觀察與虛實結合的基礎上加入了對羅馬這座古老城市的懷舊之情,其繪製的古羅馬建築遺蹟圖和充滿想像的景觀畫均頗負盛名。

隨著旅遊的便利,羅馬成為許多北方權貴的旅遊目的地,描繪建築遺蹟和風景的作品成為富裕且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外國遊客喜愛的旅遊紀念品。到1730年代中期,帕尼尼已經累積了眾多英國客戶,其中就包括這幅畫的前任主人——諾福克公爵。

喬瓦尼·保羅·帕尼尼《羅馬隨想曲:鬥獸場和其他古蹟》

值得注意的是,這幅畫中有兩尊著名的古代雕像《鮑格才武士》和《垂死的高盧人》,以及古羅馬鬥獸場、圖拉真柱和塞維魯凱旋門。帕尼尼並沒有按這些城市遺蹟的原本位置進行描繪,而是將許多重要的建築遺蹟和雕塑組合在同一空間,在一幅作品中,聚集了許多現實中無法同時欣賞的古代建築和雕像,也成為了當時風靡一時的「旅遊手辦」。

親民的「荷蘭小畫派」

一談到歐洲美術,大家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估計不是貴婦名媛在宴會,就是女神天使披綢子,離不開「貴族」、「皇家」、「教會」,非常高大上,重點是——貴得離譜。其實,在17世紀的荷蘭,曾經出現過一批非常接地氣的畫家,看中了普通市民這個廣闊的市場,得到了名留青史的logo——「荷蘭小畫派」。

在17世紀前,藝術確實被貴族與教會獨享,畫作的題材也離不開老三件:神話、教義和宮廷。然而,荷蘭人民通過「尼德蘭革命」獨立,一躍進入全歐洲富豪TOP榜,老百姓吃好喝好,包裡還有錢了,自然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新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競爭催生出一大批專攻靜物、風景和風俗畫題材的畫家,並將寫實性繪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些商品畫的尺幅一般都不大,因此創作此類作品的畫家們又被稱為「荷蘭小畫派」。雖然是「小」畫派,可這些畫家個個「大牌」:精於肖像畫的哈爾斯,中國觀眾所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等等,均在此列。

相比一生潦倒的霍貝瑪,半生落魄的倫勃朗,卡爾夫算得上是安得平生的「富二代」。出生於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他衣食無憂,在巴黎學習繪畫後,很快就憑藉紮實的技藝,躍升為靜物畫大師。

中國瓷罐靜物畫 - 威廉·卡爾夫

本次展出的《中國瓷罐靜物畫》創作於卡爾夫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充分展現了他的純熟技藝。通過吸晴的中國明代青花瓷罐、波斯地毯、來自威尼斯及荷蘭的玻璃器皿,卡爾夫展示了荷蘭所擁有的各種奢侈舶來品,映射出流光溢彩的富裕生活。卡爾夫同時也在其中夾帶了不少「私貨」來傳達自己的看法。顯眼位置的削皮檸檬和打開的懷表,暗指世俗追求的可笑和生命的短暫,象徵塵世的腐朽與時間的必然流逝,這也是靜物畫虛空派(Vanitas)常用的表現形式。

相關報導:提香、魯本斯、莫奈、高更……60幅世界頂級藝術珍藏你捨得不看嗎?

紅星新聞記者 胡敏娟 編輯 李學莉 圖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廣州又有重磅大展可看!60件畫作濃縮歐洲藝術500年
    廣州又有重磅大展可看啦!廣東省博物館新年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昨日在廣東省博物館正式開展。引人注目的是,本次大展是對500年歐洲油畫系統的一次完整的集中展示,對全面了解油畫發生、發展過程,是一次比較直觀的呈現,這對觀眾去了解其中的文化脈絡有著特別意義。
  • 帶孩子走進美術館看美術作品展,不願看怎麼辦?兒童看展何須懂
    兒童怎麼看畫展 兒童觀看畫展,何需美術專業知識?看不懂怎麼辦?別用作者簡介、時代背景把他給唬住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館的普及和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美術館觀看畫展。這絕對是件大好事,但畫展看不懂、不想看怎麼辦?
  • 帶孩子走進美術館看美術作品展,不願看怎麼辦?兒童看展何須懂
    兒童怎麼看畫展 兒童觀看畫展,何需美術專業知識?看不懂怎麼辦?別用作者簡介、時代背景把他給唬住。隨著時代的進步、美術館的普及和人們對文化、藝術的需求,很多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美術館觀看畫展。這絕對是件大好事,但畫展看不懂、不想看怎麼辦?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莫奈……長假來成博觀歐洲繪畫五百年
    作為近年來國內藝術展展品規格最高的一次特展,「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以大師雲集的「天團」陣容、深入淺出的知識傳遞、強烈震撼的視覺衝擊,為蓉城市民帶來一場不容錯過的高品質藝術盛宴。豐富多樣的周邊配套活動,不僅充實了市民的周末文化生活,也充分發揮出博物館的美育職能,推動生活美學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浸潤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
  • 讀博真是浪費時間嗎?懂行的人才知道:許多博士可比上班掙得多!
    不管在什麼時代,讀書人都會被高看一眼。就拿現在來說,如果誰家出了一個博士的話,馬上就會成為大眾羨慕的對象,然而博士哪有那麼容易畢業?(註:中國博士屬於典型的「易進難出」) 不少人認為:讀博純粹是浪費時間,有這精力還不如多工作幾年!
  • 黎雄才手卷大展重磅亮相,深度揭秘一代大家與花城的文化故事
    已重磅來襲這是繼「百年雄才」大展後又一學術性巨獻這是入選「文化部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的項目你就會明白什麼是筆墨華滋花城君還將為你深度揭秘一代嶺南山水畫大家、開拓嶺南畫派藝術之路。這段時間,他利用課餘時間,四處畫松,寺廟的松、群生的松、獨長的松,晨昏交替,四季更迭,他都畫,開啟了「無松不成畫」的歷程。這些在日本留學時的積累,也成為多年後黎雄才在廣州美術學院執教鞭時的素材。
  • 攜七大炫酷「黑科技」玩轉博物館,華藝博展第八屆博博會蓄勢待發
    第八屆博博會參展之一知名博展綜合服務商華藝博展聚焦熱點話題把握行業新趨因此,華藝博展結合自身優勢,定位「文化+科技」的發展理念,在傳播優秀文化的同時,站在科技創新前沿的第一線,加大投資力度,與業界同行深度合作、進行科技研發,聚焦新視覺AR/VR/MR、裸眼全息3D、人工智慧AI+藝術、AI+機器人、大數據云計算的發展與應用、大數據計算及分析\數據採集及分析等前沿科技的一些探索和應用,旨在打破文化和科技領域信息不對稱,提高文化科技自主創新水平,
  • 這四種「垃圾文玩」,有的趕緊丟了,懂行的人連看都不看!
    這四種「垃圾文玩」,有的趕緊丟了,懂行的人連看都不看!染色翡翠;翡翠所用的染料含有大量的化學劑,這些物質對人體有著較大的危害四種「垃圾文玩」:染色綠松;染色綠松一般使用染色菱鎂礦,它是一種碳酸鹽礦物,本色是白色,呈晶粒緻密塊狀,有玻璃光澤。
  • 成博一大波社教活動來襲 動物賞析、垃圾分類、趣味英語精彩紛呈
    截至8月14日,「萬物熙攘: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已經圈粉27萬人次,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們來看展,認識野生動物,學習攝影技能。看展覽之餘參與一場社教活動,為野生動物攝影展留下美好的回憶。8月14日,記者從主辦方獲悉,8月16日至29日期間,成博將舉辦5場社教活動,貫穿野生動物攝影展始終。
  • 中國——歐洲當代藝術與文化國際協會舉辦國際著名藝術沙龍大展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SINOCCYGEN中國——歐洲當代藝術與文化國際協會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SINOCCYGEN目際協會總部設立在歐盟首府法國斯特拉斯堡市。
  • 帶著BeautyCam美顏相機去看粉紅大展,讓你的自拍充滿前衛藝術範兒!
    就算你對設計一無所知,你也一定聽說過英國設計師Paul Smith的大名。1947年出生於英國的他因一次意外同設計結緣,自此開始了長達四十年的創作之旅。Paul Smith先生用他時尚、自然、真摯而充滿激情的創意理念,創造出許多獨樹一格的文化符號,影響了許多對藝術和當代設計有強烈興趣的年輕人。
  • 成博有個高大上的歐洲藝術展將開幕!擔心看不懂?讀完這篇「科普...
    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即將「組團」登陸蓉城!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
  • 湘博推出年度藝術大展 「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歐洲繪畫500年」
    畫中五人,一人彈著魯特琴,一人吹笛,一人唱歌,趁著侍者倒酒的間隙,最左側的吉普賽女郎將手伸向了彈奏著的錢包……再看卡拉瓦喬的一幅原作《紙牌作弊老手》這種戲劇衝突感,嗯,相信你懂的。09西班牙畫壇「F4」之一——戈雅菲利克斯·哥倫布·德·拉裡亞特吉畫像(1794)弗朗西斯科 · 何塞·德 ·戈雅·盧西恩特斯西班牙(1746–1828)西班牙的藝術大師不出就不出,一出就是世界級的,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代主義,「大咖」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士 揭秘英國留學讀博生涯
    四年下來,最終的研究成果會寫成一本大論文,大概是150頁到200頁的論文。導師會請校外校內的業內專家來參加博士論文答辯,這個答辯審核比較嚴格,時間長的會可以持續三四個小時。一般導師也不會主動控制研究的進度,一切靠自覺,畢竟你的研究課題是自己的項目、導師只負責給你控制宏觀上的大方向,如果自己到期做不完就只有延期了。
  • 英國讀博競爭大,還有哪些歐洲讀博國家小眾卻美好?
    英國作為中國學生最熱衷的留學國,不得不說競爭一年比一年大,除了英國,以及以崗位制博士所為人喜愛的北歐五國,還有哪些雖然小眾而美好的歐洲讀博國家呢?荷蘭博士留學——鬱金香和風車環繞的崗位制讀博國家捷克博士留學——位於一帶一路上的讀博國家義大利博士留學——文化氛圍濃鬱,擁有特色專業讀的博國家奧地利博士留學——結構化博士課程讀博國家荷蘭博士留學
  • 《延禧攻略》中的蜀繡秘密 就藏在成博蜀繡展裡
    《延禧攻略》中的蜀繡秘密藏在成博蜀繡展裡  繁絲縫韶華,錦線繡相思,蜀繡的傳承如一縷絲線,跨越千年歷史。《延禧攻略》《如懿傳》等清宮劇的熱播,引發全國觀眾的追劇熱潮,懟天懟地的魏瓔珞、屢受磋磨的如懿、心思縝密的甄嬛……即使是不怎麼追劇的人也對這些角色略知一二。
  • 穿漢服逛川博看明代女子生活美學
    不囿於傳統的博物館觀展體驗,《讀城》是一個由青少年與博物館共同構建的展覽。展覽籌備階段,金沙就邀請青少年兒童以北京和成都為主題創作了美術作品。經專家評選,200幅作品共同組成「我心中的天府成都」青少年兒童主題畫展,作為讀城展覽的一部分展出。
  • 喜提國家一級博物館 成博憑什麼?
    記者梳理發現,自新館開館以來,成博不僅有石犀等展現成都深厚歷史文化的鎮館之寶,還是中國最大的皮影博物館。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成博又海納百川,推出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大小臨展共40餘個,涵蓋歷史文化、東西方藝術、自然科普、民風民俗等不同的領域。以多元化的展覽為核心,輔以多樣化、分眾化的釋展手法,成博逐漸成為成都新的文化地標。
  • 懂行買蘋果,半懂買三星?真正懂行的基本選這三款!
    蘋果手機在國內很有人氣,iPhone一度被視為是最佳的數碼產品,當年賈伯斯手持iPhone4s的畫面還是歷歷在目,那時候很難相信一臺手機居然具備這麼多功能,可以實現拍照、播放視頻、聽歌娛樂等,尤其是app store裡面豐富多彩的遊戲,在當時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有錢人也是非iPhone不買
  • 火影中,博人傳裡你不知道的四件事,博人的名字原來是為了紀念他
    ,一直是熱度不減,作為它的續作博人傳也盯著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有人吐槽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看廣大火迷的評價,博人傳其實已經做的非常好了,只是火迷都是從火隱忍者一步步看過來的,對待博人傳有很高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