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心臟的小孔沒有閉合也能引發腦卒中

2020-12-23 騰訊網

  北京時間記者武月華報導)吳先生今年25歲了,從事行政工作。前幾天他正在上班,突然感到左側手腳麻木無力,立即被送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就診,經過CT排除腦出血,初步診斷腦梗塞。吳先生生活習慣良好,年紀輕輕,怎麼會突然就得了這樣的病?

  經過排查,常見病因一一排除,那麼為何會發病呢? 經驗豐富的首都醫科大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內科主任陳勝雲想到了一種可能,建議吳先生做了發泡實驗和超聲心動圖(TEE),結果顯示:心臟裡的卵圓孔未閉(PFO)是腦梗的「罪魁禍首」。什麼是卵圓孔未閉?跟腦梗塞又有什麼關係?

  找不到病因的隱源性卒中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在臨床上,可分為出血性腦卒中和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腦卒中佔三分之二。

  在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卒中。而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有15%面臨腦卒中高風險,在歐美國家,腦卒中的發病率正在呈下降趨勢,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卻在以9%的速度攀升。更嚴重的是,這種曾經的「老年病」,在中國還呈現十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我國的腦卒中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比美國的平均發病年齡早10年。

  隨著腦卒中在我國發病率的明顯增高,高血壓、高脂血症、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吸菸、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等腦卒中發病的常見病因越來越多地被公眾認識到。但是很多經過標準檢查程序仍不能發現病因的缺血性卒中,這類腦梗塞 患者病因歸類為「隱源性」。

  陳勝雲介紹,所謂標準檢查是指同步的結構影像、血管影像、心電圖、超聲心動和必要實驗室檢查,經過常規檢查都不能找到原因的情況都歸於原因不明或隱源性卒中。「有些腦卒中不是沒有病因,而是目前醫學手段沒有達到相應水平或者醫生沒有深入探究。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腦梗塞的不常見病因或疾病被發現,包括:卵圓孔未閉、主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夾層、Fabry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腦動脈病伴皮質下梗死和白質腦病(CADASIL)等。像吳先生這樣做了標準檢查也沒找到的病因,這就是隱源性腦卒中。」

  心臟裡一個小孔也會引發腦卒中

  吳先生後來確診,卵圓孔未閉(PFO)是腦梗塞的「罪魁禍首」。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卵圓孔是胚胎時期心臟房間隔的一個生理性通道,出生後大多數人原發隔和繼發隔相互靠近、粘連、融合,逐漸形成永久性房間隔,若未融合則形成卵圓孔未閉(PFO)。

  近年,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卵圓孔未閉是隱源性卒中的一個重要病因, 且為獨立危險因素。 一些究表明,原因不明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卵圓孔未閉發生率顯著高於正常人群和原因明確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陳勝雲介紹,卵圓孔未閉是左、右心房間先天沒有關閉的孔道,它可增加血凝塊(如來自於下肢深靜脈的栓子)從右心系統進入到左心系統,從而進入動脈循環而造成體循環栓塞的風險;也可以使肺循環的栓子進人體循環,也可能通過心律失常或原位血栓形成的機制引起腦卒中。

  卵圓孔未閉的診斷方法中,經常使用的是TCD發泡試驗和TEE經食道超聲心動圖。 用TCD進行栓子檢測,心臟存在右向左分流,存在卵圓孔未閉可能。 TEE可清楚觀察房間隔解剖結構, 是診斷卵圓孔未閉的「金標準」和首選方法。

  目前隱源性卒中合併卵圓孔未閉患者二級預防包括抗栓藥物 (如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 以及介入封堵治療。對於初發缺血性卒中事件,推薦合適的藥物治療,如推薦抗血小板治療,如阿司匹林50-325mg/d或氯吡格雷 (75 mg/d) 。對於卵圓孔未閉伴有深靜脈血栓的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可考慮合併卵圓孔未閉介入封堵術。

  相關資料:

  陳勝雲,現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專業工作24年。主要臨床工作與專業方向為腦血管病的急診救治、頸動脈疾病的篩查與內科治療、神經內科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各種複雜疑難腦血管疾病及神 經內科疑難病的診斷與治療。主要研究方向為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長期從事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篩查與早期幹預治療。

  教育背景

  1989年9月—1994年7月 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獲醫學學士學位;

  2003年3月—2007年6月 首都醫科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獲神經病學碩士學位;

  2010年9月—2013年7月 首都醫科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獲神經病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4年8月—1999年10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擔任住院醫師。輪轉神內三個病區及門診、急診;

  1999年10月—2007年9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擔任主治醫師。2001年開始擔任神經內科各病區二線醫師工作。2004年進入全國首家卒中單元擔任二線工作;

  2007年10月—2013年10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擔任副主任醫師;

  2013年10月-2018年11月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主任醫師;

  2008年開始擔任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急診醫療組組長,主要負責管理及指導天壇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的日常診療管理工作和疑難危重症疾病的搶救治療工作。自2008年開始負責保障急性腦卒中的溶栓治療 急診綠色通道的工作,直接管理5名一線急診醫生、一名二線急診醫生及兩名研究助理,同時協調溶栓二線醫生以及相關各科室,制定並全面執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具有豐富的臨 床工作經驗及組織管理能力。

  2018年11月—至今擔任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腦血管內科主任。

相關焦點

  • 老年病找上年輕人 心臟小孔沒有閉合引發腦卒中
    咦?心臟小孔沒有閉合居然引發腦卒中!吳先生今年25歲了,從事行政工作。前幾天他正在上班,突然感到左側手腳麻木無力,立即被送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就診,經過CT排除腦出血,初步診斷腦梗塞。我國的腦卒中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比美國的平均發病年齡早10年。隨著腦卒中在我國發病率的明顯增高,高血壓、高脂血症、頸動脈狹窄、心房顫動、吸菸、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心臟瓣膜病等腦卒中發病的常見病因越來越多地被公眾認識到。但是很多經過標準檢查程序仍不能發現病因的缺血性卒中,這類腦梗塞患者病因歸類為「隱源性」。
  • 原來是嬰兒時心臟「小孔」未閉合
    經過醫生對他的全面檢查,發現病根居然是「隱藏」在他心臟40多年的一個「小孔」。 沒「三高」還鍛鍊 為啥還得腦梗 張先生一向身體健康,沒有「三高」,生活有規律,無不良嗜好,而且一直堅持鍛鍊身體。然而不久前,他突然出現言語不清,站立不穩等症狀,於是趕緊就診神經科。經過頭部CT及磁共振檢查確診為腦梗塞(也稱「中風」),經及時治療張先生很快痊癒。
  • 新生兒卵圓孔未閉能買保險嗎?
    卵圓孔是胎兒時期心房間的小孔,用來將母親的臍靜脈血輸送左側心腔的通道。卵圓孔大多數胎兒都是在出生之前就閉合了,也有在生後半年或者1年才閉合,所以卵圓孔未閉不等於就是先天性心臟病。若大於3歲的幼兒卵圓孔仍不閉合稱卵圓孔未閉,這是時期的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其實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圓孔不完全閉合。
  • 雲南陸良一女子產後引發心臟病 醫生開了2個小孔完成手術
    雲南網記者 彭錫 攝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來自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21歲的張女士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生完孩子後引發了心臟疾病。按照以往,她需要進行開胸手術,並且在醫院住院15天。而如今,醫生在她身上開了兩個小孔,就順利完成了手術。4月9日,記者在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見到張女士時,她正準備出院。
  • 心臟上還真有小「心眼」?偏頭痛、腦梗等症狀都是它惹來的麻煩
    來源:讀特APP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的時候,左右心房的血液是相通的,而連接左右心房相通的那個小孔,就是卵圓孔。隔開左、右心房的那部分組織,稱為房間隔,卵圓孔就是位於房間隔上的一個通道。卵圓孔一般在出生 1 年內閉合,若大於 3 歲幼兒卵圓孔仍未閉合就不正常了。成年人中約有 25% 的人存在卵圓孔不完全閉合。在房間隔上留下的這個小 " 心眼 ",醫學上稱為卵圓孔未閉(PFO)。中山七院心血管專家日前表示,心臟上的這個小 " 心眼 ",可能惹上大麻煩。市民如果出現偏頭痛、腦梗等症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 前胸上開個小孔 醫生給他的心臟安了把「雨傘」
    12月6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外科病房內,62歲的重度心臟瓣膜病患者蒲大爺精神非常好,再過兩天,他就要出院了。一周前,他才接受了一次心臟換瓣手術,這是重慶市首例經心尖途徑介入人工主動脈瓣膜置入手術。高齡老人患心臟病 家人擔心受不了手術蒲大爺是南充人,28年前就出現了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部分心臟瓣膜嚴重受損。
  • 心臟上有個可能引發中風的「洞」
    醫生確診沙龍得了腦血管病,在對沙龍進行了全面體檢後發現:這位總理健康狀況很好,沒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只是在心臟上有一個異常的「洞」——本來互相阻隔的左右心房之間,因為這個「洞」,搭建了一條便於血液流通的「通道」,而這條「通道」則為血栓的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 心尖尖上扎個小孔 超高齡老人也能用小手術給心臟換「門」
    在胸壁上開一個小孔,就能在心臟不停跳,不開胸劈骨動大刀的情況下,為年過八旬的老人進行二尖瓣(左心室的「大門」)。傳統意義上的心臟手術,也能通過細小切口來完成手術。日前,廣東省醫心外科成功為一名八旬高齡患者進行了極小手術創傷的二尖瓣置換術,患者第二天就脫離呼吸機。
  • 房顫患者突發腦卒中?微創治療「一站式」解決患者煩惱
    11月28日,在介入導管室、心臟超聲科、放射科等多學科合作下,手術如期進行。術中造影顯示患者左心耳遠端分布發達的梳狀肌,極易造成血流瘀滯,繼而形成血栓引發腦卒中等各種栓塞。手術團隊首先為患者成功實施射頻消融術,然後將一枚直徑24mm的左心耳封堵傘植入左心耳,成功封堵左心耳開口,手術成功。術後,張女士持續竇性心率,無需長期依賴抗凝藥物防栓。
  • 房顫患者突發腦卒中 射頻消融加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解決患者煩惱
    11月28日,在介入導管室、心臟超聲科、放射科等多學科合作下,手術如期進行。術中造影顯示患者左心耳遠端分布發達的梳狀肌,極易造成血流瘀滯,繼而形成血栓引發腦卒中等各種栓塞。王學坤主任團隊首先為患者成功實施射頻消融術,然後將一枚直徑24mm 的左心耳封堵傘植入左心耳,成功封堵左心耳開口,手術成功。術後,張女士持續竇性心率,無需長期依賴抗凝藥物防栓。
  • 不明原因偏頭痛 竟是心臟多了個「洞」
    廣東普寧女子被偏頭痛折磨多年,最終醫生查明,導致她痛不欲生的竟是心臟上的一個「洞」。普寧29歲女子鍾葉(化名)從2017年開始經常莫名其妙地頭痛,嚴重時還會嘔吐。雖然頭痛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都讓她痛不欲生。為了緩解頭痛,鍾葉不僅試過理療和按摩,還會去輸液或者吃頭痛散、止痛片,但效果都不理想。
  • 腦卒中究竟是什麼病?病因有哪些?
    腦卒中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造成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或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出血,並引起相應臨床症狀及體徵。多見於老年人,分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前者發病率高於後者。出血性腦卒中多發生於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常因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而引發,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嚴重者引起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腦卒中分為哪幾種?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使局部腦組織發生不可逆性損害,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
  • 記住「FAST」口訣 判斷預警腦卒中
    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都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所以,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注重健康飲食、戒菸戒酒、適量運動,這樣可以更好地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腦卒中可用「FAST」口訣來判斷預警   腦卒中是急性病,越早就診效果越好。
  • 廣東女子怕自己有腦梗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自己心臟上有個「洞」
    據悉,王女士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但有偏頭痛病史多年。醫生給王女士做了心臟超聲、顱腦CT、頸動脈超聲等多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王女士顱腦部確實有腦梗死的情況,但王女士的腦梗死很可能與她的心臟病有關,並且該心臟病還與她多年的偏頭痛有關。為了進一步確診,醫生給王女士做了經食管超聲心動圖。
  • 覺得心慌,警惕是腦卒中前兆!這6類人趕緊做個心電圖篩查
    心臟突然沒來由的怦怦跳,這是許多人有的心慌體驗。不過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小問題忍忍也就過了,殊不知小小心慌有可能引發腦卒中。你以為的心慌,可能是房顫受到一些心血管、內分泌疾病的影響,有的人心房各部位會無規律的「放電」,導致心臟不規律的跳動和心房顫動,也就是房顫。簡單來說,房顫就是心臟不受控制的亂跳。
  • 新生兒耳朵有「小孔」?是「畸形」還是正常現象?醫生一般不會說
    趕緊跑去找醫生詢問,醫生說這屬於先天生長出來的,不過也不要大意,沾染的細菌多了,又沒有給孩子及時清理的話,很容易引發感染髮炎的,建議要後期多多留意觀察。很多父母都不清楚新生兒耳朵裡的「小孔」,但父母得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 女子多年偏頭痛,一查心臟上有個小洞
    近日,43歲的市民王女士突發左側肢體乏力,被送到東莞市人民醫院診治,最後被診斷出心臟竟有個「洞」。王女士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史,也無心律失常,多年來卻有偏頭痛,一直也找不到原因。入院後,醫生進行了心臟超聲、頸動脈超聲、CT、MR等相關檢查,考慮她可能是心臟病引起了腦梗塞。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神經內科邀請超聲科學科帶頭人謝玉環為患者行右心聲學造影檢查。推注造影劑後,結果顯示多個氣泡由右房進入左心系統,左心腔內可見造影劑氣泡回聲,診斷為卵圓孔未閉。
  • 腦卒中不死即殘?做到這幾點輕鬆預防……
    腦卒中想必大家都知道或者聽說過,俗稱「腦中風」。實際上就是腦血管意外,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也就是各種因素引發的腦內動脈狹窄、阻塞、破裂等。腦卒中一旦發作,如果不能及時送去醫院治療,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經過治療,即使能維持生命,也經常留有殘疾、癱瘓等後遺症。
  • 駐馬店一男子:一「蹲坑」就頭痛,原來心臟有個「小洞洞」!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通訊員 陳思妤 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收治了一位「奇怪」的患者,該患者近幾個月來只要上廁所一蹲下,就會出現頭痛症狀。該市中心醫院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後,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卵圓孔未閉,經過介入封堵術後,徹底解決了該男子一「蹲坑」就頭痛的症狀。
  • 冬季腦卒中高發,如何遠離它?泰州市人醫專家支招
    泰州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人醫」)專家還指出,房顫等心臟病也容易引發腦卒中,這類疾病患者作為心源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出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心源性卒中不可忽視《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提到,腦卒中是國人疾病所致壽命損失的第一位病因,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隨著腦卒中危險因素的流行,我國腦卒中疾病負擔有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推測2030年我國腦血管病事件發生率將較2010年升高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