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與SEC達成了和解 前員工談馬斯克私底下故事

2021-01-10 閩南網

­  據《大西洋月刊》報導,今年8月份,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表示,他正在考慮將上市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私有化。這條推文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包括美國監管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他們對馬斯克提起訴訟,指控這位連續創業家誤導投資者,擾亂金融市場。

­  馬斯克最終與SEC達成了和解協議,其中包括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執行長,但來自監管機構的信號非常明確,需要有其他人分擔他對特斯拉的控制權。馬斯克似乎對新的監管感到不滿。不久前接受CBS採訪時,馬斯克否認新任董事長羅賓·丹霍爾姆(Robyn Denholm)是被請來「充當保姆的」。馬斯克回應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公司的最大股東,管住我是不現實的。我可以要求股東投票,然後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  馬斯克最終與SEC達成了和解協議,其中包括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執行長,但來自監管機構的信號非常明確,需要有其他人分擔他對特斯拉的控制權。馬斯克似乎對新的監管感到不滿。不久前接受CBS採訪時,馬斯克否認新任董事長羅賓·丹霍爾姆(Robyn Denholm)是被請來「充當保姆的」。馬斯克回應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公司的最大股東,管住我是不現實的。我可以要求股東投票,然後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  哈米什·麥肯齊(Hamish McKenzie)是一名記者,曾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在特斯拉擔任通訊部門的撰稿人。他表示,特斯拉領導層的重組可能是一件好事。麥肯齊最近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為,對馬斯克來說,專注於擔任特斯拉執行長可能是好事,因為他是個有遠見的人,人人都支持他。同樣值得慶幸的是,他在董事會高層沒有絕對控制權,這個職位應該授予更穩重、經驗豐富且獨立自主的科技高管。」

­  麥肯齊還是關於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新書《瘋狂模式:馬斯克的特斯拉如何引發終結石油時代的電動革命》(Insane Mode: How Elon Musk"s Tesla Sparked an Electric Revolution to End the Age of Oil)的作者。他在書中記錄了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在世界各地的崛起經歷,尤其是在中國。他說:「我認為,人們低估了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的速度,以及它將對世界能源經濟產生的影響。」

­  麥肯齊日前接受《大西洋月刊》專訪,談到了馬斯克、特斯拉以及100多年前美國歷史上可能讓該國走上電動汽車之路的那個關鍵時刻。採訪摘要如下:

­  問:是什麼促使你給這本書取名《瘋狂模式》?

­  麥肯齊:「瘋狂模式」是雙馬達、全輪驅動的Model S的重要特徵,這款車於2014年底推出。它有三種模式,分別是正常模式、運動模式以及瘋狂模式。如果你想要加速,在3.2秒內把時速從0加速到96公裡,這會給你帶來一種過山車般的快感,這就是所謂的「瘋狂模式」。這個名字是馬斯克想出來的,我覺得它非常符合他的個性,也很符合他喜歡給東西命名的樂趣。但它也代表了特斯拉的運作方式,在這個不斷變化、瘋狂加速的行業,該公司正將其產品推向市場和人們的手中。

­  問:「瘋狂模式」也存在於特斯拉的生產車間嗎?

­  麥肯齊:可以這麼說,這取決於你對「瘋狂」的理解。我認為是這樣的,因為你可以看到特斯拉正在做的事情,它在竭盡全力增加產量,以實現馬斯克制定的激進目標。他們試圖實現這樣的裡程碑,即每天生產1000輛Model 3,他們已經非常接近這個目標,現在已經達到周產5000輛。(網易註:本月初馬斯克內部郵件稱已實現日產千輛目標。)

­  但他們實現這個目標的方式讓人覺得有點兒瘋狂,比如在帳篷這樣的臨時結構中建設裝配線。比如馬斯克帶著睡袋去工廠,這樣他就可以時刻監控工人是如何生產汽車的。因為他們在建設這些裝配線的同時還在努力生產如此多的汽車,肯定會引發許多不穩定因素,我認為「瘋狂」對某些人來說是個非常貼切的描述。

­  問:在特斯拉工作是什麼感覺?

­  麥肯齊:太令人興奮了!這裡充滿了挑戰,我想人們已經寫了很多關於特斯拉必須克服的某些企業文化問題。但這裡的人有種眾志成城的心態,我只能說這是一次有趣的旅行。

­  問:到底有哪些挑戰?

­  麥肯齊:我無法詳細描述自己在特斯拉的經歷,但如果你看過有關描述特斯拉麵臨挑戰的文章,你就會了解它們。我認為其中的一大挑戰就是人員流動過快。特斯拉失去了很多優秀的人才,作為一家如此大規模的公司,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  這對特斯拉來說肯定是一個挑戰,尤其是在其他令人興奮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紛紛湧現、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加速進軍無人駕駛領域、爭奪人才之際。我認為特斯拉應該關注這個問題。

­  問:你說自己無法描述在特斯拉的個人經歷,你離開時籤了保密協議嗎?

­  麥肯齊:我加入公司時就籤了保密協議,它確實限制了我的言論。

­  問:你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有沒有感受到那種約束?

­  麥肯齊:我所要做的就是,絕不以那種方式寫這本書。我和特斯拉的關係非常疏遠。我想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帶著個人的觀點去看待在這家公司裡工作是什麼樣子,它開啟了從化石燃料到電力傳輸的更大轉變。我不希望這只是特斯拉內部的故事,而是希望特斯拉只是起點,將電動革命傳播開來。

­  問:你能描述下與馬斯克互動的場景嗎?

­  麥肯齊:除了在特斯拉工作之外,我和馬斯克的個人關係有點兒複雜。在加入公司之前,我和他曾有過一些非常愉快的互動,我發現他是個魅力非凡、鼓舞人心、聰明、友好以及善於傾聽的人。然而自從離開公司以來,我和他有過幾次不愉快的互動。綜合了他那些性格特點的人,總是會做些好事或令人懊惱的事情。我認為在這個層次上取得如此高成就的人,你可以期待他做的好事或糟糕的事都非常極端。

­  問:能談談負面經歷嗎?

­  麥肯齊:哦,對不起,我不想談這個。

­  問:你的書還探索了在馬斯克之前很久的美國汽車工業早期歷史。當時,也就是20世紀初,還不清楚汽油動力汽車是否會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你能詳細說說那個時刻嗎?

­  麥肯齊:我們最終形成了一個完全依靠內燃機的汽車工業,雖然這只是出於偶然。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計劃共同研發電動汽車,愛迪生負責研究電池,福特負責投資和製造。看起來,這似乎是個非常有前途的項目。愛迪生設計的汽車原型有很高的續航裡程,充滿電可以跑近130公裡,時速約為110公裡。

­  但是愛迪生沒法完善電池設計,而與此同時,查爾斯·凱特琳(Charles Kettering)卻完善了汽油汽車的電啟動馬達,這樣汽車就不需要手動啟動了。這對於內燃機汽車來說是個巨大的優勢。對於福特來說,這也是更實際的選擇,為此他們放棄了電動汽車。緊隨其後的是德克薩斯州的石油繁榮,這使得美國的汽油使用更加方便,所以我們有了個汽油汽車而不是電動汽車的世界,但那的確是個千鈞一髮時刻。如果愛迪生能首先完善電池世界,現在的世界看起來就會大不相同。

­  問:我在想像《迷離時空》(The Twilight Zone)中的場景,我們把馬斯克帶到20世紀初的美國。結果會如何?

­  麥肯齊:世界很可能依然像現在的樣子,因為我認為馬斯克和愛迪生有著相似的個性,他們用自己的發明和他們的信念來改變世界的動機也同樣差不多。

­  問:所以愛迪生可能也在「瘋狂模式」下工作?

­  麥肯齊:我想是的。如果你看看他當時說過的話,關於他工作有多努力,以及他認為需要高效工作多少個小時,你會發現他與馬斯克很像。愛迪生曾說過,他認為每周要工作100個小時。我想也有過類似的報導,說愛迪生是個非常難以相處的人,也有很多大膽的承諾,有時並沒有完全兌現這些承諾。人們記住他主要是因為他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失敗的事情。

­  問:你如何理解馬斯克最近關於其公司的那條推文,即「從來沒有人能在每周工作40小時的情況下改變世界」?

­  麥肯齊:他很久之前就曾那樣說過。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營銷目的,試圖吸引人才,或者在他看來,吸引合適的人才,那些願意接受這種想法的人會他們的血汗和淚水投入到更大的事業中去。但我不認為科學中有任何東西支持這個觀點,我認為人們需要睡眠和休息,所以我對這類評論持懷疑態度。福特提出了每周40小時工作制,我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40小時是個正確的數字。

­  問:你的書在很大程度上十分依賴於過去十年對特斯拉的新聞報導,但你忽略了過去幾年的新聞報導,比如暗示員工的工作條件非常惡劣,或者存在不公平勞動行為等。這是特斯拉故事的一部分嗎?

­  麥肯齊:對,但這都是無意中產生的意料外結果,而且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我完成手稿之後的很短時間內。但你提到的這些事情,似乎都與公司的運作方式有關。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瘋狂模式」的副產品,特斯拉應該盡其所能在這些領域成長起來,採取更負責任的行動,以建設性的方式回應批評。如果你想加入以使命為導向的大公司,想要為世界做些偉大的事情,你不僅需要善待員工,還需要在這方面得到認可。

­  問:你在書中寫道,反對者通常會批評特斯拉還沒有掌握製造技術,對嗎?

­  麥肯齊:特斯拉肯定還沒有完全掌握。雖然特斯拉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變得更擅長製造,但這種改善速度應該會讓所有那些認為自己可以放鬆下來的人感到擔憂,因為製造將是特斯拉最終的「短板」。但它是一家年輕的公司,在汽車行業剛剛嶄露頭角。六年前,該公司自主生產了第一輛汽車。到今年為止,該公司每年也僅生產出數萬輛汽車,與其他汽車製造商相比,它依然顯得微不足道。因此,要想讓這家公司每年能生產數十萬輛汽車,乃至每年生產數百萬輛汽車,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斯拉還在學習如何做到這一點,所以我認為他們會面臨很多問題。我認為這些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  問:你認為特斯拉10年後會怎樣?

­  麥肯齊:它要麼完全消失,要麼成為蘋果、谷歌或亞馬遜的子公司。但是如果它可以繼續生存下來,特斯拉可能成為龐大的能源公司。在推出絕好的量產電動汽車(多數為無人駕駛)後,特斯拉的半數收入可能來自大規模儲能系統。我不想說得太過樂觀,但只要特斯拉能在10年內存活下來,大致朝著馬斯克設定的目標前進,那麼它很可能成為一家市值達上萬億美元的公司。但這種希望有點兒渺茫,它需要克服很多挑戰,它需要更多的穩定性才能達到這一點,屆時它應該能夠穩定地盈利。

­  問:SEC與馬斯克之間的法律僵局是否改變了你對該公司發展方向的看法?

­  麥肯齊:沒有。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馬斯克不擔任特斯拉董事長可能是件好事。我認為對他來說,專注於擔任特斯拉的執行長職務更重要,他是個有遠見的人,每個人都聚集在他周圍。與此同時,他在董事會高層沒有獲得絕對控制權力或許也是件好事,而這個職位應該授予更穩重、更有經驗且獨立自主的科技高管。

­  問:你為何這麼說?

­  麥肯齊:這不是因為他個人的原因。我認為對於像特斯拉這樣複雜而重要的公司來說,把這麼多的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中是個相當糟糕的主意。特斯拉在「瘋狂模式」下運行,這有很多好處,也有些壞處,它在「瘋狂模式」下運行的很多原因可以追溯到馬斯克身上。但它不能,也不應該永遠停留在「瘋狂模式」中。我認為它需要某種稍顯狂野的模式。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平衡大膽的目標、成就和運營方式,又不會讓股東或員工感到太過不安,或者不需要在一分鐘內引發改變財務命運的重大新聞。

­  問:你已經預訂了自己的Model 3,收到貨了嗎?

­  麥肯齊:我還保留著預訂,我在等售價3.5萬美元的Model 3上市。我買不起當前這個版本,它的起價是4.6萬美元。他們沒有兌現3.5萬美元車型何時上市的承諾,所以我能等待。馬斯克說應該在6個月內可以交付,但是我們知道,他的預測中總是參雜著點兒「水分」。

原標題:馬斯克說每周工作40小時無法改變世界 前員工怎麼看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炮轟SEC怎麼回事 SEC是什麼馬斯克炮轟SEC背後真相
    12月10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日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馬斯克提出欺詐指控,但後來雙方達成和解。儘管達成了和解,但馬斯克仍未停止炮轟該機構。他表示,他之所以遵守SEC的條款,並非是尊重該機構,是因為他尊重美國的司法系統。
  • 馬斯克與SEC和解,將辭任特斯拉董事長;騰訊6年來首度大調內部框架...
    馬斯克和SEC達成和解 將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據美國CNN報導,當地時間周六,埃隆·馬斯克同意辭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並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以了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27日提出涉嫌證券欺詐的罪名指控。
  • 馬斯克和他一字千金的推特
    惹怒 SEC 的並不在於馬斯克信口開河誤導投資者,而是他們終於找到證據,能證明馬斯克根本沒有遵守之前雙方達成「和解」中的條款——在發推特之前先讓特斯拉的律師團隊進行審查。SEC 向法院抱怨,馬斯克還是想發就發,這是對法庭不敬。接手這一案件的法官當天要求馬斯克在3月11日前先交出一個簡單解釋,而聽證會時間尚未確定。
  • 馬斯克為何怒懟貝索斯是"抄襲狗"
    馬斯克這幾年一直與貝索斯「過不去」,持續在社交媒體上怒懟貝索斯。而至今,沒有看到貝索斯回懟和回應。裡面確實存在不少蹊蹺。  就在日前馬斯克的太空技術公司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後,馬斯克怒懟亞馬遜是壟斷企業,應該分拆掉。而聯邦政府正在調查亞馬遜涉嫌壟斷的問題。
  • 馬斯克說每周工作40小時無法改變世界 前員工怎麼看
    這條推文讓許多人感到意外,包括美國監管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他們對馬斯克提起訴訟,指控這位連續創業家誤導投資者,擾亂金融市場。馬斯克最終與SEC達成了和解協議,其中包括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執行長,但來自監管機構的信號非常明確,需要有其他人分擔他對特斯拉的控制權。馬斯克似乎對新的監管感到不滿。
  • 馬斯克說每周工作 40 小時無法改變世界,前員工怎麼看
    圖: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馬斯克最終與SEC達成了和解協議,其中包括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馬斯克仍然是特斯拉執行長,但來自監管機構的信號非常明確,需要有其他人分擔他對特斯拉的控制權。馬斯克似乎對新的監管感到不滿。不久前接受CBS採訪時,馬斯克否認新任董事長羅賓·丹霍爾姆(Robyn Denholm)是被請來「充當保姆的」。馬斯克回應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是公司的最大股東,管住我是不現實的。我可以要求股東投票,然後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 馬斯克交出帥印:董事會面臨重組 風投稱更可持續
    在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證券欺詐指控之後,特斯拉董事長兼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SEC達成和解,同意辭去特斯拉董事長一職。他認為,曾經擔任過美國副總統的蘋果公司董事艾伯特·戈爾(Al Gore)和波音飛機公司前執行長吉姆·麥克納尼( Jim McNerney),可能是負責特斯拉董事會的好人選。「開放式董事會主席角色為特斯拉創造了一個機會,可能會讓某些人能夠影響馬斯克,並幫助特斯拉實現可持續發展,」蒙斯特說道。
  • SEC 23 頁起訴書全文:禁止馬斯克擔任特斯拉CEO
    從當天馬斯克發布第一條推文到8月7日收盤,特斯拉的股價在成交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上漲了6%以上,收盤價比前一天上漲了10.98%。5、馬斯克虛假和誤導性的公開聲明給特斯拉股票造成了嚴重影響,並對投資者造成了傷害。
  • 馬斯克女友疑似懷孕 馬斯克還未發布聲明
    就在他們一起走上紅地毯前不久,《紐約郵報》八卦版「第六頁」(Page Six)宣布了他們的戀情,並解釋了他們是如何相遇的——通過Twitter,這要歸功於他們共同的幽默感和對人工智慧的迷戀。自從2018年5月他們的戀情公之於眾以來,這對情侶持續成為頭條新聞:格裡姆斯公開為馬斯克辯護並公開談論特斯拉,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他想將特斯拉私有化,引發了SEC的調查。
  • SpaceX首位月球旅行者:我仍對馬斯克深信不疑
    對於特斯拉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本人最近遇到的麻煩,這名日本億萬富翁在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儘管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煩,但我仍然尊重並信任作為一名企業家的伊隆-馬斯克」。現年43 歲的前澤友作對記者表示,他對馬斯克和特斯拉、SpaceX員工之間的關係印象深刻,但人們還是需要對自己在推特上的言論倍加小心。
  • 「鋼鐵俠」馬斯克:員工會被什麼感動,就願意為什麼賣命!
    做馬斯克的員工非常可怕,因為他冷酷無情,他要求苛刻,他動不動就開除人,毫無人情味。廣為人知的一件事是馬斯克的助理的故事。在電影《鋼鐵俠》裡,史塔克身邊有個聰明能幹的女助理小辣椒,而馬斯克身邊也有個左膀右臂的助理瑪麗貝思布朗。
  • 馬斯克和馬斯克的女人們
    文/楊穎馬斯克又整出大動靜了:他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前不久將「星鏈」首批60顆衛星「批發」送入預定軌道,在全世界190幾個國家中,僅有掌握衛星發射技術的僅僅是美俄中法英日印等幾個國家,在現有的幾個國家中,也不是每次都可以順利將衛星送上天。
  • 馬斯克又「開炮」!怒懟世界首富:「抄襲狗」!然而 他本人卻「後院...
    截至到目前,國外已經有20多家媒體報導了馬斯克稱貝索斯是抄襲狗的事情。特斯拉曾起訴ZOOX竊取商業機密2019年3月,特斯拉起訴ZOOX和其加入ZOOX的四名前員工,稱他們竊取特斯拉包含WARP(物流軟體平臺)系統在內的大量商業機密和技術。
  • 特斯拉員工自述:馬斯克激進冰冷,特斯拉猶如邪教
    一位員工的的自述,無比鮮活的告訴了我們答案。這篇自述通過種種細節,描繪出一個猶如邪教一般的特斯拉公司。在馬斯克的影響下,這個公司上下極其激進、殘酷冰冷、毫無感情,你的工作不僅壓力超級大,而且很有可能因為表現不好被開除。當然如果你表現卓越,也會得到不菲的獎勵。聽起來就像是在地獄工作,但這位員工為什麼還沒辭職?他說沒有比特斯拉更讓他滿足的工作了。
  • 馬斯克的天才與冷血
    我們當然深知特斯拉對汽車業帶來的影響、指明的方向,它也的確在改變世界。這是最標準的、馬斯克式的特斯拉車禍反應——永遠不談車禍本身、永遠不談自身是否存在問題,永遠像一個小偷質問警察「別人也在偷東西你為什麼非抓我?」讓人悲傷的是,這些死亡事故原本都有可能避免。他們幾乎都死於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的過分自信,而這分自信很多來自特斯拉的過度宣傳。特斯拉車禍致死第一案發生在中國。
  • 美媒文章:「瘋狂」馬斯克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他還把泰國的一名山洞救援者稱為「戀童癖」,在財報電話會議、社交媒體和採訪中變得越來越喜怒無常。到了9月,在喬·羅根主持的播客節目上,他一邊抽大麻一邊喝威士忌。在所有人看來,馬斯克似乎終於擺脫了拯救世界使命所帶來的壓力。一名曾與馬斯克共事多年的特斯拉前高管說:「埃隆的問題在於,現在,其他人終於看到了他的本來面目。」
  • 回顧馬斯克的2020,
    一月Carlos Gone「卡洛斯跑了「Elon Musk (@elonmusk) 2020.01.012020年汽車圈第一件大事莫過於前日產Elon Musk (@elonmusk) 2020.05.11 (已刪除)這兩條推特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一條玩笑性的推特使特斯拉股價瞬間暴跌,許多人損失慘重,在推特上怒噴馬斯克。第二條更是引來各方炮火,指責馬斯克只關心公司利益,忽視工人健康安全。儘管馬斯克後來被迫刪推,但仍連發多條推特諷刺政府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 嘴炮無敵 馬斯克曾說過這些震撼名言
    前特斯拉員工瑞安·波普爾(Ryan Popple)告訴傳記作家萬斯,馬斯克是在特斯拉成立之初說這番話的,當時有員工說他們的工作要求太高。5.「我的家人擔心俄羅斯人會暗殺我。」馬斯克告訴萬斯,他的火箭製造和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已經樹立了許多敵人,他們可能很樂意看到他受到傷害。
  • 馬斯克的至暗時刻
    X.com的核心員工聚集在一起,討論如何推翻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馬斯克。 當時正與妻子賈斯汀飛往雪梨度蜜月的馬斯克,對這一切毫無察覺。當航班落地時,其CEO職位已經被另一位創始人蒂爾取代。 這是馬斯克創業以來,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多年以來,其管理能力一直飽受質疑,並最終引發了「宮變」。
  • 馬斯克發「不實」推特 SEC表示「要不,咱再聊聊?」
    當地時間2月25日(周一),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稱,馬斯克2月19日的推文對特斯拉的產量做出「不準確」表述,要求法官判定馬斯克藐視法庭,並違反了雙方在2018年達成的和解協議。協議要求馬斯克在社交媒體或者其他地方發布對特斯拉公司或其投資者有影響的書面言論之前,需預先向公司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