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考縣西老君營村80後女大學生村官楊豔敏和她的村班子成員
為了村裡修路的開支,楊豔敏和其他幾個村委會成員起了爭執
楊豔敏的辦公桌
村裡創「美麗鄉村」成績不錯,楊豔敏笑了
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蘭考縣,感受追溯焦裕祿同志的情懷、作風、精神。今年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他那「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情懷,依然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此,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今日蘭考,去探尋與焦裕祿有關的那些人、那些事。
特派記者 賈代騰飛發自河南蘭考
對於蘭考縣西老君營村80後女支書楊豔敏來說,今年是她當大學生村官的第6個年頭,也是最後一年。
4月20日清晨6點,楊豔敏洗漱完畢後,便開車去村裡。當天,鄉裡要來進行衛生檢查,她得為村裡打造「美麗鄉村」做最後衝刺。
一向不吃早飯的她,把車停到路邊喝了一碗胡辣湯,因為這一忙,中飯不知道啥時候才有著落。
三個年輕人在她旁邊的桌子落座,楊豔敏壓低聲音對記者說:「他們肯定是剛從旁邊新開業的網吧出來的,現在的年輕人,哪兒有這麼早起床的。」
對年輕一代的隱憂,是楊豔敏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她覺得年輕一代很多都被「金錢掏空了精神」。
所以,當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視察,與鄉村幹部座談時,她搶到了最後一個發言的機會,「不僅黨員領導幹部要學習焦裕祿,黨組織也要抓一抓年輕人的學習,號召我們年輕人學習焦裕祿,在青年時期就堅定理想信念,物質再發達,精神的力量也是不可替代的,年輕人要做焦裕祿精神的傳承者。」
2002年楊豔敏大學畢業後,在蘭考縣城的一所中學當英語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幹了6年,她覺得要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於是報考了大學生村官。
楊豔敏下村後,第一件讓她倍感自豪的事,就是成立了村裡的「紅白理事會」。楊豔敏在走訪時發現,年平均收入只有4000多元的村子,辦次酒席得花費兩三萬,村民礙於面子,都有苦難言。
楊豔敏決定想個辦法,讓鄉親們臉上既能「消腫」,又顧全了面子。
於是,她和村委會的成員商量,成立「紅白理事會」,先規定每桌只有10個菜,不準帶鄰居赴宴,後來發展成只能4菜1湯,外加一大鍋燴菜。
「這個規定出來後,村民有了臺階下,辦酒席不怕別人罵摳門。要有人說閒話,就都推到村委會頭上。」楊豔敏說。
此後,鄉親們再不為紅白喜事擔憂,也記住了這個「不是來混天」的女支書。
6年村支書下來,楊豔敏告訴記者,當村官就要眼明、腿勤、包容,還得能說會道。「要有鷹的眼睛,兔的腿兒,草包的肚量,八哥的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