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該改成什麼

2020-12-13 人民網重慶視窗

  6月20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有網友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覆:「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外婆」屬方言。消息一出來,網友炸開了鍋!(6月21日《北京晨報》)

  對此,多數網友給出的觀點是,「姥姥」才是方言,而且按《辭海》解釋,是北方方言,「外婆」才是標準的書面語。在我國歷代習慣裡,父系和母系一直分得非常清楚,古書裡,凡是出現母系親屬,一般要在前面加一個「外」字,其解釋為「外,遠也」,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母親相對於父親這邊,是屬於外嫁而來。於是才有了外公、外婆,或者外祖父、外祖母這種稱呼。

  在中國歷史文化典籍如《史記》、《漢書》中,對於母系一脈的表述均為「外家」,西漢末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外戚把持朝政。倒是「姥姥」這種表述,在眾多古書中幾乎從未出現過,只有民間才會有這些稱呼。

  由此看,上海市教委的上述答覆,該有多牽強,多麼「其來無自」。依照上海市教委的邏輯,那麼那首廣為傳唱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大概就像網友調侃的,該改為《姥姥的澎湖灣》了。

  筆者感覺到的稱呼習慣是,當稱呼「姥姥」「奶奶」「姥爺」「爺爺」時,一般都是當面口頭直接稱呼,而「外婆」「外祖母」「祖母」「外公」「外祖父」「祖父」,一般是向第三方轉述時的稱謂,以及比口頭稱呼相對正規的書面語中使用。

  但是,無論是稱呼或寫成「外婆」還是「姥姥」,都應該尊重地方用語習慣,因為地方性的東西往往才最具有民族性,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此,那年春晚節目上趙麗蓉的一句臺詞「我練,我練,我練你奶奶個纂兒」,才會讓人捧腹。因為「……你奶奶個纂兒」,是生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老婆婆、老太太們常掛嘴邊的口頭禪。而強把「奶奶」改成「祖母」,味道就全變了。

  所以,上海小學課本中擅自將「外婆」改成「姥姥」,以及給出的相關理由,都是不靠譜的。非要強制執行,大概就要把「祖母」一律改成「奶奶」,「外公」一律改成「姥爺」,甚至「外賣」都要改成「賣賣」。而「外甥」「外甥女」,又該改成什麼呢?

(責編:蓋純、張禕)

重慶評選「城市管理之美」 快來推薦這「八美」  人民網重慶6月22日電 (彭國威) 6月21日,重慶最美環衛工暨重慶市城市治理創新範例調查推選活動正式啟幕。 活動主要評選重慶市最美環衛工人、最美城市管理執法隊員、最美城市景觀大道、最美街巷、最美燈飾、最美公廁、最美城市管理志願…【詳細】

原創

重慶首批鄉村規劃師深入田間地頭 規劃美麗鄉村  21日,在重慶市規劃局組織召開的規劃師下鄉試點工作動員暨培訓會上,重慶市規劃局區縣規劃管理處副處長楊林談到,本月的該部門將擇優選派「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9名鄉村規劃師,深入田間地頭,為當地鄉村規劃「把脈問診」。…【詳細】

原創

相關焦點

  • 2019高考作文時評素材(第1期)「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該改成什麼
    1、 「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該改成什麼2、自己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3、讀什麼專業更容易成功4、這樣的成功最動人5、人也是路「走」出來的6、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7、延續文脈,讓鄉情有歸途6月20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
  • 上海課本「外婆」改成「姥姥」 聽聽語言學專家怎麼說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6月21日報導:今天一早,不少上海人的朋友圈都不同程度地「炸了鍋」,爭議的焦點源於小學語文課本裡的一篇文章,將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叫外婆還是姥姥原本是每個地區的不同習俗,但刻意把原作者稿子的「外婆」改成「姥姥」,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群眾表示不習慣、不接受。
  • 外婆是方言要改成姥姥?南方的網友集體炸了!
    圖源網絡  你平時叫「媽媽的媽媽」是「外婆」還是「姥姥」呢?這兩天,因為「外婆」和「姥姥」這個最日常的稱謂,網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前天,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 【震驚】「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以後要唱《姥姥的澎湖灣》?
    媽媽的媽媽,該如何稱呼?叫外婆還是姥姥?微博熱搜上大家都在討論▼▼▼網頁截圖最近在微博上一個網友爆料說是上海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滬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此前的課文原文是這樣的▼▼▼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最近,網友們開始討論一個問題:媽媽的媽媽,該如何稱呼?叫外婆還是姥姥?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說: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不光是《打碗碗花》,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了「姥姥」這一表述。
  • 「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原標題:「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這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的人表示不習慣,難以接受。對此上海市教委答覆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話詞彙,而「外婆」屬於方言。
  • 上海市教委:「外婆」不改「姥姥」了
    近來,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引發廣泛爭議。』被改成了『姥姥』」。我委了解有關情況後,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查清事實,向公眾說明有關情況,並進一步提出以下處理意見:一是責成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 「外婆」還是「姥姥」?語言文字學家:兩者都不是方言
    日前,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一篇課文裡的「外婆」被改成「姥姥」,引起輿論關注。   「外婆」屬於南方,「姥姥」屬於北方?「外婆」「姥姥」是否代表南北方言之爭?記者為此致電知名語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
  • 到底該叫外婆還是姥姥?傳統語言文化,方言與普通話之爭刷屏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媽媽的媽媽"應該叫啥,相信有人會叫外婆,也有人會叫姥姥,還有人會加外祖母。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書面語,哪一個是方言,估計很難有人說清楚。方言與普通話之爭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則消息卻讓人刷屏了!上海市教委稱外婆是方言,小學語文教材全部把外婆改為姥姥。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拿個計算器來算算!
    近日,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打碗碗花》一文中,「外婆」改成「姥姥」,引發了輿論熱議,好事的網友們腦洞大開,迅速改出了「劉外婆進大觀園」、「姥姥的澎湖灣」等新句式,令人啼笑皆非。儘管上海市教委已有解釋,對原詞的修改只是為了小學生識字的需要,同時會恢復原文,但是叫外婆還是叫姥姥,仍然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叫外婆還是叫姥姥?首先它是個文化問題。「外婆」的由來,要從中國古代說起。中國古代是宗法社會,繼承權是大問題。
  • 外婆是方言,那麼姥姥呢?姥姥!
    大嘴讀史今天一早,朋友圈被一則新聞刷屏,《外公外婆竟成方言,教材被改以後上海人也要跟著叫姥姥嗎?》,群情激憤。不久,該貼被刪。「姥姥」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北方話中的外祖母,南方湖南一帶把曾祖母稱為姥姥」。 「外婆」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一種稱謂,指母親的母親,口語叫姥姥或者老娘」。 追根溯源,「姥」這個字在剛出現的時候,跟媽的媽沒什麼關係。
  • 「外婆」是方言,必須說「姥姥」?南方網友震驚了!官方正式回應
    20日,有網絡自媒體發表文章,稱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發了網絡討論。
  • 請問上海教委,為什麼外婆不能叫外婆只能叫姥姥?
    圖據網絡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小學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中的「外婆」被全部改成了「姥姥」。上海教委解釋稱,「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上海網友表示無法理解這樣的修改:以後得唱「澎湖灣澎湖灣,姥姥的澎湖灣」嗎……先說誰是方言的問題。正像有上海網友說的,「我們一點也沒覺得,外公外婆的普及率比姥姥姥爺低啊」。
  • 姥姥和外婆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應該尊重各地語言習慣
    其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姥姥和外婆的意思是一樣的,是指母親的母親。但是最近有一件事情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一起來看看吧。   姥姥和外婆的區別:   姥姥和外婆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是最近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
    最近,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覆。上海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外婆」一律改稱「姥姥」? 小夥伴們腦洞大開創作欲停根本不下來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外婆還是姥姥?小學教材一改網友吵翻了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滬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將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外婆」和「姥姥」含義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聽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為哪般?
  • 2018年山東濟寧中考英語試題 & 外婆/姥姥之爭
    搖啊搖,搖啊搖,一搖搖到姥姥橋,外婆誇我好寶寶,請我吃塊大年糕。誇我好寶寶,請我吃塊大年糕。——別笑.這事兒的緣起其實是醬紫的:6月20日,某網絡自媒體發表文章,稱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發了網絡討論。
  • 上海教委:責成出版社整改致歉 將語文教科書「姥姥」改回「外婆」
    課文中多處原文中的「外婆」被改為「姥姥」。受訪者供圖據上海市教委新聞辦官方微信消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意見指出,6月20日,網絡輿論關注「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科書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
  • 是誰扼殺了「外婆」?沒分清外婆與姥姥,就別想搞懂中國
    爭論的重點主要關於姥姥和外婆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究竟誰是方言誰是普通話?分不清這個問題,就別想搞懂中國。 根據一位網友的爆料,最新上線的滬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本當中一篇題為《打碗碗花》的課文遭到了大幅改動,文章裡面所有提到"外婆"的地方,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 「外婆」「姥姥」之爭,辭典編輯學者:修訂將考慮取消其方言標誌
    爭論延宕數日,最終以上海市教委責成上海教育出版社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而告一段落。上海市教委發布公告稱,今年9月起,小學二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