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高考作文時評素材(第1期)「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該改成什麼
1、 「外婆」改成「姥姥」,「外甥」該改成什麼2、自己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3、讀什麼專業更容易成功4、這樣的成功最動人5、人也是路「走」出來的6、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7、延續文脈,讓鄉情有歸途6月20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
-
上海課本「外婆」改成「姥姥」 聽聽語言學專家怎麼說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6月21日報導:今天一早,不少上海人的朋友圈都不同程度地「炸了鍋」,爭議的焦點源於小學語文課本裡的一篇文章,將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叫外婆還是姥姥原本是每個地區的不同習俗,但刻意把原作者稿子的「外婆」改成「姥姥」,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群眾表示不習慣、不接受。
-
外婆是方言要改成姥姥?南方的網友集體炸了!
圖源網絡 你平時叫「媽媽的媽媽」是「外婆」還是「姥姥」呢?這兩天,因為「外婆」和「姥姥」這個最日常的稱謂,網友又掐上架了。 事情的起因是,前天,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為什麼要把「外婆」改成「姥姥」呢?
-
【震驚】「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以後要唱《姥姥的澎湖灣》?
媽媽的媽媽,該如何稱呼?叫外婆還是姥姥?微博熱搜上大家都在討論▼▼▼網頁截圖最近在微博上一個網友爆料說是上海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滬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此前的課文原文是這樣的▼▼▼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最近,網友們開始討論一個問題:媽媽的媽媽,該如何稱呼?叫外婆還是姥姥?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爆料說: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不光是《打碗碗花》,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了「姥姥」這一表述。
-
「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原標題:「外婆」改「姥姥」「外祖母」不服氣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這讓不少包括上海在內的南方地區的人表示不習慣,難以接受。對此上海市教委答覆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話詞彙,而「外婆」屬於方言。
-
上海市教委:「外婆」不改「姥姥」了
近來,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引發廣泛爭議。』被改成了『姥姥』」。我委了解有關情況後,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查清事實,向公眾說明有關情況,並進一步提出以下處理意見:一是責成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
「外婆」還是「姥姥」?語言文字學家:兩者都不是方言
日前,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一篇課文裡的「外婆」被改成「姥姥」,引起輿論關注。 「外婆」屬於南方,「姥姥」屬於北方?「外婆」「姥姥」是否代表南北方言之爭?記者為此致電知名語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
-
到底該叫外婆還是姥姥?傳統語言文化,方言與普通話之爭刷屏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媽媽的媽媽"應該叫啥,相信有人會叫外婆,也有人會叫姥姥,還有人會加外祖母。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書面語,哪一個是方言,估計很難有人說清楚。方言與普通話之爭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則消息卻讓人刷屏了!上海市教委稱外婆是方言,小學語文教材全部把外婆改為姥姥。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拿個計算器來算算!
近日,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打碗碗花》一文中,「外婆」改成「姥姥」,引發了輿論熱議,好事的網友們腦洞大開,迅速改出了「劉外婆進大觀園」、「姥姥的澎湖灣」等新句式,令人啼笑皆非。儘管上海市教委已有解釋,對原詞的修改只是為了小學生識字的需要,同時會恢復原文,但是叫外婆還是叫姥姥,仍然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叫外婆還是叫姥姥?首先它是個文化問題。「外婆」的由來,要從中國古代說起。中國古代是宗法社會,繼承權是大問題。
-
外婆是方言,那麼姥姥呢?姥姥!
大嘴讀史今天一早,朋友圈被一則新聞刷屏,《外公外婆竟成方言,教材被改以後上海人也要跟著叫姥姥嗎?》,群情激憤。不久,該貼被刪。「姥姥」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北方話中的外祖母,南方湖南一帶把曾祖母稱為姥姥」。 「外婆」的詞條是這麼解釋的:「一種稱謂,指母親的母親,口語叫姥姥或者老娘」。 追根溯源,「姥」這個字在剛出現的時候,跟媽的媽沒什麼關係。
-
「外婆」是方言,必須說「姥姥」?南方網友震驚了!官方正式回應
20日,有網絡自媒體發表文章,稱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發了網絡討論。
-
請問上海教委,為什麼外婆不能叫外婆只能叫姥姥?
圖據網絡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小學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中的「外婆」被全部改成了「姥姥」。上海教委解釋稱,「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上海網友表示無法理解這樣的修改:以後得唱「澎湖灣澎湖灣,姥姥的澎湖灣」嗎……先說誰是方言的問題。正像有上海網友說的,「我們一點也沒覺得,外公外婆的普及率比姥姥姥爺低啊」。
-
姥姥和外婆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應該尊重各地語言習慣
其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知道,姥姥和外婆的意思是一樣的,是指母親的母親。但是最近有一件事情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一起來看看吧。 姥姥和外婆的區別: 姥姥和外婆在意思上是一致的,但是最近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
叫外婆還是叫姥姥
最近,微博網友@鋼筆様子爆料稱,上海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答覆。上海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
-
「外婆」一律改稱「姥姥」? 小夥伴們腦洞大開創作欲停根本不下來
媽媽的媽媽叫什麼?外婆還是姥姥?小學教材一改網友吵翻了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上海教育(滬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書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將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外婆」和「姥姥」含義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聽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為哪般?
-
2018年山東濟寧中考英語試題 & 外婆/姥姥之爭
搖啊搖,搖啊搖,一搖搖到姥姥橋,外婆誇我好寶寶,請我吃塊大年糕。誇我好寶寶,請我吃塊大年糕。——別笑.這事兒的緣起其實是醬紫的:6月20日,某網絡自媒體發表文章,稱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發了網絡討論。
-
上海教委:責成出版社整改致歉 將語文教科書「姥姥」改回「外婆」
課文中多處原文中的「外婆」被改為「姥姥」。受訪者供圖據上海市教委新聞辦官方微信消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意見指出,6月20日,網絡輿論關注「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科書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
-
是誰扼殺了「外婆」?沒分清外婆與姥姥,就別想搞懂中國
爭論的重點主要關於姥姥和外婆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究竟誰是方言誰是普通話?分不清這個問題,就別想搞懂中國。 根據一位網友的爆料,最新上線的滬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本當中一篇題為《打碗碗花》的課文遭到了大幅改動,文章裡面所有提到"外婆"的地方,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
「外婆」「姥姥」之爭,辭典編輯學者:修訂將考慮取消其方言標誌
爭論延宕數日,最終以上海市教委責成上海教育出版社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而告一段落。上海市教委發布公告稱,今年9月起,小學二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