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浮躁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大敵,父母要正確引導

2020-08-28 生活和教育

粗心、馬虎、浮躁是孩子學習的大敵。不但是學習的大敵,也是他們今後生活、人生道路上的大敵!粗心的孩子常常可以張冠李戴,心中所想與手中所寫不一致,把題做掉做漏 粗心、馬虎的孩子一部分與注意力、思維不集中有關係,另一部分與隨便、浮躁的性格有關係,還有一部分就是與所學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有關係。

孩子們現在所遭遇的環境是一個不停變幻,外在物慾不斷刺激的、浮躁的社會,再加上家長片面理解孩子的健康、快樂、活潑就是瘋玩瘋耍,以外在形式的快樂來代替內在生命的成長,忽略了對孩子細心、認真、細緻等責任心的培育,所以孩子的粗心、馬虎、浮躁的性格也是必然的了。這些性格特點也一定會在學習上體現出來,從而給孩子帶來學習上的困擾。「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們既要讓孩子能動得起來,又要讓他們靜得下來。「仁者動,智者靜」,動靜兩相宜,方能「風物長宜放眼量。

怎樣對待孩子的說謊?誰都會說謊,孩子也不例外。嚴厲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堅持不準撒謊,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主發展。

對孩子來說,明明很明顯的事,只要稍微觀察和思考一下就能作出判斷,得出結論的事,他們往往問個不停。如,我在批改本子,居然還有孩子來問我作業交在哪兒?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孩子的怠惰,不願觀察和思考。我們的兒童,習慣了搞不懂的就一問了之,因為這樣也最方便快捷。大人也常常為了避免他們的糾纏和嘮叨,也一答或者指明

了之。這樣,我們往往造就了頭腦懶惰的兒童,他們不願用自己的眼去觀察,不願用自己的腦去思考、判斷,作出自己的結論,如此下去,終究會造就他們精神上的孱弱,情商的低下。

我面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都不理他,不動聲色,看他們怎麼辦?長期下去,他們大多學會了觀察、判斷,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揣度並作出自己的恰當的、合乎規範和邏輯的行為。兒童的怠惰,往往是我們成人造就的。

討好兒童有危害?大人們極力討好兒童,事事以兒童為中心,圍繞兒童轉,我們就是他們忠實的奴僕,我們造就了兒童的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獨獵、自私,除了我,他們心中很少有別人。這樣的兒童,我們恰恰為他們的成長和人格健全發展設置了最大的障礙。他們只知道自己欲望和需求的滿足,稍有不如意,他們就抱怨,大哭大鬧,氣憤難平 他們不知道需要尊重別人,寬容別人,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常常會導致他們在班級中人際關係的障礙,因為融入別人和集體,就意味著要最大限度的抑制以自我為中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改正孩子考試粗心的問題?
    也有的孩子面對試卷上的錯題認為是自己粗心寫錯了,就會認為自己會做,也就不會下定決心改正了。這些情況全都是因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浮躁造成的。要想改掉浮躁,就需要家長朋友幫助孩子每次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把該做的事情標準提高,逐步培養孩子認真學習的能力。
  • 老馬談學習、教育和培訓:第八篇要幫助孩子克服浮躁心理
    這些家長只知道給孩子灌輸很多知識,卻不知培養孩子做事情的頑強意志和良好的品德,疏忽之餘不僅造成青少年在學習中不能腳踏實地,反而怕苦怕累,做事急躁,缺乏恆心。目前,青少年出現心理上的浮躁,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在家庭中扮演著榜樣的力量,現如今很多父母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關心自己的孩子,而是忙於自己的事情,看手機成了浮躁的標誌。
  • 孩子考試馬虎、粗心大意總出錯?改掉孩子粗心毛病父母用好這3招
    之所以有那麼多孩子因為粗心馬虎而丟分,而且一丟再丟,不是馬虎難以改變,而是他們輕視了粗心馬虎的頑固性。事實上粗心大意帶來的後果不可小視,父母要重視起來。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如果總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經常隨意丟分,那麼孩子從低年級開始背著成績不好的包袱一直到高年級。孩子可能會厭學,也因此影響到將來的升學、工作就業等。
  • 孩子考試馬虎、粗心大意總出錯?改掉孩子粗心毛病父母用好這3招
    事實上粗心大意帶來的後果不可小視,父母要重視起來。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如果總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經常隨意丟分,那麼孩子從低年級開始背著成績不好的包袱一直到高年級。孩子可能會厭學,也因此影響到將來的升學、工作就業等。
  • 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在於父母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正確引導
    張家和張家的老公雖然給了孩子學習教育的引導,卻沒有好好給孩子生活教育以及愛的教育的引導,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父母的思想也沒有傳達給孩子。怎麼在生活當中,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孩子,讓孩子知道和感受到父母對於他的引導呢?這幾個小妙招用起來。
  • 對於浮躁多動的孩子,不要逼迫他們學習,嘗試三種技巧
    其實對很多父母來說,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最大的難題,並不是孩子不聽管教,而是心浮氣燥,根本靜不下心來學習。儘管有些父母曾經向孩子再三解釋,學習對他的未來有多麼的重要。但一到學習的時候,孩子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對此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如果採用一些極端的手段教育,往往效果並不理想。如果不教育的話,孩子這種習慣一直沒有辦法改變。
  •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才是正確的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哥應酬比較多,有一段時間經常晚上出去喝酒,我的小侄兒就對他爸爸說:「爸爸,你天天出去喝酒,你不愛媽媽了嗎,也不陪陪媽媽」大哥被他說的不知如何是好,高情商的表現就是能用一種比較美好的詞彙來形容一些不太美好的事,那父母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呢?我分析了下面幾點。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引導自閉症兒童學習?
    就是要及時有效的使用強化,一定會增加孩子的預期行為,但困難在於,強化之前,怎麼發動孩子出現預期行為呢?要讓原本沒有動機和需求的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找到學習某件事情的動力和意願,需要家長細心、用心、耐心,才能在生活中熟練運用。
  • 孩子不願學習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很關鍵,培養好學寶寶不是問題
    寶媽很心急,私信詢問我,到底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完成自己的作業呢?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遇到過孩子不願意去學習的情況,這個時候找到孩子不願學習的原因,糾正孩子錯誤的心態,正確引導孩子十分關鍵,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
  • 家長朋友,你可知道粗心的孩子正是考試要淘汰的一大波人之一
    要知道 大型考試中的題目有相當一部分就是故意設置導致粗心的陷阱,從而淘汰具有粗心的毛病的這一部分人。 粗心一部分原因是習慣與態度 ,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神經細胞的連結不暢 先談 習慣與態度 粗心的孩子大部分都表現在生活當中丟三落四 馬馬虎虎,房間 書桌 衣櫃亂七八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不情願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整理,腦瓜子裡知識結構一團亂麻 ,作業考試時像一隻無頭蒼蠅
  • 粗心大意並不是天性,孩子粗心該如何解決?父母或該了解
    其實孩子的粗心大意並非是天生的,是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糾正過來的,可如果父母不掌握正確的方法,比如像小婉的母親,自己親自來監督孩子做作業,這樣反而讓孩子覺得做作業這件事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父母的事情,那麼他會更加容易地犯錯。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粗心的情況?
  • 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健康成長,這七種行為的含義父母要知道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與引導。  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反之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那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呢?  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這七種行為時,父母就要注意了。
  •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至關重要
    從我教育自己孩子的經歷和一些感悟,我認為,孩子表現得膽怯和不自信是可以改變的,家長應該及早引起足夠的重視,趁早趁小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營造和諧家庭環境父母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溫馨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誠相待,任何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過於強勢
  • 孩子『粗心』怎麼辦?這2種做法,會讓孩子更『粗心』
    關注:【小妹變形記】讓我們更懂孩子!孩子在平時寫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很多題明明會做,就因為孩子粗心,連題都沒讀懂,就開始寫答案,這樣又怎麼能做對呢?例如總是會把9看成6,5看成3等等。孩子粗心與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分不開的。
  • 孩子情竇初開怎麼辦?父母這樣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聽著兒子小大人式的話語,小張心中雖然覺得哭笑不得,但是又有些不是滋味,現在的孩子都這麼早熟的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電子產品的影響,每個孩子放學回家不玩手機就是玩平板,上面有很多內容都在引導著孩子的思想。所以孩子小小年紀就談戀愛,大部分原因是受到了網絡的影響,小張也非常清楚原因,所以一直想要引導兒子的思想,讓他做出正確的行為。
  • 生活學習中的「蛀蟲」,別讓這個壞習慣毀掉孩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別讓這個壞習慣毀掉孩子的一生。「沒關係,你看你這次粗心了,下次注意就好了」,你這樣安慰做錯題的孩子沒關係,「你看咱們孩子還是非常聰明的,就是有點粗心」,你這樣安慰你的另一半,你為孩子找了藉口,其實也是在欺騙自己。
  • 孩子考試粗心,父母幫助孩子科學面對,成績就會提升
    期末考試結束了,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粗心,把加號看成減號,讀題時看錯字,每次給孩子提醒,要細心,可是孩子也搞不清,為什麼總是犯同樣的錯。孩子考試做作業時,粗心看錯題抄錯題,是孩子經常犯的錯誤。粗心,看上去是表面不經意、不小心,可背後,有一定的必然性。粗心的原因是什麼呢?1、過度自信平時表現比較好的孩子,因為經常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誇獎,對自己有信心,考試的時候認為簡單的題目就會,容易粗心大意,看錯題。
  • 在生活和學習中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
    在生活和學習中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昨天受邀參加了一節公開課,專家講的如何在生活和學習中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包括一些人和很多事情,身邊的環境對孩子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間孩子不知不覺的說出的話就讓我們家長很吃驚,因為他的腦海裡接觸的新鮮事物已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父母應怎樣引導孩子學習
    全天下的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棟梁?但很多家庭並不真正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孩子成才。首先,父母應該知道怎樣引導孩子學習。一、布置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歡讀書,那麼,家中應該有書、雜誌、報紙。孩子在書香環境中成長,自然會喜歡接近書,喜歡看書。
  • 父母是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
    在叔叔眼裡,堂妹是不聽話的孩子,也是「壞孩子」。教育為人父母的是孩子的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結語對孩子的教育上,不少父母更加注重學習成績,而非對孩子三觀的引導和性格的塑造,簡單來說就是教做人。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方式其實是落了下乘的。就我看來,好的教育方式首先是以人為本,即要慢慢塑造孩子正確的三觀,並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塑造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