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

2020-08-22 二十四橋LL

文|二十四橋LL


作為九零後的農村孩子,我基本是在父母「放養式」的教導下長大的,自然也就沒從父母那裡學到多少東西。

再往上幾代人,教育條件就更不好了,很多人只讀了小學、初中,甚至連書都沒念過。在田裡長大,外出打工,結婚生子。

老一輩的教育觀跟現在有一些出入,他們認為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而忽略了對子女的教育。現在觀念開始轉變過來,卻顯得有些「慌亂」了。


有個堂妹,從小就在親戚家長大。那個時候的事情很難說得清,大概是叔叔無法負擔,所以將堂妹送到親戚家養活,直到四年級才回來。

四年級,八九歲的年紀,其實已經錯過孩子教育的黃金時間,對她三觀的引導、性格的塑造,變得更加艱難了。

幾年相處下來,父女倆隔閡很深,同住一個屋簷下,平日裡卻沒見怎麼說過幾句話。

前段時間,念初三的堂妹不打算繼續讀書了,想要學習舞蹈。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初中剛畢業或者還沒畢業,就去讀職校、技校,或者直接出來社會上打工。

一方面,是他們的成績考不上高中,也不想讀高中;另一方面,是家裡不支持他們讀高中,認為學一門技術或者早早出來賺錢更划算。


堂妹算是前者,考不上高中,所以想學習舞蹈。但叔叔不答應,也拒絕繳納學費,於是倆人的矛盾更深。

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一個關係匪淺的旁觀者,總結了一下他們父女的關係為什麼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的原因。

叔叔的原因

  • 沒有做到一視同仁

因為從小不在自己的身邊,叔叔和嬸嬸對堂妹自然不像其他孩子那樣上心,無形中形成了一道淺淺的隔閡。

當然,也沒有像影視劇表現的那樣,對堂妹刻薄,這不至於。

只是在態度上,對待幾個孩子有細微的差異。

這點在很多家庭都會如此,一般也不會出大問題。

但堂妹算是「外來者」,這種細微的差異在她眼裡會被無限放大。

於是,隔閡日久彌深。

  • 偏見

一旦家裡丟了什麼東西,堂妹成了第一個的懷疑對象。不僅是懷疑,有時甚至直接就認定是她做的。

為了讓堂妹主動承認錯誤,叔叔動輒打罵,頗有「屈打成招」的意味。

一兩次下來,偏見就形成了。在叔叔眼裡,堂妹是不聽話的孩子,也是「壞孩子」。

  • 教育

為人父母的是孩子的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

不是說叔叔不會教育,而是缺少對堂妹正確的引導。

祖輩們有著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足以讓孩子健康地長大成人。

而叔叔這一輩,正好趕上城市化的進程。環境的快速變化,使得叔叔的三觀切切實實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想要趕上時代的步伐,卻也受到根深蒂固的思想的影響。時代變化太快,導致心裡產生了一種無所適從感。

這種感覺,表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是遵循老一輩的教育方式,還是採用新時代的教育方法呢?

在矛盾的兩難抉擇下,教育方法自然不會好到哪兒去。再加上堂妹的特殊性,家庭教育就更無從談起了。

堂妹的原因

  • 缺少關懷

八九歲的年紀,猝然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

這對於堂妹來說是一次考驗,她要想辦法融入這個「新家庭」。


從結果來看,顯然是失敗的。其中原因自然是缺少來自新環境對她的關懷。

在前期沒有很好的融入新環境的話,隨著隔閡的越來越大,想要融入就越來越難。

現在叔叔的家庭在堂妹眼裡,其實跟「別人的家庭」沒多大區別了,她沒什麼歸屬感。

  • 叛逆期

在沒有歸屬感的情況下,叛逆心理會被放大。

於是堂妹不聽教,且經常不回家睡覺,在同學家過夜。

她這種行為,直接導致叔叔對她的意見更深、更大,更加是一個「壞孩子」了。

結語

對孩子的教育上,不少父母更加注重學習成績,而非對孩子三觀的引導和性格的塑造,簡單來說就是教做人。

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方式其實是落了下乘的。

就我看來,好的教育方式首先是以人為本,即要慢慢塑造孩子正確的三觀,並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塑造好的性格。

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味地跟孩子講大道理,那樣太空太泛,沒什麼實際作用。

從生活的小事情做起就行,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孩子跌倒了大哭,這時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將孩子扶起來了事,而是鼓勵他自己站起來;

②家裡來人了,讓孩子叫人,而不是任由性格靦腆的孩子躲在房間;

③教導孩子不要隨便在外過夜、在外面吃飯,即使跟再好的同學也不行。起碼要先跟父母打招呼,徵得同意之後才好。

……


對孩子的教育,藏在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的,作為父母應該言傳身教,做一個好的榜樣。

同時在孩子犯錯時,不要一味地打罵,多一點寬容和耐心比什麼都重要。

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緒,才能採取下一個方案,才能正確的跟孩子相處。

孩子是父母的寶,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別讓這種關係偏離。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睿智燈塔專家說正確引導很重要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是因為孩子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一出現問題,就想讓父母替自己去做。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重視對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讓孩子遇見問題的時候,能夠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的做法吧,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
  • 任正非最新發聲: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
    面對未來科技世界,未知的黑暗,需要有燈塔的引導,而如何「點燃」這個燈塔,任正非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我們要多辦一些學校,多實行差別教育,啟發孩子的創新精神,就會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一年地逼近未來世界的大門。二、三十年後,他們正好為崛起而衝鋒陷陣,他們不是拿著機關槍,而是拿著博士的筆。
  • 不可阻擋的「e」時代,父母需要知道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社會和科技的發展趨勢不會倒退,因此到底讓不讓孩子接觸網際網路可以說已經不是父母需要考慮的問題了。現在的父母需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網際網路?網絡世界千變萬化,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各類網站和各種難以分辨的分類信息。父母聽說誰家的孩子沉迷於網絡後總是會一臉同情地看著那個孩子的父母,然後變得十分緊張,更有甚者發展到了「談網色變」的地步。
  • 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4個方法,做孩子的人生導師
    因此,父母必須正確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消極面對人生,不敵對他人和社會。那麼,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呢?教你4個方法,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 1.正確引導孩子,讓人生過得有意義 人生是否真正有意義,取決於當時的社會背景。
  • 若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
    若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任總在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座談時的發言紀要2020年7月29日
  • 孩子喜歡捉弄別人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喜歡捉弄別人怎麼辦?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的內心很多的人都說孩子小時候很調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當孩子過分的調皮,從而導致孩子喜歡捉弄別人就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正確引導,走進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
  • 孩子消極沮喪,父母不要擔心,需要正確的引導
    孩子消極沮喪,父母不要擔心,需要正確的引導作為父母,都。希望每個孩子有一個快樂的性格事實上,孩子們是否有快樂的性格是在家庭裡的。溫馨快樂的家庭是孩子們快樂性格的基礎。那麼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
  •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至關重要
    從我教育自己孩子的經歷和一些感悟,我認為,孩子表現得膽怯和不自信是可以改變的,家長應該及早引起足夠的重視,趁早趁小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營造和諧家庭環境父母要努力營造和諧平等溫馨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誠相待,任何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過於強勢
  • 睿智燈塔-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2、孩子厭學逃學的原因: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每次考完試家長關心的不是孩子累不累,而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每當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只會不斷地給孩子施壓,於是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對父母的期望也出現了逆反心理。
  • 任正非高校講座: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
    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大學老師的純研究,看得遠、鑽得深;我們的研究實用度強,我們之間的合作,你們給我們帶來方向,照亮了我們。我們的基礎研究是圍繞商業目的的,比較貼近近期的實用化,我們給你們帶來客戶需求,以及行業所面臨的世界級難題,知道這個方程的價值與應用。相互都是有益的。
  • 孩子有這四個特點是好事,父母需要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健康更優秀
    孩子喜歡問問題是件好事,可有些父母就覺得這孩子總是在想一些沒用的,這麼大點兒的孩子有可問的。據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有些表現,恰恰說明大腦這時正在快速發育,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正確引導,那麼對孩子智力、觀察力、想像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 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健康成長,這七種行為的含義父母要知道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與引導。  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反之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那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呢?  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這七種行為時,父母就要注意了。
  • 家長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以下方法你做對了幾個?睿智燈塔教育
    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教育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能一味批評和指責,這樣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為沒有人喜歡批評的感覺,更沒有人願意聽別人說教,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確的。不光我們大人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孩子也是。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呢?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四點,非常重要—睿智燈塔教育
    此外,如果一個孩子總是缺乏安全感,那麼當他成年後,他的人際關係和性關係都會受到影響,很難建立一種親密和諧的關係,這將影響他一生的幸福。因此,孩子的安全感應該是從小就建立的。那麼,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的做法吧。
  •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家長引導比打罵更管用—睿智燈塔教育App
    由此看來,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成為了親子之間的主要矛盾。對於這類孩子,家長更是不知如何教育是好。那麼,當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如何教育玩手機的孩子呢?針對這個問題,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對我們教育孩子時有所幫助。
  • 父母需要學會如何誇孩子
    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得到表揚,哪些方面做得好,好在哪裡。2、及時表揚,趁熱打鐵。當孩子表現良好時要及時表揚,越小的孩子越應該表揚。3、表揚的內容應是孩子努力一下就能達到的行為,表揚一個小學生自己會吃飯並無多大意義。4、你在表揚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也不要貶低別的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和同伴學習。5、在表揚時,也不要做出不能實現的承諾。
  • 睿智燈塔-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在了解到金錢的作用和重要性之後,孩子才會明白家長們掙錢是多麼的不容易,同時也能更加清楚自己未來的目標。那麼,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任正非在高校座談時的發言紀要
    ,我們怎麼航行——任正非在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座談時的發言紀要2020年7月29日-31日我們公司為什麼要搞基礎研究?我們公司也曾想在突進無人區後作些貢獻,以回報社會對我們的引導,也想點燃5G這個燈塔,但剛剛擦燃火柴,美國就一個大棒打下來,把我們打昏了,開始還以為我們合規系統出了什麼問題,在反思;結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來,我們才明白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求生的欲望使我們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
  • 任正非大學座談會最新發言: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
    如果有人擰熄了燈塔,我們怎麼航行任總在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座談時的發言紀要2020年7月29日-31日高校的明燈照耀著產業,大學老師的純研究,看得遠、鑽得深;我們的研究實用度強,我們之間的合作,你們給我們帶來方向,照亮了我們。我們的基礎研究是圍繞商業目的的,比較貼近近期的實用化,我們給你們帶來客戶需求,以及行業所面臨的世界級難題,知道這個方程的價值與應用。相互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