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個特點是好事,父母需要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健康更優秀

2020-10-03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身上有這四個特點,是好事。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優點,又懂事又聽話、有禮貌高情商、既聰明又好學,可以這些優點都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也不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周末,三五好友全家一起去郊區聚會,朋友家有一個5歲的男孩,看到什麼都覺得有意思,不停地在問問題。

「為什麼蘋果會長在樹上,而不是像蘿蔔一樣在地下呢?」

「為什麼要把辣椒掛在房門口?」

「為什麼向日葵會一直衝著太陽的方向?」

有些問題還能回答,可有些連這些大人們都不知道,還得在網上查,查完之後再解釋,但是這個小男孩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弄得朋友也是無可奈何。

男孩母親就說,「你這孩子怎麼那麼問題,不能老實玩會啊。」

孩子聽了媽媽的話,不再說話,自己跑去玩了。

孩子喜歡問問題是件好事,可有些父母就覺得這孩子總是在想一些沒用的,這麼大點兒的孩子有可問的。

據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有些表現,恰恰說明大腦這時正在快速發育,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正確引導,那麼對孩子智力、觀察力、想像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有這四個特點是好事

第一個特點:話癆。

有些小朋友特別喜歡說話,見到什麼都會說上一大通,也特別會和別人聊天,哪怕是比自己的都能聊上一陣。

就像現在視頻有些小朋友一樣,年紀沒多大,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大人有時候就會覺得,這孩子在煩人了,怎麼老在說。

這可不是什麼缺點,孩子善於表達,而且表達能力很強,這說明頭腦清晰,能夠在觀察的同時,馬上就講述出來,反應也很靈敏。

這時候,父母千萬別不耐煩,更不要去敷衍,應該注意聽孩子講的內容是什麼,然後給予引導,引發孩子繼續思考,從而鍛鍊提升觀察力與表達能力。

第二個特點:拆玩具。

剛買回來的玩具,可能就會被玩壞了,然後自己還琢磨著怎麼復原。這樣的孩子還特別喜歡玩積木和拼插類玩具。

一個人坐在玩具堆裡,把玩具拆來拆去,就像個工程師一樣。父母看到這個場景可不一定喜歡,剛收拾好的屋子就又被折騰亂了。

這樣孩子動手能力強,喜歡琢磨,對一些機械的原理會特別感興趣,家長可別把未來的發明家耽誤了。

越喜歡玩積木的孩子,說明善於思考,因為孩子總是想著把積木搭出各種形狀來,然後邊搭邊想,不僅鍛鍊了大腦,還促進了動手能力。

第三個特點:問為什麼。

就像朋友的孩子一樣,喜歡問問題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說明孩子在思考,沒有問題才是個大問題。

當孩子從問你的第一個問題開始,父母就要做好引導的準備,不斷引發孩子提問,直到孩子對所問的問題都搞明白。

如果家長不知道,也不要因為面子而拒絕回答,應該實事求是回答,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去找答案,這樣做是對孩子的尊重,也能夠在過程中加深孩子的記憶。

如果家長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就不耐煩了,這相當於是對孩子說,你別問了,太煩人了。

孩子也是能夠感受到家長的情緒的,長期下去,孩子就失去了提問的興趣,也就不會再去思考了。

第四個特點:厚臉皮。

有些孩子非常調皮,被家長說了,也不會有生氣、發脾氣,反而是嘻皮笑臉的哄你,這樣的孩子心態好,而且情商高。

心態好表現在樂觀的性格上,有些孩子被說了幾句,就悶頭不說話,自己生悶氣,這反而會有造成抑鬱的機率。而那些還在說笑的孩子,根本沒把這事放心裡,也就不會產生陰影。

另外,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孩子情商高。高情商的表現是對方感覺到舒適,雖然父母因為孩子的淘氣而惱火,但看著孩子一副調皮的樣子,想氣也氣不起來了。

對待這類的孩子,也要正確引導,既不能過於調侃,那就是貧嘴了,顯得幼稚,也不能過度嚴厲,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引導孩子正確表現自己,可以讓孩子在集體中更加鮮明。

作為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表現,更要懂得孩子表現背後代表的含義,然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有缺點可不一定是壞事,趕緊看看,你的孩子中了幾條?

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身上四個缺點是好事,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長大會有出息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身上有這四個缺點,是好事。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身上下都是優點,又懂事又聽話、有禮貌高情商、既聰明又好學,可以這些優點都是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也不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周末,三五好友全家一起去郊區聚會,朋友家有一個5歲的男孩,看到什麼都覺得有意思,不停地在問問題。
  • 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才能健康成長,這七種行為的含義父母要知道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與引導。  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可以讓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反之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那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成長呢?  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現這七種行為時,父母就要注意了。
  • 培養優秀的男子漢,父母要掌握男孩的成長規律,給孩子恰當的引導
    這正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結構不一樣,那麼也就說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男孩和女孩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而家長只有利用好孩子的發展特點,才能將其培養的更加優秀,尤其在培養男孩子的時候,父母可以按照年齡階段去進行培養。
  • 父母的正確引導教育,會使孩子健康成長,這就是幸福
    如果對這種自卑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與教育,那麼就會形成心理疾病。另外,阿德勒強調個人必須與社會構成聯繫。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度以及與他人的配合能力,會直接影響著他的心理健康。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解決的問題,認為自己無法處理,這個就是自卑情緒。我們可以看出來,憤怒和眼淚以及道歉一樣,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
  • 孩子學大人塗指甲、抹口紅?父母正確引導,愛臭美的孩子更優秀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愛美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可是身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愛臭美」這件事呢?「愛臭美」這件事,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愛臭美」?處於審美敏感期的孩子雖然有愛美的心,但是缺乏審美的能力,我們需要把握住孩子在敏感期的行為規律,並加以耐心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 面對叛逆期的「問題孩子」,父母掌握3種方式,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分析: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最忌諱進行打罵教育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的更加叛逆,如果在叛逆期時沒有正確的引導和糾正孩子的行為後果將不堪設想。方法: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引導呢?
  • 給孩子正確的性教育,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並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應該融合日常生活中,順其自然的讓孩子了解,並且父母也要注意各個年齡段的特點,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02、對於2-4歲的孩子,聚焦在性別認知而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對性別刻板印象有一定的認知,在孩子4歲時,性別刻板印象則會快速增長,這說明,孩子2歲以上,就會逐漸有男女有別的的意識,對於家長的性教育技巧又提出了新挑戰。首先,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的性別。
  • 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四個階段,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會更優秀
    導語:孩子成長中重要的四個階段,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會更優秀孩子從生下來開始,一天一個樣,由父母代勞到孩子完全獨立,是孩子一路成長的變化。孩子從小養成的習慣,將影響著成年後的的生活。孩子大了,有的乖巧懂事,有較強的自控力;有的孩子還是一貫的淘氣,我行我素。而這兩種表現的孩子,大家更喜歡哪一種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試著放手,讓孩子能夠獨立,讓他能學會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在這些階段上,父母要下狠手,讓孩子有機會嘗試,讓他在嘗試中不斷學習。
  • 孩子愛發脾氣可能是好事,父母做好這幾點,孩子將來更聽話
    其實,這種情況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孩子愛發脾氣也許是好事,只要使用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反而可以讓孩子更聽話。其實父母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全部都是危害,愛發脾氣的孩子可能還有一些優點哦。二、發脾氣的孩子會有哪些優點?1.更加健康每個人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都會產生情緒,但是在產生情緒之後如果不能及時的發洩出來對於心理和身體的健康都會有一定影響。
  • 優秀的孩子需要父母引導,巧用期待效應,讓孩子能夠快速成長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都是需要父母一定的引導,如果沒有了父母的引導,這些孩子很容易就就會陷入迷茫,繼而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來。有的家長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使用一些方式,比如使用善意的謊言來引導孩子。
  • 孩子過於爭強好勝,家長要做好這4個引導,讓孩子敢贏也不怕輸
    但有這樣一類孩子,在考試中總是想獲得第一名,甚至在自己獲得第一名的同時,如果你有哪一科成績自認為不好,孩子都會內心非常難過,不論參加任何比賽,孩子都想奪得第一名,也許在別人眼裡,這樣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這也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可作為這個孩子的父母,很多時候也會非常憂傷。孩子爭強好勝,真的是一件好事嗎?每一個人都有不想輸的天性,孩子也一樣。
  • 關注幼兒家庭教育,尊重孩子身心特點,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因此,幼兒教育就要遵循和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達到培養孩子正確的做人態度,養成良好的習慣,注重發掘孩子內在的興趣,從而獲得求知的方法,掌握人生的基本技能。作為孩子家長都有共同的願望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盡辦法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希望孩子接受好的幼兒教育,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更需要家長和幼兒園共同配合,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對幼兒進行早期潛能的開發。
  • 孩子選擇復讀,但是不抓緊時間學習,父母需要從四個方面引導
    孩子選擇復讀,但是不抓緊時間學習,父母需要從四個方面引導高考成績上了大專,孩子不願意將就,一定要復讀,家長也支持,但是看不出孩子很拼搏的樣子,所以父母很著急。對於這一點,很多父母都很擔心,怕處理不好會適得其反。孩子選擇再戰一年,但是不抓緊時間學習,到底應該怎麼辦?父母需要從四個方面引導。
  • 孩子喜歡頂嘴,可能是好事,正確引導後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有一次,放在書桌上的飲料不見了,鄰居回家問小田喝了沒有,沒想到孩子不僅不承認自己喝了,還頂嘴不承認,這讓小田的媽媽很是苦惱。在父母眼裡,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頂嘴是不好的行為,是損害父母權威的行為。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頂嘴的時候抑制不住憤怒,甚至想打一頓,用父母的權威「讓孩子閉嘴」。事實上,頂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顯示了孩子獨立意識的覺醒。
  • 成長過程中,父母只能引導孩子成長,但不能替代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越位」,保護過度只會讓孩子未來更加無助孩子需要自我成長才能夠有更好的收穫,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能會因為擔心而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但其實這樣做無疑是害了孩子。當孩子第一次繫鞋帶是死結的時候,家長是不是不再給他們買系帶的鞋?
  • 父母是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
    那個時候的事情很難說得清,大概是叔叔無法負擔,所以將堂妹送到親戚家養活,直到四年級才回來。四年級,八九歲的年紀,其實已經錯過孩子教育的黃金時間,對她三觀的引導、性格的塑造,變得更加艱難了。幾年相處下來,父女倆隔閡很深,同住一個屋簷下,平日裡卻沒見怎麼說過幾句話。前段時間,念初三的堂妹不打算繼續讀書了,想要學習舞蹈。
  • 孩子愛頂嘴是好事,父母別盲目斥責,這樣引導,孩子會更加優秀
    導語:之前我去鄰居家做客,當時他們的兒子在客廳裡玩玩具,玩具擺的到處都是,於是鄰居就讓孩子自己玩具收拾起來,可能是語氣不是那麼的和善,於是她的孩子就頂嘴,說&34;於是就扔下玩具就自己回屋了,當時不管是我還是我的那個鄰居都很尷尬,直到後來到了吃飯的時間,她的孩子也沒出來吃飯,當時她不停的向我說孩子是多麼的不聽話,這讓我覺得她的教育也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 孩子「愛哭鼻子」是好事,父母如能正確引導,孩子情商會更高
    面對孩子的哭泣,父母的正確引導,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一、愛哭鼻子不一定是壞事原因一孩子比較敏感孩子喜歡哭泣可能是孩子比較敏感,特別是當孩子看到動畫片中的小動物受傷了,或是看到現實中的小動物受傷了,或是因為食物或是物品不完整了,都可能是孩子打開淚腺的原因。孩子的性格敏感當然需要家長格外的看護,但是並不意味著敏感的孩子就是壞事。
  • 養育男孩,父母送給孩子四樣「寶貝」,會讓孩子更優秀
    但優秀的男孩不是天生的,這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所以,父母的教育決定了男孩的未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送男孩四樣「寶貝」,培養男孩的這四樣能力和品德,會讓男孩受益無窮。第一樣「寶貝」:讓孩子愛上閱讀。在現在的孩子學習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愛孩子的三個方法
    在一個家庭裡面,孩子在家庭裡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父母眼裡是心肝寶貝。孩子在家長的悉心照顧下慢慢地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對父母感恩的人,成為一個孝順父母的人,然而這一切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想要叫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為之做出努力。想要叫他們成為這樣的人,就要先學會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