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研告別「個體戶」模式 在聯合教研中迅速成長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作為楊浦區集團化辦學的一塊牌子,打一教育集團已經走入第11個年頭。「目前,集團內的核心成員校基本上不存在擇校情況。」打虎山路第一小學校長、集團理事長卞松泉告訴記者,公辦打一小學僅能滿足約一半對口地段生源入學,按照教育局統一安排,部分學生會被統籌到集團內的其他學校,但家長們都很願意,「這種情況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家長根本不會接受,而是直接跑到校長室又吵又鬧」。楊浦區教育局義務教育科科長胡衛江稱,家長的擇校焦慮源於同一區域內學校辦學質量差距大,而集團化辦學縮小了校際間的辦學差異,家長擇校意願自然降低。

  集團化辦學提升核心校辦學內涵,對整個區的教育均衡發展有利。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不僅要有好的師資隊伍,還要教會教師為自己的課堂繪製「圖紙」,並將「圖紙」落實到學生的課堂裡。楊浦區集團化學校採取了「聯合教研」的模式,集團內的優秀教研組聯合其他各成員校教研組,組成教研聯合體,教師們定期研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幾年下來,年輕教師嶄露頭角,課堂也發生了可喜變化。

  為集團教師「做規矩」

  打一小學教導主任、數學教師張麗還有個特別的身份———集團內的基準負責教師。她告訴記者,在打一集團,每個年級、每個學科都有一名區域內的學科帶頭人作為負責老師,帶領集團內的教師們開展教研工作。如何備課、如何準備教學方案、課堂教學步驟怎樣展開,都有一套規範制度。

  宋浩然是打一教育集團高年級語文的基準負責教師。每周五下午,在他的帶領下,集團內的語文教師都會開展2個小時的集體教研。他介紹,每次集體教研教師都會發現不少教案中的問題。經過幾年不斷改進與實踐,目前打一集團已經形成了小學階段全部課程的基準教案,共計6000多篇,覆蓋小學階段的所學學科和年段。2012年上半年,基準教案的配套練習設計與研究也全部完成。

  2008年起,控二集團著手建立「校際教研聯合體」,以控二小學數學學科為先行者,開展跨校聯組教研的實踐與探索。幾年來,校際聯合教研組已經從數學拓展到語文、科學與技術、美術、英語、信息技術、體育等多門基礎型課程,形成了各學科「校際教研聯合體」,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跨校聯組教研活動制度。

  如今,集團引領各教研組將聯組教研的內容從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等常規教學活動,逐漸向學科教學工作問題研究、教學專題研究等方面延伸。

  聯合教研讓孩子愛上英語課

  2009年,上理工附小作為核心校,與周邊4所學校(長白二村小學分校、內江路第二小學、水豐路小學、水豐路小學分校)組成了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團。

  面對集團各校的差異,以及並不豐厚的辦學基礎,集團理事長、上理工附小校長丁利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資源」———動員大家亮出所有的教師和課程「家底」,放在檯面上,供各校取用分享。她鼓勵成員校主動申請和主持「跨校學科聯研團隊」,定期開展聯組教研活動,目前教育集團形成語文、數學、品社、英語、音樂、科技學科6個聯合教研團隊,全年開展了31次聯組教研活動。

  曹蕾赬是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團長二分校的一名職初英語教師。2009年剛入職後第三周,她的帶教教師,上理工附小英語教師、集團英語基準教研負責教師伏瑾就推門聽課。每次下課後,伏瑾和長二分校英語教研組長一同幫小曹提出備課修改意見。如今,曹蕾赬上課從容多了,反倒是希望伏瑾經常推門聽課。「老師們針對不同的年級開展專題研究,如一二年級的低年級英語興趣教學,低年級遊戲教學和中高年級的文本再構、獨立語段等;這樣一些主題的設置和研究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學上的進步。」曹蕾赬說。

  通過一年聯合教學,上理工附小集團的英語教師教學理念發生了轉變,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了,學生逐漸喜歡上了英語課:上理工附小集團英語學科的不合格人數大大減少,長二分校的英語學業質量也有長足的進步,可謂雙豐收。

  教師在聯合教研中迅速成長

  聯合教研後,宋浩然要求教師在聽課時必須關注學生「學」的情況,看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否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於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學」的問題去反思「教」的問題,往往能捉住教學中的「蟲子」。

  基準教研方式受益者不僅是學生,還有教師。打一教育集團在調研中發現,20.1%的教師認為基準教學研究加深了對「課標」及教材的理解,20.13%的教師認為基準教學研究對教學難點重點提供了更明確的解決方法,11.04%的教師認為通過基準教學研究對教學環節設計有了深入的體會。

  教師教研告別「個體戶」模式,青年教師成長迅速。楊浦小學集團每學期都要進行不同主題、不同學科、不同形式課堂教學的研討,集團主動提供了開課日程表,區域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名師走進了學校。美術老師郭一民獲得百花杯比賽市級三等獎,實現了學校區域課堂教學比賽「零」的突破;民樂教師趙學禹榮獲了上海市勞動模範,她十年的堅守讓孩子們獲得了超越藝術的成長體驗;朱愛民老師的家庭教育親子活動課關照著每一個家庭的需求,充盈著教師情意的涵養。束佳美老師英語公開教學為全區十年一遇的視導贏得了一個「A」檔課。

  原標題:教師教研告別「個體戶」模式

相關焦點

  • 淅川三小:以教研推進課堂改革 以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南陽網訊(通訊員楊林峰)新學年伊始,淅川三小從抓課堂之根--「研課」抓起,以縣教體局提出的「學本課堂」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抓手,扎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提升,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集體教研會現場培訓分四個步驟:(一)研學學本課堂。學本課堂是指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這裡的學習者不是單純的指學生,而是指教師、學生和直接參與者。
  • 加強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伴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行,幼兒園立足實際,借鑑園本教研中所倡導的思想,紮實有效的開展園本教研工作,注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積極探索適合幼兒園發展的新路,形成有特色的「園本教研」及"園本培訓"模式,促進幼兒、教師、幼兒園的共同發展。
  • 浸潤式教研 助力教師成長
    教研員根據青年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制定一對一跟蹤培養計劃,通過學科教研會、入校聽課、教學設計反思等方式,深化教學指導實效性,全面推進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    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加強教師溝通交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每位老師針對自己所教年段的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發言,並一起深入探討、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 變被教研為要教研
    教研活動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傳統教研活動往往以領導或教研組長的意願為主,自上而下,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呈現「被教研」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 創新園本教研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實踐證明,人文化的管理關注了教師的情感、需要和發展,一個個平臺的聯絡與搭建,一次次機會的給予與把握,使每位教師在教研的道路上訓練出紮實的基本功,開闊了視野,磨鍊了品質,逐步走向成熟,走上骨幹教師的行列。在分層分責的實踐中,促使個體得以成長;在分享交流的互動中,助推團隊整體發展與提高已變為現實。
  • 聯合教研促提升,校區共融同發展——初中部教師參加集體教研活動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盛夏漸行漸遠秋意越來越濃伴著秋的腳步衡水志臻中學各校區開展了學科聯合教研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永恆的主題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更是學生走向未來的基本保障校區聯合教研促進各校區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各校區教師教學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 教研助推教師成長,打造一流教師隊伍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配齊建強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隊伍,12月7日,涪城區全體中小學思政教師齊聚東辰國際學校,參加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東辰國際學校承辦的涪城區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暨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
  • 狠抓校本教研 力促教師成長:常寧學牆小學教研工作研討會召開
    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校教科研質量穩步提升,全面部署新學期的教研工作,交流各教研組的主動發展情況,營造濃厚的教研教改氛圍,促進教師精準成長,3月15日下午,常寧學牆小學召開本學期首次教研工作研討會。會議由教研室廖小娟老師主持,學校行政人員及全體教師參加會議。會上,廖小娟總結了上學期的教研工作,肯定了各教研組的辛勤付出和老師們所取得的成績。
  • 聚焦課堂抓教研 協同發展共成長:峨眉三小2020秋教研組長會
    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鄒成容對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提出要積極探索三小模式。如何實現日常教學中的同伴互助,周主任做了以下分享:在平常對話中進行智慧的碰撞;在資源整合交流中進行思維的交流;在碰撞交流中實現創新和提升。要努力營造一個關注發展,追求卓越,協同合作,快樂分享的教師交流合作氛圍,最後達成問題課題化,工作科研化,結果成果化。
  • 六盤水市第三實驗幼兒園與六枝特區實驗幼兒園補林分園開展聯合教研活動
    教研聯動促成長 優質引領向前行——六盤水市第三實驗幼兒園與六枝特區實驗幼兒園補林分園開展聯合教研活動貴州民族報訊(龍玉蓮)為了拓寬六枝特區實驗幼兒園補林分園教研渠道,提升老師的專業發展,增強教研的實效性和針對性,9月19日,省級示範幼兒園評估專家、省級勞模工作室主持人、六盤水市第三實驗幼兒園園長雷敏帶領園內教研團隊與六枝特區實驗幼兒園補林分園開展聯合教研活動
  • 【教學教研】優秀教研組長的「四力」
    計劃執行的過程也是反思和評估的過程,教研組長應學會「回頭看」,階段性地看看完成的程度如何,同時可邀請組內教師定期評估教研組活動。創造力:在模式創新中體現    創新是優質教研文化的核心。教研組長應關注課程改革的進程、教育環境的變化和學科前沿的發展,挖掘教研主題,創新教研模式,塑造教研文化。
  • 西安市首批名師+共同體聯合教研助中學物理教師專業成長
    西安市首批名師+共同體學術研討會現場西安市首批名師+共同體聯合教研助中學物理教師專業成長記者/姚思雅 趙國秀7月2日下午,由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西安市育才中學聯合馬駿、孫鵬偉、許勤、貝鴻、劉文震名師工作室,承辦的「依託工作室平臺 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市育才中學舉辦,會議由劉文震老師主持,7個學帶工作坊的成員也參加了會議。
  • 教研相長 攜手成長|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青年教師教研活動
    教研相長 攜手成長 |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青年教師教研活動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提高幼兒在園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背景的引領下,促使教師不斷推進和優化半日活動。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特開展了青年教師半日活動觀摩研討活動。
  • 優師成長|教研訓一體 有效性為先——濱江區幼兒園「教研訓計劃有效性」論證活動
    」教研、「案例互動式」教研、「課程錦囊式」教研三種方式實現教研模式的創新,通過教師專業技能評比、各類課程和區域的研修沙龍跟進實施。        蔡振嵐老師肯定了該教研計劃清晰的架構和全面的內容。認為做清楚情況分析,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並通過教研來夯實教師區域創設能力。
  • 成都市金沙幼兒園聚焦有效教研 積極促進教師成長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提高幼兒園園本教研的質量和效果,加強學校教學管理,提高保教質量,提升幼兒園教育教研水平,近日,成都市金沙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幼兒園園本教研培訓活動。  活動中,該校業務主任劉菲進行了關於如何開展有效教研活動的培訓。
  • 英語學科聯合教研活動紀實—寬城區第三實驗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赴四十八中小學部開展英語聯合教研活動
    四十八中小學部的英語教師團隊是一個有著成熟的教學模式、業務精煉的團隊。
  • 立足園本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鳳凰縣文昌閣幼兒園開展了園本教研活動
    園本教研活動現場。紅網鳳凰縣分站11月26日訊(通訊員 吳靈燕)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改善教育實踐,近期,鳳凰縣文昌閣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活動。該園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思想,依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皮亞傑幼兒遊戲活動課程促進縣域幼兒園課程特色建設的實踐研究》,本次活動圍繞《皮亞傑幼兒遊戲活動課堂》選材,各年級組教師共同研課磨課,把「遊戲「教學理念滲透於活動的每一個細節,幼兒各年齡段發展目標、典型表現及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為依據進行選題
  • 一馬路小學開展分段聯合教研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教師間交流,共同研究教學銜接,探索課堂教學方法,9月15日下午,一馬路小學進行了分學段聯合教研活動。各個教研組就本學年的學生特點進行討論式教研,大家在教研活動中暢所欲言,談論教學中的種種困惑,探討教學中的神來之筆。
  • 紮實教研 引領成長——雙流區實驗小學外國語學校數學組教研活動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為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教師的迅速成長,2020年9月8日,雙流區實驗小學外國語學校數學組全體教師開展了常規數學教研活動。教研課後老師們紛紛發言此次教研活動
  • 營造濃鬱教研氛圍,為教師專業發展添翼
    在本次活動中,「同課異構」通過金鄉縣王傑中學教育集團教師與曲阜東方學校的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方式展開,各學科教研員做評價與反思引領,目的在於觸動思維、激發創新、破解教學瓶頸、廣泛開展學科交流。在和曲阜名校的互融互通中,探究「教與學」的關係,進一步推動了高效課堂建設與學科品質建設。一周的聯誼活動豐富多彩、氣氛熱烈,老師們紛紛表示:豐富了經歷,收穫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