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助推教師成長,打造一流教師隊伍

2020-12-13 瀟湘晨報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配齊建強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隊伍,12月7日,涪城區全體中小學思政教師齊聚東辰國際學校,參加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東辰國際學校承辦的涪城區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暨教育教學成果展評活動。

本次活動受到市區兩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匯集了大量教育專家和骨幹教師。綿陽市師培中心羅靜主任、中共綿陽市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秦開植先生等市區兩級領導,以及綿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賴小靜老師率領的教育專家團隊和區內骨幹教師出席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在綿陽市涪城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秦開植先生熱情洋溢,又充滿期待和溫暖的祝福中拉開序幕。秦書記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堂是實現「立德樹人」的主陣地,思政教師隊伍是踐行「立德樹人」的重要力量,讓思政學科教學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發揮更好的學科育人作用。同時表示,此次活動既是我區思想政治教學、教研的一次集中展示匯報,更是接受各位專家、同行的一次專業指導和檢查。

在本次教學成果展評活動中,參賽的兩位教師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代表涪城區參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備賽期間,參加展評的老師精心準備,磨課反思,以新穎的教學理念,生動的教學語言和飽滿的教學熱情,將教育情懷融入教學,激發學生愛國愛家,構建溫情而有力量的精彩課堂。

康勤秀老師以小海媽媽抗疫為主線,帶領我們認識角色,由人及己多維度解讀責任,在敬佩與感動中學習和踐行責任,心懷感恩,勇擔責任,學生爭做時代棟梁。

來自綿陽市實驗中學的唐仲霞老師將青春期與家長溝通引入課堂,突破親自溝通瓶頸。整個課堂用溫情串起小家與國家,在體味家的濃情之中,感念親恩,熱愛祖國。

本次活動既是觀摩展示,更是通過研討去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教研教學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區首次進行小學和初中學段的聯合教研,從不同的經歷和視角,進行智慧碰撞,激發靈感,深入教研,促進大小中高思想政治課的一體化。期間,來自涪城區各中小學的老師們積極參與討論,激情表達,促進交流學習。

本次活動在傳播學科情懷,感受學科魅力,探究學科發展的交流中圓滿結束。此次活動既為全區中小學思政教師提供了學習和提升的平臺,推進了思政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研究和探討,更為促進我區思政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

【來源:綿陽市教體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助力教師轉型--西夏區第十小學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校級研討活動紀實
    為推動人工智慧和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創新,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優勢,助推教師隊伍建設
  • 浸潤式教研 助力教師成長
    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積累教學經驗,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步伐,海德小學多措並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匯報課、過關課、達標課、公開課」等等幫助他們儘快掌握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完成角色轉換,更好地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利用課餘時間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及業務理論學習,從知識理論上武裝他們,並通過紮實高效的教研活動的開展,讓他們在活動中鍛鍊自己;重視和加強教師的外出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學工作的更好發展;學校實施不提前通知的推門聽課,掌控教師的課堂教學,強調向課堂
  •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基於觀察的遊戲教研 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基於觀察的遊戲教研 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為了推動幼兒園留白角色遊戲的深入開展,從根本意義上解決老師們觀察上的困惑點。近日,諾亞舟教育集團旗下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從教師的典型問題切入,以「交往行為」為研究點,探討了留白角遊觀察記錄的方法與策略。
  • 創新培養機制 助推教師成長
    搭建平臺提升教師  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依靠群體和團隊的力量。2017年,學校先後加入省教科院高中科研基地校聯盟、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蘇派教育聯盟,教師由此獲得了大量參加高層次教研活動的機會。  組建校級名師團隊,利用團隊力量打磨教師。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根本途徑。為提高校本研修的質量,發揮校內名師的作用,學校組建了10個校級名師團隊,固定活動場所,確定研討主題,由領銜人定期開展主題教研活動,通過打造學習型教師團隊,引領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 同煤集團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全方位打造一流教師隊伍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同煤集團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任教,並積極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通過不斷提升教師業務能力,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創新,著力打造出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 打造優質教師隊伍護航學生多元成長
    青島三中著力打造「民主三中」特色品牌,賦予教師更多主動權、參與權與選擇權。開展「民主三中」建設,讓老師們以主人翁姿態參與學校管理;提供更多個性發展機會,賦予老師更多自主發展權;致力建設優質教研組,更好吃透新高考,全面提升教師核心素養,激發教師新動能,從而更好促進學生多元發展。賦能學生 實施多元成長計劃老師、學生是學校的主人。
  • 青島京華學校成立名師工作室 打造優質教師隊伍
    近日,青島京華學校攜手青島九中,設立名師工作室,引入多位島城名師,定期開展聯合教研、名師觀摩課、同課異構……京華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將致力於建設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此外,兩校幹部教師將定期舉辦教學年會、校長沙龍、中層幹部全國名校行、學科同課異構、班主任論壇等深度教學活動。「成立名師工作室,將為學校的師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搭建更廣闊的平臺。」據悉,張玉慧還從全國各地招聘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儘快打造好京華教師隊伍,不斷探索、建立、完善教育集團現代化管理體系,踏踏實實做真教育,為每個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 加強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伴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進一步貫徹落實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行,幼兒園立足實際,借鑑園本教研中所倡導的思想,紮實有效的開展園本教研工作,注重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積極探索適合幼兒園發展的新路,形成有特色的「園本教研」及"園本培訓"模式,促進幼兒、教師、幼兒園的共同發展。
  • 打造優秀青年教師隊伍走特色之路辦人民滿意學校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一支優秀教師隊伍是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近年來自貢市第六中學校針對教師隊伍新老交替的現狀,積極為青年教師專業技能提升搭建平臺,不斷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現在一支融入學校,定位準確,心系學生的青年教師隊伍正在茁壯成長,為踐行學校的「先成人、後成才」辦學理念,走特色教育之路,建設「老百姓滿意家門口的學校」奠定了堅實基礎。
  • 營造濃鬱教研氛圍,為教師專業發展添翼
    安校長從教育情懷、專業成長、管理實踐三個方面將自身實踐無私分享,充分體現了一個實幹家的嚴謹與務實;王校長以散談的方式,把自己多年積累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工作感悟向金鄉教育者娓娓道來,讓與會者見識了其淵博的學識、長遠的眼光、寬闊的格局、深厚的情懷及樂觀的心態。金鄉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課堂是實現美好教育的主陣地,打造高效、優質的課堂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 創新園本教研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要使幼兒園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必須具備一支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而有效的研究活動,必然會促進教師全面發展。我們以往的教研活動常常處於被動狀態,流於形式。那麼,如何調動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既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又能給教師減負,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
  • 專業發展生態系統 打造綠色教師隊伍
    按照教師專業成長規律,打造一支踐行綠色教育主張的教師隊伍,是綠色教育的前提和保障。為避免教師專業發展及隊伍建設誤入主觀性、經驗型和碎片化的歧途,我校構建了教師專業發展生態系統。宏系統:教師專業發展的社會環境系統。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外力系統,其系統要素為黨的教育方針、國家教育政策及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待等。
  • 教師教研告別「個體戶」模式 在聯合教研中迅速成長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不僅要有好的師資隊伍,還要教會教師為自己的課堂繪製「圖紙」,並將「圖紙」落實到學生的課堂裡。楊浦區集團化學校採取了「聯合教研」的模式,集團內的優秀教研組聯合其他各成員校教研組,組成教研聯合體,教師們定期研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幾年下來,年輕教師嶄露頭角,課堂也發生了可喜變化。
  • 寧夏教育廳與華中師範大學攜手 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11月20日,寧夏教育廳與華中師範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設立「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寧夏研究院」,進一步加強加深校地合作力度,共同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和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寧夏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秋玲,華中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郝芳華為「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寧夏研究院」揭牌自治區教育工委副書記李瑋,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夏立新共同籤署《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與華中師範大學戰略合作協議》華中師範大學是國家「211」和首批「雙一流
  • 市幼兒園主題集體教學 助推教師成長
    本網訊(通訊員 鄺霞)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活躍教學教研氛圍,鼓勵教師不斷提升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錘鍊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資興市幼兒園開展了「主題集體教學促進幼兒發展,夯實教學基本功助推教師成長」全園教師賽課活動。
  • 遂寧中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名師工作室成為教師成長孵化地
    遂寧中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名師工作室成為教師成長孵化地  名師,是教師隊伍裡的「領頭羊」,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帶頭人,是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排頭兵……而名師工作室則是名師的「加油站」和「孵化地」,教育教學的示範地、優秀科研發源地
  • 照鏡中心校名師引領,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為發揮名師效應,促進全體教師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思想,照鏡中心校先後成立了「嶽喜紅初中語文工作室」和「陳紅予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名師引領,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共讀共寫共教研,學語學文學生活2015年秋,照鏡中心校成立「嶽喜紅初中語文工作室」。
  • 牢記育人使命 打造高素質高水平教師隊伍——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天津助力承德教育發展 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
    根據協議,今後三年,天津師範大學與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教育和體育局將依託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通過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平臺,實現教師培養培訓協同發展,提升教師培養與培訓質量,促進教師教育研究成果產出。將網際網路技術融入教師教育人才培養,建立現代教師教育實踐基地,以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水平。
  • 淄博臨淄區:破解教師發展瓶頸 激活教師隊伍活力
    近年來,臨淄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工作的「牛鼻子工程」,聚力破解突出瓶頸問題,出實招、定實策,激活了教師隊伍「一池春水」。一、聚力破解教師職稱評聘瓶頸,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職稱評聘難,是教師十分關切的問題,也是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一大難題。臨淄區創新實施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讓教師在職稱評聘上有想頭、有盼頭,激活了教師隊伍活力。一是實行教師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任,改變過去教師專業技術崗位統一聘在最低等級的做法,實現崗位等級的逐級競聘甚至越級競聘,提升了教師職級待遇。自2016年政策實施以來,臨淄區每年增加投入近1400萬元,近萬名教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