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被教研為要教研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研活動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傳統教研活動往往以領導或教研組長的意願為主,自上而下,使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呈現「被教研」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作為園長,應當調動教師積極性,把通過開展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幼兒園發展的首要任務。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的園本教研調整了方向,從教師需求出發,真正變「被教研」為「要教研」。

全面了解教師群體對教研內容、形式和氛圍,教研活動的主要任務,教研活動的現狀及教研共同體的期望,是開展教研活動的起點。通過意見徵集,教師提出以下要求:教研要目的明確,讓教師有備而來;教研需要有強手同伴、共同成長;教研需要分層研討、各取所需;教研需要輕鬆氛圍、平等和諧;教研需要專家引領、指引方向;教研需要實踐操作、驗證效果……

基於上述需求,我們以教師自願為前提,以「分享、合作、發展」為核心精神,以專業理想為紐帶,以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面臨的普遍性、典型性問題為基礎,以促進教師個體、教師整體發展為目的,在互動協作的過程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核心式教研:

讓不同層次教師都獲得成長

根據我國學者白益民提出的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的五個階段(「非關注」階段、「虛擬關注」階段、「生存關注」階段、「任務關注」階段、「自我更新關注」階段),我們開展了核心式教研。教師自主組建教研團隊,進行不同內容、不同領域、不同級別的分層次教研,幫助新手教師上軌道、經驗型教師上臺階、研究型教師破瓶頸。

比如,關於教師在戶外平衡區如何觀察並支持幼兒混齡自主遊戲這一教研活動,我們先邀請福建師範大學丁海東教授為教師帶來「戶外遊戲活動的課程理念和實踐探索」講座。他認為,戶外活動是構成幼兒生命成長的基本環節,教師的工作重點不在於教什麼,而在於怎麼教,我們怎樣對待遊戲,就意味著怎樣對待幼兒。

隨後,核心教研組的教師開展了聯合教研活動。教研活動分為六大環節:知識競答—回顧反思—案例分享—現場觀摩—聯合教研—評價提升。活動緊扣小組研究內容設計主題,聚焦教師的實踐困惑。通過同伴互助、經驗分享、專業引領,教師梳理出了有針對性的操作策略,真正解決了大家的困惑。而且,我們嘗試不同地域、不同園所的教師全程聯合教研,並取得了良好效果,為聯合教研的有效實施提供了範本。同時,也針對幼兒自主遊戲中教師尚存在的高控現象、環境和材料的適宜性以及混齡遊戲中如何把握小中大班幼兒的學習痕跡和發展目標提出了指導性建議。這樣的教研活動,效果明顯、對教師影響大。

菜單式教研:

教師自主選擇適宜的學習方式

菜單式教研,主要是提供適合教師自主發展需要的可選擇式教研。形式有導師團引領、沙龍式分享、自由交流等,在民主、寬鬆的氛圍下,教師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實現優勢互補。

例如,在沙龍式分享教研活動中,針對戶外平衡區域幼兒混齡遊戲中教師的自主觀察主題,教師盡情發表意見。有教師提出,應支持幼兒創設持續變化的遊戲環境,確保幼兒創設遊戲環境的安全性,同時充分發揮異齡同伴的優勢互補作用,促進幼兒發展。

還有教師提出,應採用定位觀察的策略,比如添加材料,用標誌進行區分,教師適時介入等。每名教師是一個小切入點,研究團隊就是個大經驗集合。

群體式教研:

最大程度解決教師面臨的共性問題

群體式教研指向教師群體中共性問題的解決。我們尋找同一幼兒年齡層或相同教學內容中大家共同困惑的問題,拿出來進行教研。如每學期幼兒園都會開展園本教研七個一活動:讀一本教育名著;上一節優質課;分享一份連續觀察五日以上的觀察記錄;主持一次小組教研活動;組織一次體驗式家長活動;展示一次主題遊戲活動;完成一份幼兒創意戲劇的案例。形式有年級組教研、學科組教研、園所大教研等。通過理論學習、觀摩實踐、研討反思、展示分享等活動,教師的整體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多種形式的園本教研活動,實現了教師有改變、幼兒有改變、園所有改變。在幼兒園裡,我們看到的都是以幼兒為中心的生動畫面,教師與幼兒之間有效互動,或支持、或引導、或鼓勵、或參與。教師的實踐能力與教研積極性不斷提高,真正擺脫了「被教研」狀態,實現了「要教研」。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第一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9年09月08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以教研為核心,快樂學習打造一流教學教研體系
    快樂學習立於2005年,15年來專注於K12教育,業務覆蓋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科課外輔導,多個業務模塊為不同階段的孩子提供針對性的高品質課堂,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快樂學習的教研團隊,只有強大的定製化課件研發能力,才能保障快樂學習持續穩定的教學品質輸出。
  • 【教學教研】優秀教研組長的「四力」
    教研組長執行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所謂執行力,是指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教研組長的執行力體現在兩個層面:學校要求的落實和教研組計劃的執行。教研組長應學會計劃管理,計劃管理的核心是四個環節:計劃、執行、評估、反饋。從一開學應明確本學期的教研重點和指導思想,知道為什麼做和要解決什麼問題。
  • 馬斌 | 網格教研:強化校本教研的創新舉措
    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研工作體系」。學校教研在教研工作體系中最為基礎、最為重要,同時又相對薄弱、易被忽視。如何落實《意見》精神,本文試圖以網格教研探索全員參與的校本教研創新之路。
  • 推進生本教研,打造生本課堂,我校召開新學期教研工作會議
    ,推進完善生本課堂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為重點,堅持生本教研與生本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仇立華主任強調,本學期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繼續加強生本理論的學習,促進教師理念的持續轉變;二是要加強常規管理,努力做好教學四項規範的檢查落實工作;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堅持「研訓一體」,實現「教」「學」「研」三者同期互動;四是要狠抓集體研究,轉變集體備課觀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終極效益。
  • 推進生本教研,打造生本課堂,忻州實驗召開新學期教研工作會議
    ,推進完善生本課堂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為重點,堅持生本教研與生本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工作目標定位為:做到「三個服務」: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師成長服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引導形成「四個觀念」:問題即課題、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即研究、課堂即實驗室。
  • 人文關懷為學前教研注入溫情
    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提出:要重新確立終身學習的人文主義方法,維護和增強個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嚴、能力和福祉,應是21世紀教育的根本宗旨。學前教育的教研工作也必須重塑人文主義價值觀,讓教研活動充滿對教師、對兒童的人文關懷。
  • 「悅行」教研 護航英才丨悅行教研為英才小學新學期構築高效課堂奠基
    為進一步明確本學期教學教研工作重點,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打造「學為中心」「思想生長」教育引領下的特色課堂建設,8月27日下午,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英才小學教師在學校高起點定位的總體規劃下,在教科室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下,分課程部開展了高效的「悅行」教研活動。
  • 教師教研告別「個體戶」模式 在聯合教研中迅速成長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不僅要有好的師資隊伍,還要教會教師為自己的課堂繪製「圖紙」,並將「圖紙」落實到學生的課堂裡。楊浦區集團化學校採取了「聯合教研」的模式,集團內的優秀教研組聯合其他各成員校教研組,組成教研聯合體,教師們定期研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幾年下來,年輕教師嶄露頭角,課堂也發生了可喜變化。
  • 質量興校  教研先行——臨澧三中召開新學期教研工作會議
    ,確實抓好集體教研。並對新學期的教研工作進行了部署:本期新進教師要認真上好匯報課,堅持有效聽課、評課;每月開展師徒結對、同伴互助活動,達到共同提高;認真落教學常規,不斷細化、完善常規管理,切實做到&34;,狠抓備、教、批、輔、考五個環節的工作;積極動員本組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及時分享研究成果;按時按要求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要確保教研時間,文科星期二下午、理科星期三下午雷打不動;要確保步調一致,教學進度、
  • 教學、教研、科研要講學術誠信
    這些問題成為教師教研活動的話題。這些話題中,高效課堂是熱門之一;集體授課,個性化輔導也不能忽視。我們的教師要通過教研活動解決在45分鐘內,讓每一個知識點,學生都能領會。那教師必須提前把所有知識用多媒體製作成學生喜歡的PPT。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把更多的知識學會。
  • 幼兒園教研工作制度
    幼兒園成立保教組,由保教主任負責幼兒園教研工作。每期制定園教研工作計劃,並執行計劃,進行教研工作總結。收集教研資料,整理入檔。對經驗成果進行交流、鼓勵、獎勵和推薦。 2. 以年級組為單位成立年級教研組。組長由年級組成員申請或推選聘任。聘期為一學年。 3.
  • 淅川三小:以教研推進課堂改革 以教研促進教師成長
    南陽網訊(通訊員楊林峰)新學年伊始,淅川三小從抓課堂之根--「研課」抓起,以縣教體局提出的「學本課堂」新課改教學理念為抓手,扎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提升,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集體教研會現場培訓分四個步驟:(一)研學學本課堂。學本課堂是指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課堂。這裡的學習者不是單純的指學生,而是指教師、學生和直接參與者。
  • 仙河鎮學前教研工作室啟動儀式暨第一次教研交流會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12月4日上午仙河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交流促教研,共享促成長」仙河鎮學前教研工作室啟動儀式暨第一次教研交流會。啟動儀式上,仙河鎮教委主任、中心幼兒園園長田濤宣讀仙河鎮學前教研工作室成立通知,仙河學前教研室負責人王素梅、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丁淑玲、河口區教育局督學劉佳春分別做了講話。王素梅指出,相信隨著仙河學前教研室的成立,必將充分發揮示範、引領、帶動、輻射作用,為仙河學前教研工作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 崔允漷 | 解讀「上海教研」
    上海教研是在課程觀視野下的教學研究、指導與服務,它超越了「教什麼」「怎麼教」的傳統的教研範疇,如STEM、區域場館、自培課程、實踐性學習等。二是「上海教研」聚焦一個大任務,即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以作業、命題為抓手,推動課標、教學與評價的一致性,如單元作業設計、命題研究、學科教學指南、評價融於課堂等。
  • 行走教研 彰顯文化
    如何滲透教研文化?以分享式教學為例,我思考,除分享式教學的操作層面,其背後一定是蘊含著某種文化;具體落實到某一節課的指導,某一個環節的做法,之所以可以成為一般可操作可推廣可傳承的形態,也一定是有某種具體的原由,這是當下教研員需要引起思考的問題。如果只是隨意聽課,簡單交換意見,或許對教師的專業成長並無多大益處。下面結合筆者經驗簡述在導課中滲透的教研文化:1.
  • 深入教研,不斷提升!記麻城一中生物教研組教研活動
    2020年11月9日下午,麻城一中生物教研組在校園新華書店內開展教研活動,全體生物教師參與,吳宏文校長和曾黎星校長蒞臨指導。本次教研活動分三個議程,首先是徐世益老師作經驗分享。關於教師的具體做法,徐老師也提出了一些建議:①要深度鑽研課本,從教材正文、旁欄思考到課後習題到邊到角地研究。②導入手段多樣化,如加入小視頻,日常生活問題,樣品展示等活動環節。③注意關注時政。徐老師的分享對老師們的公開課教學設計有較高的指導意義其次,生物大組長何磊分享生物試題的命制技巧,並從試題命制的三個方面進行指導說明。
  • NBICS教研月報
    課堂是教師的立足點,教學是教師的生命線,教研是教師的訓練場。開學兩月,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開設公開課55節,組織組內教研活動近百場,1位老師獲得寧波市優質課一等獎第一名,多位老師代表北侖區市級業務競賽,各級各類教研活動、師訓活動有序開展,精彩紛呈。
  • 以教研轉型促進教育現代化
    第一,以德為先。教研員不僅僅是專業技術人員,同時還負責學科教研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講,教研員有一定的權力,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所以要突出教研員對政策法規的理解和執行能力,要強調教研員在做好教研工作的同時,依法履行相應的權利和義務,這對我們的德提出了要求。
  • 「凝心聚力,專注教研」——廣平三實開展新學期集體教研活動
    新學期,新起點,為紮實做好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學科素養,邯鄲市廣平縣第三實驗小學開展了集體教研活動。教研活動交流,老師們精心準備,對課標精神準確把握,對教材知識強化整合,異彩紛呈,各有千秋。「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教研活動中
  • 網絡教研潤成長——蘭州東站學校數學組網絡教研紀實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開學還在延期,為保障「推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促進一線教師交流學習,小盒科技聯合釘釘共同發起「全國小學數學網絡教研公開課」直播活動。東站學校全體數學老師居家認真學習,數學組內線上互動交流,提高個人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