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微電子所:40年來為集成電路發展貢獻力量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12月12日上午,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微電子所於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辦微電子學研究所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據悉,清華大學1956年設立半導體專業以來,清華大學一直注重理論與工程相結合,培養半導體科學技術需要的拔尖人才。40年來,清華微電子人不斷攀登科技高峰,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條1微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研製線,1991年,我國第一個1兆位漢字只讀存儲器晶片的研製成功縮小了與國際的先進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表示,40年來,微電子所始終站在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前沿、矢志不渝、勤懇耕耘,從篳路藍縷到春華秋實,取得了一大批代表國家先進水平的標誌性創新成果,也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重要行業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同時助力了一大批骨幹企業茁壯成長,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時期,期待清華大學和微電子所,立足更高站位,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加快建設成為世界頂尖大學和頂尖學科的步伐,繼續秉承愛國奉獻精神,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指出,微電子所的MOS大規模集成電路成果、第一條微米集成電路工藝線的建成、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專用晶片的開發、近年來的軟體定義晶片的可重構技術和新型存儲器晶片等領域的創新成果,都體現了清華人是如何走出自強不息的奮進之路的。他指出,自強創新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是清華人勇於擔當的體現,清華人要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自強創新的科技之路。他表示,今天的微電子所步入不惑之年,一定會繼續擔當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團結協作,敢為人先,再次交出不負時代,不負國家,不負人民的圓滿答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迎微電子學研究所40年「生日」
    40周年紀念大會現場 常志東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國內較早開展半導體科學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清華大學微納電子所迎來40歲「生日」。以「肩負使命,再譜芯章」為主題的微電子學研究所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12日舉行,600多位各界嘉賓聚集一堂。  自1956年設立半導體專業以來,清華大學一直注重理論與工程相結合,培養半導體科學技術需要的拔尖人才。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條1微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研製線。1991年,我國第一個1兆位漢字只讀存儲器晶片的研製成功縮小了與國際的先進水平。
  •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迎來40歲「生日」
    原標題: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迎來40歲「生日」曾在30年前建成我國第一條1微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研製線,由此突破西方國家對我國集成電路先進技術封鎖的清華大學微納電子所日前迎來40歲「生日」。40年來,清華微電子人不斷攀登科技高峰,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條1微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研製線,突破了西方國家通過巴黎統籌委員會對我國集成電路先進技術的封鎖。1991年,我國第一個1兆位漢字只讀存儲器晶片的研製成功縮小了與國際的先進水平。
  •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晨暉 邱收)12月12日,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在新清華學堂舉行。從上世紀50年代創建半導體技術專業,到1980年成立微電子所、2004年成立微納電子系,再到今天加快推進集成電路學科建設,清華人在向科學技術進軍的徵程上走出了一條自強不息的奮進之路,清華人有決心、有信心為國家科技創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邱勇指出,世界正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創新版圖正在重構,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 歡迎校友回家看看|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紀念活動
    親愛的校友:    自1956年清華大學籌建半導體專業以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薪火相傳,在微電子與集成電路領域積極探索與耕耘。1980年,清華大學成立微電子學研究所,翻開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學科發展關鍵篇章,至今已有四十年。我們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矢志不渝,奮力拼搏,為我國微電子與集成電路領域的人才培養、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副所長吳華強:解決集成電路人才瓶頸需要供給側改革
    11月16日,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開園暨第二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以「興人才,芯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形勢下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勢、人才培育與自主創新、產業趨勢與資本融合。
  • 重要舉措,集成電路升為一級學科,聊聊國內最好的微電子高校
    一般說來,一個二級學科提升到一級學科,表明了國家對這個專業的重視,也表明了產業有大發展,急需人才。比如軟體工程,在2002年,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獨立出來,升為一級學科,很大地促進了我國的軟體發展。現在軟體工程專業的就業不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差,甚至更為搶手。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科院微電子所)立足科技創新,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要領域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儲備大量優秀人才團隊,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微電子所每年平均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每年申請和授權專利約400項,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成為促進集成電路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科院微電子所創辦的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常務副經總理肖克來提展示介紹該公司新研發的2.5D矽轉接板。
  • 校長邱勇:自強創新,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裡,共同慶祝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成立40周年。2020年是人類歷史上有重要意義的一年。經過40年的發展,清華大學微電子所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是清華微電子所的一個重要時刻,是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科的一個重要時刻,也是清華大學的一個重要時刻。在此,我代表清華大學向蒞臨今天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 這所大學曾是清華大學分校,40年過去,這所學校怎樣了
    翌年,清華大學響應號召,開始籌備建設西南分校,代號「651工程」,對外稱「清華大學651分校」。1969年清華大學651分校正式更名為清華大學綿陽分校。 清華大學綿陽分校主要由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整體搬遷至綿陽組成,學校才遷至綿陽時,條件格外艱苦。
  • 微電子 大「創芯」!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技術專委會成立
    共同為晶片生產、集成電路、光刻機等領域培養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陳秋明局長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深圳教育局大力支持微電子專業人才培養。
  • 微電子專業介紹及發展前瞻
    你看,有的學校不都已經不公布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排名了,這東西確實是少數人歡喜,多數人來罵。不過呢,從發展的眼光看,不能因為可能有爭議就停止前進的腳步,那是因噎廢食啊。世界幾大著名機構的大學或專業的排名,雖然也經常被詬病,但還是能給人參考的一面。東西出來了,只要有人為因素,就帶有主觀性,擇其善者而吸取即可。於是,就有了這篇介紹微電子專業的不成熟的小文章。
  • 集成電路將成一級學科,這些高校迎來重大機遇
    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僅有28所在當下,集成電路的發展顯得重要且緊迫,而在幾年前,國家示範微電子學院就已步入建設之中。9所高校和一批支持籌建的高校:9所支持建設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芯歷史」赤誠芯,中國心——西電微電子人與共和國同行
    集微網(文/木棉),89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稱西電),相對於西安城內有千餘年歷史的國子監遺址來說,無疑是一所年輕的學府;然而,從「電子科技」四字而言,這又是一所充滿歷史底蘊的學校。該校於1931年正式創辦,1959年即被中央確定為首批20所全國重點大學。
  • 專業解讀——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以電子科技大學的課程為例,主幹課程包括: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路基礎、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統計物理、固體物理、電磁場與波、微波技術、微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原理、微電子技術學科前沿、微處理器系統結構與嵌入式系統設計、微電子工藝、先進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微電子電路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電力電子器件基礎、半導體光電器件、集成電子學等。
  • 大學專業解讀: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什麼是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是在物理學、電子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集成電路設計製造等多學科和超淨、超純、超精細加工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主要研究半導體器件物理、功能電子材料、固體電子器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SI)的設計與製造技術、微機械電子系統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技術等。
  • 教育部:「集成電路」正式被設置為一級學科,兩電北大復旦清華東南...
    TOP前言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2020年12月3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正式發布了關於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如果集成電路學科納入到第五輪學科評估誰會成為真正的贏家?  我國在彌補集成電路人才短板方面又有新動作,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正式被設置為一級學科,且設置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之下。
  • 中國職教學會成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
    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何淼 實習生羅麗莎) 為直面人才短缺、人才技術技能儲備不足等產業發展難題,使集成電路產業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8月10日,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下稱中國職教學會)召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下稱微電子專委會)成立大會。
  • 王志軍出席集成電路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2019第二屆半導體...
    2019年12月18日,集成電路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2019第二屆半導體才智大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教育部副部長鍾登華出席會議並講話。王志軍指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其強大的創新性、融合性、帶動性和滲透性,已成為核心驅動力,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
  • 中國職教學會成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 陳鋒任主任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何淼 實習生羅麗莎) 為直面人才短缺、人才技術技能儲備不足等產業發展難題,使集成電路產業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8月10日,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下稱中國職教學會)召開微電子技術專業委員會(下稱微電子專委會)成立大會。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研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鏈 累計授權專利超3100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累計申請專利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