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背影》】課文朗讀+注釋+賞析

2021-02-19 彭波語文工作室

點擊上方的「彭波語文工作室」馬上關注公眾號

■■■■■

第13課 背影

文 |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批註「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了」,為什麼不相見?「那年冬天」是哪一年?讀文章時,我們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困惑,查找朱自清年譜,我們會發現:1915年,因為父親包辦婚姻,朱自清不願意,父子生隙。那年冬天,父親在徐州因為娶妾搞出一場鬧劇,賠了錢,失了業,祖母去世,那一年是1917年。此後由於家庭經濟等諸多原因,父子之間矛盾重重。1922年,朱自清帶妻兒回家,父親拒不相見。1925 年, 朱自清父親寫信給兒子,所以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批註「再三囑咐」「終於不放心」「怕」「躊躇」,這些表現更像細碎的母親。也許是家中光景的慘澹,也許是禍不單行的窘境,讓父親內心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痛苦與愧疚,這些複雜的情緒轉化為對兒子細膩的叮囑,轉化為優柔寡斷的決定,在兒子心中,父親不再是那個少年出外謀生,幹了許多大事獨立支撐全家的父親!教學時,不要僅僅停留在對父愛的理解上,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朱自清這樣描寫背後的情感。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批註兩處心理描寫:「總覺得他說話不漂亮」,「暗笑他的迂」。舊式文化薰陶出來的父親自有自己說話辦事的方式,新文化教育出來的兒子總會看不慣父親,父子之間的隔閡隨著孩子的長大俞見清晰。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只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批註圈畫父親的表現:「忙著照看行李」「忙著講價」「揀定靠車門的椅子」「紫毛大衣」「囑我」「囑託茶房」。從這些詞語句子中去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情感。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批註「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無論孩子有多大,在父親眼裡和心裡,都永遠是一個孩子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批註這是文中第二次流淚。第一次是面對祖母的去世,家境的慘澹,心理悲傷而流淚。父親到車站送我,無微不至地替兒子安排好一切,然而年輕的兒子並不領情,在內心裡暗笑父親,覺得父親不體面。但是,一個蹣跚的艱難的背影,卻讓我「很快地流下淚來」,眼淚究竟為何而流?從這個背影裡,作者究竟看到了什麼?我想,不是簡單的父愛吧!也許,這個背影濃縮了父親艱難的一生,這個背影裡我看到父親不再強大,看到父親日漸弱小,這個背影讓作者感受到生存之艱難。 關於背影的描寫,歷來是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可以帶領學生反覆研讀「背影」描寫,調動學生體驗,體會作者流淚的真正原因。也可以從質疑朱自清流淚的角度來分析。我趕緊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批註這是第三處關於流淚的描寫,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我們都各自奔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個體是多麼的渺小,屬於父親的風光的時代,就這樣混入人群,淹沒在時間的河流裡了嗎?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批註近幾年來,朱自清父子之間的糾葛: 1915 年,朱自清父親包辦朱自清婚姻,父子生隙。 1916 年,朱自清上北大後自作主張改「朱自華」為「朱自清」,父親很生氣。 1917 年,父親失業,祖母去世,家庭經濟陷入困頓。朱自清二弟幾乎失學。 1921年,朱自清北大畢業參加工作,父親為了緩解家 庭經濟的緊張私自扣留了他的工資。父子間發生 激烈衝突,朱自清離家出走。 1922 年,朱自清帶兒子回家,父親不準進門,只能悵然離開。 同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親不予理睬。 父子間開始長達多年的冷戰。 1925 年, 朱自清父親寫信給兒子: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1928 年,朱自清父親讀到《背影》。 父子冷戰解凍。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批註矛盾重重的家書!身體平安,怕兒子擔心,為何又提「膀子疼痛厲害」?僅僅膀子疼痛,竟然與大去之期直接勾連!父親的信為何如此書寫?聯繫文章開篇所提「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有餘了」,這二年,父子之間有怎樣的矛盾導致父子不見,那麼,父親的書信,是一個舊式的,尊嚴地位不可撼動的父親在向兒子暗示妥協吧!是父親老了,主動表達自己對兒子一家的思念,表達自己想見兒子的急切吧!己已為人父的朱自清,讀懂了父親的低頭與老去的悲哀。流淚,奠定了全文敘述的感情基調。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1.差使(chāi shi)

2.交(xiè)

3.禍不單行

4.奔(sāng)

5.狼(jí)

6.簌(sù)

7.典質

8.虧(kōng)

9.慘澹

10.賦閒

11.遊(guàng)

12.留(gōu)

13.妥帖(tuǒ tiē)

14.(pō)

15.躊躇(chóu chú)

16.(yū)

17.柵欄(zhà)

18.馬(guà)

19.蹣跚(pán shān)

20.(shì)

21.光景

22.唐(tuí)

23.觸目傷懷

24.情不能自已

25.情於中(yù)

26.瑣屑(suǒ xiè)

27.記(diàn)

28.舉提筆(zhù)

29.晶瑩

1.交卸:卸去職務交付於後任。

2.禍不單行:指不幸的事接連發生。

3.狼藉:雜亂不堪;亂七八糟。

4.簌簌:形容眼淚等紛紛落下的樣子。

5.典質:以物為抵押換錢,可在限期內贖回。

6.虧空:支出超過收入,因而欠人財物。

7.賦閒:沒有職業在家閒著。

8.勾留:停留;耽擱。

9.躊躇:猶豫;停留。

10.迂:拘泥保守、不切實際的。

11.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12.光景:境況;狀況;情景。

13.頹唐:頹喪;精神萎靡不振。

14.觸目傷懷: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傷悲。

15.情不能自已: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16.情鬱於中:指濃鬱的情感,積聚於心裡或文章裡或圖畫裡。

17.舉箸提筆:拿筷子和提筆。

掃下面的二維碼,加我好友,我將可編輯的文件和朗讀音頻免費發給你。

相關焦點

  • 第14課《背影》 | 八年級語文上冊 | 中小學課文朗讀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背影》作者:朱自清 | 朗讀:方明>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
  • 【20《曹劌論戰》】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好停頓,結合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 教案|《背影》說課稿
    學習這篇課文可以喚起他們對親情,尤其是父愛的關注和珍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朱自清《背影》。(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我首先安排學生初步通讀課文,並能夠對每段最主要的故事情節進行概括。
  • 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上 第七課 背影
    第七課 背影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給加點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躊躇拭頹唐瑣屑舉箸  2.結合注釋,理解下邊詞語的含義。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樸實的語言所飽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課文可按"內容-結構-語言"的順序由淺入深地進行。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查找有關朱自清及《背影》的有關資料進行交流。
  • 《背影》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小時候最怕看到的幾個字也許就是「朗讀並背誦全文」後來忘記了很多人
  • 教師資格考試:初中語文《背影》教案
    ★教師考試備考禮包領取★    《背影》教案   《背影》選自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   (二)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三)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 【16《古文兩篇-愛蓮說》】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認真閱讀課文,參考注釋或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疑難問題。愛蓮說⑴唐 | 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⑵。晉陶淵明⑶獨⑷愛菊。自李唐⑸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⑹而不染⑺,濯清漣而不妖⑻,中通外直⑼,不蔓不枝⑽,香遠益清⑾,亭亭淨植⑿,可遠觀而不可褻玩⒀焉⒁。
  • 【09《桃花源記》】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藉助注釋,通讀課文,感受作者筆下「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詩經·召南·小星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寔命不猶[13]。小星朗讀小星注釋及注音【注釋】[1]嘒〔huì〕: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2]三五:參宿三星和昴宿五星,一說舉星之數。[13]猶:如,若。小星翻譯小小的星微光熠熠,參宿和昴宿在東方。尚在夜晚就匆忙出行,從朝至夕只為奉公。這確實是命運不同。小小的星微光熠熠,原來是參宿和昴宿。
  • 朗讀課文不是喊課文,教孩子正確朗讀課文,比把嗓子喊啞了更重要
    認為讀的整齊、聲音大就是朗讀課文的典範了。很多小學的晨讀,語文老師還會把教室的門都打開,讓孩子們比一比,聽一聽,哪個班級朗讀課文的聲音大,認為聲音大就是優秀。其實是錯誤的觀念,朗讀除了要把課文讀通、讀順,更重要的是體會情感,把握朗讀的節奏和語調,有沒有起伏?哪裡該停頓?哪裡該投入飽滿的感情?哪句話需要輕聲讀等等,都需要孩子們學習的方式,跟老師一起讀。
  • 李玉剛朗讀課文《背影》,忍淚分享與父親的過往回憶
    只想把快樂帶給觀眾的李玉剛擔心忍不住落淚特意將信轉交朱迅朗讀,李玉剛表示: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多給身邊的親人及父母陪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網友們紛紛安慰留言:我們都愛你,加油!別傷心,我們會陪著你!節目最後李玉剛與觀眾一同分享了收錄課本的文章《背影》,真摯深情地朗讀令人動容。
  •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前言: 我們往往在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後,都是會發出佩服的語氣,投入羨慕的目光,這些人們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來,必定也是相當有學識才能呈現出來的。
  • 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朗讀丨課文 13:寒號鳥
    【課文朗讀】
  • 八年級上冊語文《背影》教學設計
    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簡淨而又細緻的語言。3、體會文中的父子情深。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二、整體感知課文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劃下來。2、以下生字和新詞讀音和默寫都要正確。 迂—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 《書憤》課文、注釋、默寫
    點擊上方藍色小字   進入公眾號,看更多文章課文朗讀視頻✪ ✪ ✪ ✪ ✪   ✪ ✪ ✪ ✪ ✪課文書憤①陸  遊② 早歲那知世事艱③,中原北望氣如山④。✪ ✪ ✪ ✪ ✪   ✪ ✪ ✪ ✪ ✪注釋①本詩抒發了作者因朝廷腐敗和採取投降政策,壯志不能實現的憤懣之情。「書憤」,即抒發胸中鬱憤之情。②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詞人。③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
  • 《背影》說課稿
    《背影》說課稿,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為考生準備了《背影》說課稿,希望大家認真備考!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背影》。教材分析:《背影》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這一單元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敘事性散文。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要求熟讀課文,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初步感受作品的語言風格。
  • 【09魚我所欲也】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熟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劉課文大意。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
  • 《過秦論》課文、注釋、譯文及朗讀視頻
    點擊手指向的藍色小字關注我課文及注釋 ♦♦♦♦ ♦♦♦♦ ♦♦♦♦ 課文朗讀視頻(註:因版本不同,朗讀不一致的地方,以上方課文為準)
  • 初中語文說課稿:《背影》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很適合朗讀,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感情,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所以我把該文教學重點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 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文朗讀音頻(課文+單詞)
    (點下方標題即可)高中英語單詞音頻朗讀匯總(必修選修1-11完結版)課文朗讀必修+選修(人教版)點開二維碼長按進入學習必修1-U1人教高英必修1課文朗讀-Unit12. 人教高英必修1課文朗讀-Unit23. 人教高英必修1課文朗讀-Unit34. 人教高英必修1課文朗讀-Unit45. 人教高英必修1課文朗讀-Uni選修6-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