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篩,90%的準媽都踩過這些誤區

2020-12-20 寶寶知道

懷孕後的產檢項目有很多,唐氏篩查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有關唐氏篩查的相關知識你都了解嗎?懷孕多久可以做唐氏篩查?唐氏篩查需要空腹檢查嗎?唐氏篩查的結果怎麼看?唐氏篩查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對於這些疑問,很多準媽媽都踩過誤區,下面就帶你一一揭曉。

什麼時候做唐篩?

唐氏篩查的時間段是懷孕15~20周,最佳時間是16~18周之間。各地醫院具體安排時間不一定,孕婦可聽醫院通知。  

當唐篩檢查指數超出正常值時,孕婦需進行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兩者結果正常,才可以最大限度排除胎兒患唐氏症的可能。

關於唐篩,媽媽們常常陷入這幾個誤區:

1、高齡產婦才需要做唐篩

唐氏症胎兒並不是高齡孕婦的專利,雖然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與唐氏症有密切關係,年齡愈高,生出唐氏徵患兒的機率也越大。但是年輕的女性也有可能生出唐氏症患兒,而且只有20%的唐氏症出現在高齡孕婦,其它80%的唐氏徵胎兒出生在小於35歲的年輕孕婦。所以如果只有高齡孕婦接受檢查並不能很好地預防唐氏綜合症。

2、唐篩需要做羊水穿刺,對胎寶寶不好

目前唐篩檢查是化驗孕婦血液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β-hCG)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運用計算機精密計算出每一位孕婦懷有唐氏症胎兒的危險性。甲胎蛋白的正常值應是0.4~2.5MoM,化驗值越低,胎兒患唐氏症的機會越高。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兒患唐氏症的機會越高。

另外,醫生還會將甲胎蛋白值、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值以及孕婦的年齡、體重、懷孕周數輸入電腦,由電腦算出胎兒出現唐氏症的危險性,如果化驗結果顯示危險性低於1/270,就表示危險性比較低,胎兒出現唐氏症的機會不到1%。但如果危險性高於1/270,就表示胎兒患病的危險性較高,應進一步做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

因為唐篩是通過測孕婦血裡的激素,結合孕周、體重後用公式算出來的,所以結果很容易受到影響。孕周早算或晚算一周、孕期吃過影響激素的藥(保胎藥等)都會嚴重影響唐篩結果。甚至同一位孕婦同一天去不同醫院做唐篩,結果也不一定相同,因為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和指標。所以唐篩做一次就夠了,真想要準確結果,只有羊水穿刺和無創DNA產前檢測的結果相對穩定。因為羊水穿刺是檢查胎兒脫落細胞,無創DNA檢測是檢測母血中胎兒的DNA。這些硬指標是不會改變的。

孕婦接受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的確有一定的風險,有可能引起羊膜破裂,導致流產,並不適用於對所有的孕婦開展。除了唐篩外,還可以利用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唐氏症候群及18、13染色體異常。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可以檢出99%以上的唐氏症患兒。與唐篩一樣,只需抽取胳膊上的血即可檢查,避免了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增加的流產風險。

3、唐篩高危那胎兒就是唐氏綜合症了

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但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說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另一方面,即使化驗指數正常,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比如21三體風險係數為1/100,意思是21號染色體發生變異產生先天愚型胎兒的概率為1/100,也許你是那個有問題的1/100,也許是沒問題的那99/100。如果羊膜穿刺檢查或絨毛檢查或者基因檢測結果正常,才可以百分之百的排除唐氏症的可能。

4、唐篩可知生男生女

網絡上流傳的看AFP和HCG數據能知道生男生女,實際上唐篩檢查是對孕婦血清的檢查,並不是針對胎兒的。有時候結果吻合也僅僅是巧合而已,人的性別是由基因決定,根據唐篩看男女娛樂一下可以,認真就沒必要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謦瑜)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哪個當媽的,沒被「唐篩」嚇哭過?!
    看到「唐篩」這個字眼,不管是過來人的媽媽們,還是正在孕檢路上徵戰的準媽媽們,是否都會心頭一顫?在各種孕育群裡,經常會看到準媽媽們這樣的吐槽:百度搜索關鍵詞「唐篩」,也大抵是這樣的畫風:作為孕中期的一項常規檢查,「唐篩」已成為準媽媽懷胎十月路上最驚心動魄的一關——過了激動不已,不過痛苦萬分!
  • 哪個當媽的,沒被「唐篩」嚇哭過
    看到「唐篩」這個字眼,不管是過來人的媽媽們,還是正在孕檢路上徵戰的準媽媽們,是否都會心頭一顫?  在各種孕育群裡,經常會看到準媽媽們這樣的吐槽:  剛做的唐篩,說是高危,大家有沒有了解無創DNA的?  唐篩不是準確度比較低嗎?那為什麼還要查?  還有孕媽唐篩「高危」但無創沒事,這是怎麼回事啊?
  • 15周後準媽媽要面臨的唐篩的幾個誤區
    作者:寶寶知道 敗家妞懷孕15周後,孕麻麻們都得去醫院做一個唐氏篩查,主要是為了避免先天性唐氏兒的出生。這是孕期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測。衛生部規定所有的孕婦都應該在孕15周-19周之間做唐氏篩查,所以大多數的準媽媽都要去做。但是以下這些唐篩的秘密你都了解了嗎?首先我們先要了解唐篩是什麼?
  • 關於唐篩,你知道多少?
    根據檢查的結果,綜合孕婦的年齡,生育史,家族史等給出一個大概的罹患唐氏症候群的風險評估,大約可檢出79-90%的風險機率。也就意味著大約有21%的可能被漏掉。因此如果有高風險,則需要進一步做診斷性檢測來確定。五.什麼時候做唐篩?唐篩一般根據檢查的時間先後分為「早唐」和「中唐」。早唐和中唐的意思並不是要做兩次檢查,而是根據孕媽做檢查時的孕周來進行命名的。
  • 關於粉底液誤區 90%的人都沒用對
    原標題:關於粉底液誤區 90%的人都沒用對 關於粉底液誤區 90%的人都沒用對 粉底到底怎麼塗,才能看上去像個彩妝高手?首先,你要知道:粉底不是塗得越多就好!在上粉底之前,基礎護理很重要!不做好護膚步驟,就直接上妝的人,我還能說什麼! 關於粉底液誤區 90%的人都沒用對 誤區一:不需基礎護理 不知道是誰說的,清潔臉部後可以直接用粉底塗抹全臉,跳過複雜的基礎護理步驟。
  • 夏季吹空調的幾大誤區,90%以上的寶媽都踩過,你還不知道
    一到夏天,媽媽們就要警惕寶寶會被「空調病」找上,每次開空調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寶寶出現發鼻塞、流鼻涕、拉肚子等症狀。很多寶媽都認為「空調病」是吹空調導致的,其實,更多是空調使用不當造成的,而一些使用空調的誤區90%的寶媽都踩過,趕緊和藍老師來看看。
  • 關於唐篩,準媽媽需要知道的幾點
    對於孕期的諸多檢查,準媽媽們一定會很迷茫,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孕期中的幾大檢查之一,唐篩。何為唐篩?唐篩是用來做什麼的?什麼時候去做?做完唐篩,看不懂報告怎麼辦?唐篩查出來高風險,醫生說要做無創或羊水穿刺,什麼意思?該做哪個?想必以上都是每個準媽媽想了解的吧,那麼針對這些疑問,我們來一一解惑。唐篩,即唐氏篩查,是用來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的風險,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檢查。
  • 孕期唐篩有必要做嗎?為什麼孕媽都害怕?關於唐篩你一定要知道!
    孕期唐篩是很多孕媽討論的熱點的話題,但是孕期唐篩又是很多孕媽們不得不糾結要不要做的一個項目,可是這個檢查項目做好了以後又有很多的忐忑,因為結果基本上很多人都屬於高危情況之後再檢查的時候結果又沒什麼,這對於孕媽來說簡直就是挑戰,各種擔憂胎兒的健康情況,那麼孕媽唐篩如此「不靠譜」,還有沒有必要做呢
  • 孕期唐篩和糖篩是兩個檢查,切勿把他們混為一談!
    懷孕後,孕媽們會經歷大大小小十幾次檢查,在許多孕期檢查當中經常會看見「唐篩檢查」和「唐篩檢查」,許多新手孕媽可能會以為是不是小編打錯字了,認為這都是同一種檢查。實則不然,這其實是不同的兩項檢查, 那麼他們具體有哪些區別呢,成都安琪兒的老師為大家解答一下!
  • NT值偏高唐篩卻低風險怎麼辦?疑惑的孕媽,後續該關注這些檢查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初次懷孕,任誰都緊張,準媽媽們恨不得變身母嬰專家,對產檢單上的各項數據追根究底。這樣並沒錯,但就怕一知半解,自己嚇唬自己。
  • 關於孕期唐篩,別心存僥倖,這一篇統統給你說清
    那麼,關於唐氏篩查,準媽媽都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芽芽媽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關於唐篩,準媽媽這些知識要知道:唐篩風險僅表明準媽媽懷唐氏寶寶機率的高低。,孕周、體重等,這些都是可變因素。最後,芽芽媽想問問寶媽們,你們對「唐篩」還有什麼想說的嗎?評論區留言吧!
  • 它是孕期必做的檢查,大部分孕媽都被這3個誤區影響過
    每次提起唐篩,孕媽們都咬牙切齒,不做吧怕對寶寶不好,做了吧又要每天擔驚受怕,真是糾結n次方。 其實大家主要還是被這幾個誤區影響了:  1.唐篩高危,寶寶就患有唐氏症候群?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孕媽們要對自己和寶寶有信心,唐篩只是一種篩查,篩查出患唐氏症候群可能性較大的胎兒,並不是診斷。唐篩結果高危就說明寶寶一定是唐氏兒?答案是否定的,有的孕媽看到唐篩結果高危就嚇得驚慌失措,完全沒必要。如果高危,醫生會建議做羊水穿刺或無創DNA進一步確診。 2. 只有高齡孕婦和有家族病史的孕媽才需要做唐篩?錯!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孕期常見的四大營養陷阱,準媽別踩坑
    美媽咪今天來說下孕期常見的四大營養陷阱「造人」成功的高興勁兒還沒過去,準媽們心裡又開始為營養操碎了心,But,孕期營養可不能亂補,不然很容易踩進「陷阱」哦!以下四個營養「陷阱」,準媽可別踩坑哦。 誤區一、營養越多越好,要大補特補——NO!
  • 唐篩高危一定要羊穿?這3個常見誤區,孕媽千萬別再犯
    導讀:唐篩高危一定要羊穿?這3個常見誤區,孕媽千萬別再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唐篩高危一定要羊穿?這3個常見誤區,孕媽千萬別再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唐篩很重要 準媽媽千萬別錯過!
    這是一個誤區。其實,所有準媽媽都應該進行唐氏篩查。  確實,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大,懷唐氏症候群胎兒機會也增大。但是,根據研究發現,70%的唐氏兒是由35周歲以下的孕婦出生的。這是因為35歲以下的準媽媽人群基數較大,所以唐氏患兒也相對較多。年齡大於35歲或者生育過唐氏兒,或者夫妻一方是染色體異常攜帶者,這些孕婦都應該直接進行產前診斷,其餘的人群(包括35歲以下)都應該進行產前篩查。
  • 孕媽唐篩時「低危」,治療後還是生下唐氏兒,只因忽略了這個檢查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孕媽們非常的重視產檢,但是產檢的樣數非常多,除了常規的產檢之外,醫生還會建議孕媽做各種排除新生兒遺傳病或基因變異性疾病的篩查,這些檢查不僅價格比較高,而且有些檢測手段有一定的危險性
  • 懷孕4個月,醫生說唐篩結果高風險,準媽媽的心情有些複雜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醫療條件逐漸發達,胎兒的成長發育狀況都可以通過產檢檢測到。 孕媽們也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產檢基本都不落下,甚至稍微感覺一點不對勁,就想查個B超,了解胎兒的發育狀況。
  • 唐篩高風險,真的那麼可怕?其中的秘密你要理解
    文|好孕姐為了保證咱們生下來的胎兒是健康無恙的,唐篩那關是每一個孕媽都要經歷的,但是當你看到檢查結果顯示的是危險性比較高時,準媽媽的心情,真的是從雲端給扔下來了,想著孩子這下可能是會有問題了。檢查結果可能顯示的不好,但是實際的結果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主要是你不要有這3個錯誤的看法:如果唐篩通過的話,那就沒事了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有的誤區,以為唐篩一次通過就代表孩子沒問題了,但是其實這是個不完全正確的理解。
  • 都是抽血檢查,唐篩和糖篩有什麼不同?
    唐篩&糖篩是保障準媽媽和胎寶寶健康最重要的2項檢查。都是檢查血液,有哪些區別?需要注意什麼呢?概念不同:唐篩,是唐氏綜合症產前篩選檢查的簡稱。通過抽取準媽血清,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準媽的預產期、體重、年齡、體重和採血時的孕周等,計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兒的危險係數的檢測方法。糖篩,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主要是檢查準媽的血糖情況。糖篩高危一般醫生會建議繼續做糖耐檢查,以確診有無妊娠糖尿病。妊娠之後首次發現或首次發病的糖尿病,稱為妊娠糖尿病。
  • 孕媽聞唐篩「色變」,唐篩真的有這麼嚇人嗎?其實很多人都誤會了
    所以,在懷孕期間,要求孕媽們孕12周去醫院建檔,然後開始定期產檢,而在這些產檢項目中,最讓媽媽們害怕的一項檢查就是唐篩。唐篩又稱唐氏症候群產前篩選檢查,這種檢查的目的是通過檢測媽媽血清中的相應物質,結合媽媽的年齡、體重、孕周、身高,來判斷孩子是否有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