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寶寶開口說話?不防試試這3個方法,簡單有效

2020-12-20 淘淘媽育兒說

很多粉絲們都會問淘淘媽幾歲才是讓寶寶學說話的正確時間,這個話題是現在很多老一輩都很關注的話題,他們認為寶寶說話的早是聰明的特徵,而說話晚就是笨,因此每次寶寶生下來最先著急的就是老一輩的人,那麼如何去引導寶寶說話呢?

蒙臺梭利曾說過,0-6歲是寶寶語言的關鍵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就開始能夠自己學說話,自己會說話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靠家長的引導。

蒙臺梭利還說過:不同的個體有著不一樣的發展節奏,教育要與寶寶的關鍵期相吻合,就要用不同的教育來適應不一樣的節奏,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寶寶自由活動,才能使寶寶的語言能力充分展現。

為此我還特意總結了3個能夠引導寶寶說話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粉絲們盡一份力~

引導寶寶說話的3個方法

1、營造良好的環境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因為環境好能夠讓孩子的語言能力變強,學習能力更快,性格也能變得活潑,還能讓寶寶的行為變得具有理性,而且還善於交往。而不好的環境,會讓寶寶說話晚,而且性格上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好的孩子就像一張乾淨的紙,而好的環境則是那好的字體而不好的環境就會讓紙變得雜亂不堪,所以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都會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孩子的環境好壞取決於父母,隨意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起著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家長們為了孩子以後說話變得伶俐,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每天在孩子耳邊放兒歌

其次家長們想引導孩子說話就要在孩子的耳邊放兒歌,因為兒歌都是針對小孩子才編排出來的,也就是說只有小孩子能夠聽懂歌裡的奧秘,但是孩子在0-3歲的時候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孩子會隨著家長放的歌聲而學習語言能力,切記一定要放歡快的音樂,因為不好的音樂寶寶聽了還會影響性格。

3、多與孩子交流,方便孩子學習

第三個方法就是多與孩子交流,因為歌聲只是能夠讓孩子對語言有個基礎的認知,和影響性格的因素,最好的就是要家長多與孩子交流,因為家長說的話在寶寶聽來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孩子就去認真學習,可是家長要是要記住一點,不要在孩子0-6歲的時候說髒話或者是負面的話,因為當寶寶0-6歲的時候正是開口說話,講話清晰的時候,所以千萬不要在寶寶面前出現不好的詞彙。

家長要是不懂怎麼與孩子交流,也可以根據繪本來幫助孩子了解語言,因為繪本中的文字都是正規,不帶一絲違規的語言的,是很方便孩子學習語言能力的。

總結

最後青青總結一下就是引導孩子說話就先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而且還要每天給孩子放一些兒歌,給孩子講故事,來刺激孩子的語言中樞發育,最後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與孩子多多溝通交流,還要引導孩子去說話。例如當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家長就要跟孩子說這個玩具叫什麼,然後讓孩子重複一遍,說對了才能得到玩具等等。

對此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引導孩子說話嗎?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我的粉絲們!

歡迎在下方給淘淘媽留言~

一定給淘淘媽點個讚呦~

最後再點擊左上方給淘淘媽點個關注~

淘淘媽每天都會分享一些育兒文章~歡迎來看~

相關焦點

  • 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家長要掌握方法善引導
    之後寶寶會進入語言爆發期,作為家長需要引導報阿伯去豐富語言水平和詞彙量。作為家長要抓住說話的關鍵階段,引導孩子開口說話。作為家長要知道,寶寶開口說話前必經的這5個發展階段很多家長覺得,大多數寶寶都是從1歲左右才開始學說話。但是事實上,寶寶從一出生開始時就開始做學習語言的準備了。
  • 寶寶說話晚,家長要積極引導,試試這4種方法
    寶寶牙牙學語的樣子特別可愛,可是有些寶媽等著一天等太久了,同齡的寶寶已經會說話了,可是自己家的寶寶卻還不會說話。 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早,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晚,如果寶寶說話晚,家長要積極引導,讓寶寶儘早學會說話,這對於寶寶的成長來說會起到正面的影響。
  • 寶寶開口說話時,媽媽堅持4個引導方式,孩子「口齒清晰」又流利
    例如寶寶話說這件事,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孩子小時候不愛說話,還有一些口吃表達不清楚的。雖然這些都不是什麼大毛病,但也是家長的一個心頭病。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看起來是孩子自身的原因,但其實和家長也有脫不開的關係,在孩子開口說話時,家長的有效引導也很關鍵。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這是思維的初級表現,也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我發現他已經對身邊的人開始恐懼了,不僅不會說話而且當你去觸碰他的時候,他下意識就要逃跑,根本沒法交流,慢慢孩子到了6歲基本的會說了一點,還是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他媽媽又生了第3個孩子,已經3歲了,比第二個孩子小三歲,在第二個孩子的案例下,這位媽媽就一直陪著第三個孩子,認為自己的方法不對,就從網上買了關於寶寶說話的繪本
  • 如何引導寶寶說話?不妨試試這六個小方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很多寶媽對於寶寶開口說話都很期待,都想聽寶寶開口叫媽媽,但是有許多小寶寶張口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需要等到至少10個月以後了。那麼在此期間,寶媽就可以試著去引導寶寶說話,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快地學會說話。
  • 如何引導寶寶說話?不妨試試這六個小方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很多寶媽對於寶寶開口說話都很期待,都想聽寶寶開口叫媽媽,但是有許多小寶寶張口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需要等到至少10個月以後了。那麼在此期間,寶媽就可以試著去引導寶寶說話,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快地學會說話。
  • 寶寶遲遲不說話?寶寶開口說話,你知道怎樣正確引導嗎?
    有媽媽透露,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只會哼哼唧唧,帶他帶的心態快炸了,該怎麼辦?寶寶的發育是有遲早之分的,如果您的寶寶沒有聽力障礙,您也不用太心急,但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接下來,就聽我一步步分析一下吧。
  • 別相信「貴人語遲」了,寶媽學會這四個方法,寶寶早開口說話
    其實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不同,有些早一點,有些遲一些,不少媽媽相信「貴人語遲」,其實一般早開口說話能讓寶寶更自信,讓家人也更開心。所以父母還是要重視,採用以下的4個好方法,能讓寶寶更早的開口說話哦。1、儘早跟寶寶"對話"。
  • 寶寶到了說話的年紀,如何正確引導寶寶開口講話?樹袋寶寶來支招
    寶寶開口說話無疑是給爸爸媽媽的一大驚喜,但是有些寶寶到了說話的年紀卻遲遲不能開口說話,很是讓家長著急,那么爸爸媽媽如何引導寶寶說話呢?要做到這一點,請將您的寶寶置於豐富的語言環境中,例如去超市、去公園、動物園等,以簡單的語言介紹您看到的內容。例如,從動物園回來,給寶寶讀一本關於動物園的書,並了解動物園內的動物,這將加強寶寶對該語言的學習。2.和寶寶說話為了讓寶寶使用一種語言,首先必須了解該語言。為了理解語言,你必須首先一遍又一遍地讓他聽語言。
  • 寶寶開口說話前,要經歷這5個階段,怎麼引導有學問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寶寶說出第一句話前要經歷哪幾個階段,想要寶寶早日開口說話,我們在引導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01 寶寶開口說話前,要經歷的5個階段很多人覺得,寶寶學說話是1歲左右的事。但其實,寶寶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在為開口說話做準備了。語言學家把嬰兒出生到說出第一個真正有意義的詞,這一整段時間稱為「前言語發展階段」,大致上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這段時期又可以細分成5個階段,我們逐個來看一下,每一時期寶寶都在做著哪些努力。
  • 6個方法幫助寶寶「早說話」,不用刻意教,寶寶主動開口喊媽媽
    當寶寶到了應該說話的年齡,家長們都非常期待,也經常充滿幻想「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是不是會先叫媽媽呢」?寶寶說話也是他們成長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進步。但是有些家長會發現,很多同齡的其他寶寶都會說話了,自家的寶寶卻遲遲不開口,怎麼教也沒用,只能在旁邊干著急,還懷疑自家寶貝是不是比較笨。
  • 如何教寶寶開口說話?家長學會這8個小技巧,很管用
    每一位父母在生下自己的孩子後,都希望他能早日開口說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展遲緩,從而引起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推遲。下面就讓說一下如何才能讓寶寶早日開口說話吧。如果把電視開著,不僅會導致寶寶的語言發展推遲,也會導致寶寶的進食習慣變差,從而引起寶寶出現胃腸道的疾病。三、多帶寶寶玩耍據研究,如果每天花40分鐘帶這孩子玩,可以有效幫助寶寶早日開口說話。需要注意的是玩的時候儘量只玩一種遊戲,並且在玩的時候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語句和孩子交流。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他學東西的能力和速度是最快的。
  • 寶寶遲遲不開口?引導孩子說話有竅門,手勢、動作、眼神都很重要
    小徐一問鄰居才知道,他家的寶寶才八九個月就開始說話了,這讓小徐更加焦慮了。因此,對於寶寶來說,複雜的語言環境也並不利於孩子學習說話,有時還會造成「到底是怎麼說」的錯覺。其實,引導小孩子說話是有竅門的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早「開金口」,如果家長能用對這五個小技巧,其實比在孩子耳旁碎碎念更管用。
  • 教寶寶學說話,抓住「最佳時期」很重要,寶寶開口說話很簡單
    寶寶學說話一直是家裡的大事,寶寶說話的早晚,更是被家裡的老人當做是判斷智商高低的表現。看育兒書上說,孩子一般在7~12個月就會開口說話,因此在我家大寶7個月時,他奶奶就一直想方設法地教孩子說話。每天一家老小都圍著孩子說話,所以大寶七個月出頭就開口說了第一個詞。孩子奶奶一直誇孩子聰明,但我卻覺得這是我們抓住了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孩子說話晚急壞父母,3個原因4種方法,幫家長引導寶寶開口講話
    1、沒有讓孩子開口說話的環境曾經在學校裡學習英語的家長們一定能感同身受的一點就是,處在一個大家都用漢語交流的環境中去學習英文,學習效率是很低的。而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們而言,漢語就好像是他們需要學習的「外語」一樣,他們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去學習漢語。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更快地掌握簡單的漢語,開口說話。
  • 寶寶說話晚,多因家長犯的這個錯,4個方法讓寶寶早開口說話
    說話晚的孩子基本都有這幾個特點1、缺乏語言刺激比如家裡都是長輩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輩不愛注重科學養育,總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對於語言啟蒙不重視,平日裡沒有了說話的對象,少了語言的刺激,說話自然就晚了。
  • 引導寶寶說話有訣竅,這幾種方法值得擁有
    殊不知,家庭是寶寶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才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所以引導寶寶開口說話這項課程,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循序漸進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技巧值得嘗試呢?從小應該給寶寶念一些簡單的書。比如兒歌、童謠,或者模仿及學習各種動物的叫聲,這些語言相對來說文字簡單、朗朗上口,另外父母加上一些肢體動作,會讓寶寶更容易接受,當你看到寶寶因為你讀的內容微笑或者手舞足蹈的時候,證明她已經可以對語言做出一定的反應,也開始有自己簡單的思維了。
  • 寶寶說話晚、不開口?警惕發育遲緩,學會這5招最有效
    用跟小丸子一樣的聒噪程度,跟我講述她家孩子為什麼不說話?該怎麼引導?哎~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正好也有段時間沒和大家分享過這些知識了,我今兒就和你們聊聊寶寶語言發育的事兒叭。在說怎麼引導寶寶說話前,咱得先知道不同月齡寶寶語言發育的特點。要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
  • 怎樣做才能避免家裡出現「懶語寶寶」呢?家長可用4個方法引導
    小默看到我家樂樂寶貝說話這麼順溜,吐字這麼清晰,詞彙量這麼大,語言表達能力這麼強,立馬豎起大拇指,誇個不停。再看看自家寶寶,2歲多了,吐字含糊不清,很多簡單的詞語也不會說,平日裡也不喜歡開口說話,總是用搖頭、點頭以及哭鬧和微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帶寶寶去醫院做檢查,又沒有任何的問題,醫生說這就是所謂的「懶語寶寶」。
  • 寶寶3歲還不會說話,如何培養寶寶開口說話?家長要重視起來
    寶寶會說話後經常咿咿呀呀說個不停,童言童語,經常突然說出一句話,讓你啼笑皆非。有一次帶寶寶去家附近玩,和寶寶一起坐在鞦韆上時,一個爺爺帶著他的孫女走過來,小女孩指著我這個方向拽著爺爺走過來,我以為小女孩是想要玩鞦韆,於是馬上站起來讓出座位。走近才發現小女孩是想玩我們旁邊的小車,通過爺爺了解到小女孩3歲。還沒走到小車旁邊,寶寶發現小女孩想玩她的小車,馬上跳下鞦韆走到小車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