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期內,大自然的應收帳款及流動負債均較高,同時還存在海外收入佔比較大、業務以代工為主等問題。不久前,證監會出具反饋意見,要求公司對40多個問題進行了補充回答。這一次,公司能夠獲得管理層和市場的認可嗎?
《投資者網》張偉
10月23日,戶外用品生產商浙江大自然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自然」)在證監會官網預披露更新招股書,擬募資8.56億元,用於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在這之前,大自然於10月16日收到證監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下稱「《反饋意見》」),要求就「毛利率變動差異」、「募投項目是否合理」、「員工社保及公積金繳納情況」等43個問題進行補充回答。這一次,再更新一版招股書後,大自然能否獲得管理層和市場的認可?
外銷比例超過八成
招股書顯示,大自然成立於2000年9月,2018年6月完成股改,公司主要從事充氣床墊、戶外箱包、頭枕坐墊等戶外用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其中,充氣床墊在大自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超過七成。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下稱「報告期內」),大自然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24億元、5.08億元、5.45億元和3.41億元,同期充氣床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13億元、3.70億元、3.77億元和2.49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73.98%、72.82%、69.13%和73.07%。與此同時,戶外箱包、頭枕坐墊的營收佔比約為10%左右。
從銷售區域來看,大自然的產品以外銷為主,報告期內境外銷售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約為85%,境內銷售收入佔比只有15%。其中,歐洲是大自然的第一大銷售區域,其銷售貢獻率從2017年的41%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6%。同期,北美地區的銷售貢獻率從28%降至16%,亞洲(除中國外)和大洋洲的銷售貢獻率一直較低,無太大變化。
具體到外銷客戶上,迪卡儂是大自然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大自然對迪卡儂的銷售金額為0.77億元、1.11億元、1.57億元和1.24億元,在主要業務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18.06%、21.93%、28.87%和36.31%,呈逐年走高的趨勢。
儘管對迪卡儂的依賴較大,大自然依然認為,公司沒有向單個客戶的銷售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50%的情況,不存在客戶集中的風險。
應收帳款及流動負債高企
雖然大自然認為不存在客戶集中的風險,但其應收帳款卻較為集中,且在今年上半年暴增。
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末,大自然的應收帳款金額分別為0.47億元、0.72億元、0.76億元和1.38億元,在當期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14.01%、11.85%、16.45%和41.15%,在當期流動資產中的佔比分別為17.80%、22.44%、22.82%和35.67%。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大自然的應收帳款金額較2019年底幾乎翻了一番。
而據招股書顯示,迪卡儂、歷德等前五名客戶也是大自然的前五大應收帳款客戶,大自然前五名客戶的應收帳款金額在報告期各期末應收帳款總額中的佔比超過了55%。
除了應收帳款金額及佔比較大,大自然的流動負債也不容小覷。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的流動負債合計分別為2.23億元、1.85億元、1.78億元和1.47億元,在負債合計中的佔比分別為91.38%、89.81%、89.00%和 81.87%。
雖然流動負債金額及佔比較高,但大自然的經營性現金流卻不差。報告期內,大自然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最高的時候有2.87億元(2017年末),截至今年6月底,也有1.04億元。而在本次IPO擬募資的8.56億元中,除了7億元將被用於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建設外,還有1.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若能成功IPO,大自然的現金流也將更加充足。
《投資者網》就「應收帳款為何在今年突然大幅增加、未來將採取哪些措施降低負債比例」等問題致函大自然,大自然只回復稱,「現在是非常時期,相關信息不適合回答」。
毛利率高於行業均值
據統計,目前A股已有探路者(300005.SZ)、牧高笛(603908.SH)、三夫戶外(002780.SZ)、浙江永強(002489.SZ)、聚傑微纖(300819.SZ)、開潤股份(300577.SZ)等多隻戶外運動概念股。
大自然認為,目前在國內未有以生產充氣床墊等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但有部分上市公司涉及戶外用品領域,牧高笛、浙江永強、聚傑微纖、開潤股份屬於其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從上半年營收狀況來看,大自然在這些公司之間,大概處於居中的位置。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牧高笛、浙江永強、聚傑微纖、開潤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4億元、29.44億元、1.98億元和9.5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68萬元、6.08億元、864萬元和6438萬元。同期大自然的營業收入為3.41億元,歸母淨利潤為9492萬元。
除了經營不落下風,大自然的毛利率甚至明顯高於同行。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大自然的毛利率分別為35.99%、35.06%、39.82%和41.57%,同期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均值為30.58%、26.02%、28.68%和29.11%,
招股書顯示,大自然的業務模式以ODM(代工)為主,報告期內,ODM收入在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超過70%。一般來說ODM業務的議價能力有限,何況大自然的客戶還是迪卡儂、歷德等國際連鎖超市。對於毛利率明顯高於同行的原因,大自然在招股書中並未說明,只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的變動趨勢與同行業上市公司不存在差異。(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