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以葉帆2018-03-06
馬雲談及阿里巴巴的理念及管理方式:
我允許自己犯錯誤,我允許團隊犯更多錯誤,由於允許自己可以犯錯誤,做事情就會輕鬆起來。什麼叫創新,就是認真地玩。很認真地玩的時候,就在創新,創新必須是放鬆的。各位學習的時間最好是三天,以前我覺得學習最好是用星期六、星期天,但後來覺得你真認為學習重要的話,就應該把上班時間留下來學習。第二個,學習的時候你擔心公司要攤癱下來的話,你更要來學習。我在北京呆了一個半月沒回公司。有時候很奇怪,最重要的決定往往是在路上住的決定,往往是不在公司的時候,還往往是公司業績最好的時候。記得有一年,我、COO、CFO休假去了,結果那一個月的業績是最好的。你離開公司的時候,一個是給團隊足夠的時間去獨立思考和運營。有些決定也是他們能做的。第二個,你離開的時候,對你的幫助很大,對別人的幫助也很大。這三天時間,臨時增加一天時間,讓大家多了解一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希望都從你們身上學一點。大家有任何針對我的、針對集團的,甚至業內業外外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來探討,然後我借題發揮。人不能說我不犯錯誤:
早上我見了哈佛大學的校長。現在哈弗大學校長、賓夕法尼亞州校長都到中國來,都想了解中國經濟,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國企業的發展。學習將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我跟武衛講,阿里巴巴有機會就跟大家合作,但今天這個市場上錢也很多,別人需要的不一定是阿里巴巴的錢;第二個阿里巴巴的資源確實也不少,但未必對大家都是有用的。只有一點我相信,每個企業都是差不多,就是經驗的分享。天下幾乎沒有幾不犯錯誤。為什麼大家經常喜歡說《贏在中國》做的不錯,因為《贏在中國》那幫小孩犯的錯誤,我們都犯過,都差不多的。人不能說我不犯錯,一定會犯錯。在今年的亞布力論壇上面,林鴻講他的目的是不犯錯誤,等待對手犯錯誤。我的觀點剛好相反,第一我允許自己犯錯,第二我允許團隊犯更多錯誤,超過我。人只有放鬆了,你才能做得更好。我們現在有這樣的自信,我覺得即使我犯了錯誤都不會倒,即使我的團隊、我的同事犯了錯誤也不會倒。
當然,我們不會愚蠢到要故意犯錯誤。毫無疑問,由於允許自己可以犯錯誤,做事情就會輕鬆起來。很緊張的壓力,怎麼可以創新。你不允許團隊犯錯誤,我可以告訴你,你就不可能成長。中國傳統的用人方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最基礎的,我希望大家提升到「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你這樣才能創新。用人要疑,這個人財務做的非常好,把他調到技術部門,你要想想,這可能不靠譜,然後他說你不信任我。其實這跟信任、不信任是沒有關係的,你知道把他放到那邊去就是自殺,可以不讓他去。有人說領導你把我工作交給我就行了,什麼事兒你就別管。我一定要管的,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就要管他了。我上過很多這樣的課,當然不是一次兩次了,有的同學說沒關係,你一月份的計劃,12月份要完成,比如說一千五百萬,你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一千五百萬。到臨終的時候,我很奇怪了,怎麼樣了?他說那你就不相信我了?他講的有道理,但用人要疑。你覺得我特別放心,這樣的人心裡特別踏實,我告訴你,創新就不會有了。有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傢伙哪個方法對的,因為你不一定需要完全了解。讓人家試試看,幹嘛允許我失敗,不允許別人失敗?所疑人也得要用。
信任和懷疑都有一個度:
另外一個,我充分相信你們團隊。比如說陸兆禧。陸兆禧在運營淘寶,我就堅信這點。今天對淘寶的了解,陸兆禧比我高出不知多少,因為他90%的時間花在淘寶,我大概只有不到10%的時間花在淘寶,我不可能比他懂得更多。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做的決定,我98%以上會同意。因為我相信即使我去做,我也會犯這個錯誤,我不見得比他聰明在哪兒,唯一比他好一點的只有這幾個。第一,我抗輸的能力比他強,輸掉了,再來過,反正我們還有阿里巴巴,我們還有支付寶,我們還有阿里雲,再來一下。
第二,也許他頭鑽進去以後,因為他在具體運營裡面,他被業務綁架的可能性比我大,我不會被綁架,擱下就擱下,可能看到的信息比他多,會放鬆一點。但是我細節、執行、具體產品真搞不清楚,所以我對人經常表揚,這個產品做得好,那個服務做得好,其實跟我一點關係沒有。網上說淘寶、阿里巴巴、支付寶這個產品做的真好,馬雲真聰明,其實跟我一點關係沒有,我都不知道有這個產品。好多時候我都不知道阿里巴巴有這樣的服務,他們說馬雲真陰險,搞了這麼一個產品,推出這個服務,那個規則,其實跟我也沒關係,我也搞不清楚,逐漸時間長了,我心裡就很放得開。但是有一點,請大家記住,在團隊當中,充分授權,必須信任,也必須懷疑,任何事都有一個度,阿里文化裡面講的是一種哲學思想。
外面在傳說,我們現在是「道家」文化,人道教了。我最近出去,他們說馬雲現在進道教了,說實話,我跟道教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從道家裡面我學到了陰陽、虛實,這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是極其關鍵的。企業運營到一定程度,讀書讀到一定程度,虛的都是哲學懷疑、不懷疑、用、不用,這個度的把握。高手和低手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度的把握。
要判斷未來的災難
今天阿里巴巴肯定有很多問題是外面看不懂的,但是你說我們自己都看懂了,那也是胡扯。曾教授發了一張戰略圖,這張圖說,你一定能做得出來。我只能說,要講緣分。但是我們有一點還好,我們比任何人都堅信自己這張圖,不像有些人給VC(風險投資者)看的時候,自己都不相信這張圖。我們這張圖是給自己畫的。現在概念太多,雲計算還沒到,物聯網都已經搞得很大了,而且搞得天翻地覆了,我自己認為阿里巴巴做雲計算,不是因為概念,而是不做我們要死人了,我們就是因為我們必須要它,我們不做這個,五年以後阿里巴巴會出問題。不是我們想要更多的概念,不是想再創造一家上市公司,不是因為我們特先進,跟這個沒關係。為什麼淘寶會贏,大家可能講什麼免費政策,這些都是術,真正的道是我們不做淘寶,阿里巴巴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當年eBay的這個路子,但是很遺憾,eBay換了管理層這個路子換掉了,沒有按照這個路子走。如果當時他們設計思想跟我們今天這樣的話,形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做支付寶也不是我們想進入金融,不是想賺更多的錢,而是說不做支付寶,淘寶就活不下去了。我們每次做這個叫「沒辦法」,你一定得做。今天的雲計算跟之前一模一樣。你是發自內心覺得要做,不是因為股東要你做,不是市場概念要你做,不是投資者要你做,不是競爭對手在邊上做所以你要做,而是說我不做,要死人。當然有一點,今天不做,今天就要死人的事情,我一般也不想做了,那我寧可死掉,做好也要死的;但是今天不做,三年以後要死人,而今天一定要做。馬雲說一部手機在家創業,我已經幫助很多人一年時間實現月入十萬以上,想創業的朋友請加叄叄肆把期伍陸柒叄零CEO第一難就是難在這裡,你們都是一把手、二把手,最難的是你要判斷三年以後的災難是什麼。在所有人興高採烈的時候,你要判斷未來的災難。相反,所有人都在考慮災難的時候,你要判斷再過多少時間,穿過這個山就是一個峰,而且這個峰你自己要believe。這樣,機會就來了。
所以當CEO的難處是在這個地方,CEO是沒有功勞的。你說三年以後有這個災難,你每天的工作就把這個災難滅了,三年以後這個災難果然沒了。你不知道要幹什麼,其實你已經把這個災難消滅掉了,但是你搞了三年災難還是出來了,你就倒黴了。成功的CEO是沒有功勞的,有的時候他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