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攻擊性女性的心理是?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來減輕壓力

2020-12-24 芝芝心理

不知為何對她人採取攻擊性態度的女性不在少數。如果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和她搭話的話,可能會受到意想不到的心理上的傷害。為了不承受壓力,我們或許應該掌握應對這種類型女性的方法。本文將介紹有攻擊性女性的心理和有效的應對方法。

01有攻擊性女性的2大特徵

一言以蔽之,雖說是有攻擊性的,但其實際情況卻各不相同。下面,我們將有攻擊性女性的特徵分為2種。

·特徵1:討厭輸

首先是「討厭承認失敗」這一點。這類女性總是想創造自己佔上風的環境。因此,無論對方的意見和性格如何,她都不得不表明自己處於領先地位。她們嘗試用高壓威脅對方,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權威。這種傾向在地位受到威脅時會變得明顯。當她覺得別人在人格和能力上比自己優秀時,她就會開始攻擊,努力不輸於她人。

在她們的攻擊中,常見的是措辭粗野。毫無意義地攻擊對方,有時也會抓住對方細微的字眼,想要抓住對方的缺點。除此之外,喜歡在背後說別人壞話也是其特徵。不是當面說壞話,而是在本人不在的地方向第三者吹噓批評。這樣,第三者就會認為或說出「你更好」的評價。

·特徵2:喜歡支配

因為不服輸而攻擊別人,可以說是有意的行為。另一方面,也有女性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攻擊她人。她們很快就會開始生氣。因為有以自我為中心考慮事物的傾向,所以會把錯誤強加給對方。她們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所以憤怒總是不會平息。她們認為自己是團體中最好的。看到外貌和親和力比自己優秀的人,就無法抑制嫉妒。她們會開始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況進行進攻。此外,沒有被父母責罵而長大的女性,攻擊性也不少見。自己的失敗得到了父母的關注,一旦看到別人的挫折和失敗,就不知道如何應對。結果,不能冷靜地應對,只能在感情爆發的情況下攻擊對方。

02有攻擊性女性的3個心理

如果你了解心理,你就能冷靜地面對為什麼會有攻擊性的女性。她們的心理可以分為3種。

心理1:想保護自己

好鬥的態度也是懦弱的證據。正因為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是膽小怕事的人,所以才不得不攻擊對方。這是一種通過自己繼續站在加害者的立場上,不受對方攻擊的心理。也可以說是通過攻擊使自己看起來很強大的做法。像這樣的自己想要保護自己的意識被稱為「自我防衛本能」。如果你的自我保護本能太強,你就會開始攻擊周圍的人,以潛在地保護自己。

這些女性的根本想法是「能保護自己的只有自己」。因為不信任別人,所以即使是初次見面的人也會認為「他有可能傷害到自己」。只要這樣的心理持續下去,就不會真正向別人敞開心扉。而且,陷入越來越孤立、攻擊性增強的惡性循環。

心理2:不想孤獨

對毫無意義地批評她人的女性,有時也會產生害怕孤獨的心理。正因為意識到本來就很弱,一個人活不下去,才會依賴於與他人的關係。但是,這些類型的人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們是孤獨的人。堅持比他人保持優勢的同時,繼續保持關係。其結果,偏向於通過持續攻擊對方來吸引對方的想法。

如果你攻擊她們,她們也會害怕你。不少女性把這種狀態誤認為是「讓別人承認了自己的絕對性」。當然,對方害怕的是被語言和態度傷害,並不是認同她們。但她們不擅長與人溝通,不知道其他方法。結果,為了不因持續攻擊他人而被從人際關係中捨棄而掙扎著。

心理3:對自己沒有自信

攻擊性也與缺乏自信有關。對自己有自信的人不會胡亂攻擊別人。因為即使不被別人評價,自己也會得到認可。越是沒有自信的人,就越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開始攻擊。有時會升級,甚至達到嚴厲的批評和不講理的辱罵。儘管如此,她們還是要求別人注意,甚至不惜採取這些行動。

另外,沒有自信的人不能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想法。會被幾句話所吸引,深信自己被否定了。這樣的狀態反覆出現的話,情緒就會變得不穩定,越來越失去攻擊以外的應對方法。但是,這種類型的特徵是只能攻擊比自己不優秀的人。因為本來就沒有自信,所以比自己優秀的人並不會頂嘴。對上司、長輩、集體中受歡迎的人什麼也不說,只以立場薄弱的人為目標。

03對付有攻擊性女性的3種方法

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和有攻擊性的女性交往也只會感到焦躁。記住應對方法吧。

處理方法1:不理睬

乾脆不理睬是有效的應對方法。如果你每次被攻擊都反駁,你就會精神疲憊。而且,比起對方,自己更有攻擊性,所以也會陷入自我厭惡的狀態。如果你不理睬對方,攻擊就沒有意義了。攻擊性的女性們的根源是「希望被關注」「希望站在比對方更高的位置上」這樣的心理,無視她作為反應是有效的。

相反,如果情不自禁地進行強烈的反駁,或者露出痛苦的表情的話,就和對方想的一樣了。她們喜歡攻擊對象的消極反應。她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她可以用他的語言來控制她的對手,所以攻擊會越來越升級。如果受到攻擊,就不能正面交鋒。隨便充耳不聞,等對方厭煩吧。在此期間,努力消除壓力,不留下精神上的損傷是很重要的。

處理方法2:不暴露漏洞

好鬥的女性在瞧不起對方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為了不被她們利用,要努力不讓她們看到漏洞。如果沒有被攻擊的要素,她們應該也不會靠近。「沒有信心的人」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人。對她們來說,沒有信心的人是最好的目標,因為她們似乎可以攻擊和打敗她們。因此,如果你平時表現得很聰明,你就不會進入她們的視線。

另外,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注意迅速準確地處理。如果在工作崗位上暴露出迷惘的姿態,就會被認為是「想攻擊」。除此之外,原本不進入和她們深入的關係也是一種方法。如果保持適當的距離感,只要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她們也不能突然進攻。如果平時就能劃清界限地交往的話,也不會有任何漏洞吧。

處理方法3:交更多的朋友

許多有攻擊性的女性都選擇弱者作為目標。對自己不自信的類型很容易被她們盯上。相反,性格積極開朗的人很難受到攻擊。本來,開朗的人在組織內有很多朋友,所以即使攻擊也沒有勝算。她們在攻擊前看清對手,所以可以在有很多盟友的時候保護自己。

如果她們不小心攻擊了一個有很多盟友的人,她們就必須與許多人作對。這樣的話,她們在組織中的地位就會變差。如果你平時努力建立自己的盟友,你就會減少受到她攻擊的機會。當她們有一個不容易受到攻擊的環境時,她們就會保持距離。要避免攻擊,不要只考慮跟她們的關係,要努力得到她們中間的人的支持。

結語

當你和一個有攻擊性的女人在一起時,你的心會越來越累。即使在自己完全沒有錯的狀態下,也會被不講理地說一頓,所以會有很大的壓力吧。她們的性格不能馬上糾正。正因為如此,自己有必要學會應對方法。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幫高三學生緩解壓力?大學生怎樣應對焦慮?心理學專家來...
    心理學專家建議這樣做用「心」戰「疫」(61):疫情期間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減輕焦慮感?心理學專家來解答用「心」戰「疫」(62):疫情期間親子關係緊張怎麼辦?心理學專家分享家庭教育「五部曲」用「心」戰「疫」(65): 居家期間如何處理與家人的矛盾?
  • 心理學:定期改變房間布局,能夠大大減輕你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你稍微改變一下房間的布局,你的情緒就會變得放鬆起來,你的心理壓力也會得到緩解。對於每個人而言,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那些嘗試過改變房間布局的人,也的確減輕了不少心理壓力。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奇妙變化,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還是比較簡單的。其中涉及到了注意力效應、新鮮感刺激、對生活掌控感以及狀態終結效應。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度解讀。
  • 心理學:定期改變房間布局,能夠大大減輕你的心理壓力
    其實只要你稍微改變一下房間的布局,你的情緒就會變得放鬆起來,你的心理壓力也會得到緩解。對於每個人而言,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那些嘗試過改變房間布局的人,也的確減輕了不少心理壓力。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奇妙變化,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還是比較簡單的。其中涉及到了注意力效應、新鮮感刺激、對生活掌控感以及狀態終結效應。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進行深度解讀。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的來源及疏導措施
    疏導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已經是一個十分關切的問題。因此,我選擇了這個主題進行調研,旨在通過中學生心理壓力問卷調查,來充分了解學習壓力帶來的種種影響,並探求疏導壓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塑造一個心理健康、樂觀豁達、富有愛心、懂得感恩的優秀畢業生。
  • 高三學生心理壓力來源及疏導措施
    針對以上造成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原因,可以嘗試採取下面的措施:      疏導措施之一:要舒緩孩子壓力,首先家長充分相信孩子、接納孩子;其次是家長要接受現實,孩子們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更不能認為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出息,即使考不上大學,自己所學知識將來肯定會有用武之地。
  • 高校學生如何處理就業壓力、畢業壓力和科研壓力?心理學專家給出四...
    為大家送上「心理處方」相關閱讀應對新冠肺炎,這5大心理策略給師生3位心理學教授詳解:徵集提問!心理學專家建議採取「5個行動」用「心」戰「疫」 ㉞:疫情時期,老師遠程辦公如何處理職家矛盾?心理學專家建議採取3個行動用「心」戰「疫」 ㉟:疫情時期如何為青春期孩子營造溫情家庭氛圍?心理學專家這樣說用「心」戰「疫」 ㊱:疫情帶來的消極情緒如何調整?
  • 墮胎對女性心理有傷害
    墮胎是一個「破壞生命的過程」,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曾調查發現,不少女性在墮胎後會表現出:「感到很悲傷和哀痛」;有的會有「深深的內疚感」。  即使過了多年,一些女性還會「一想起這事(墮胎)就突然哭出聲來」……  醫學專家將墮胎後出現的心理現象叫做「墮胎後症狀」。
  • 睡覺磨牙或暗示心理壓力大 減輕壓力很重要
    不過成年磨牙也逐漸增多趨勢,這與成人的心理狀況有關,屬於潛意識中的心理壓力。想要擺脫磨牙,減輕心理壓力很重要哦。口腔生理學與心理學認為,口腔是人體首先興奮的源點,是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緊張、悲觀等情緒的功能。當今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每一個人都試圖驅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體力運動和精神轉移,而有些人則表現為磨牙。
  • 疫情期間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減輕焦慮感?心理學專家來解答 | 用「心...
    為大家送上「心理處方」相關閱讀應對新冠肺炎,這5大心理策略給師生3位心理學教授詳解:徵集提問!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專家為你解答心理學教授為你講解聽心理專家分享建議:疫情當下如何向孩子解釋新冠肺炎?聽聽心理專家怎麼說:防疫期間與家人有矛盾如何處理?
  • 「與狼共舞」之如何管理心理壓力?
    二是內在的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壓力等,這些壓力保持人的警覺(清醒狀態)和合適的行為模式。壓力過小的生活讓人消沉、昏昏欲睡、機體懈怠、思維變慢。但有兩種壓力可能使機體調節失常,一是突如其來的過大壓力,二是持續不變低量的壓力。壓力是一種不勝任感表現壓力管理,是每個人一生的修煉。
  • 積極心理學告訴你:這才是緩解高考壓力的最好辦法
    可是從考生的角度,這些勸慰對減輕自己的壓力起不到絲毫的作用。現在,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一下,壓力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有效的應對壓力。壓力從何而來?這對胃來說,壓力就產生了。總之,壓力會產生本質上是認為這件事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已經超過了自己能夠應對的範圍。如何應對壓力? 不光是高考,當我們應對任何壓力的時候,很可能採取這兩種應對方式是:轉移和逃避。
  • 如何緩解新婚備孕女性的心理壓力?
    心理因素影響著激素的周期性變化,進而影響卵巢的興衰。所以,在催促一個女性「趕緊生娃」前,應該好好關注這位女性的心理健康。女性操持家務,侍奉公婆,掙錢養家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是「理所當然」的一種現象。4) 其實,很多女性在熟悉的家中,可能還是某些家長的「小公主」,突然變成別人家的「外人」,心理的壓力已經相當大。這個時候,如果再加上一些「催生」「婆媳」這些麻煩,女性婚後承受的思想壓力真的只有你們想不到。
  • 【漫話抗疫】您每時每刻關注疫情,恐慌心理會加重還是減輕?心理學...
    在這次的疫情當中,大家緊張、焦慮、擔心,因為我們確實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它提醒我們處在一個非正常的狀態下,我們必須多採取措施,做好自我防護,也遵守嚴格管控的管理方法,來避免這種病情的傳染,所以負面情緒是有意義的。但是負面情緒積累得太多,它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當人處在積極情緒狀態下,就會有一些更積極的行為後果。
  • 心理學:喜歡吃辣的人,可能更有攻擊性
    由雅小姐:每天分享身邊有趣、實用的心理學。同理,有些西方國家認為「人如其食」,也許是給予食物進入身體後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我們吃的食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我們的心理特徵。食物有酸、甜、苦、辣、鹹的五種,而只有辣最特別。辣的感覺是通過辣椒素作用於舌頭的味覺纖維上的受體蛋白而產生的的。
  • 【戰「疫」心理健康】正確認識心理壓力
    所以說心理壓力的來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問題五花八門。其實心理壓力是社會中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正在或即將面臨的問題。適當的心理壓力,可以使我們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應對心理壓力呢?首先,正確對待心理壓力,承認心理壓力。然後,根據自己的特點,找出適合自己的緩壓方法。
  • 心理學:表達攻擊性,是一種取悅自己的能力,請問你具備嗎?
    攻擊性的心理學意義有網友提問:每當別人提出過分要求時,雖然心裡有怨言,也不好發作,怕影響人際關係。但是憋在心裡不發洩,又很難受,不知該怎麼辦?攻擊性是心理學中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個概念,這一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攻擊性是一種心理能量,如果一個人不能象徵性、合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就會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導致精神病。
  • 學生考前會出現哪些心理異常?專家教你如何為孩子考試前減輕壓力
    隨著重要考試一天天臨近,孩子們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崩得緊,巨大的學習壓力常常讓孩子身心俱疲。那麼,學生考前會出現哪些心理異常?家長如何在考試前為孩子減輕壓力呢?一、學生考前易出現的心理異常1、自身氣質性格因素就心理學來說,孩子氣質特點也影響著學生應試心理狀態。一般地說,多血質、粘液質的學生心理承受力要強一些,不易產生過度焦慮;屬於膽汁質、抑鬱質的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就弱一些,容易產生過度焦慮。
  • 初三高三學生如何應對升學壓力?心理學專家支招
    初三高三學生如何應對升學壓力?  少施壓,讓孩子把焦慮控制在「中等偏低」  「時隔三個月重返校園,多數學生感受到壓力在所難免,尤其是畢業班學生,面對緊張的複習迎考和接踵而來的一次次模擬考試,出現緊張、焦慮的情緒是正常現象。大量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面對學習和考試這類比較複雜的任務時,保持中等偏低的焦慮感、壓力感和喚醒水平,有助於他們在任務中獲得好成績。」
  • 心理學---讓顏色緩解心理壓力
    由於人們的生活經驗、傳統習慣及年齡性格等不同,對色彩可產生的心理反應也自然不同。不管什麼顏色,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顏色來調節自己的心情,以下7種色彩,讓乏味跟你的說拜拜,還自己一個好心情!1. 黃色  黃色給人輕快、透明、充滿希望的心理暗示,堪稱健康陽光色。  在色彩心理學角度講,黃色是最能改善心情的顏色之一。淡黃色、芥末黃和暗黃色,都會讓你的房間亮起來、醒過來!
  • 【省交通廳】大坂山隧道收費站採取積極措施應對車輛高峰
    7月23、24日,適逢周末,車流量較平時又有大幅度的增長,為了使車輛快速通過收費站,該站積極採取措施應對車輛高峰:一是管理人員放棄休息時間,在站職工全部到車道引導疏通,讓車輛有序排隊、依次通過,同時,強調文明手勢和文明用語,要求車輛高峰期文明服務不打折扣。二是積極與當地交警大隊聯繫,安排專人在隧道南北口進行疏導,根據實際情況在隧道內分時段雙車道單向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