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選擇美國本科申請的時候除了常見的大U之外,也會考慮到文理學院的申請。文理學院在國內的普及還不是很完全,很多家長和國人對此了解的很少,甚至有點認為這些是「野雞大學」,但實際上頂尖的文理學院的申請難度是不低於哈佛、耶魯的。今天慧德留學就帶大家了解下美國文理學院和相關的申請情況。
首先大家要了解到文理學院也是正規的美國本科教育,最初就讀文理學院的學生都是貴族後裔,所以文理學院注重的是學生的素質培養,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畢業於韋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宋美齡,基於這樣的教育理念,文理學院的課程少了一些實用性,卻多了許多人文關懷。還有很多名人像賈伯斯畢業於Reed College,王力宏畢業於Williams College的音樂學院,郭沫若、梁實秋都畢業於Colorado College,等等。
從文理學院的英文翻譯「Liberal Arts College」來理解,Liberal就是「自由主義」的意思。
文理學院注重全面綜合教育,強調發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其課程設置以基礎學科為主,涵蓋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門類,以此來區別於以職業培訓或科學研究為導向的綜合性大學。
在大部分美國人心目中,文理學院往往代表著經典、小規模、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許多文理學院的學術聲譽往往不亞於耶魯哈佛這些常青藤大學,因而成為很多美國上流社會及貴族子女的首選。
怎樣的學生適合申請文理學院
美國文理學院一般位於鄉村或小鎮上,相比地處鬧市的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很安靜,學習氛圍更佳,但是相應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也會匱乏一些。如果你偏愛安靜的環境,喜歡緊湊型學校,還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或者對很多領域都感興趣,那文理學院無疑非常適合你,並且你獲得獎學金的概率要比上綜合性大學高得多(當然文理學院的學費整體也是比大U貴的。。。。。。)。反之,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活潑、希望有很多機會接觸美國社會的人,那麼綜合性大學或許更適合你,大都市的氣息、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眾多的社團組織,會更大程度釋放你的才華和心性。
如果在規劃初期對未來的專業沒有十足的把握和興趣,慧德留學建議文理學院是最好的選擇,這些院校提供的通識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拓展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便於日後讀研時選擇真正喜歡的方向。當然大U也有undecided/undeclared專業,但是基礎教育部分確實文理學院要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文理學院較鮮明的特徵是學校規模小,通常只有2000多人,跟動輒1萬多人的綜合性大學比起來,文理學院的建制甚至有點兒像中國的高中。正因為學校小,文理學院通常採取10人到15人的小班授課,小班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尤其是與老師交流的機會。而且,文理學院的老師沒有科研壓力,不用搞各種課題,他們全部的工作就是授課,大多能一心一意撲在教育學生上,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都非常好。
文理學院申請難度
和美國大U一樣,文理學院的申請也需要提交託福、雅思、SAT等考試成績,美國排名前50位的文理學院對相關考試的成績要求差距不大,託福分數要求在100+,雅思在7+,而SAT的成績在1450+。
相比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錄取時的彈性要大得多,但這並不是說文理學院的門檻低,而是它審核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鑑於目前申請文理學院的國際學生並不是很多,校方在審核學生素質時會格外注重學生的文字和口頭表達功底,比如會很看重文書。而且,如果有讀研打算,從文理學院升入綜合性大學是非常不錯的求學路徑。大U的話會把研究資源優先給到研究生和博士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的話,大U也佔有先天的教授和項目資源,更利於套磁,兩者各有利弊吧。
對比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的優勢在哪裡呢?
文理學院的突出優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關注學生個人素養與精神成長。
第一,高度關注學生。
與綜合性大學注重教師科研及研究生情況截然不同的是,文理學院只提供本科教育。事實上,許多大學的明星教授,包括常春藤盟校,與本科生接觸的機會很少。文理學院往往非常注重本科生的校園生活。更少的學生,更親密的學院設置通常給大家更多的機會去建立友誼、保持長期持久的關係。
第二,小班制
致力於小班授課和廣泛學習基礎科學,這是與大型綜合性大學有明顯區別的。文理學院一般較小,平均『「班級」人數不超過30人。這樣一來,學生與教師的比例非常小,讓教授對學生有更多的個人關注。一些入門課程可能達到40到50人,但多數班級要小得多。而綜合性大學的入門課程,上課人數多達數百人,相對小些的課堂還經常會有助教為學生授課。
第三,良好的讀研準備
如果學生認為只有進了一流公立大學或常春藤才能順利申請到研究生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據統計,畢業於文理學院最終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學生比其他院校多出兩倍。這與文理學院為本科生提供豐富研究經歷是密不可分的,而綜合性大學的研究機會是優先考慮研究生的。
第四,企業看重文理學院學生素質
文理學院的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如何思考、交談和寫作。這些可能不是所有學校學生都具備的素質。在小班制環境下,文理學院要求學生寫論文、做班級演講並與同學和教授進行交流和合作。一項新的企業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及僱主聯合會表示,企業非常看重文理學院傳授學生的三項重要技能:溝通技巧、分析能力和團隊合作技能。文理學院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特色,它把精力完全放在教學上,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五,助學金/獎學金的發放相對於綜合大學更為慷慨。
對於本科申請來說,一般情況下能發放全額獎學金的美國大學主要集中在美國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Education)系統之內。如果學生需要助學金,會發現私立文理學院往往比州立院校更加慷慨。因為文理學院願意花費大部分自由資金來資助學生。
基於上述獨特的教學理念,文理學院在美國有非常高的聲譽,甚至在某些領域的成就高於綜合性大學。可以說,此類學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導人搖籃」。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文理學院畢業生數量只佔美國大學畢業生的3%,但歷屆美國總統有20%是畢業於文理學院。從1960-1998年,文理學院走出了20%的普立茲獎獲得者和8.3%的全美國最富有的CEO。毫無疑問,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除了野心、智慧之外,還得益於文理學院紮實的通識教育和對學生能力的鍛鍊。
文理學院的著名聯盟
另外,因為學校規模都不大,同一地區的文理學院一般會組成學院聯盟 ,教學和很多其他資源都共享。雖然每個學院各有各的運作,但聯盟裡學校中的學生可以到這幾個學院的任何一個學院拿別的課程,在不同餐廳吃飯,參加跨校俱樂部等。這麼做讓這些學校能夠保持小型學校氛圍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大型學校的資源。
五個著名聯盟:
克萊蒙學院聯盟 Claremont Colleges:
Pomona College,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Harvey Mudd College, Pitzer College, Scripps College
麻薩諸塞州五校聯盟 Five Colleges:
Amherst College, Hampshire College, Mount Holyoke College, 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賓州三校聯盟:
Swarthmore College, Haverford College, Bryn Mawr College
俄亥俄五校聯盟:
Oberlin College, Kenyon College,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 Denis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Wooster
緬因CBB聯盟:
Colby College, Bates College, Bowdoin College
文理學院和大U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具體哪個更適合你。就像慧德很多的美高的學生,他們是不想考慮文理學院的,因為美高在村裡已經待了4年,極度渴望大城市的生活。。。所以需要明白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未來的發展規劃,這樣在本科階段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