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

2021-01-08 黃雀兒哥

營銷者需要掌握各種利用人的動物屬性慾望的方式,才能有效的控制人的動機和欲望。

人的集體意識和人的集體無意識!

每個人都被連接到一種集體意識中,通過判斷他人的做法,人們會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修正自己的行動和行為。

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建立和在企業內部的宣導,包括但不限於某些企業每天早上抽瘋式的跳操,也是「人的集體意識和人的集體無意識」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應用。

這是一種更加隱形的、利用人的原始的渴望被接受的人性本能。

那些不會被遺忘的,也不會被驅逐出人類部落的進化本能。

營銷者正以你無法想像的方式利用這種說服的力量。

好像很多廣告的畫面,都是一群人在選擇同一個產品或者品牌,或者是超多的人都在選擇一個產品。銷量遙遙領先,4億媽媽的共同選擇,都是從這個本能出來發揮作用的。

集體意識的進一步應用就是所謂的pro版或是限量版的設計!

是一種融於集體又高於集體的體現!

一個產品或者品牌一旦成為了流行和大眾的選擇,就很難照顧到人的表達個性的需求,如果沒有特殊版本的設計,很可能會將少部分需要在趨同的前提下,體現個性和優越感的潛在客戶擋在門外。

iphone 從3GS開始直到x系列,都沒有pro版本的設置,更多是顏色的和內存和容量大小的不同,因為那個時代,使用iphone某種程度上已經代表了pro,但是當iphone成為街機之後。

apple公司在大的品類產品中,都推出了pro版本的設計,比如ipad pro、mac pro、iPhone pro。這樣專業版的設計,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一種身份的識別,並不是真正的提高生產力的體現。

比如在網際網路圈子裡,CEO、COO、CTO三個大O,甚至凡是帶個O的高級管理者,幾乎個人電腦標配MBP(macbook pro),如果某個O,不是用這個電腦,會讓圈內認為這個公司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或者是實力太弱。

而且蘋果為了區分這一點,在外觀上,將一貫在A殼使用的經典logo呼吸燈,而且是更有傳播力的呼吸燈,改成了低調的鏡面反光的logo設計。

要知道,對於這些O,MBP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回覆郵件,審批一些事務,90%的O,兩千塊的入門級pc已經完全可以勝任了,甚至還有大量的能力剩餘。

限量版的設計

可以限制產品的數量,讓人們感覺到這個產品的需求量巨大,如果「每個人」都想要一個,那麼在潛在消費者看來,這個產品就更有價值。製造稀缺的感覺會刺激人們擁有的渴望,以及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

你的擁有意味著「世界的某個角落某個可憐人」就失去了機會!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但是你不出手,那你就是那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某個可憐人」了。

想要他人擁有的東西,也是人類的本性。

防火防盜防閨蜜,其中的防閨蜜就是這個道理,不是說你的男朋友就一定好,但是你們能成為閨蜜,一定有一些相同的價值觀或是興趣喜好,甚至在擇偶的一些條件上。

即使你的男朋友不一定完全適合她,但是她就是想要你的。

因為你的男朋友對於她來說是限量的,而且是全世界只有一個!而且一旦擁有之後,她就獲得巨大的自我認同和成就感,這樣的渴望,遠遠超過了閨蜜關係帶來的「穩定和舒適」。

如果閱讀這段文字的你就是那個「奇貨」男朋友,那恭喜你了!多注意身體啊。

相關焦點

  • 榮格口中的集體無意識,應該是人類的全體共同意識信息庫
    西方學術界,關於潛意識(無意識)的研究,要數弗洛伊德和榮格。榮格繼承了弗洛伊德的學說,並對他的無意識的構成內容作了全新的修改。榮格認為,人的意識從廣義上包括意識和無意識,而無意識有兩個層次:「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
  • 高考倒計時:集體意識還是集體無意識?
    高考倒計時、高考誓師這類集體行為,與其說是通過集體意識塑造考生的個人意識,不如說是任由集體無意識綁架考生的個體意識。個人的考試結果只關係個人,本無關於集體利益。當然,或許關係到老師的福利、學校的招生、父母的面子,但這些原本是不該考生考慮的問題。考生此時需要的是個體關懷,而非標準化的「集體召喚」。
  • 華夏的古老智慧與榮格,集體無意識和天垂象
    按照現代時髦的,接近科學的解釋,就是榮格的集體無意識觀點。要理解這種觀點,首先要有人類集體命運共同體的觀點,把全人類當多一個大整體。其實,就是我們傳統的天人合一論,天人互相感應,說來說去還是自家老祖宗的觀點。
  • 心理學上說的「意識」和「無意識」是什麼?
    答:這裡,我們需要粗略地了解心理學上的意識和無意識。意識,指的是心靈中能夠被人知覺的內容,如感覺、認知、記憶、思維和情緒等。據說,對於意識,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甚至學者之間連對它的定義都有很大分歧。我們所知道的是,人類動用意識來學習新事物、提升認知、應付複雜的事情。
  • 心理學上說的「意識」和「無意識」是什麼?
    問:人們常說的意識和無意識,到底是什麼?答:這裡,我們需要粗略地了解心理學上的意識和無意識。意識,指的是心靈中能夠被人知覺的內容,如感覺、認知、記憶、思維和情緒等。據說,對於意識,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甚至學者之間連對它的定義都有很大分歧。
  • 群體心理和集體無意識|讀勒龐《烏合之眾》和榮格《心理學與文學》
    現代人類認識到,潛意識(無意識)這種東西的確存在。榮格的老師弗洛伊德認為,表面的生活習俗覆蓋了潛意識,潛意識不能侵入到意識中去。藝術家為了挖掘個人的深潛意識,通過半夢半醒的方式進行寫作,穿透表層抵達深層,讓在下意識領域裡躲藏已久的自我來創造藝術。這種藝術也就是超我藝術。於是,產生了各種潛意識外化的藝術作品。
  • 觀察家 | 集體無意識:窺見遠古心靈的痕跡
    無意識是深藏在意識之下的意識,不屬於意識的範圍,但能夠影響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和無意識的關係類似冰山之尖和冰山的水下部分,不可見的部分更大;更像是物質與暗物質的關係,彼此的聯繫若有若無。據計算,暗物質和暗能量佔宇宙質量的95.1%。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它們存在的直接證據,但間接證據不斷被發現。
  • 「末日情結」源於集體無意識恐慌
    當前位置:首頁 >> 主打 2011.12.26 星期一 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王成義訪談 「末日情結」源於集體無意識恐慌 作者:趙雙勇   □本報記者 趙雙勇  濟南時報:你相信2012年是「世界末日
  • 《精神分析》系列淺淺聊-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及原型
    在關於榮格的第一篇分享中,我們提到過榮格將弗洛伊德所說的無意識,分為了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關於集體無意識,像之前幾期分享的那樣,如果我們將無意識中的一部分認為是一種「遺傳」的時候,這是可能的。
  • 「吃肉喝湯論」中的集體無意識
    它的可怕不僅僅在於這些追隨者的權力觀和價值觀的迷失,更在於這種怪誕的迷失,常常是封閉權力系統內的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這種無意識並非憑空而來或是無來由出現,而是「無數同類經驗在某一種族全體成員心理上的沉澱物」,而所以能得以沉澱,則是在於有著相應的社會結構作為這種集體無意識的支柱。
  • 從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到高科技時代的本能觀想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20世紀人格分析心理學派創立者,生於人文景致的瑞士,遍訪古法盛行的印度和科技發達的美國。榮格與佛法的淵源,幫助其思想同時在東西方得以傳播,並以其宏大的集體無意識「原型」理論架構對社會與人文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學術圈不少觀點認為同時代的弗洛伊德「性本論」並非想像的那麼具有說服力。高科技正主導著全球日新月異的發展進程,神話故事中的「天上1日地上1年」逐漸變為現實,現代社會一天的進步速度甚至相當於史前1萬年的概念。
  • 儒家文化的最大遺毒就是「習慣虛偽和集體無意識」
    在新的時代和歷史條件下,我們反思過去,是為了現實和未來。這是儒家文化起死回生之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再造之緣。  1  首先,要把儒家文化看作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就必須跳出儒家學說那些具體瑣碎的細節規定而把握其總體的精神,這種精神幾千年來支配著中國人的意識形態,幾乎到無孔不入的程度。
  • 心理學:集體和社會的潛意識
    我們都知道個人有潛意識,那在集體和社會中有沒有潛意識呢?什麼又是集體和社會的潛意識呢?今天我們聊一聊心理學上的集體潛意識和社會潛意識。我們聊集體潛意識就得了解集體潛意識它的對應的集體意識是什麼,什麼是集體意識呢?
  • 破除家庭教育中的集體無意識比立法更重要
    精神分析學大師和創始人榮格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偉大的心理學家,榮格用他的天才般的大腦對人的無意識心理現象在佛洛依德的基礎上提出了個體無意識和非個體(超個體)無意識。個體無意識好理解,就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通常都會有的一些無意識的行為,例如口誤、筆誤、嘮叨等等;非個體無意識是指在基因和文化層面就決定了的普遍存在的個體無意識行為,例如男性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女性、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
  • 榮格心理分析:集體無意識、情結、陰影與人格面具
    集體無意識:一邊奔赴北上廣,一邊逃離北上廣其實,人人都想要去北上廣發展的背後,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是: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就是個性化的那一部分,集體無意識就是族群的祖先們傳給我們的生存經驗與情感體驗,我們雖然幾乎意識不到、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在一定條件下會被喚醒、激活,成為了種族的共性。
  • 愛情是集體意識的一部分,接吻則很可能是體驗集體意識的方式
    【編者按】伴隨著吻的歷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語言人類學教授馬塞爾·達內西串聯起西方神話、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的愛情故事,講述了愛的禁忌、渴望與慘烈,並且引用了歷史上多位理論家的解讀。「愛情是集體意識的一部分,接吻則很可能是體驗集體意識的方式」就來自社會學奠基人之一涂爾幹的分析。
  • 奧斯卡提名動畫《村莊》:荒誕寓言式人性,道德墓園的集體無意識
    《村莊》無疑是一部荒誕寓言式人性悲劇,描摹了身處道德墓園的集體無意識。本文將從人性透視和現實隱喻兩個角度,賞析這部奧斯卡提名動畫短片的藝術魅力。一言以蔽之,集體無意識本質上是由社會遺傳所決定的群體人格。榮格在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基礎上提出了新的概念。當時弗洛伊德提出「個人無意識」(潛意識),榮格就提出了「集體無意識」(集體潛意識)。注意:這裡的「無」可不是「沒有」的意思。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
  • 這些童話故事裡,有你不知道的集體無意識
    作者是臺灣榮格心理分析師和治療師,她順著童話故事的線索,對集體心靈無意識作深入開掘。閱讀這本心理分析類書籍,可能會讓我們習以為常的故事擁有嶄新的切入視角,進而讓自己能夠有希望超越個人的局限性。此外,本周書單從文學、經濟、藝術等類別選擇了6本好書為大家推薦。
  • 「巧合」並不存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兩個量子單獨看任何一個動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放在一起就顯得很特別,這就和「說曹操,曹操到」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意義」,而這個「意義」是我們人類的思想所賦予的,所以人類的意識讓兩個量子產生了糾纏。這也就是為什麼量子世界是由我們的意識所決定的。那麼這種「意義」或者說這種深層次的意識從哪來的呢?榮格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概念:「集體潛意識」。
  • 「巧合」並不存在——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兩個量子單獨看任何一個動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放在一起就顯得很特別,這就和「說曹操,曹操到」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意義」,而這個「意義」是我們人類的思想所賦予的,所以人類的意識讓兩個量子產生了糾纏。這也就是為什麼量子世界是由我們的意識所決定的。那麼這種「意義」或者說這種深層次的意識從哪來的呢?榮格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概念:「集體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