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癌複查前必看!最全的複查流程及要點,建議收藏
今年立秋,河南的李大爺在體檢的時候發現了左肺下葉出現了結節,去醫院檢查竟然是非小細胞肺癌。由於發現的早,主治醫生張教授給李大爺做了肺癌切除,術後聯合輔助治療,李大爺便很快出院了。出院前,張教授千叮嚀萬囑咐,三個月以後一定要回醫院進行隨訪複查。
-
肺癌早期能活多久 肺癌術後護理注意這些
如今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藥品能夠完全治療癌症,一般人們患有癌症之後,都會在一段時間內失去寶貴的生命,這令人非常的難過,那麼,患了肺癌在早期治療之後,能夠活多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肺癌早期能活多久?早期肺癌手術後注意事項。
-
直播演員在成都做ICL晶體植入手術全過程
近日,演員、模特尼加提在成都普瑞眼科醫院順利完成ICL晶體植入手術,由全球ICL手術量大獎獲得者艾碧君院長主刀。術後3小時,尼加提雙眼視力恢復至5.0,忍不住感嘆現代現代科技的發達,坦言不戴眼鏡的感覺簡直太爽!當天,演員尼加提的ICL晶體植入手術過程在全網進行直播,引來眾多粉絲圍觀。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每6個月複查一次,然而最近他一直感覺乏力,體重好像下降了五六斤,離上次複查不到五個月,老張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提前複查,果然CT發現了問題,肝臟發現兩個不到1公分病灶,從病史和CT形態看,考慮轉移灶。
-
電腦族做完ICL晶體植入術後要怎麼用眼
手術矯正近視眼在如今已經很普遍,雷射手術和ICL晶體植入都是不錯的矯正方式,雷射手術主要是對角膜進行塑形,如果角膜厚度和曲率不符合手術要求,或者近視眼度數比較高,做雷射手術的效果並不理想。ICL晶體植入就是針對高度近視者比較好的選擇,那麼電腦族做完ICL晶體植入術後要怎麼用眼呢?
-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在覓健社區,有覓友發帖詢問關於肺癌術後複查結果:「右肺腺癌早期,術後增強CT顯示左肺尖有小結節,屬於遠處轉移嗎?」由以上可知,其實肺小結節出現的原因還有很多種,一般真正是肺癌的往往是少數情況,因此檢查出肺小結節的人也不必太過驚慌,但需要注意的是,惡性腫瘤往往是由良性發展而來的,因此也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而如果確診了肺癌,在手術後再次發現小結節,又是怎麼回事?肺癌術後檢查出了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
-
起搏器植入術後的那些事
世界上第一位接受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治療的患者,在走完他84年的生命旅程時,已經依靠起搏器生活了42年。這一偉大的技術已使逾2百萬人受益。心臟起搏技術已成為生物醫學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和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重要方法。隨著起搏器植入的普及,對於起搏器植入術後的注意事項、參數程控等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就起搏器植入術後的生活注意事項總結如下,希望給讀者提供起搏器植入術後的生活指導。
-
海南多位肺癌術後康復者分享經歷:樂觀是「良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6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近日,海南省人民醫院舉行以「肺腑之談,見證奇蹟」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南肺癌康復5年病友交流會,多位肺癌術後康復患者分享抗癌經歷和術後管理經驗,為正在接受治療的或新發的肺癌患者,傳遞治療信心和希望。
-
好好的肺癌術後,怎麼就復發了呢?那是因為沒有做好這件事!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及死亡率均佔據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外科手術是 NSCLC 的重要治療手段。復發轉移是肺癌手術後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術後的隨訪監測非常重要,規律有效的隨訪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復發轉移或第二原發腫瘤,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肺癌患者預後。
-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不見了
雖然其他部位的腫瘤粒子植入引導技術標準尚未達到共識,但國內外學者在頭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腫瘤的治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涉及病種有口咽、下咽、頸部腫瘤、頸部淋巴結轉移腫瘤、食管癌、肺癌、肝癌、肝癌門靜脈癌栓、胰腺癌、胃癌、宮頸癌、直腸癌、輸尿管癌、、顱內腫瘤、四肢軟組織腫瘤等等。
-
粒子植入手術後那位病危的腫瘤晚期患者順利出院了
從4年前確診肺癌的那一刻,他先後經歷了肺癌手術、術後腫瘤復發、全身化療、局部放療,幾輪的治療下來原本180斤的他只剩90多斤。4個月前,王大爺再次因為胸悶來醫院複查,胸部CT顯示腫瘤又復發了,復發的腫瘤將王大爺的氣管壓扁了,所以他總感覺胸悶。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一定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老張是個早期肺腺癌病人,3年前在當地腫瘤醫院手術,因為分期比較早,IB期,又沒有明顯高危因素,術後就沒有進行輔助治療。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每6個月複查一次,然而最近他一直感覺乏力,體重好像下降了五六斤,離上次複查不到五個月,老張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提前複查,果然CT發現了問題,肝臟發現兩個不到1公分病灶,從病史和CT形態看,考慮轉移灶。
-
肺癌術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哪些症狀要小心?早發現、早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ⅠA期術後無需輔助治療,ⅠB期考慮輔助治療以及Ⅱ期、ⅢA期需要輔助治療,經過治療之後,體內殘留的癌細胞數量可能不一樣,分期越晚殘留的癌細胞或許越多。3、肺癌的易感性或許沒變癌細胞是癌基因突變、失活等變化而發生,每個人的癌基因可能不一樣,突變點多少也會有差別,也就是病人對癌症的易感性不一樣,術前、術後不會變化。再有一些外環境的致癌因素改變了麼?致癌因素的作用也不會因剛剛改變就停止,慢慢才減弱。
-
近視矯正手術-蘭州愛爾ICL晶體植入的術後分享
之前有了解近視手術方式,因為度數太高只能做ICL晶體植入。 一切的起因是因為一些原因同事天天念叨讓我去做手術,某一天我就深深的鼓起勇氣就去蘭州愛爾眼科醫院做了一個初步的檢查,這個醫院也是她推薦給我的,當時只是做了一個電腦驗光和眼壓,然後聽見護士說我的度數,眼淚不由自主的留下來了,看著那個驗光單一直哭,我要瞎了1600度。
-
ICL晶體植入手術全攻略和指南,安全嗎?
5、ICL晶體植入手術對眼底有影響嗎? 答:ICL手術前會對眼底進行詳細評估,手術不涉及眼底,對眼底沒有影響。 6、ICL晶體植入手術可以同時矯正近視和散光嗎? 答:可以。ICL可全矯-0.5D—-18.0D的近視和-0.5—-6.0D的散光。
-
科普| 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竟還有這麼多注意事項?這一篇全get!
張醫生參與晶狀體不全脫位術後隨訪一年半,常常被焦急的家長微信急call——抗生素可樂必妥(或莫西沙星、託百士)術後1瓶,每天3~4次用完即可非甾體消炎藥普拉洛芬術後1瓶,每天3~4次複查時再開1瓶,兩瓶用完即可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胸外科專家詮釋肺癌的「前因後果」
肺結節就是肺癌嗎?肺結節該如何治療?在疫情期間,這讓很多人心生恐懼和疑惑。還有些人長期咳嗽氣短卻因疫情緣故遲遲不敢就醫,以及一些肺癌術後患者耽誤了複查時間,出現了背痛等症狀,擔心是復發轉移了,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哈醫大二院胸外科二病房主任徐廣全教授為疫情期間出現肺部不適的患者解難題、支妙招,全面解釋了肺癌的「前因後果」。
-
超五成直腸癌患者術後復發 專家表示切記複查
核心提示:據統計,在我國腸癌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50%,其中有超過九成的復發轉移發生在術後2-3年,5年以後發生的概率較低。專家提醒腸癌患者,手術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一定要堅持定期複查。據統計,在我國腸癌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50%,其中有超過九成的復發轉移發生在術後2-3年,5年以後發生的概率較低。專家提醒腸癌患者,手術並非一勞永逸,術後一定要堅持定期複查。 早中期結直腸癌 需動手術 既然根治術後仍有一半結直腸癌患者復發或轉移,那是否還要動刀呢?
-
39歲的他,全靠這些小東西救回一命
聽到這句話,他的心都涼了 很難看出,面色紅潤,談笑風生的陳先生,體內植入了208顆放射性碘125粒子。每顆粒子都很小,直徑不足1mm,長度不足5mm,別看個頭小,威力可不差,它們被植入腫瘤組織中,能由內而外有效殺傷腫瘤。正是依靠這些粒子,差點被判「死刑」的陳先生已經平安度過了近4年。 當天複查,吳樹強對陳先生的病情控制也表示肯定。
-
股骨頭壞死術後如何複查?骨科醫生有話說
而患友焦急萬分、渴望醫生仔細耐心回答之時,他們聽到的回答——「請來門診複查」。術後複查,看似很麻煩、很多餘,但卻是貫穿患者治療始終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1、複查頻率:(1)保髖治療的患者:一般應每年複查一次(2)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無特殊情況,一般為術後2周、6周、3個月、半年、一年,之後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