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寶寶該如何教育】

2020-12-11 寶寶知道

我們中國老話說「三歲定八十」,並不無道理,三歲是個幼兒心理髮育的重要時期,家長不了解幼兒心智發展特點而盲目教育的話,將會扼殺寶寶的潛能發揮,甚至影響其一生。國內外嬰幼兒研究機構多年研究表明:孩子的很多思想、習慣和智力是3歲前打下基礎的。教育的忽略或不當,將會造成孩子日後行為、智力、心理、性格等方面的遺憾。寶寶在3歲前屬「潛性吸收性心理」階段,其學習模式就像「攝像機」一樣,在無意識中吸收大量知識,具有無限的學習潛能。一旦錯過3歲這個階段,這種特殊、強大、具有原始生命力的學習能力就不復存在了,因此正確的早期教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歲寶寶行為案例

重複練習:專注力培養小編列舉一個3歲的小女孩常見的行為案例:在女孩玩積木的時候,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不同的容器中,然後又把它們取出來。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進那些容器相應的孔裡,就像用軟木塞蓋住瓶子一樣。一切過程看上去緩慢而有節奏。出於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觀察她的老師便數了數她這種重複的動作,結果是42遍。所幸的是,周圍都很安靜,沒有人去打擾她,她每完成一個動作的時候,臉上總是不自覺地微笑。到最後她好像累了,環顧了四周後感覺像剛從夢中醒來似的。這個女孩如此專注地反覆做一件事,以至於感覺不到有人在一邊看著她。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現過,我們稱之為"重複練習"。每次完成那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完成某種重大的任務一樣,臉上充滿了喜悅和快樂的表情。3歲的孩子正處於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齡,通常這個時期孩子的注意力會不停地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們的事物,就會忘我地投身其中,並一再地重複訓練,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驚人。孩子的手髒了,媽媽就要求他去洗乾淨。後來發現他的手已經洗得很乾淨了,但他還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去再洗一遍。過了幾天媽媽發現,她的孩子現在會自覺地洗手了,孩子見人就會自豪地伸出於淨的小手給他們看。...

三歲寶寶的智商教育

三歲寶寶的教育方式早期閱讀: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裡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複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麼,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角色扮演遊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過家家,去家樂福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遊戲,自己編一下遊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增加知識面:可以通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配合幼兒園的課程:複習學過的兒歌,唐詩和英文單詞。

三歲寶寶的情商教育

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愛心和同情心的培養:利用一切機會灌輸他必須具備愛心,知道關心別人,同情弱者。這點你可以看寶寶主頁上的一篇成長日記「愛心的培養」。比如小郭問我要衣服的時候講了那個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歲,媽媽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這個孩子的故事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給小郭。平時在路上看見乞丐也可以對他說說他們很可憐之類的話。還可以要他愛護動物和植物。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儘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以讚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三歲寶寶的獨立性表現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如果這時幼兒的獨立活動要求得到滿足和成人的支持,將開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則容易產生退縮行為。大多數活動,包括學習,對於幼兒來說都是新鮮而有趣的,那麼厭學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很可能是成人喜歡以「簡單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對勞動和學習產生對立情緒或厭噁心理。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後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可見孩子的獨立品格對成長和成材是何等重要。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社會生存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一是,要求「擺脫成人控制」。2―3歲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言語和動作的發展迅速,對周圍世界的認知範圍擴大。他們喜歡到處看到處摸索,不要成人抱著,甚至不願讓人拉著手走路。他們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對成人要他幹的事,往往回答「不」。對自己要幹的事又說:「我會,我自己來。」...

三歲寶寶發脾氣如何應對

首先,在孩子正發脾氣時,不管他現在的語言能力有多好,都不要試圖和他講道理。你要保持冷靜,甚至表現得很輕鬆。要是你也提高嗓門、怒火升級,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如果可能,先別管他。但如果你們是在公共場合,要儘快帶他離開現場,到你們的汽車上,或者到一個人比較少、不影響別人的地方去。其次,在應對3歲寶寶發脾氣時,還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妥協,因為對孩子妥協會留下隱患。你的孩子會因此記住,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大鬧一場就可以解決了。比方說,他因為不想收拾玩具而大聲尖叫,你就隨他去了;或者他因為不能在交錢之前吃購物車裡的糖而拳打腳踢,而你想讓他安靜,所以「就這一次」對他妥協了。然而,你的讓步其實是在告訴他,尖叫是個不賴的方法,所有的規矩,都可以通過發脾氣來改變。你大概並不希望讓他這麼想吧。防止寶寶發脾氣的好方法是,當你看到他用成熟的方式來化解自己的沮喪與失望時,要表揚他:「哇,我讓你出門前幫著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好,你一點都沒有埋怨,真

棒!」

[愛心][愛心][愛心]其時寶寶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我們只需要耐心加上細心,那樣就會繪製出一幅完美的宏圖。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念華華)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父母該如何教育1-3歲寶寶
    同樣,因果思維依賴於時間如何流逝和事件如何彼此銜接的一些知識。下面讓我們看看你的孩子的忍耐力是如何伴隨他的成長而發展的。媽媽要記住:對一個嬰兒來說,忍耐意味著只能等待兩三分鐘。如果不及時地滿足他的需要,他的哭聲就會逐漸升級,同時他已經學到的所有關於忍耐的要求會被忘記得一乾二淨。如果你的反應迅速而且具有一致性,那你就是在教你的孩子相信他的需要會得到滿足。
  • 0~3歲寶寶早期教育有用嗎?該如何進行早教?
    自古有句話說,「三歲看老」,寶寶出生的前三年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說到早期教育,身邊很多媽媽的第一反應是「給孩子這麼早進行教育,他懂嗎?」然而0到3歲時寶寶大腦發育最快、變化最大的時候,可以說是寶寶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所以,我們身為父母一定要把握好0到3的時候教育黃金期。給予寶寶科學性的教育,比如性格、習慣的養成,智商、情商的開發,意志品質的建立等,都在這個重要的黃金期。
  • 如何教育0~1歲的嬰兒
    作為年輕的父母,零到1歲的嬰兒該如何去教育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入手來做:如何教育0~1歲的嬰兒  1、提供「視覺」刺激  家長可以在寶寶搖籃的四周貼些圖片  寶寶情感第一課該如何把握   父母教寶寶走路的三個步驟
  • 寶寶的自尊要從小培養,該如何做呢?專家支招0-3歲早期教育
    3次閱讀導讀:有人說孩子是三歲看到老,雖然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說明了嬰幼兒時期的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作為寶媽深知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很不容易,而孩子來到世上並不是結束,這只是我們教育的開始,我想這也是我們人類跟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導讀:有人說孩子是三歲看到老,雖然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說明了嬰幼兒時期的教育和培養的重要性。
  • 三歲看老,教育該從三歲開始,別嫌娃小,影響一生
    孩子不到三歲,像是孩子的脾氣,某些行為,某種表現,性格等,不大合適的話,家長要及時引導,如果引導不好,會影響很深,乃至伴隨孩子一生。三歲就該重視孩子的教育了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不到三歲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在一些高難度的性格養成之中就不是很重要,其實並不一定是這樣子的,三歲以下或是三歲的娃一樣需要教育。三歲看老,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太小,就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鬆懈了。
  • 一歲寶寶早教重點在哪裡?該如何開展?
    我們來看看1歲左右寶寶的早期教育該如何開展? 寶寶學會說話後,要有意識的引導寶寶說更多的話,教寶寶理解語言,並用動作來表示。 當家長叫寶寶的名字時,教寶寶用「到」「在」等答應家長。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家長該如何應對雖然第一叛逆期在西方被稱為「可怕的兩歲」,那麼,家長該如何去做呢?1.控制情緒,保持冷靜當「憤怒的小人」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家長絕對不要硬碰硬,一定要自己先保持冷靜。
  • 身心大飛躍的三歲寶寶,該為上幼兒園做哪些準備?
    (本章免費)一、從一歲到三歲寶寶特徵、思維以及推薦活動一歲寶寶——特徵:會走,會用筆在紙上戳點,會說「爸爸、媽媽」,會蓋蓋子,有對應意識,有配合意識。寶寶的思維:會爬、站立和行走;善於探索周圍環境,滿足好奇心;家長要鼓勵寶寶的探索活動,讚賞寶寶的「新發現」,特別注意寶寶探索環境中要消除不安全因素。
  • 4歲寶寶愛說話,家長該如何引導?
    4歲的寶寶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嘴一打開就像洪水湧來,久久不得寧靜。難道寶寶患上了「多語症」?不然,4歲寶寶話多只是正常的發育現象,是寶寶學說話的關鍵期,家長可放心!  「順口溜」的話「噌噌」往外冒  4歲寶寶非常多話,不但喜歡說給別人聽,也喜歡自言自語。
  • 為啥寶寶三歲前沒有記憶力?沒記憶的寶寶該怎麼撫養呢?
    凡凡從小就是一個做什麼事情都細緻入微的人,她的這個優點在她的學習和日常的生活中都給她帶來了不少的幫助,如何凡凡成功地生下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凡凡也日積月累地養了寶寶兩年多了,從看著寶寶小小的,眼睛都睜不開,到慢慢會笑、會爬、會說話走路,再苦再累凡凡都覺得是值得的,是美好的。
  •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寶寶讀繪本?0-1歲的寶寶該如何選擇繪本?
    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而最早的教育投資則是從繪本開始。面對多如繁星的繪本,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給寶寶讀繪本?0-1歲的寶寶又該如何選擇繪本呢?
  • 三歲前早教該不該上?
    特別現時國內的教育機制下,讓家長圈中總是產生相互比較孩子的成績。在這種環境下,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看中了家長的心態需求,早教中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貴。現在的早教中心主要圍繞三歲之前親子互動、感統訓練、生活藝術、音樂、英語啟蒙受等課程,從課程設計上確實是吸引著很多年輕家長。
  • 3歲寶寶的教育:動作、記憶力禮貌的教育方法
    3歲寶寶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很關心,興趣很濃。對所有事物要刨根究底地問個沒完。這是由於孩子對這些事物懷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就努力觀察、學習、詢問和盡力想理解。可以說,智力的發達與否全在於興趣如何。3歲兒時期正是對什麼都有極濃厚的興趣的時期。我們應該根據寶寶成長發育的特點對寶寶進行興趣培養  2~3歲孩子對陌生的聲音比較敏感,對新鮮的打擊樂器更是好奇,有想玩的願望。
  • 0-3歲的寶寶究竟該如何喝水?不同階段的寶寶,飲水需求不一樣
    文丨飯飯媽大多數寶寶都是在三歲左右上幼兒園,所以在上幼兒園前的這段時間,就需要家長24小時的貼身照顧。因此很多新手爸媽會有這樣的感覺,自從有了孩子後,自己的生活重心就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哪怕是連喝水這種簡單的事情,許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應付不來。
  • 【高醫小課堂】寶寶三歲前,你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應對?
    另外,剛餵完寶寶後也不宜讓寶寶仰面平躺,不然一旦寶寶吐奶就很容易引起嗆咳或窒息。總結:吐奶大部分都能自愈,超過2歲仍頻繁吐奶的應做進一步檢查。腹瀉腹瀉同樣是困擾著無數寶爸寶媽們的常見問題之一。由於剛出生的寶寶腸道裡的有益菌數量並不多,有些寶寶還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因此很多寶寶在新生兒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瀉。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如果寶寶說話晚是這個原因,則不必太擔心。三、環境因素比如家庭環境、小區環境等,如果這些環境提供給寶寶的信息刺激少,寶寶的思維能力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語言表達意願和能力。
  • 0到1歲嬰兒期的孩子該怎麼進行教育?(四)
    我們來總結一下這些天學習的關於0到1歲嬰兒期的孩子該怎麼進行教育的問題: 對0到1歲,也就是處於嬰兒時期的寶寶該如何進行情感引導式教育。嬰兒時期是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期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不需要擔心會被寵壞。
  • 寶寶犯錯如何教育,家長注意這三點,寶寶絕對記憶深刻
    寶寶犯錯如何教育,家長注意這三點,寶寶絕對記憶深刻很多家長都很苦惱,寶寶犯錯之後,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寶寶,其實教育寶寶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了合適的方法,只需注意這三點,寶寶絕對印象深刻,那麼到底是哪三點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寶寶三歲前,你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又該如何應對?
    由於寶寶的胃在嬰兒期略呈水平位,且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也較少,再加上賁門和胃底部的肌張力較低,因此較容易出現嘔吐。不過,大部分寶寶在1歲後吐奶的頻率會大大降低,家長們是不必過分擔憂的。當然,在寶寶頻繁吐奶的階段,家長們還是應該注意餵養方式及日常護理的。比如,寶媽們應掌握正確的哺乳方式,因為如果方式不正確,就很容易使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吞進過多的空氣而導致吐奶。
  • 0~3歲的寶寶如何聽音樂?音樂有怎樣的魔力……
    我是個準媽媽,聽說音樂胎教會讓寶寶更聰明,但是,我不知道究竟有哪些好處,又該如何進行音樂胎教。周日的講座我也很想聽,可以嗎?」  「我女兒剛1歲,整天咿咿呀呀的,可好玩了,我和她爸雖然五音不全,但我們都很愛聽音樂,也想給孩子挑一些合適的早教音樂,不知道周日的講座裡,專家會不會談到這些問題……」  「我的寶寶已經兩歲了,不知道現在再進行音樂早期教育是不是太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