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娃氣的牙痒痒,孩子逆反總和大人對著幹怎麼辦?

2020-08-27 若飛談教育

很多家長心裡都有一個這樣的聲音,小時候盼著孩子快點長大,可是長大了是真的氣人啊,尤其是上了一年級之後就特喜歡和大人對著幹,比如說,你要給他換洗衣服,她就偏不換,讓他好好吃飯,多吃點蔬菜,因為蔬菜能補充維生素,但是他就偏要挑食,而且還專挑肉吃或是自己喜歡吃的吃,叫他晚上早點睡覺,他就故意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跟他說放學後先寫作業,寫完了再玩,他就說先玩,玩完了再寫,等寫上了,也是手腳閒不住,邊寫邊玩。



總之,你說往東他就偏偏往西,你想讓他幹的事情,他就偏偏和你擰著來,家長越生氣,他就越幸災樂禍的蹬鼻子上臉的反抗 。

為什麼到了一年級孩子會越來不聽家長的話呢?

這是因為一年級孩子正處在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的初期,有著較強烈的我要說了算的內心訴求,可是媽媽呢對孩子內在微妙的成長卻沒有心理預期,就像外人總能看見長個,可是在身邊卻覺察不出有什麼變化,媽媽還像往常一樣習慣性的提出要求給出指令,還習慣性認為孩子理應乖乖的聽話,按說的去做,卻不知孩子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孩子,那些以往在正常不過的安排和言行,恰恰刺激了這個階段孩子想說了算的敏感神經。

於是,對抗就開始了,沒有做好準備的媽媽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不順從,會感到相當的不適,第一時間呢 會比較惱火,會想方設法的去壓制指責,但是越是如此,孩子越會像彈簧一樣反彈,站在媽媽的角度呢,會生氣的覺得孩子翅膀硬了,怎麼那麼的不聽話,可是,從孩子的立場呢,他也會委屈的認為為什麼不能聽他的,那到底聽誰的對呢。



第一, 看見對抗背後的意義

親子之間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是要靠多次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來實現,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對著幹的言行,你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掉在因孩子脫離你的掌控而焦慮和恐慌的情緒中,而是要為孩子邁出真正走向獨立第一步感到欣喜,雖然不聽話的行為屬實令大人氣憤,但是如果孩子不懂得反抗,恐怕更令人擔心,一味的對成年人言聽計從,將來唯唯諾諾,毫無主見,隱忍,必是性格的常態,因此,看見孩子對抗背後的成長意義,才能讓你在即將燃起的戰火面前平復心緒,而好的心態是處理麻煩問題的前提。

第二, 讓孩子唱獨角戲

如果孩子事事找茬,並且還軟硬都不吃,除了前面說的原因外,他一定是從對著幹的過程中中找到了鬥爭的樂趣,所以只要察覺到孩子想要對著幹你就可以這樣:

(1)高懸免戰牌

當你感覺到孩子就是張嘴鬥氣,你就立馬停止和他對話,比如天冷了,你讓他裡面多穿一件內衣,孩子偏說不冷,你就把衣服放在他眼前轉身就離開,穿不穿是他的事情,話呢,點到為止,讓孩子失去鬥爭的出口,如同拳頭打在海綿上,在沒味也沒勁的場景下,他就會知趣地收斂自己;


(2)將計就計

對那種孩子也明知是為他好,卻依然迷心眼子作人的事你就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沒肉就不吃飯的行為,你不必和他講道理,只需要連續幾頓,頓頓都吃肉,幾天下來他就吃膩了,就會長教訓,以後在吃東西這件事情上他就不會太任性;

(3)讓權給他

對必須要做的事情,遵循呢,結果你定,方式和過程讓孩子來選擇,比如玩和寫作業,不要上來就追著孩子寫作業,更不要反覆嘮叨寫完了再玩,心理才能輕鬆,寫的時候要一心一意等等,而是,每天放學先問孩子是媽媽陪你寫還是你自己寫,如果媽媽陪寫,一切安排就要聽媽媽的,孩子百分之百會選擇自己寫。


如果是自己寫,就先要說明作業有多少,預計用多長時間來完成,準備去用哪個時間段來完成,要家長什麼時候去檢查,籤字,作業的速度、準確性、工整程度,要達到什麼標準,並約好,如果做不到怎麼辦,這就是適時的,有序的放手,讓權力給孩子,使其體驗獨立自主的掌控感,孩子越是自己說了算,他就越會對自己的事情操心,真的操心了,他就會體會獨立做事有太多的不容易,進而理解媽媽的不易,反過來就能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第三,換位思考

如果確實哪一次沒有控制住,你和孩子陷入激烈的對抗當中,你就要學會將壞事變為好事,事後呢,抓住娘倆心情愉悅,融洽的時候和孩子就關於逆反對著幹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溝通,步驟呢就是:

1、客觀複述娘倆『對著幹』的起因、經過。

2、說出過程中自己內心的感受,讓孩子在冷靜時,體會媽媽的用心。

3、詢問孩子當時是怎麼想的,面對媽媽的語言、態度,心情是怎麼樣的?不管孩子如何表達,都要給予理解。

4、相互換位思考後, 明確表明,有自己的主意是好事,不同意父母的觀點也沒有問題,可以就問題本身討論,但是不可以用不禮貌的態度表達,只有好好說話,他的想法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視。



以後只要孩子表現出叛逆,你都如法炮製,超不過3次,孩子就會領悟到和父母說話要有分寸,孩子頂嘴的行為就會適可而止,孩子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教會的,你若抬杆,他定是反抗,你若尊重,他必還以尊重。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應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應該怎麼辦?首先作為家長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其中的原因。孩子畢竟還小很多時候不懂事,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疫情期間,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壓力都很大,人一旦壓力大。就容易發火,脾氣暴躁,做事考慮不周全。當孩子不聽話,父母有時壓不住心中的火。難免忍不住說教、打罵孩子。這個現象雖然很正常,但對孩子的成長和心靈卻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 孩子不聽話,總和父母對著幹怎麼辦?
    平時讓他幹什麼他也不幹?無論是嚴厲的說,還是懲罰他,都沒用,越是不讓幹的事情,他就越想幹,作為成年人,我們先想想自己,你喜歡被人安排乾這幹那嗎?如果你沒聽別人的安排,願意受到威脅,會懲罰嗎?你想做的事情都不讓做,但是又不給一個充分的理由,你喜歡這種感覺嗎?
  •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打罵不管用,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經常為孩子不聽話而苦惱,老是和大人對著幹,打罵都不管用!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那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不聽話這個話題。第二,孩子自身存在問題,孩子也有叛逆期,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自控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導致行為偏激。總而言之,孩子不聽話,還是要從家長自身去找原因,看看有沒有做到以下幾點呢?
  • 孩子總和家長對著幹?多是陷入「海格力斯效應」,家長需軟硬兼施
    文/心蕊編輯/心蕊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不可能是時時刻刻充滿平靜的,暴風雨也是時有發生。對於親子間爆發的矛盾,許多家長歸結於孩子總是和父母對著幹。一個巴掌拍不響,父母必然要做好自我檢討。孩子為何總和家長對著幹?1、 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與作用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孩子逐漸形成個性鮮明的自我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渴望自己做出決定,獨立的解決一些事情。此刻他們就不願意聽從父母的安排。就形成了父母眼中的&34;。
  • 為什麼孩子總和父母對著幹?
    近日,有網友問我:一個二年級男孩,有時候在家長面前會表現得比較反叛,跟家長對著幹,但是孩子在別人面前就不是這樣。孩子這樣做,我分析有四種可能性。平常給孩子的約束比較少。大人這樣做的理由就是小孩天性啊、小孩不懂事啊。
  • 孩子總和你對著幹?背後這幾個原因,幫你正確的家庭教育
    朋友的孩子小東是個13歲的男孩子,今年剛上初中,記得朋友經常誇孩子聽話。可是最近,朋友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常常和她對著幹,讓他往東走,他偏向西去。「就是孩子沒有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會和父母對著幹。一、孩子和對父母對著幹,是成長的需求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為寶寶叛逆期;
  • 孩子逆反了怎麼辦?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出現逆反的情況,情緒往往極不穩定,特別容易激動,亂發脾氣、反抗心理、虛榮心強、聽不進正確的意見跟建議;孩子逆反不僅會導致厭學,影響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家長如何幫助逆反的孩子走出困境呢?其實逆反的孩子自身是特別痛苦的。他們一定是內心十分的痛苦所以才通過逆反這種外在的表現形式發洩出來。
  • 曾國藩心學:別人總和你對著幹怎麼辦?不用妥協,有一招實用方法
    別人總和你對著幹怎麼辦?不用妥協,有一招實用方法。這招是曾國藩心學中,最為常見的一個方法,現在已被官場上懂心學的人大量運用,百試不爽。讓別人不要和自己對著幹,而且,還要不得罪人,在官場上,尤為考驗一個人的應變能力。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的真實案例,詳細講解。
  •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逆反和作對?
    不準他幹什麼,偏要幹什麼!就是根據父母的觀察,孩子差不多從2歲左右開始進入比較自我,不那麼聽話,動不動就和大人對著幹的階段。不聽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隨著年齡增長,孩子意識到自我是獨立的個體,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明確的欲望,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走。父母越禁止,這種反應就越強烈。
  • 教育孩子時,老公總和我對著幹,我該怎麼辦?
    其中有一個代表性的問題,一提出來,就戳中了很多媽媽的痛處:「老師,我教育孩子時,孩子爸爸總不配合我,有時候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詆毀我,我該怎麼辦?」我想,就算不用親耳聽見這句話,很多媽媽也能感受到這句話背後的辛酸和無奈。
  • 孩子總是跟父母對著幹?家長善用禁果效應,解決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實孩子也不是一次兩次跟我這麼對著幹了,越是說道孩子,他越是不聽勸阻,實在是拿他沒有辦法。為什麼孩子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不管大人說什麼,孩子都想要說&34;。並且受到阻撓,就會直接跟家長對著幹。很多時候,成年人總是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往往考慮了整個家庭的瑣事,從而卻忽略了孩子內心成長的重要因素。孩子在生活學習中是非常容易犯錯的,倘若家長是一味的打罵責怪,孩子自身委屈不說,再受到最親密的人的指責,心理壓力是多麼巨大啊。孩子也因此會產生一些怨恨情緒,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叛逆心理,總是想跟家長對著幹。
  • 孩子老跟父母對著幹該怎麼辦?
    前兩天一寶媽在粉絲群問我,她說:「我家小孩現在真的太難管教了,事事都跟我對著幹,打又不得罵又不聽,該怎麼辦」?我問她你家孩子幾歲了,她說9歲。、關注,甚至孩子希望獲得控制別人的能力。同時也會對父母管控自己的行為感到反感,如果父母平時在孩子眼裡的威信不高,就會出現跟父母對著幹的現象。要想孩子糾正過來,父母不妨從這幾個角度去解決。
  • 孩子逆反導致大人焦慮,其實原因還是在於我們大人自己
    相信每個父母談到孩子的時候,都會說到小孩有時候讓自己要抓狂。別人家的孩子似乎能夠乖乖地上床睡覺,吃飯主動不挑食,會收拾自己的玩具,而你的孩子卻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是一直和你對著幹。每個孩子都是想要得到別人的喜歡的,那麼為什麼他們明明知道不聽話會導致別人的不喜歡,還要去和大人對著幹呢
  • 「健康寶貝」2-3歲寶寶逆反怎麼辦?4種應對方法幫你忙
    但是這是孩子必經的生長過程,也是因為爸媽們一般都不太了解孩子的生長過程,才會覺得可怕。你越不讓他幹什麼,他越幹什麼;你越讓他幹什麼,他越不幹什麼。過去一向聽話的乖寶寶,現在是越來越不聽話了。別著急,也許你的寶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今天會說一說怎麼讓寶寶順利度過這個突如其來的逆反期。寶寶為什麼會逆反呢?
  • 聊聊中學生的逆反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好」,可是一談到學習方面,家長們似乎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好。「,而自己的孩子則太不懂事,太逆反了。說到逆反的問題,我查了一下網絡,發現孩子們逆反的表現主要有下面三類:1. 暴躁型:表現為對父母、長輩等的要求劇烈反抗,經常跟父母吵架或發脾氣,有時跟父母冷戰;2.
  • 孩子不聽話,就愛頂嘴還喜歡對著幹,爸媽怎麼辦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現,在孩子小的時候似乎還挺風平浪靜的,等孩子大了點,有了自己的等孩子大了點,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爭吵變多了。1、傳達的指令孩子無法直接理解。媽媽傳達的指令是「妙妙,快收拾一下,趕緊跟媽媽出門」。在我們大人看來,這句話很明確,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很模糊的,妙妙正在認真投入地在搭積木,直接跳轉到馬上出門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孩子的思維一下子轉不過來。
  • 你知道為什麼孩子總和你對著幹嗎?
    孩子是需要被關注的也許我們發現孩子總喜歡和自己對著幹,不讓他做的事情他非要做,讓他做的時候卻又拒絕,那麼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對著幹呢?對著幹其實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想要突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並且家長習慣安排孩子做事情,反而會激起孩子對於自尊心的維護。本來孩子打算自己吃飯的,結果家長不斷地以各種理由給孩子夾菜、幫孩子安排,孩子認為可以自己做好,就會認為家長不信任自己,那麼就會試圖採用拒絕吃飯等和家長對著幹的形式去反抗,意圖告訴家長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
  • 孩子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了解這三招,分分鐘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說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最不願意看到的畫面是什麼的話,那麼肯定就是父母總看見孩子跟自己對著幹。有些孩子的確表現出來的樣子是不太聽話的,以至於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類孩子。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孩子喜歡跟父母對著幹呢?為什麼孩子總要和我們對著幹?其實孩子喜歡跟父母對著幹也並不是什麼稀有的事情,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普遍是因為這三點原因。
  • 身為家長,不得不承認,孩子的逆反行為裡映射出家長對孩子的態度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變化,會有屬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於家長的思維,於是,孩子和父母便會產生一系列的意見不一致的情況。當父母埋怨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總是不聽話,還老喜歡和大人對著幹時,孩子可能也正埋怨著父母:大人總是管得太寬,什麼都要插一腳,真是討厭!
  • 孩子喜歡和父母對著幹,該怎麼辦呢
    現在的孩子物質上都不缺什麼,但是依舊喜歡和父母唱反調,年齡小的挑食,出門喜歡打別的小朋友。年齡大一點的就開始父母說東就是西,專業懟父母365天。所以在面對孩子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也是愁腸百結,找不到原因,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孩子到了叛逆期,另外一部分還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所以,在面對孩子和父母對著幹的時候,父母要找到原因,並且對症下藥,才會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