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個線上教育讀書會,會後,老師的互動答疑環節裡,很多家長踴躍提問題。
其中有一個代表性的問題,一提出來,就戳中了很多媽媽的痛處:
「老師,我教育孩子時,孩子爸爸總不配合我,
有時候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詆毀我,
我該怎麼辦?」
我想,就算不用親耳聽見這句話,很多媽媽也能感受到這句話背後的辛酸和無奈。
是啊,怎麼辦呢?一個站在你戰友的位置上拖你後退的人,你能把他怎麼辦?你常常傷不了他一分一毫,還會在歷數他的斑斑劣跡之時,把自己氣個半死。
好巧不巧,頭天晚上被這個問題觸動,第二天就在微博看到了這則新聞: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重,4月3日,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民眾出門戴口罩。
然而,就在同一天,她的丈夫,美國總統川普卻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他自己不願意戴口罩。
什麼叫拖後腿?這就是拖後腿,還是當著全世界人民的面拖後腿。一個讓人糟心的丈夫,就算他是美國總統,也依舊讓人糟心。
我估摸著,梅拉尼婭也會氣個半死。
2
這世上有與妻子團結一心的好老公嗎?有,在別人家裡。
不久前,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黃覺麥子夫婦首次向觀眾展示了他們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
節目播出之後,黃覺立刻變成了全民好爸爸好老公,他到底做什麼讓人們如此讚揚他?其實,正是黃覺的「不作為」才讓他如此優秀的。
麥子教女兒練舞,女兒累了不想繼續練,哭喊「媽媽欺負我」。一般的爸爸都受不了女兒哭,多半都會第一時間過來安撫女兒,甚至會說上一兩句媽媽的壞話,而黃覺,他非但沒去摻和母女倆的矛盾,還在女兒剛開始哭起來的時候,就悄悄撤離了「戰場」。
大張偉調侃他「路見不平繞道而行」,汪涵笑稱他是「管住嘴,迅速邁開腿」,他自己的解釋是,夫妻倆意見要統一,教育孩子主要是聽老婆的。
而麥子緊接著說,家裡的大事都是聽黃覺的,不露聲色地給了黃覺一個高帽子。這家庭氛圍真是讓人忍不住伸大拇指!
這時候,相信明眼人也看出來了,黃覺之所以這麼優秀,也少不了麥子的功勞。
我覺得,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好老公,不如我們學習一下麥子女士。
就以黃覺給家人做飯為例,兒子說牛排上還有血,話剛出口麥子就給兒子遞了一個眼神,兒子立刻開啟讚美模式,誇讚道:「五星級大廚才有的手藝!」他把爸爸誇得美滋滋的。
事後採訪時,麥子笑稱,黃覺剛學下廚,不想打擊他的積極性,還是以讚美為主。汪涵幽默又精闢地總結,這招叫「誘敵深入」,等黃覺徹底進來了,再紮緊口袋,讓他以後都老老實實當廚師。
上到八十老人,下到三歲小兒,沒有人不愛聽好話。
所以,面對不成器的老公,誇他吧!用上你的畢生所學,使出你的全部功力,狂拍他的彩虹屁,誇到他不好意思跟你作對。
肯定有些妻子心中氣憤,老娘左手家務,右手孩子,他個臭男人啥也不幹,說風涼話倒是一把好手,不上手撕了他就不錯了,憑什麼要誇他?
可,姐妹們,真要是上手撕他,卻十分不划算的,別看那個男人幹啥啥不行,拉攏孩子可是一把好手!真要和他對立起來,他拉走孩子形成統一戰線,你就成了那個辛苦種完莊稼,卻一粒糧食都得不到的長工。
毛主席曾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我們得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老公不是階級敵人,反而是可以團結的對象,一定要把他爭取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誇讚只是鋪墊,不能到此為止,不然,就男人那個不會拐彎的思維模式,他會真的以為自己很優秀。
誇完他自然要派活兒給他幹的,誇到他心裡舒坦,不僅去幹活,還能幹的不錯。
3
曾經,知乎熱榜上有個問題,「有哪裡道理是你結婚後才明白的?」,這個問題下,知友「花間一壺酒」說她明白的道理是,一定要多誇讚老公。
「花間一壺酒」和老公在婚前分別是公司高管,婚前恩愛有加,婚後,尤其有了孩子後,兩人相處起來甚是艱難,有矛盾就吵,吵得不可開交,婚姻關係幾近觸底。
後來,她改變了策略,沒事就誇老公,老公生氣或者批評她時,更是誇得停不下來。
她提到,有一次,老公回到家,看見她在沙發上葛優癱,而孩子卻在廚房做飯,忍不住發火,批評她:「你怎麼當媽的?你怎麼這麼懶!」
多數女人都聽不得這句話,多半會炸毛,而她卻沒有,她嘟囔一句:「我命好啊,我年輕時有老公照顧,年紀大了,有兒子照顧,你不服氣啊?」
乍一聽是頂嘴,實則是肯定老公的對家庭的付出和對她的寵愛。老公聽了,不怒反笑,連連點頭稱是。一場一觸即發的家庭戰爭頓時消弭。
我小的時候聽過一句俗語「懶人有懶福」,我一直不明白,且不服氣,我們一直弘揚勤奮進取的精神,為什麼還有人認為懶人反而有福氣?
直到見識過知友「花間一壺酒」的神操作,我才明白,懶人的懶福依託的不是懶,而是一張甜嘴兒。
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用不好,那是因為,耳朵聽到了,嘴巴卻不知道該怎麼說,心裡可能還有些不服氣。為什麼別人就有那樣的氣度,面對老公的指責竟然不生氣,竟然還能想到去誇他?
那是因為別人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
愛情只需要荷爾蒙就可以了,而婚姻不行,婚姻是博弈。
拋開情感來說,那個拖後腿的老公與工作中不配合的同事,性質差不多。凡事先別上火,遇事先問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你想要那個男人做你的支持者和幫手,那就要開動智慧,調動他的積極性。指責只能發洩情緒,並無其他好處。
並不是所有的直接都是真性情,也不是所有的拐彎抹角都意味著心機深沉,有時候,拐個彎或者抹個角,是智慧。
* 作者簡介:寶多媽,全職媽媽,自由撰稿人。養育孩子是一次自我成長,比起撫養者,她更願意做孩子的同路人。微信公眾號:貝多星光營 (ID:beiduohui000),歡迎關注。文章首發於兒童心理課堂(ID:guanai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