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茵媽媽
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 ,有趣的育兒事,我們一起聊。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變化,會有屬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於家長的思維,於是,孩子和父母便會產生一系列的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當父母埋怨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總是不聽話,還老喜歡和大人對著幹時,孩子可能也正埋怨著父母:大人總是管得太寬,什麼都要插一腳,真是討厭!因為孩子和父母意見不一致,難免不會心生嫌隙,口吐抱怨之言,從而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我就要穿拖鞋出去……」5歲的小宇歇斯底裡的對媽媽吼到。
媽媽露出無奈的表情,依然充滿耐心地說「小宇,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路上會有很多積水,穿拖鞋出去可能會影響你走路的……」
不等媽媽說完,小宇急切地說到:「我就要穿拖鞋,爺爺都經常穿拖鞋出去,我沒這樣穿過,我就想穿拖鞋出去。」
看著氣急敗壞的兒子和壓抑著脾氣的老婆,一旁的小宇爸爸對小宇說道:「小宇,你是一個講道理的小小男子漢,雖然爸爸媽媽不希望你穿拖鞋出去,不過,如果你確定要這麼做,我們也會尊重你的。
就這樣,小宇穿著拖鞋跟著爸爸媽媽出門買菜去了。因為下了整夜的雨,路上還有很多來不及排走的雨水。小宇興奮地在一個一個水坑之間穿梭跳躍,爸爸媽媽則一臉平靜地看著小宇。
一直到回家之前,開心都寫在了小宇的臉上。直到回到家換鞋時,看著腳上的泥土和腳背上因為奔跑而被拖鞋勒出的紅印時,小宇不禁眉頭一皺,發出一聲感嘆:「穿拖鞋出去,好像是不太好,不可以自由的奔跑,以後我再也不要穿拖鞋出去了。」
小宇爸爸的做法是聰明的,當孩子表現出態度強硬,舉止粗暴等一系列逆反行為時,家長切不可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孩子,因為那樣,只會讓事態變得更糟糕罷了。
1.尊重孩子,不輕易否定孩子
當孩子表現出逆反行為時,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成長,此時的他們總是希望和大人有著平等的地位,對大人的要求也不再是言聽計從,而會有選擇地去接受。
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大人的尊重,他們會享受尊重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有主見。同時,父母也要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拋卻強制式和命令式的口吻,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商量,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2.冷靜處理,避免和孩子針鋒相對
孩子的臉如同六月的天,說的就是孩子的情緒變化之快。這是因為孩子小,還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對父母的管教不服時,情緒可能會過於激動,也可能會對父母發脾氣,甚至會口不擇言說一些傷害父母的話或者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這時,父母切忌不可跟著孩子一起急,事件本身可以緩一緩,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更重要。讓孩子玩一會兒,或者讓他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待到孩子不再生氣的時候,再和孩子一起,心平氣和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是不會拒絕你的。
3.你的孩子,需要你的理解
理解你的孩子和照料好孩子同樣重要,孩子明亮的眼裡渴望著大人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可能是天馬行空的,也可能是稀奇古怪的。不論是哪一種想法,對孩子來說都需要一個傾聽者,父母則是孩子最期待的那個傾聽者。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彌足珍貴。
當充分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後,父母可以對孩子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進行引導修正。可以明確地指出孩子不對的點在哪裡,是父母不能同意和接受的。讓孩子真切的體會到父母的理解,對於那些父母提出來的不正確的想法,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和改正。
孩子是敏感的,孩子能從父母的態度裡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程度。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態度和藹可親,能夠設身處地地為自己著想,孩子又怎麼會以逆反回報父母呢?
今日討論:你的孩子喜歡和你對著幹嗎?
歡迎關注 ,喜歡記得點讚+轉發哦。育兒那些趣事,我們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