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養娃的成本對比,和您預想的結果一樣嗎?

2020-09-19 美福嘉兒直營月子中心

美國的網站最近就對養娃成本做出了一番分析,在2018年的數據中,計算了從一個寶寶出生到18歲期間,美國人的平均花費分析:

毫無疑問,美國人養娃也不輕鬆,撫養孩子到成年的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兒童護理、醫療等費用變得日益昂貴。那麼,中國人養一個孩子,要多少錢呢?

我們先來看下鳳凰財經做過的統計——

懷孕生產

0-3歲

3-6歲

7-18歲

18-22歲

這樣算下來,中國人養一個孩子,大概要花74~96萬元。這只是保守估計,鳳凰財經在全國九大城市做一次調查更直觀: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養孩成本竟然高達200多萬!確實是「超英趕美」了!

中國小城市的養孩成本,就一定比美國低嗎?沒有條件的對比,都是耍流氓。單純的對比沒有意義,還要看看中美兩國的收入與購買力。

收入:美國是中國的7倍

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55980美元,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7930美元,美國是中國的7倍!

購買力:美國是中國的5倍

收入對比要考慮匯率,國際上一般用平價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進行調整,可以更加公平地比較中國人和美國人的購買力。

2012年,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曾發布以「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得出的全球列入統計的72個國家薪資購買力。根據這份榜單,美國人的購買力為20563元,中國內地的購買力為4134元,美國是中國的5倍!

果然,沒有比對,就沒有傷害。這真是一個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淚的結果....

於是,家長們就面臨一個選擇,是讓孩子在中國傳統灌輸式教育的環境中,為了脫穎而出,與不計其數的同齡人競爭;還是以相同或更低的成本讓寶寶在美國相對較寬鬆和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分享交流文化與思想。這其中的選擇不言而喻。可憐天下父母心,在移民意願調查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是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選擇移民。而現在投資移民的大門越關越緊,相比之下,在美國生孩子是這個世界最快,最容易為孩子創造美好前途的途徑!

在投資移民的大門越關越緊,相比之下,在美國生孩子是這個世界最快,最容易為孩子創造美好前途的途徑!

相關焦點

  • 血型對比結果和親子鑑定一樣嗎?
    惠州國一基因親子鑑定中心提示您:鑑別孩子是否親生的土方法一般是外貌對比、血型對比,通過這兩種方式可能會懷疑孩子不是親生的,但是能準確確認是否為親生關係,只能通過DNA親子鑑定。01醫院能做親子鑑定嗎?醫院一般是不能做DNA親子鑑定的,DNA親子鑑定需要到正規有司法鑑定資質的第三方機構。DNA親子鑑定中心聯合全國多家權威司法鑑定所,可以為大家提供權威可靠的親子鑑定服務,保證鑑定結果準確可靠。
  • 雙色球今日開獎:派獎第6期結果會和彩民預想的一樣嗎?
    當然雙色球藍號也是1-16個號碼,想要中藍號也有不小的困難,但肯定和平時比起來要好的多,畢竟夢想誰都可以有,萬一實現了就是對今後生活更大的期望。回顧上期雙色球開獎情況:紅號01、04、12、20、25、32,藍號02.
  • 外國爹媽曬出「帶娃前後對比照」,人類幼崽的破壞力,中外都一樣
    畢竟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每家都有三四個孩子,外國媽媽帶孩子仿佛特別輕鬆,完全沒有壓力,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看完這組外國爹媽「帶娃前後的對比照」就明白了,原先的想法錯了,他們帶娃也沒輕鬆到哪裡去。以為外國爹媽帶娃更容易,看完對比照,才知道我錯了果然,人類幼崽的破壞度,不論中外,殺傷力都是一樣啊。帶娃前:當地一枝花,美貌不必多說,姣好身材人人羨慕。
  • 鄭州幼兒園開學了 情況和預想中不太一樣
    家長和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復園早上 7:30,許多送娃出門的爸媽、爺奶或姥爺、姥姥們熱 ( x ǐ ) 淚 ( ch ū ) 盈 ( wàng ) 眶 ( wài ) ……" 我非常激動,孩子也非常開心,『小神獸』終於歸籠啦 !"
  • 「養娃的錢拿來養老不香嗎」,丁克族晚年真的好嗎,對比下就知道
    "拿養娃的錢養老不香嗎?"丁克族往年真的過得好嗎:小剛夫婦就是典型的丁克族,在結婚的那一刻起,兩個人就約定了不要孩子,所以無論父母怎麼催促,他們夫婦兩依舊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小剛甚至表示"把養娃的錢用在自己以後養老的生活上。不香嗎?,並且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是遠遠無法衡量的。並且如果老了的話,孩子也長大了,有自己的家庭,不會顧上自己了。所以還是丁克好。"
  • 「養娃的錢拿來養老不香嗎」,丁克族晚年真的好嗎,對比下就知了
    "拿養娃的錢養老不香嗎?"丁克族往年真的過得好嗎:小剛夫婦就是典型的丁克族,在結婚的那一刻起,兩個人就約定了不要孩子,所以無論父母怎麼催促,他們夫婦兩依舊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小剛甚至表示"把養娃的錢用在自己以後養老的生活上。不香嗎?,並且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是遠遠無法衡量的。並且如果老了的話,孩子也長大了,有自己的家庭,不會顧上自己了。所以還是丁克好。"
  • 張平偉:高校生均成本的分析與對比研究
    2.大數據技術的運用   在成本虛擬中心(成本信息數據中心)建設基礎上,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成本管理信息平臺,實時地對大學成本現狀進行關聯性、對比性描述,動態呈現成本分攤的變化過程和成本分攤結果。這可能成為高校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並為高校資源配置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 英朗和卡羅拉養車成本對比
    我們從這些車中隨機挑選兩款車,它們分別是豐田的卡羅拉和別克英朗,通過每年的車型保養費用、油費支出、年度保險成本等,對兩款10萬元級的家轎車的保養成本進行橫向對比,看看誰才是工薪家庭的摯愛?保養費用對比6萬公裡總花費,卡羅拉省錢省心兩款車型同為經濟型轎車,從保養成本的反饋來看,養這兩款車所要花費的開銷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壓力。
  • 懷孕生娃能讓女性二次發育,長個又長胸?和想像中的結果不一樣!
    然而有一部分媽媽在生完娃後都會驚奇的發現,自己竟然長個了!這對於無數生娃前後心理落差較大的寶媽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24歲的妍妍雖然剛生產完,可她實在受不了自己臃腫的造型,所以就在哺乳期過後拼命的恢復體型。體型恢復後,妍妍就馬上稱了體重,量了身高,令她驚喜的是,自己竟然長高了4公分。之前的妍妍只有1米58的個頭,現在竟然也是個1米62的人了。
  • 能否取代鹼性和鎳氫?兩款5號鋰電池對比測試
    有娃之後,家裡的電動玩具越來越多了,電池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觀,普通鹼性電池根本不抗用,傳統鎳氫充電電池也容易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玩具產品迫切的需要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電池的支持。
  • 力用錯方向自然南轅北轍:您知道雞娃雞的到底是啥嗎?
    我和今天的家長們一樣經歷過瘋狂的北京小升初,虐過奧數。據說家長需要反思總結,所以我和我們家豬隊友就經常從小升初開始反思,總結自己當時哪裡做得不好,有時候還會請女兒發言參與。回頭看看共同經歷的K12旅程,才能獲得珍貴的體會,當時就只顧「身在此山中了」。
  • 富二代都變「負二代」,養娃成本高上天,過來人告訴你怎麼省錢
    養娃成本要百萬起步?看了北上廣城市的生育成本,居然輕輕鬆鬆就讓兩百萬從錢包出走!那要照這樣算帳,估計所有打算備孕的準媽媽都要沉默了。 這不是生一個孩子,世界上就消失一個百萬富翁嗎,這樣的糊塗事當然不行。咱們當然要一邊科學養娃一邊合理省錢,做到養娃買包兩不誤,才是新世紀合格的辣媽!
  • 核電成本對比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彭博新能源金融諮詢公司(BNEF)日前匯總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核電站的發電成本平均為每千瓦時14美分(約合人民幣0.85元),與太陽能發電成本幾乎持平。與陸地風力發電和高效天然氣發電的成本(8.2美分)相比,核電成本要高出許多。
  • 結果絕對讓你震驚:百度/谷歌搜索結果截圖對比!
    事實勝於雄辯,試比較百度和谷歌的同一「關鍵詞」搜索結果,就可以一目了然。咱們用事實說話,百度與谷歌在相同內容下的搜索結果對比!是善是惡,大夥一看便知...看了上述那麼多對比,大家心裡也應該有個半斤八兩了。願百度能夠彌補過失,不要逐漸變成一個單純為網友測試自家網速的網站。
  • 專家建議放開三孩,現實卻是養一個娃的成本過百萬
    「二孩」還沒成為國人共識,「三孩」就要來了嗎? 近日,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在報告中表示,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
  • 一組女性生娃前後對比圖火了,女神秒變翠花,網友直呼「太真實」
    一組女性生娃前後對比圖火了,產前產後差距明顯有一個寶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生娃前後的對比圖,迅速引起了許多寶媽們的共鳴,很多寶媽都紛紛曬出了自己產前產後的對比圖。,面臨著身材和顏值的下降。可以說生娃之後能把生娃前辛苦保養的身材和顏值都毀於一旦,但也不要灰心,只要還年輕,還是有機會恢復如初的。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哪個好?婦科醫生:科學依據在其中,不是迷信
    所以老人都會提前找人算好孩子出生的日期,希望能在自己預想的時間內出生。但是醫院生娃的人眾多,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輕重緩急來決定生產的順序,所以就會有家屬因為生孩子在上午還是下午與醫院發生矛盾。上午生娃有福氣?◆ 上午媽媽狀態好大家都知道,順產對寶媽的體力是巨大的考驗。一般早晨起床的時候,孕媽的體力和精神都是最好的時候,這個時候進行生產,無論是時間上還是身體上對寶媽來講都是最好的。
  • 為啥中國媽媽帶娃總是「累成狗」,外國媽媽卻很容易?對比太明顯
    中國媽媽和外國媽媽帶娃狀態的不同主要在於教育觀念不一樣。但對比起外國媽媽在帶娃時的狀態,中國媽媽就顯得累多了。我們總是會聽到身邊的寶媽抱怨帶娃有多麼的辛苦,但外國的媽媽在帶娃卻看起來相當輕鬆,似乎跟「玩」一樣,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我國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民政部部長:是什麼阻礙了你生娃?
    生育率 前兩年,我國政府已經預想到我國的生育率即將呈下坡勢走向,便正式開放了二胎政策。可是,即便開放了二胎政策,年輕人依舊不想生孩子,最多也就生一個小孩便罷了,這與我國80年代的時候呈了鮮明的對比。
  • 1~12月齡寶寶運動裡程表,不同階段的娃應學會哪些技能?收藏對比
    讓孩子享受在風吹雨淋中搏擊的快樂,讓孩子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地成長和成熟。——張石平編輯:邱寫寫嬰兒的運動發育歷程,和人類逐漸向直立行走的進化歷程,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寶媽們總是忍不住著急,老覺得自家的娃似乎發育上,比別人要稍微慢一些。1~12月齡的小傢伙們,發育有怎樣的規律呢?一起來看看吧!不同階段的娃應當學會哪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