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為什麼在職場上女性總是不如男性?

2021-02-08 蛋殼花生

1、

3月8日剛過,男女平等的話題突然就刷爆了自媒體圈,也不知道賺走了多少個10W+。

不過,每當人們開始呼籲這個世界被男人把控,職場裡面大部分權利也都是在男性的手上的時候,我腦子裡冒出來的卻是,我大學的時候班裡那幾個讀書最好的,竟然都是女生,而且我們還是理工科的專業誒?!

在如果去仔細查一下資料的話,最近高考狀元裡面,女生並不比男生少,在知名的大學裡面讀書的成績也從來沒出現男女一邊倒的現象。

那就奇怪了,為什麼最後會出現男女職業收入上的如此差距呢?

有一個說法是這是男女天生的,女性天生就不願意學習理工科,對工作也沒有那麼大的主觀驅動力,而理工科的收入高,具有主觀的驅動力的人職場走得遠。

另一個說法是文化因素的影響,從小男女就是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男的從小被培養以後要奮鬥,要養家,要在職場上成功,而女性卻被教育成愛打扮,愛生活,愛家庭的居家婦女。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2、

要確定真實的原因,那只能在排除文化因素的影響下,看看男女有沒有明顯的差異。

於是有一個研究找到了1歲大的嬰兒,給他們看各種視頻。結果發現男孩也不喜歡看汽車的視頻,而女孩則特別喜歡看視頻裡面的人臉。

一歲大的孩子,肯定是沒有多大的社會文化因素的,所以在天性裡,男孩天生就喜歡機械化的東西,而女孩則天生喜歡和人打交道。

雖然不是所有的男女都是如此,但是大體來說這種差異確實存在的。

隨著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這個差異是由睪丸酮素分泌的水平決定的,男性天然睪丸酮素分泌高,所以比較激進,喜歡競爭和走極端。

而女性的卵巢和腎上腺只能分泌很少量的睪丸酮素,所以她們的共情能力很強,更容易與人交流,形成良好的溝通和合作。

而且在視野上男女差異也很大,男性更喜歡盯著一個目標看,而女性的視野就更加的廣闊,這是由進化帶來的,男性狩獵需要盯著獵物,而女性採摘則需要到處掃描果子。

所以在天性上,男性更喜歡機械的東西,喜歡專注於一個目標,而且由於睪丸酮素的影響,還容易一條路走到黑。

而女性則喜歡跟人打交道,而且喜歡採摘果子一樣,東邊去看看,西邊去瞅瞅,這片森林看一下,那個山谷探索探索。

3、

那麼是否根據這個就可以表明,男的就擅長理科,女的就擅長文科了呢?

我們是否可以得出天生決定論了呢?那也未必。

通過近幾年的高考成績,我們就可以知道,女生其實擅長理科,也擅長文科。

也就說女性不僅在文科具有優勢,而且在理科也不差,更誇張的是在管理上,女性更適合作為一個管理者。

一個好領導,應該善於促進團隊的交流和合作,而女性在交流和合作上具有天然的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各個方面都證明,女性明明應該優於男性的啊,為什麼結果是反過來的呢?

認知科學家史蒂芬·平可定妹妹,蘇珊·平克告訴我們:那是女性自己主動的選擇。

有人選拔了數學成績在1%的中學生,並持續觀察了40年,就是為了看這些尖子生的職業生涯是如何選擇的。

研究結果發表於2014年,結果男生大部分選擇了理工科工作,而女生雖然數學成績也很好,但是她們選擇了醫學、法律、健康、衛生醫療、教育等等職業。

並沒有人壓迫她們,她們的實力和天賦,完全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結局還是這樣。

平克說,這正是由於男女性格上的差異決定的,男性特別關心職業上的成功,願意一條道路走到黑。

而女性更關注公平,想的是在社會上扮演一個什麼角色,來讓所有人都可以收益。

男性更關注自我的提升,女性更關注世界充滿愛和和平。

所以,女性最後的選擇,正是因為他們的關注點太廣泛了,就像她們祖先東看看,西瞅瞅,既要關注這個,又要關心那個,她們不僅關心職業,還關心家庭,還有朋友,還有業餘愛好。

這種思維方式,讓女性對於職業的重視程度遠遠沒有男性那麼高。

比如明明全職可以走的更遠,但是她們更願意兼職,把剩下的時間拿去陪陪父母,拿去和朋友happy,拿去自己搞搞小愛好。

所以,雖然女性天賦卓絕,什麼都擅長,但是她們天性不願意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職場上。

那麼自然,喜歡走極端,一條道走到黑的男性在職場上走的更遠了。

4、

不過換個角度,雖然女性這樣的策略在職場上走不遠。

但是大家是不是非常羨慕這種生活狀態呢?

沒錯,想上班就去上幾天,想陪爸媽就享受親情,想陪朋友就去聊聊天聚聚會,還有自己的小愛好就可以堅持,多麼幸福的人生啊。

事實證明,越是發達的國家,男女平等走的越遠的國家,女性就更有可能選擇這些人生策略。

她們自然而然人生幸福感更強,壽命也更長。

而在很多不發達地區,反倒女性會選擇進入職場,會去奮鬥,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倉稟實而知榮辱,等男女平等觀念上去了,社會福利達到了,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女性也會大概率的選擇那種多遠的人生策略吧。

那麼,你呢?

——萬維鋼精英日課

相關焦點

  • 張五常《經濟解釋》中蘊含的進化論思想
    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每次閱讀,都能帶來新的感覺,帶來知識上的快感。比如,在卷一《科學說需求》中第二章《自私的武斷假設》中專門提及斯密、達爾文和道金斯等人的進化論思想,在《經濟解釋》中也多次提及張五常老師阿爾欽應用進化論解釋利潤最大化假設合理性的經典論文《不確定、進化與經濟理論》。第一、既然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什麼人類會多次出現自我毀滅的可能性呢?張五常回答了用租值消散理論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了《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於男性17%! 男性一直以來都分配到了更好的教育資源,總體文化水平高的男性薪資水平自然也更加可觀。但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學歷越來越高,而且男女薪資見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從本次受訪者的學歷分布來看,本科以上的學歷人群中女性佔比超過男性,整體看職場女性普遍呈現「高知」的特徵。
  • 男性和女性的擇偶偏好有什麼不同,從進化心理角度分析一下拜金女
    這就是人類進化中慢慢發展出來的心理機制,就是為了幫助人們解決問題。進而幫助他們適應更好的環境和生活。進化心理學會影響人類的擇偶傾向。尤其是在現代化的生活中,很多擇偶問題頻頻出現,試想一下,如果當我們的祖先沒有明智的選擇配偶,那麼在生存和繁衍上就沒有什麼優勢,如今,找到一個適合的另一半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 為什么女性更喜歡聲音低沉的男性?
    聲音低沉的男性更受女性青睞?我要讓心理學的知識開遍全國大地),今天我要用生猛的進化心理學來進行解釋!這是一個綜合了心理學、生物學、進化學和社會科學的迷之學科,顧名思義,就是「企圖用進化的思想對人們心理的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進化心理學的理論通常都沒法被驗證,不講道理但又好有道理。
  • 為什麼現代的猩猩不會進化成人?達爾文進化論備受質疑,你怎麼看?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現代研究人類生命起源的基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生物課本上就告訴我們的,隨著地球上環境的不斷變遷和物種的不斷豐富,只有不斷的適應周圍的環境,才能在惡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如果不能根據環境做出變化,那麼最終得到的結果只有淘汰。
  • 女性性高潮進化意義何在 科學家們意見不一
    然而,在新作《女性高潮的真相:進化論科學中的偏見》一書當中,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科學哲學家及生物學教授伊莉莎白·勞埃德博士對20種最主要的女性高潮理論進行了研究,並發現了這些理論的不足之處。她在書中指出,女性高潮對於人類進化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 張天愛、張鈞若、許魏洲《愛情進化論》官宣定檔,你們期待嗎?
    近日,電視劇《愛情進化論》官宣正式定檔8月2日登陸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播出,該劇由張天愛、張鈞若、許魏洲領銜主演,何泓姍、白冰、趙東澤、張齡心、梁寶羚、許娣等人主演的當代都市題材劇。電視劇《愛情進化論》以職場新女性和男「閨蜜」相伴成長,反映當代輕熟女性心理。講述了剛步入職場的新女性艾若曼(張天愛 飾)與好友鹿飛(張鈞若 飾)相互陪伴,在接受一次次情感歷練和靈魂拷問後,重新認知自己,完成自我進化的成長故事。
  • 職場女性當自強,誰說女子不如男,女性一樣可以
    這些經歷增長了我對人性的認知,也比較深入地了解了兩性在體能、學習及反應上,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感受最深的體悟是,生氣抱怨對事情不會有任何幫助,只有透過自己認真努力,持續保持優異的工作表現,才能爭取到與男性同事展開「實力競爭」的機會,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應理解職場的性別差異,短期內還難以做到公平。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女性收入低於男性17%
    在不同級別的管理者中,女性佔比都普遍低於男性,尤其是在高管的位置上,男性中有9%處於高管崗位,女性中只有5%在擔任高管。  「職業性別」不平衡,男性多在技術崗,女性多在職能崗   從職位分布上,依然能看到職業也是存在性別屬性的,女性職場人在職能類崗位的佔比要明顯多於男性,財務/會計/審計、人力資源、行政/後勤/文秘等職能類崗位基本被女性包攬,而生產/加工、技術崗位又是男人的天下。在選擇職業時,男女兩性就被輸送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發展軌道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分歧。
  • 職場英語:女性的領導力或比男性更強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女性的領導力或比男性更強 2017-04-28 11:16 來源:經濟學人 作者: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本文為你解讀的這本書是《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本期我將帶大家探討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進化論真的可信嗎?便對前四期的內容做一個總結。,這是他們對進化論嚴重的認知偏差(下期內容:「進化論的認識誤區」,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達爾文以後的進化論的發展包括:新拉馬克主義、新達爾文主義、綜合進化論、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間斷平衡論等。如今的進化論已經不同達爾文時期的進化論了,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和完善,進化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成為了生物學領域的基石理論,是主流科學團體認可的主流科學理論。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達爾文時期還沒有基因這一概念),自然選擇決定了進化的方向。
  • 現代女性進化論:愛情的最終目的,是幫你找回走丟的自己
    上周餃餃為你講述了男性阿尼瑪的四個進化階段,男性心中的女性特質,即阿尼瑪,引導男性從純動物性走向最終的自我實現☟與之對應,女性心中的男性特質,及阿尼姆斯,其實也有四個進化階段。由於傳統的性別規則限制,從小父母師長一直教導我們:女人一定要溫柔,男人一定要陽剛。
  • 進化論為什麼越來越被質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進化論認為生物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和發展,比如:人是由猿類進化而來的。現在很多人開始不相信進化論,轉而開始相信神創論,主要是因為進化論還存在很多無法解釋的疑點,神創論者就利用這些疑點就斷章取義全盤否認進化論並推行他們的神創論說。
  • 為什麼總有人出來反對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會想到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這樣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變異與選擇,這裡變異是隨機發生的,然後通過自然的篩選,經過優勝劣汰生物取得進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疑問,隨機變異和自然選擇能創造出諸如眼睛、大腦這樣複雜的生物結構嗎?生物及我們人類只是一個盲目自然過程巧合的產物嗎?
  • 進化論被推翻了嗎?
    可是,遺傳學證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遺傳密碼,採用同樣的基本代謝模式。很多看似很不一樣的生物體之間的遺傳特徵竟然可以非常相似,比如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組之間的差距只有 2%!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生命的設計師竟然可以這麼懶嗎?他/她不但懶,而且很不上心!你知道嗎,人體基因組內的大部分DNA都是沒用的,科學名詞叫做「垃圾DNA」。
  • 進化論出現「空窗期」,根據發現的證據,人類或不是第一個文明!
    人類的起源一直是大家談論的話題,不知道世界上第1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不知道人類究竟從何而來。後來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才逐漸相信人類是從古猿人進化而來的,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進化論並不適用人類,這中間有許多歷史空窗期,不能完整證明人類就是由古猿類進化而來的。
  • 心理學研究:因為進化的原因,在性方面,女性要比男性挑剔的多
    並且在遠古時期,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女人因為體力上的衰弱,想要在野外獲得食物,往往需要靠助力量更為精壯的男性,才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從遠古到封建時代這上萬年的時間裡,因為男性一直佔有主導地位,所以他們對生活的所有事物都有著絕對的權威,對於性他們也可以大膽的追求,甚至可以同時擁有多個伴侶,而女性只能壓抑自己的生理需求,不敢有所展現。為什么女人對性有高質量的需求?
  • 創造論與進化論
    前面幾章已經提到,自從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進化的思想像野火一樣迅速在思想界、科學界蔓延,對《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提出空前的嚴重挑戰。雖然《聖經》的歷史性已被考古學的證據充分證明,不少人仍把進化論當作科學真理,認為創造論不符合科學,是無法接受的。進化論成為許多知識分子接觸、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