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重要性眾所周知
一個好的環境能夠塑造
出一個好的氣質、好的人格
對於學生來說
校園是他每天的必經之地
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還久一些
兒時的我們誰不夢寐以求
能夠坐在設計師們精心
打造的美感校園裡學習呢
2020年日本優良設計大獎
獲獎作品中
看到一組校園改造案例
差不多達到了那樣的夢寐以求
簡直不要太棒哦~
這是由臺灣設計研究院
發起的一項計劃
美感設計進入校園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臺北和平高中
校園內包括活動中心
總共5棟大樓
校內牆面
張貼著各種宣傳和活動海報
保留了每一個年代的物件
師生們自製了手寫的標誌導識
但材質、尺寸、色系都各不相同
比較簡陋
大多被鮮豔的海報掩蓋
不僅造成了視覺上的雜亂
也依然不能解決「迷路問題」
▲改造前
於是
設計團隊進場後
根據校園牆面本身的瓷磚裝飾
用簡約的幾何造型
堆疊出繪圖文字
讓校園指標系統化
設計出了一套馬賽克元素的指標系統
改造後的指標系統不僅清楚
與學校環境也很融合
設計得剛剛好
兼具了美觀與實用的功能
不刻意不突兀
完全看不出是後來加的
不是單純累加
而是使用減法設計
讓教學空間和上課環境更舒適
真正做到了
美感教育不止是形式上
還要以人為本
這次改造
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大大的認可
新北市北港國小的教室
本身比較特別
起初規劃建造的時候
每一間都設了一個小儲備室
過去主要用來存放教學用具
▲改造後
新加入室內窗把空間打通
不僅讓通透感得以延續
還把原來狹小的空間
變成了特殊的翻轉課堂
可以是秘密基地
可以是表演空間
也可以是植物研究室
已經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另外在竹東高中可以看到
知名畫家蕭如松老師的許多藝術作品
要是能巧妙地將指標結合
這一學校特色和環境色彩
無疑將成為學校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不僅可以達到清楚指引方向的功能
同時兼顧到美感上的訴求
又解決了學校多年來的導視問題
就是這麼的優秀!
設計出新的擺放空間設備
並重新規劃垃圾分類與處理的方式
滿滿的人性化
▲改造後
從設計思考與使用行為出發
既讓環境更整潔美觀
更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他們表示
改造用具只是手段
改造觀念與生活習慣才是終極目標
原本平淡無奇的校園環境
經過設計師們以及團隊的精心改造
瞬間脫胎換骨
成為校園裡最受學生喜愛的場所
看完真是羨慕極了
不愧是榮獲國際大獎的設計!
相信經過改造的學校
美感的種子已經悄然種在學生們的心中
未來的某一天
它們會生根發芽開花
ytb@臺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官網
@shoppingdesign
圖片來源:臺灣創意設計中心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2021普象寒假手繪班招生,限定40人,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點擊海報,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