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吧土味!9所臺灣學校美出新高度,網友:美感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

2021-01-18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校園的重要性眾所周知

一個好的環境能夠塑造

出一個好的氣質、好的人格

對於學生來說

校園是他每天的必經之地

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還久一些

兒時的我們誰不夢寐以求

能夠坐在設計師們精心

打造的美感校園裡學習呢


2020年日本優良設計大獎

獲獎作品中

看到一組校園改造案例

差不多達到了那樣的夢寐以求

簡直不要太棒哦~



這是由臺灣設計研究院

發起的一項計劃

美感設計進入校園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臺北和平高中

校園內包括活動中心

總共5棟大樓

校內牆面

張貼著各種宣傳和活動海報

保留了每一個年代的物件



師生們自製了手寫的標誌導識

但材質、尺寸、色系都各不相同

比較簡陋

大多被鮮豔的海報掩蓋

不僅造成了視覺上的雜亂

也依然不能解決「迷路問題」


▲改造前


於是

設計團隊進場後

根據校園牆面本身的瓷磚裝飾

用簡約的幾何造型

堆疊出繪圖文字

讓校園指標系統化

設計出了一套馬賽克元素的指標系統



改造後的指標系統不僅清楚

與學校環境也很融合

設計得剛剛好

兼具了美觀與實用的功能

不刻意不突兀

完全看不出是後來加的



不是單純累加

而是使用減法設計

讓教學空間和上課環境更舒適

真正做到了

美感教育不止是形式上

還要以人為本

這次改造

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大大的認可




新北市北港國小的教室

本身比較特別

起初規劃建造的時候

每一間都設了一個小儲備室

過去主要用來存放教學用具



▲改造後


新加入室內窗把空間打通

不僅讓通透感得以延續

還把原來狹小的空間

變成了特殊的翻轉課堂

可以是秘密基地

可以是表演空間

也可以是植物研究室

已經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


另外在竹東高中可以看到

知名畫家蕭如松老師的許多藝術作品

要是能巧妙地將指標結合

這一學校特色和環境色彩

無疑將成為學校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不僅可以達到清楚指引方向的功能

同時兼顧到美感上的訴求

又解決了學校多年來的導視問題

就是這麼的優秀!




▲改造後




設計出新的擺放空間設備

並重新規劃垃圾分類與處理的方式

滿滿的人性化


▲改造後


從設計思考與使用行為出發

既讓環境更整潔美觀

更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他們表示

改造用具只是手段

改造觀念與生活習慣才是終極目標


原本平淡無奇的校園環境

經過設計師們以及團隊的精心改造

瞬間脫胎換骨

成為校園裡最受學生喜愛的場所

看完真是羨慕極了

不愧是榮獲國際大獎的設計!

相信經過改造的學校

美感的種子已經悄然種在學生們的心中

未來的某一天

它們會生根發芽開花


ytb@臺灣設計研究院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DRI官網

@shoppingdesign

圖片來源:臺灣創意設計中心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2021普象寒假手繪班招生,限定40人,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點擊海報,了解詳情】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讚,最後點「在看」

相關焦點

  • 美學校園——美感從娃娃抓起!
    由中國臺灣地區教育部委託臺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2019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從全球4,769件作品中脫穎而出
  • 再見吧,土味!9所學校獲Good Design大獎,網友:這才是真正的美感教育!
    水墨、拼貼、可視化設計……一本本教科書,美的就像藝術品。針對不同的學科,設計師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創造性創作,讓每一課的呈現都不同。如今,美感細胞的「教科書再造計劃」已推動快六年了。從9個學生,到現在數十萬學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這個計劃的影響。
  • 臺灣設計的校園,美感從娃娃抓起.
    為推動美感離教育更近一步,臺灣地區教育部從帶動校園美學改造運動做起。
  • 審美觀感該從娃娃抓起,缺乏「美感教育」的孩子,長大易自卑
    小美媽媽強烈建議各位寶媽都重視起孩子的美感教育,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美育必須從娃娃抓起,這是會讓孩子一生受益的事情,不可以馬虎大意。因此,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關於美感教育這件事。02「美感教育」到底是什麼?原來45年前育兒專家就提出來了提到美,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簡單啊,好看的不就是美嗎?
  • 日本 GOOD DESIGN 把大獎頒給了臺灣設計的校園!美感從娃娃抓起
    由臺灣地區教育部委託臺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2019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
  • 9所學校獲Good Design大獎,網友:這才是真正的美感教育!
    如今,美感細胞的「教科書再造計劃」已推動快六年了。從9個學生,到現在數十萬學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這個計劃的影響。他們都正在用自己的眼睛,發現著美。改獎如今已不僅僅局限於對設計的評價,還積極促使我們思考一些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怎樣生活,如何保持工業的持續發展……計劃遴選了9所學校進行改造,從學校的環境出發,不論是美感教室還是學生餐廳,乃至指標系統、電線整理等方方面面,設計師團隊都通過細緻而富有創造力的設計,讓學校真正成為美感教育的一環!
  • 趣聞 | 日本 GOOD DESIGN 把大獎頒給了臺灣設計的校園!美感從娃娃抓起​
    為推動美感離教育更近一步,臺灣地區教育部從帶動「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劃」讓人看見了臺灣校園美感的大躍進。9 所學校的改造介紹由於學校地點較為偏僻,部分學生交通不便,所以這個餐廳還兼具課後輔導的功能。改造後,餐廳必須同時作為師生用餐和上課的地點。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育鄰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仍值得我們深刻反思。面對這兩個闖進電腦世界的娃娃,鄧小平同志笑了,滿意地點著頭。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顏色是孩子對世界的初步認知,「美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別忽視
    美感教育是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狹義的定義是認為美感教育專指「藝術教育」;其一般的定義是指「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
  • 臺灣兄妹大陸求學後在蓉育人:兩岸教育交流「從娃娃抓起」
    中新網成都10月15日電 題:臺灣兄妹大陸求學後在蓉育人:兩岸教育交流「從娃娃抓起」  作者 王鵬  「目前兩岸的教育交流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基礎教育不太多。」10月中旬,成都市溫江區一教育機構內,一群幼兒正在一間標註著「臺北101」的教室裡玩「桌遊」。教室外,負責人遊佳勳不時走動,留意著教室內的教學狀況。
  • 連雲港創建綠色學校460所 綠色教育從娃娃抓起
    我市相關部門給出的答案是,必須進行綠色教育,綠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   460所學校進入綠校行列   「校園中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數字科技側重點,從沒見過這樣好的氛圍,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這所小學是我見過做的最好。」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調研組專家這樣評價,他說的是大慶路小學。   「建數位化生態學校,辦最有價值的教育。」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不能在孩子受教育的時候而縱容其放任自流。
  • 中國人「土味審美」成主流?這個哈佛學霸發起了審美力救亡計劃
    對於中國「土味審美」,不斷有人發問:中國人喪失審美力了嗎?2012年,哈佛畢業的曾成德聯合五位專家發起了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劃,「美不止是一個單獨的事物,而是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 慈善教育該如何從娃娃抓起
    今後,中華慈善總會將與教育部門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計劃,慈善將有望納入到學生素質評估中。(11月9日《京華時報》)  熱心公益,參與慈善事業,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必備素質。因而,慈善組織聯手教育部門,慈善教育「從娃娃抓起」,良苦用心,自然拳拳可見。  不過,中國人歷來奉為至理的「身教重於言教」,同樣適用於慈善教育。
  • 網絡安全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高永維9月14日至20日是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河北省各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不斷推動網絡安全教育入腦入心。與往年類似,今年河北省依然將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作為重頭戲,無論是線上組織的青少年網絡意識教育等論壇,還是線下開展的六個主題日中涉及到的校園日、青少年日等,無不體現著河北省對於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和用心。「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這其中青少年是不可或缺一環。據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經突破9億,而未成年網民規模則為1.75億。
  •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生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幼兒進行生態教育是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此,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幼兒園如何實施生態教育的問題。       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有利奧波德等有識之士提出生態教育的概念,今天,生態教育也引起了各國政府和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生態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幼兒園教育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幼兒正處於世界觀、自然觀、價值觀的萌發時期,將生態教育納入到幼兒園教育體系會對他們的未來甚至一生產生深刻影響。生態教育從幼兒園抓起,是當今社會賦予幼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2020-11-27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門口開成人用品店 應反思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近幾天,有很多家長給《都市快報》打來電話,稱在孩子就讀的學校對面有人開了一家成人用品店,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很多孩子在放學的時候都會進去看,這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學校對面屬於校門口,在校門口開成人用品店雖不違法,但引起了家長不滿,就得管。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應做好協調工作,動員店主換門面。從長遠來看,不僅各地工商部門要暫緩辦理此類情況的經營執照,各地文明辦、掃黃辦、公安、質監等部門還應該強化監管,防患於未然。畢竟,良好的學校周邊環境建設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加大整治力度,為學生讀書學習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
  • 再見紅配綠!臺灣的中小學校園設計也太有美感了!
    推動美感教育更近一步,臺灣地區教育部從帶動校園美學改造運動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