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賞析《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感嘆人生起伏

2020-12-11 圓圓心心

作者李清照,宋代詞人,號易安居士。她的詞風格比較獨特,被稱為「易安體」,她寫詞早期多寫優雅的生活和抒發對愛情的追求,寫的清麗婉轉有著「千古第一女詞人」及「詞中皇后」的美譽。後期多感嘆悲慘的身世和和哀悼傷感之前,顯得深沉哀婉。是婉約派的代表,她的詞集叫《漱玉集》。但這篇詞屬於作者前期的作品,這首詞是古代詞壇中著名的一首傷春惜時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首先,引出海棠花

女主人公在昨天夜晚已經知道,經過風雨後,海棠花就會掉落,而是女主人不忍心看見落花的慘狀。側面描寫出女主人憐花、惜花的多愁善感的心情。更是說明了詞人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對逝去的年華的追憶。

然後,賞析「試」「卻」字

通過一些細微的字的描述,更加深刻的細緻的描述詞人的心理,一個「試」字,將詞人不願意看見花開花落的矛盾心理,描述的貼切入微。一個「卻」字隱含著詞人聽到答話後疑惑不解的心理。

最後,賞析「綠」「肥」「紅」「瘦」

詞人通過設問、借代、擬人等修辭手法,將形象地描述了花的色彩,花葉的形狀,兩種顏色和形狀的對比,通過詞語的組合,讓文章顯得生動形象,更加具有想像力。描畫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畫面,讓人為詞人折服。

這首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對花的憐惜心情,也表現了作者的苦悶的心情,詞中對人物心理刻畫細微。用景色襯託人物的心境,輕巧靈活的表現了悽涼的氣氛,極盡傳神。

相關焦點

  • 詩詞賞析(4)《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趙衛娜,歡迎您跟我一起走進濮陽市演講朗誦學會主辦的《詩詞賞析》欄目,今天我將與您分享宋代詞人李清照的一首詞《如夢令》。李清照一共寫過兩首《如夢令》,今天為大家讀第二首。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愛上李清照-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李清照在(常記溪亭日暮)裡喝成了(沉醉不知歸處)之後衝進了荷花池。在這首詞裡喝成了(濃睡不消殘酒),開始惦記院子裡的海棠花了。
  • 國學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賞析
    "最中國,樂生活",點上方藍字 熙華國學堂 加關注《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作者: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譯文】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我雖然睡了一夜,仍有餘醉未消。試問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她說海棠花依然如舊。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
  • 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昨夜雨疏風驟》。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言歸正傳,咱們今天就學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02原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03我的理解和翻譯昨晚,風颳得很大,雨卻下得稀疏,睡了很久,卻還有些許微醉。
  • 李清照《如夢令》中「昨夜雨疏風驟」不可以寫作「風疏雨驟」嗎?
    前言我在問答裡遇到了這個有意思的問題:李清照的《如夢令》中,「昨夜雨疏風驟」為什麼不是「風疏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 古詩詞鑑賞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宋】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天天讀詩:《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辭面勾勒寫詞時間與環境,昨夜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故把酒以消愁緒,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
  •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表達了什麼情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詞作之一,現存李清照《如夢令》一共有兩闕:一首是《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另一首是情趣盎然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這兩闋《如夢令》小令,結構和音律上都是單詞,33字,7句,5仄韻,一疊韻。
  • 昨夜雨疏風驟,想起《如夢令》,還有跟rain有關的英語詞彙
    昨夜小城雨疏風驟,不由想起宋朝詞人李清照的那首流傳千古的《如夢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Can&34;這首詞有不同的翻譯版本,上面這個是楊憲益、戴乃迭老師翻譯的,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認真讀讀,體會一下譯文中描述風和雨的形容詞。既然說到「雨」,我們一起來看看英語中除了rain,還有哪些跟「雨」有關的詞彙:1.drizzle [ˈdrɪzl] v. 下毛毛雨 n.
  • 通過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分析青春少女李清照的潛意識心理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憑藉首詞《如夢令》爆文,在京城文學圈娛樂圈迅速火了起來,特別是那句「綠肥紅瘦」備受北宋文學院大佬推崇,被冠名「婉約詞人」。因為這首詞,李清照一時名冠京城,時人無人不知李易安,原來禮部員外郎李格非李大學士還有這麼個漂亮如此才華橫溢的千金大小姐,真是令人羨慕嫉妒恨啊。寫這首詞時李清照十六七歲,青春少女,愛情萌動。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她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母親王氏也是才華橫溢,不得不說基因和早期教育環境對她的影響是巨大的。李清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從小耳濡目染。出嫁後則與其夫趙明誠共同專研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充實美滿,可是中後期金兵入侵中原,只得逃亡南方,境遇孤苦。
  • 李清照,宋代的女文豪,寫《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自明朝以來,中國出現了四處「李清照紀念館(堂)」和多處「藕神祠」。一個人能得到如此多的人的想念,這是很了不起的。青州李清照紀念館位於青州古城西門外洋溪湖畔。佔地約630平方米。建築坐北朝南,大門內有甬道北去,道東建有順河樓,西邊為四松亭,均為清代建築。甬道盡頭為一四合院,系1993年所建,門上書有著名詞人蕭勞書寫的匾額「李清照紀念館」。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的小失落何處訴說
    李清照 如夢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昨晚那麼大的風,那麼大的雨,海棠花哪裡就能好好的呢?正是因為這小失落,才有了後邊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感嘆。李清照的心思是極其細緻入微的,總是能夠捕捉到常人難以體察到的那些很微小的事物。就比如詞中,在那個來捲簾的小丫頭的心中,海棠花就是一棵普通的樹上開出來的尋常的花,平平常常,無關痛癢,颳風下雨落了也就落了,來年總歸還會再開的。
  • 讀古詩,知情懷(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宋)
    大雨來的急驟,去的也匆忙,望著窗外清爽的景象,突然就想起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靈感來源於韓偓的《懶起》
    在不少李清照的詩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李清照,對於民生的關注和事態的關懷。李清照的文化領悟力極高。《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古詩的由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一代詞宗李清照,與一般的那種弱不禁風,足不出戶的貴族小姐不同。相反,她是一個聰明靈動,而又博學多才的女子。三句話合在一起便是「詞女之夫」,言外之意,兒子是想要娶詞女為妻。只是羞於啟齒才編造出這樣一個「夢」。反觀當時,真正有才氣的詞女,在官宦的子女裡,也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才高八鬥,趙明誠亦是出類拔萃。才子佳人互有耳聞,也算是一樁「門當戶對」的姻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