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繫「財說得明白」,獲得授權
01,隨時要用的錢,不同方式,收益差2倍,甚至10倍
現在大家都知道把錢放在銀行,如果不理不問,只是存活期幾乎沒有利息收入,這也是類似餘額寶等寶寶類的產品在這些年越來越火熱的原因。
不過,隨時需要使用的資金怎麼理財,其實還是需要一點技巧。
比如在中信銀行的活期理財產品裡,最高收益率2.8%,最低收益率僅1.354%,差距達到兩倍,這就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這些活期內的產品有些是基金,有些是銀行理財產品。大家看到的南方版,華夏版,國壽版,嘉實版信誠版,這些全部都是代銷產品,來自於基金公司所發售的貨幣基金,其實跟餘額寶是相同的性質,過去的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1.682%,最低的只有1.354%。
最高收益2.8%的是屬於銀行自己的產品,投資於貨幣市場為主,但同時也利用銀行的優勢,部分資金投資於債券市場,所以收益率比貨幣基金高。中信銀行的"天天*"就是這樣的產品。
除了理財產品,中信銀行還有一款比較靈活的存款產品,50元起存,錢存進去之後可以隨時拿出來,哪怕只存一天,收益率都比活期的高。實際存的時間越長,就按對應的定期利率結算,獲得的利息更高。關鍵這是隨時可取的。
不過這個產品,比財說得明白曾經評測過的其他一些銀行的同類產品,收益率還是略低了一點。
02,結構存款代替短期定期存款
很多人喜歡存款,因為存款保本保息,雖說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存款高一些,但畢竟沒有保本的承諾。
如果想適當的提高存款的收益率,可以通過結構性存款想想辦法,結構存款也是保本的。
中信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有一款半年的,1萬起,最低收益率為1.75%,也有可能達到2.9%或者3.2%。
普通的定期存款半年期的利率只是1.65%,因此這一款結構性存款,不但有保本的功能,而且最低收益率還能達到1.75%,那就成為了短期定期存款的很好的代替品。如果掛鈎商品的表現達到了原來設定的標準,還有機會獲得2.9%甚至3.2%的收益率,那比起普通的存款就更高了。
03,年化虧損4.5%的理財產品
中信銀行一款"**穩健信用"產品,前段時間的淨值出現連續下跌,讓一些投資者很擔心,開始考慮贖回。
近期的淨值變化來看,今年5月初最高淨值接近1.09,近期的淨值是1.0815,出現了0.78%的下跌,如果只算這兩個多月的跌幅,年化虧損率達到4.5%以上。
這個產品的投資比例約定比較模糊,資金可以投向貨幣市場類,固定收益類以及其他符合要求的債權類資產,合計比例不低於80%。從以上表述難以看出資金具體的投向以及比例分布。
近期的下跌,說明債券類的投資佔比應該不少。這與產品投資中較多的信用債有關,而近期正好是債券市場的波動調整。如果持有的時間長點,應該不會出現虧損,中途的波動應該最後會被抹平。
這個產品從2018年10月末成立到7月初,淨值已經達到了最新的1.0815,在大約1年9個月裡,上漲8%,年化4.75%,可見只要持有時間長,獲得4%~5%的年化收益率,應該問題不大,
04,養老目標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基準達到5.4%
中信銀行有一款以2030年退休為目標的理財產品,在資產分配上面,距離退休日期越接近越趨向於保守,其中債權類資產不低於80%,權益類資產不超過15%,聽起來賣點比較明確。
在公募基金市場裡,也有一些基金是以養老退休為目標的,大多是FOF基金。這一款銀行理財產品,與FOF基金應該比較類似。
產品說明書中提到,根據投資者收入情況,風險偏好等因素調整組合,但是對於這麼一款公募產品,投資者的收入情況和風險偏好,根本不可能一致,更談不上據此調整。這看起來只是宣傳而已。
另外,產品的封閉期730天,與2030年的退休目標日期還差距較大,實際上大部分投資者會把它當成兩年期的產品購買。產品的設計目標是為了2030年的退休,但是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僅僅為了兩年的定期理財,目標不一致,可能會造成難以達到收益預期。
而且,從這些年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公募基金中的養老基金收益不太理想,所以銀行的這一類養老目標理財產品,可能受歡迎的程度也較低
05,收益率超10%的銀行理財產品
(1)
中信銀行一款產品,"**多資產掛鈎",截止目前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1%,雖然處於售罄狀態。這麼高的收益率,還是值得研究,畢竟如果合適的話,等待開放就可以買入。
資金的80%以上投資於債權類資產,其中的非標債權類資產不超過40%,沒有任何資金投向權益類資產,但是會有20%以下的資金投資於金融衍生品類。
而投資於固收類資產所獲得的收益,其中有一部分將投資於一年期的滬深300期權產品,假如一年之後滬深300指數比起期初日上漲,期權的年化收益率為5.1%,否則年化收益率為0.6%。
因此這個產品實際上把大量的資金放在債權類資產當中,把其中的部分收益用來做滬深300指數的對賭。產品運作一個月多點,最新的淨值1.0122,實現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1%。
大家需要注意,產品成立以來的收益率雖然比較高,但是所經歷的時間畢竟太多,這樣的年化收益率難以持久。至於要不要買入,先看一看吧。
(2)
而另一款產品"**全球多資產",近三個月年化收益率達到12.8%,對於喜歡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來說,這個收益率非常誇張。
這個產品在今年2月25日達到階段高位後,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以2月25日淨值1.0749開始計算,到目前僅僅上漲了2.95%,這4個半月的年化收益率,就降到了7.9%左右。如果從2019年1月25日第1次公布淨值算起,累計上漲8.65%,年化收益率進一步下降到5.9%。
所以,收益率實際上並沒這麼高,不能僅看銀行拿出來宣傳的數據,要看更多沒拿出來的數據。
我們在看這一款產品的投資比例分布,債權類資產40%~80%,權益類資產不超過30%,衍生品不超過30%,從3月份最大回撤1.9%來看,權益類資產佔比大約10%左右,5月份之後,只出現了一點小波動,說明債券調整對淨值的影響,與股票市場上漲有一定的對衝。
總體來說產品並不算太差,只是也沒有像宣傳的這麼好,銀行理財產品只公布淨值,沒有定期公布持倉情況,這一點真不如公募基金。
我們購買類似投資組合的公募基金,應該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率,而且沒有封閉期的限制,喜歡銀行理財的朋友,應該適當關注債券類基金。
點擊一下連結,了解更多銀行理財資訊:
廣發銀行活期收益超餘額寶2倍,淨值型10%,集中評測三類產品
平安銀行,保本的,高收益的,淨值的,結構的,保本產品最高7.5%
招行產品小額比大額存單高,保本的最高10.3%,看透淨值產品不足
中國銀行:有低風險的5%,也有-8%,為你評測近十款理財產品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關注財說得明白後,後臺的菜單,可以更方便看到近期的精華文章與理財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