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
規 劃 綱 要
(2011-2015)
目 錄
一、發展現狀... 2
(一)、突出特點... 2
(二)、存在問題... 4
二、發展機遇與優勢條件... 7
(一)、發展機遇... 7
(二)、優勢條件... 8
三、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及產業布局... 12
(一)、發展思路... 12
(二)、發展目標... 13
(三)、產業布局... 15
四、發展重點... 16
(一)全力服務央企,壯大石油煉製和煤氣化規模... 16
(二)突出產品特色,做強化工新材料... 17
(三)加大資源利用,延伸產業鏈條... 19
(四)推進結構調整,提升化肥農藥產業... 21
(五)依託石化主業,推進化工機械、化工工程安裝及檢維修服務業發展... 22
(六)建設化工交易市場,促進化工倉儲物流業發展... 23
(七)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24
(八)構建科技研發中心,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24
五、保障措施... 25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力推進產業發展... 25
(二)完善政策支撐,改善產業發展環境... 26
(三)嶄新打造「湖南省石油化工園」,謀劃園區發展新構架... 26
(四)重視發揮專業技術人員作用,強力推進專業招商... 27
(五)開展對接合作,助推產業發展升級... 27
(六)構建服務體系,強化產業發展支撐... 28
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規劃綱要(2011-2015)
嶽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11年4月)
為了貫徹國家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的經濟方針,落實嶽陽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市石化產業產品特點和運行實際,編制嶽陽市石油化工千億產業集群「十二五」發展規劃。
⑴產業初具規模。石化產業是嶽陽市重要支柱產業,形成了包括石油煉製與加工、化肥、農藥、有機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機合成材料、精細化工、化工機械等25個行業、100多家石化企業、200多種石化產品的石油化工產業群,涵蓋化工研發、生產、貿易及物流和職業教育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總資產近240億元,現有石化及其配套的規模以上企業206家,從業人員5萬餘人。2010年,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58.37億元、增加值213.67億元、稅收75億元,分別佔全市總額的27.7%、28.4%和57.5%;「十一五」期間,石化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6 %。嶽陽石化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稅收分別佔湖南石化工業的41.4%、40.9%和53%,綜合實力居全省第一位。
⑵布局相對集中。「十一五」以來,嶽陽市大力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式發展」戰略,鼓勵產業要素向園區集聚,加速了嶽陽石化產業集群發展,布局優化。以長嶺煉化、巴陵石化為主體的石化產業集聚程度逐步增強;雲溪精細化工產業園、臨湘儒溪農藥化工產業園,正在成為嶽陽石化產業新的增長極。目前兩園進駐企業已達62家,佔全市石化規模企業的26.7%;201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7億元,佔全市石化產業總產值的11.4%。
⑶龍頭企業強大。長嶺煉化、巴陵石化作為嶽陽市石化產業的龍頭,是湖南省重點培育的「千億企業」,帶動作用大,在全市乃至全省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支撐石化產業的主力軍。2010年,兩企業共加工原油590.36萬噸,生產各類化工產品1018萬噸,完成銷售收入294億元,上繳稅金62億元。在兩大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催生了嶽陽興長、凱美特、中創化工等一大批以兩廠中下遊產品為原料和為兩廠生產配套的相關企業;形成了以雲溪工業園、儒溪工業園等為依託的精細化特色化工生產基地;四化建、長煉機電公司等一批在國內知名度較高的化工工程建設和檢維修服務企業煥發生機;築盛閥門、吉祥石化等一批化工裝備零部件製造安裝企業快速壯大;以臨港產業新區為主體的化工物流基地應運而生。
⑷產品特色明顯。開發生產了一批有資源、有市場、有效益的特色化工產品,如鋰系聚合物、環氧樹脂、環己酮、己內醯胺、尼龍6、聚丙烯、催化劑、助劑等。特別是高分子材料及配套原料己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如20萬噸/年己內醯胺、10萬噸/年環己酮、15萬噸/年SBS/SIS、5萬噸/年環氧樹脂、5萬噸/年氯丙烯、3萬噸/年環氧氯丙烷、8萬噸/年煉油化工催化劑等拳頭產品的產能、產量和市場競爭力都處於全國前列,佔據國內主導地位。名優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為:鋰系聚合物近60%、環已酮71.5%、環氧樹脂32.1%、己內醯胺50%、煉油催化劑27%;SEBS、鄰甲酚醛特種環氧樹脂和功能性粉末塗料用環氧樹脂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該產業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湖南省著名商標8個,湖南名牌產品13個。
⑸技術優勢突出。全市共有32家高新技術化工企業,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擁有授權專利230件,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0項,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人才近1萬人。嶽陽煉油化工行業有2個設計院,5個研究院所,3所大中專院校,己內醯胺成套新技術、鋰系聚合物製備技術、環氧樹脂生產技術、特種分子篩製備技術在國內均處於領先地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⑴產品加工深度不足,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延伸。目前大多數化工企業是單純對長煉和巴陵提供的原料資源進行初加工,各類石化後續加工企業大多還處在自然分散狀態,聚集優勢無法顯現;工業園區大多還是單個的企業在空間上的集中,而不是產業鏈基礎上的有機整合,產業價值鏈延伸環節缺失;產品加工深度不夠,大都為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高終端產品的比重不到20%,全市以兩大龍頭企業產品為原材料生產的產品不到60個,下遊產業鏈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化工產業與沿海城市和較發達地區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這會在一定時期內製約部分化工企業做強做大。
⑵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精細化工企業規模較小。雖然嶽陽石油化工產業已有長嶺煉化、巴陵石化公司等大型石化公司的支撐,但總體上「樹大不成林」,龍頭企業數量仍然不多,特別是精細化工企業規模仍然偏小。龍頭企業是拉動產業綜合經濟實力上升的核心力量,過去兩大石化龍頭企業走大而全的道路,產品結構和工藝路線趨向於企業內部自成體系,通過產業鏈帶動地方石化工業發展不夠。地方企業的發展面臨原料、技術、市場和資金等約束,尚未形成一批規模較大、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石化企業,龍頭的帶動作用需要進一步強化。嶽陽市化工產業要發展就必須鼓勵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中下遊企業,延伸化工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
⑶社會配套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改進。化學工業與環境關係密切,在化工生產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廢氣、廢水和廢渣,生產流程和產品或多或少地會對環境有所影響。雖然政府已在市政建設中投入不少資金,然而在汙水處理、集中供熱、消防建設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的投入仍然不夠。與國內發展較好的專業園區相比,嶽陽化工園區的建設發展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起點不高、格局不大、發展不快,實現「招大商引大資」和高速發展的預期,任重道遠。究其原因,一是投入不夠,縣(區)級財政不足以支撐高水平化工園區的規劃和配套工程的建設投入,導致園區對企業項目的吸引力不強;二是缺少有專業背景、熟悉行業規律、了解業界動態、有外部人脈資源的專業人員參與園區規劃、管理和招商引資工作。
⑷高附加值產品較少,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嶽陽化工產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定規模,化工產品種類多、產量大,具備較大競爭力,但主要以常規化工產品為主,高能耗、低附加值產品較多,嶽陽石化科研單位歷史上主要是為大廠配套,與地方經濟和整個石化產業鏈的結合不緊密,因此還需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特色明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和化工新材料,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增強產品競爭力。
我國石化產品消費仍處於增長期,油品、化肥、農藥剛性需求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全球金融危機將給我國石化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在經濟恢復時期,各國重視發展實體經濟,西方國家甚至提出「再工業化」口號,這無疑增加了對煉油、化工產品及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給化工行業增加生產提供了機遇。
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面臨環境保護、能源緊張和水資源短缺的壓力,推動產業升級已成為發展重點。如今,石油化工各子行業的走勢呈現出不同特點:成長性行業如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領域精細化工等產業,正逐步擴大規模增加品種,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熟性行業如化肥、傳統碳一化工、「兩鹼」、橡膠加工、傳統精細化工等,則努力通過結構優化提升質量和水平,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
目前,全行業的集約化程度逐步提高,大中型企業逐漸成為中上遊產業的發展主體;化工園區的配套建設更趨於完善,逐步成為各地區化工建設的主要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投資主體越來越多地進入石油化工領域,並有望進入中上遊產業如煉油、乙烯、芳烴和PTA、新型煤化工等,原油及成品油的進出口和倉儲業務也成為投資熱點。這樣的形勢,為產業及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⑴完整的產業體系優勢
嶽陽石化產業已形成的行業有石油煉製、煉油化工催化劑、化工、化纖、合成材料、農藥、化肥、橡塑加工、化工機械、化工工程建設和檢維修服務等,品種之全,是中南地區之最,全國化工行業少有。嶽陽石化工業的特點,是以非乙烯路線為主導產品的特色化工發展之路。
⑵豐富的資源優勢
原材料資源:建成投產的從南京儀徵到長嶺的1000萬噸/年原油輸送管道和長煉到株洲的600萬噸/年成品油輸送管道,解決了以往運輸原油受季節氣候限制以及由此引起的成本過高的問題。嶽陽原油加工能力2012年將達到1000萬噸,可提供45萬噸/年三苯(苯、甲苯、二甲苯)、63萬噸/年液化氣、7萬噸/年富乙烯氣、6萬噸/年硫磺、15萬噸/年重芳烴等,可為嶽陽石化產業的延伸提供寶貴的原料。湖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華能嶽陽電廠為產業發展提供豐富電力,為嶽陽市石油和化工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
市場資源:長嶺煉化、巴陵石化、嶽陽紙業三大企業,其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化工原、輔材料和化工催化劑、助劑,為發展嶽陽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提供了很好的市場,並且為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推廣提供了高水平的工業化示範基地。
⑶技術和人才優勢
嶽陽化工歷史悠久,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設計、科研開發、建設、生產和經營管理經驗,培養了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以及大批熟練技術工人。雄厚的技術優勢和完整的石化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將為嶽陽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⑷交通區位優勢
嶽陽處於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隨嶽高速與長江、洞庭湖的樞紐位置,貼近華東、華南兩個快速發展的經濟圈,便利的交通條件有利於增強產品的輻射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嶽陽是湖南唯一臨江口岸城市,擁有長江163公裡岸線資源和洞庭湖60%以上水域,城陵磯港是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至2012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將達到28萬標箱、散貨100萬噸,形成港口、物流、保稅、工業「四位一體」發展的新型港口經濟,具備各類生產要素大進大出、大集大散的優勢。
⑸發展環境優勢
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石化產業的發展,在2007年3月出臺的《湖南省培育發展產業集群「十一五」規劃》中,石化產業被列為16類重點培育產業之一;2009年6月,又出臺了《湖南省石化產業振興實施規劃》,並編制了《嶽陽煉化一體化項目湖南化工配套發展規劃》;2010年7月,周強書記邀請中石化原總裁王基銘院士領銜開展嶽陽煉化項目湖南化工發展戰略研究。
湖南正崛起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第六大板塊,2009年共生產各類汽車21.45萬輛,到2015年,湖南汽車要形成200萬輛以上的產能規模,汽車零部件也可得以協同發展。我市的SBS、SEBS、環氧樹脂、尼龍6、PP等化工產品都是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基礎原料。
此外,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和建築是湖南省重點支柱產業,需要大量的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工產品與之配套,特別是製造業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市場非常大。省內環境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嶽陽石化產業高速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契機。
在國家化學工業總體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湖南「十二五」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發展之路;以自主創新為動力,按「布局集中、產業集合、優勢集聚、培育集群」的基本方針,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以擴大煉油能力為重點,著力提高特色化工產品的集中度,通過外引內聯等方式,不斷完善產業鏈;依託港區建設化工交易市場,以市場促進產業帶動倉儲物流業發展;推進廠地深度融合,形成資源配置合理、上下遊一體化、主導企業與配套企業緊密聯繫、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格局;積極與湖南省其他優勢產業對接耦合,協同發展,發揮產業集群效應,著力培育壯大千億石化產業。從而實現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環境的改善,以最小的原材料消耗,最小的環境影響,實現最好的經濟社會效益,達到經濟最有效的循環。著力做大總量,強力優化結構,大力發展集群,努力實現新的跨越,全市2012年石化行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湖南省支柱產業和中南地區重要的石化基地。
在「十二五」期間,嶽陽市石化產業發展要堅持充分利用央企資源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結合嶽陽的實際情況,加速構建「以1000萬噸煉化項目為龍頭,以化工新材料為特色,以煤化工為補充」的新型石化產業體系,把嶽陽建設成為科技創新能力強、產業特色明顯、產品優勢突出、產業體系完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石化產業基地:國內最大的煉油催化劑生產基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種催化材料和特種催化劑生產基地、國內最強的非乙烯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和中南地區最大瀝青生產基地。
具體指標如下:
——石化產業5年計劃新上項目60個以上,累計工業投資(含技改投資)力爭達到500億元。
——原油總加工能力達到1350萬噸,主要產能快速提升,形成相當於100萬噸/年乙烯規模的非乙烯特色化工生產規模。
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單位: 萬噸/年
產品 名稱 | 原油加工 | 己內 醯胺 | 鋰系聚 合物 | 環氧樹脂 | 環己酮 | 催化劑 | 化肥 | 農藥折純 |
2015年 | 1350 | 36 | 50 | 20 | 10 | 10 | 100 | 15 |
——工業總產值到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65億元,成為第一個產值過千億的產業,2015年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1.5%,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全省第一,佔全省比重突破60%。其中,中央企業1200億元,地方企業600億元。
具體構成見下表:
「十二五」全市石化產業工業總產值構成
(單位:億元)
按區域 | 按行業 | ||
單位 | 工業產值 | 行業 | 工業產值 |
中石化長嶺煉化 | 500 | 煉油 | 700 |
中石化巴陵石化 | 500 | 化工 | 720 |
長煉特色化工基地 | 100 | 農藥化肥 | 80 |
雲溪精細化工工業園 | 320 | 化工機械 | 60 |
儒溪化工農藥基地 | 80 | 化工工程安裝 | 60 |
經濟技術開發區 | 100 | 化工倉儲物流 | 80 |
臨港產業新區 | 100 | 化工商貿 | 50 |
其他 | 100 | 其他 | 50 |
合計 | 1800 | 合計 | 1800 |
——培育發展核心(骨幹)企業40家,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龍頭企業2家,過50億元企業2家、過30億元企業2家、過20億元企業6家、過10億元企業10家、過5億元企業18家,在上述企業中培育上市公司2家。
——石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的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年均下降5%,萬元增加值電耗年均下降8%,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削減3%。
按照重點建設「兩央企、兩基地、兩園區」的總體思路,促進企業向基地、園區集聚,空間布局更趨優化。
長嶺煉化片區(含長煉工業園)以石油煉製及煉廠氣加工產業鏈為特色;
巴陵石化片區(含城區上市公司部分)以高分子材料產業鏈為特色;
雲溪精細化工產業園:以發展精細化工和工業催化材料產業鏈為特色;
臨湘儒溪化工農藥產業園:以生產農藥為特色;
經濟開發區:以化工機械為特色;
臨港產業新區: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物流為特色。
「十二五」期間,嶽陽石化產業在長嶺煉化1000萬噸/年煉油和巴陵石化非乙烯項目基礎上,擴大石油煉製和煤氣化規模規模,完善煉油綜合配套加工能力,提升油品質量;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進一步擴大產能;充分利用煉化一體化的碳三、碳四和芳烴等資源,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品;做大做強上下遊石化產業鏈,著力發展化工機械、化工工程和化工倉儲物流產業,走「石油化工產業鏈延伸和專業化配套」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化工產業的集群效應,加快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投資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
全力支持長嶺分公司、巴陵石化向中石化爭取資源和項目,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原油加工適應性改造和煤氣化裝置優化穩定運行改造實施,儘快將區域內原油綜合配套加工能力擴大到1350萬噸/年,整體規劃區域內氫氣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煤氣化裝置規模,促進加氫項目的引進與發展。
重點發展高分子材料、工業催化材料產業鏈,堅持把特色化工做的更強,提高嶽陽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1、高分子材料產業鏈
重點完善鋰系聚合物、環氧樹脂、聚醯胺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並進一步擴張規模,堅持系列化、專用化、特種化發展之路,不斷開發新品種;適時發展以碳三、碳四為原料生產PTT(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氨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加快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湖南蓬勃發展的汽車、裝備製造業及軌道交通業深度融合,做好上述材料的改性與製品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鋰系聚合物(SBS、SEBS、SIS、SEPS)產業鏈:完善產業鏈,進一步擴大鋰系聚合物的生產能力;對特種鋰系聚合物裝置進行擴能改造,開發高附加值的醫用SEBS和SEPS新產品;將鋰系聚合物加工成各種用途的改性料及製品:SIS改性EVA熱熔膠、SEBS輸液袋、SEBS密封件、汽車擋泥板和腳墊,SBS改性優質道路瀝青、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硫磺改性道路瀝青和催化油漿制道路瀝青等。
環氧樹脂產業鏈:一方面積極開發固化劑、稀釋劑等配套料,提升產品競爭力,帶動樹脂的銷售;另一方面建設一批特種樹脂的專業化生產廠和下遊應用廠。下遊產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電子封裝料、電氣注射料、膠黏劑、粉末塗料。結合新能源的發展,粉末塗料主要考慮在風力發電機葉片製造業、輸變電設備製造業、車用高壓氣瓶製造業上配套發展。
聚醯胺產業鏈:重點擴大環己酮、己內醯胺和尼龍6切片的生產規模;進行環己酮產品結構調整,採用成熟技術發展己二酸、聚己內酯、尼龍66新產品;發展尼龍薄膜、尼龍纖維、尼龍改性料如玻纖增強尼龍、增強阻燃尼龍6等,以及尼龍合金制汽車零配件,如:空氣濾清器、外殼、風扇、車輪罩、導流板、車內裝飾、儲水器材蓋、線卡、各種車內電氣接插件等。
合成橡膠產業鏈:重點發展稀土順丁橡膠和異戊橡膠產品,引進企業發展汽車輪胎;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擴大膠鞋生產量。
聚丙烯(PP)產業鏈:重點開展PP的改性及下遊加工:高透明PP及其生活用品、辦公用品製成品、紡粘無紡布、熔噴無紡布、細旦和超細旦PP纖維、高鐵PP土工布;在汽車製造工業,主要開發PP改性料生產汽車保險槓、儀錶盤、裝飾件。
2、工業催化材料產業鏈
以煉油催化劑、化工催化劑和催化材料為重點,改造擴大現有催化劑及配套的催化材料、助劑生產規模;引進煉油、化工催化劑、助劑、添加劑等生產企業;充分利用北京石化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嶺煉化科技開發中心的研發與轉化能力,著力開發新型催化劑生產技術,加快發展新型催化材料和改性特種催化材料。
將兩套煉油裝置產生的碳三(50萬噸/年丙烯)和碳四(38萬噸/年)資源,圍繞鏈條延伸和產業配套,吃幹榨盡,求得效益最大化,重點發展煉廠氣體加工、環保溶劑、芳烴及固體副產物等4條產業鏈。
1、煉廠氣加工產業鏈
丙烷丙烯下遊加工利用:一是丙烯(丙烷)→丁辛醇→丁辛酸;二是丙烯(丙烷)→環氧丙烷→碳酸二甲酯(DMC)裝置聯產丙二醇→再生產丙二醇單甲醚→聚醚多元醇→聚氨酯→系列高附加值產品。
異丁烯下遊加工利用:異丁烯→MTBE→高純異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有機玻璃(PMMA)。
正丁烯下遊加工利用:發揮專有技術的優勢,進一步擴大醋酸仲丁酯產能。
正丁烷下遊加工利用:正丁烷→順酐→l,4-丁二醇、丁二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以及四氫呋喃和聚四氫呋喃。
異丁烷下遊加工利用。積極組織產學研共同攻關,開發異丁烷氧化制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技術,再聚合獲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2、芳烴產業鏈
一是為區域特色化工產品配套:①苯→乙苯→苯乙烯,為鋰系聚合物裝置提供原料;②苯→環己酮→己內醯胺(或己二酸)→為聚醯胺(聚己內酯)生產提供原料;二是生產化工中間體,如:無氯苯甲醇、苯甲醛;三是發展特種新型聚酯產業鏈:二甲苯(PX)→對二甲苯甲酸(PTA)→PET→特種新型聚酯,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3、環保溶劑產業鏈。
擴大現有溶劑油、醋酸酯、MTBE、環氧環己烷、環己酮生產規模;重點發展高沸點芳烴溶劑油及醋酸酯、碳酸二甲酯、甲乙酮、異丙醇等環保型化學合成溶劑。
4、固體副產物產業鏈
將現有約31萬噸焦炭和10萬噸硫磺充分利用,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重點發展不溶性硫磺、聚苯硫醚特種工程塑料及纖維。
在現有瀝青儲存、中轉設施以及改性瀝青和乳化瀝青生產基礎上,用催化油漿生產基質瀝青,新建瀝青裝置、高強度瀝青混凝土改性添加劑裝置。
1、化肥。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城區化肥企業「退二進三」,新泰化肥、天潤化工藉助搬遷改造的契機,加快技術改造,發展高效複合肥和特色肥料。
2、化工農藥。依託光氣資源,縱向開發以光氣為基礎原料的殺菌劑、除草劑及氨基甲酸酯類高附加值的產品;橫向開發以光氣為主要原料的光氣衍生化工產品、農藥中間體、醫藥中間體等;利用石化產業的原料,重點發展順酐、甲代烯丙基氯、1,3-二氯丙烯、氯丙烯、鄰異丙基酚和環氧環己烷等農藥中間體;大力推廣清潔生產集成技術,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及其中間體與環保型製劑;發展懸浮劑、顆粒劑、微乳劑、水分散劑等新劑型農藥。
3、生物農藥。提高我市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原藥、高新技術生物農藥生產技術水平,大力配套發展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品種,開發高效除草劑和殺菌劑新產品,加快發展環境友好的農藥製劑及相關助劑。
一是培育壯大現有化工機械企業。支持天一科技、吉祥石化、巴陵爐窯、築盛閥門、四化建高壓閥門等公司做大做強;大力推廣雷射再製造技術,加大雷射複合板的生產與市場拓展;協調整合長動、紅日、洪源等機械製造類軍工企業,開發生產化工機械產品;鼓勵企業與設計研發單位開展產學研對接,提升企業技術水平,開發適銷對路產品;開展產需對接,從政策上支持本地企業的產品在同質同價的基礎上優先使用,打破產業之間的壁壘,降低準入門框。
二是大力開展產業招商。有針對性的引進一批優良的化工機械企業,如:重點支持四化建公司引進湘東機械廠、大陸雷射器公司引進吉林壓力容器廠,提升我市企業在壓力容器設計、製造、安裝上的能力。
三是打造檢維修平臺。以四化建公司和長嶺機電公司為龍頭,組織工程設計、再製造、安裝和檢維修服務公司,建立行業協會,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在石油化工技術服務、技術設計、工程檢修、安裝服務上,逐步形成專業和品牌優勢,打造嶽陽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基地和安裝維修服務基地。
大力發展專業化工物流,構建現代物流配套支撐體系,實現物流配送一體化。
一是建設專業化化工交易市場,以市場帶產業促物流,促進化工物流信息化建設。搭建物流信息、大宗商品交易、貨運配載信息、公共信息等平臺,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物流服務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行業成本。
二是加快建設液體和散貨碼頭。做好專業規劃,建好恆陽化工儲運公司和巴陵石化的液體化工專業碼頭,推進長嶺煉化液體和散貨碼頭建設, 構建中南地區重要的能源化工中轉基地和物流中心。
三是做大做強專業化的物流運輸公司,以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四是大力建設化工產品(如化肥、危化品)倉儲物流基地,形成多層次、專業化、點線面相結合的現代大物流體系。
加大長煉特色化工基地、雲溪精細化工基地、臨湘儒溪化工農藥基地的建設力度,集中建立大服務平臺,築巢引鳳,實現設施資源共享。在園區建立汙水處理廠、集中供熱系統、工業氣體、供水供電、應急事故池、廢物焚燒爐、天然氣管網、公共管廊與管架、道路與鐵路連接線、維修和綜合服務設施、物流配送,增設消防中隊等公用工程體系,完善園區內配套服務功能。同時,要建立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化工人員培訓學院、博士後流動站、信息化圖書館、學術交流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電子政務平臺等工程,完善配套服務功能。一方面,可減少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提高設施和設備利用效率,避免重複建設;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投資商投資成本,擴大石化產業招商引資吸引力。
擬由市政府聯合湖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湖南化工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政府、學院、企業三位一體化的產、學、研基地,要建立國家級的化工產品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建設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化工項目孵化器、經濟發展商務平臺,打造嶽陽化工產品科技研發高地,提高化工企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未來五年,新建4個產品技術研發中心,使國家級技術中心由2個增加到4個,省級技術中心由3個增加到5個;新建2個產品檢測中心;新建2個博士後流動站;大力開展創建化工新材料示範企業活動。
爭取省委、省政府與中石化聯合成立湖南省石化產業促進領導小組,研究石化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制訂出臺促進湖南石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就長嶺煉化、巴陵石化資源配置、項目布局等事宜與中石化集團籤訂戰略框架協議,加大支持嶽陽石化產業發展的力度。
市政府成立「培育壯大千億石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和長嶺煉化、巴陵石化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和縣區負責人為成員,重點研究我市石化產業發展目標、產業規劃、企地產業鏈對接等問題,督促落實省市出臺的有關政策,協調解決千億石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下設由中石化有關專家與本地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積極發揮其在園區規劃、產業布局及項目包裝與招商方面的作用;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常設工作機構,解決落實產業發展的相關具體問題。
中石化駐嶽企業領導分層次進入市、區兩級決策層,切實保證從上至下推動廠地高度融合,資源共享。
全面落實國家和省關于振興石化產業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用好、用足、用活已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確保落實到位;
爭取湖南省出臺鼓勵長株潭地區化工企業向專業園區轉移及石化產業與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等產業耦合的支持政策;對嶽陽市區化工企業向園區集中,給予用地政策支持。
加大財政對產業的支持力度:一是提高園區土地收益、排汙費省市兩級提留部分返還比例,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在市科技發展經費中設立「石化產業科技創新專項」,支持石化企業開發新產品、新工藝;三是引導企業投資建設、經營專業園區內汙水處理、蒸汽、管廊及管架、碼頭等基礎設施。
整合長嶺煉化、巴陵石化、雲溪工業園和儒溪化工農藥園,整體打造、申報「湖南省石油化工園」,作為省市聯合培育的「千億園區」,按「產業鏈設計、公用過程、物流傳輸、環境保護、管理服務」五個一體化高起點規劃,按「一園四區」(即雲溪精細化工園、長煉、巴陵石化、臨港產業新區、儒溪四片區)建設,拉開大發展的格局,引導企業根據產業鏈向各片區集聚。
組建專門班子,與央企科技發展部的同志一起,圍繞區域資源、上下遊配套、產業鏈延伸及市場需求,認真規劃設計包裝一批重點項目。
就規劃的重點項目,實行專業招商,一方面可依託石化企業聯合招商,由大廠派出專業人員與地方組成專業招商團隊,或者直接委託大廠全權負責產業招商,嚴格按產業鏈招商、選商,確保招商實效。
根據專家評審論證,採取「選項目、找公司、做專案、盯得緊」的招商選資戰略,在全球大範圍收集有投資意願的巨頭—世界500強、同行業世界50強企業,根據他們的需求做出專案,實行大招商、招大商。
通過每年定期召開化工產業與省市銀行的對接會,強力推進銀企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石化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石化企業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
每年定期開展石化及其配套產業產需對接,以及石化產業與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等產業耦合的產需對接。
著力推進產學研合作:整合本地石化科研資源,建立產業技術聯盟平臺;鼓勵石化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鼓勵科技機構與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或合作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移和應用轉化。
組建石油和化工產業促進會,組建專家顧問團,幫助企業進行市場調研、技術攻關和項目論證,定期舉辦化工產業發展論壇、研討會,建立政企互動的交流平臺,建立和強化行業內交流與協作的組織機制。
鼓勵建立為企業提供產品開發設計、投融資服務、企業發展和管理諮詢、技術評估、產權產易等各種服務方式的石化專業服務體系,建立技術開發、檢驗檢測、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
鼓勵大專院校與石化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根據企業需要定向培訓專業人才;大力發展化工職業教育,調整優化職業教育發展方向和專業結構,為石化產業發展培養具有一定生產技能的高素質產業工人。
附:重點企業和項目
附表一: 嶽陽市石化產業「十二五」重點企業規劃表
序號 | 分類 | 重 點 企 業 |
1 | 原油加工 | 中石化長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巴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嶽陽興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 | 催化劑 | 中石化長嶺催化劑有限公司、嶽陽聚成化工有限公司、嶽陽三生化工 |
3 | 精細化工 | 嶽陽興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尤特爾生化公司、招商石化太有限公司、嶽陽威索石化有限公司、湖南鑫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嶽陽漢臣石化有限公司、北京秦唐公司 |
4 | 化學材料 | 東方雨虹、嶽陽全盛塑膠有限公司、中鹽株化集團 |
5 | 化肥 | 嶽陽天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公司化肥事業部、湖南金葉肥料有限公司、 |
6 | 其他 | 惠州中訊美聯肥業有限公司(農藥製劑)、湖南國發精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嶽陽安達化工有限公司、湖南金穗農化有限公司、臨湘長興化工、湖南南嶺澳瑞凱民爆器材有限公司、嶽陽市凱美特乾冰有限公司、博翰化工、嶽陽迪普農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