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有哪些新布局?校長、教師、家長要改變觀念了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有哪些新布局

【案例】短短3年,先後在國際上率先破譯小菜蛾基因組、香莢蘭基因組和菠蘿基因組……福建農林大學的這些顯著變化,得益於福建省教育廳「放管服」改革後推行「一校一策」式的目標及績效管理。福建通過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高校「鬆了綁」,為群眾「解了絆」,為高校發展「騰了位」,推動了高校快速成長。如今,在學科專業、教育教學、協同創新、對外交流合作、崗位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福建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均有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不只是在福建,在全國各地,因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正不斷激發教育發展的活力。

【分析】近5年來,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在充分肯定的同時,人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教育優先發展地位需進一步鞏固,教育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是我國教育事業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需要在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加以解決。

2017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緩解,政府依法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社會有序參與、各方合力推進的格局更加完善,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在充分借鑑和吸收已有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意見》提出要堅持紮根中國與融通中外相結合,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放管服相結合,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相結合,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方面改革,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可以看出,與此前多次改革相比,《意見》在堅持改革主體框架的基礎上,針對當前教育現實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提出了施工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解決辦法,在改革的力度、廣度、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這意味著什麼?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答記者問時的回答,這意味著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我國教育體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建立,教育改革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

「全面施工、內部裝修」,表明接下來的教育改革攻堅工作將愈發細緻、艱巨。比如,陳寶生部長就提到過教育改革還面臨三個「硬骨頭」。

一是學前教育。要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80%。即使這兩個指標達到了,人園難、入園貴的問題還不能說得到根本解決。同時,還要面對「全面二孩」後可能產生的人園高峰。

二是義務教育階段控輟保學。特別是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如何按照《義務教育法》解決失學輟學的問題?如何把義務教育鞏固率從93.4%提高到95%,工作都不好做。

三是到2020年建立中國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體系。這項工作更是涉及千頭萬緒,要「裝修」到全社會都滿意的程度,挑戰可想而知。是挑戰也同時意味著歷史擔當。

【政策】

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是近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導性文件。

201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9月下旬,「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黨組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8月,印發《關於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9月,教育部以部長令形式修訂出臺《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12月,教育部出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2017年3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

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

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

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

2017年8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

2017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

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

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

【專家點評】教育部高等學校 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組成部分,體現著一國教育制度和制度執行力。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就必然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改革不適應現實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構建適應時代變化的教育治理體系,不斷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解決當前階段面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高的教育需求。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從傳統的教育管理轉向教育治理,推進管辦評分離,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係,是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相關焦點

  •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意見印發 鼓勵社會力量辦幼兒園、提高教師待遇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
  •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重在抓落實、見實效
    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三處講到了教育改革。在講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的成績時,把「推進教育改革」作為五大工作來總結;在講從實踐中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時,將「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作為「九個堅持」之一;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時,提出「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這既表明了教育改革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又傳遞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巨大決心。
  • 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各市縣要開展以落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的全覆蓋教學視導。學校要健全教學管理規程,根據學校實際統籌制定教學計劃,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校長要定期開展聽課評課,積極參與教研、指導教學,每學期聽評課不少於30節,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聽評課不少於45節,聽評課要有記錄。教師要在個人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參加集體備課,制定符合所教班級學情的教案。
  • 全省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會議召開
    12月28日,全省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會議在成都召開。
  • 校長職級制改革要邁過哪些坎兒
    由於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涉及教育管理體制機制,以及行政管理等一系列領域,面太廣,而且當時中小學行政化管理氛圍濃厚。「動一發而牽全局,在當時的環境下,難以達成共識也並不意外。」彭建偉說,「要想動起來,實屬不易。」受裡裡外外的觀念和認識誤區的影響,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難以實施,這對彭建偉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如何做?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何在13年前就提出職級制改革呢?
  • 教育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在會上介紹,這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義務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億萬少年兒童的親切關懷。《意見》提出五方面主要舉措:堅持「五育」並舉,著力解決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 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15.提升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校長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指導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領導力。尊重校長崗位特點,完善選任機制與管理辦法,推行校長職級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加大校長特別是鄉村學校校長培訓力度,開展校長國內外研修。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
    15.提升校長實施素質教育能力。校長是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應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參與教研、指導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領導力。尊重校長崗位特點,完善選任機制與管理辦法,推行校長職級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加大校長特別是鄉村學校校長培訓力度,開展校長國內外研修。
  •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決定》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直面現代化建設需要解決的體制機制問題,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擺在突出位置,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黨和人民事業全局高度,加快社會事業改革創新、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決心和戰略考慮
  • 2020年度部省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召開
    11月19日,教育部、廣東省政府在廣州召開2020年度部省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聯席會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出席會議並講話。  陳寶生指出,近年來,廣東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持續推進建設教育強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在教育改革、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積累不少經驗,對全國都具有重要借鑑推廣意義。
  • 教育部:符合條件的非在編教師要加快入編,不得產生新的代課教師
    中國教育在線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聚焦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保障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依法依規實施教育教學活動、聘用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管理使用學校經費等。各地要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嚴格控制面向義務教育學校的各類審批、檢查驗收、創建評比等活動,未經當地教育部門同意,任何單位不得到學校開展有關活動。發揮優質學校示範輻射作用,完善強校帶弱校、城鄉對口支援等辦學機制,促進新優質學校成長。
  • 涼州區:抓教育體制改革 促教育機制創新
    近年來,涼州區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涼州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涼州區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各類學校建設,全力實施全區教育發展三年提升計劃、涼州城區教育基礎設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擴大城區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改善城區學校辦學條件。
  • 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轉變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
    新《標準》與現行體育教學大綱在主要指導思想、目標體系、學習領域、學段、內容標準、教學時數規定、評價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之處,正是對當前廣大體育教師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如何面臨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改變,並儘快地適應、接受這種改變,保持體育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保證體育教學的高質量,成為廣大體育教師迫切解決的首要問題。
  • 上海出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實施意見...
    政策協同,支持保障義務教育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工作,不僅明確了各部門在義務教育改革發展中的職責,還特別提出了8項新的政策性舉措。
  • 華中農業大學聚焦重點難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華中農業大學聚焦重點難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2015-11-30 來源: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不斷更新觀念,聚焦本科教育教學重點難點,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 校長領導校本教研改革要學習哪些教育理論
    隨著國務院、教育部針對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一系列提高教育質量、轉變育人方式政策的出臺,高中新課標和高考命題傾向的發布,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和途徑已經明確。要有效領導這場新課標、新高考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改革,校長需要學習哪些相關教育理論呢?
  • 我省全面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入推進教育強省建設,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就我省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 最新《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都有哪些變動?
    大家都知道,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做出一系列系統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教育。2014年3月,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指出,要專門研究一次教育體制改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