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體的結構

2021-02-08 醫學資料優選

一、抗體的結構


抗體的基本結構是由兩條完全相同的重鏈(H鏈)和兩條完全相同的輕鏈(L鏈)通過二硫鍵連接的呈Y形的單體。



(一)可變區和恆定區


抗體分子中輕鏈和重鏈靠近N端的胺基酸序列變化較大,形成的結構域稱為可變區(V區),分別佔重鏈和輕鏈的1/4 和1/2;靠近C端的胺基酸序列相對恆定的區域稱為恆定區(C區),分別佔重鏈和輕鏈的3/4和1/2。根據H鏈恆定區抗原性的差異可將其分為5類:μ鏈、γ鏈、a鏈、δ鏈和ε鏈,不同的重鏈與輕鏈組成完整的抗體分子,分別被稱為IgM、IgG、IgA、IgD和IgE。


(二)鉸鏈區


鉸鏈區含有豐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彎曲,能改變Y形兩個臂之間的距離,有利於兩臂同時結合兩個相同的抗原表位。


二、抗體的功能區

抗體的功能與其結構密切相關。抗體分子的V區和C區的胺基酸組成及順序的不同,決定了它們功能上的差異。


(一)抗體V區的功能


識別並特異性結合抗原是抗體分子的主要功能,執行該功能的結構是抗體V區,該區域形成與抗原表位互補的空間構象,稱為互補決定區(CDR)。CDR在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抗原中起決定性作用。抗體分子有單體、二聚體和五聚體,因此結合抗原表位的數目也不相同。Ab結合抗原表位的個數稱為抗原結合價。單體Ab可結合2個抗原表位,為雙價;分泌型IgA為4價;五聚體IgM理論上為10價,但由於立體構型的空間位阻,一般只能結合5個抗原表位,故為5價。


抗體的V區在體內可結合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具有中和毒素、阻斷病原入侵等免疫防禦功能,但抗體本身並不能清除病原微生物。B細胞膜表面的IgM和IgD等Ig構成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BCR),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


(二)抗體C區的功能


1.激活補體


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後,可因構型改變而使其C區結構域內的補體結合位點暴露,從而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產生多種補體的效應功能。


2.結合Fc受體


IgG、IgA和IgE抗體可通過其Fc段與表面具有相應Fc受體(FcR)的細胞結合,產生不同的生物學作用。


(1)調理作用


細菌特異性的IgG以其Fab段與相應細菌的抗原表位結合,以其Fc段與巨噬細胞或中性粒細胞表面的FcR結合,通過IgG的「橋聯」作用,促進吞噬細胞對細菌的吞噬。


(2)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


抗體的Fab段結合病毒感染的細胞或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與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等)表面的FcR結合,介導殺傷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NK細胞是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


(3)介導1型超敏反應


IgE為親細胞抗體,可通過其Fc段與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的高親和力IgE Fc受體(FceRI)結合,並使其致敏。若相同變應原再次進入機體與致敏靶細胞表面特異性IgE結合,即可促使這些細胞合成和釋放生物活性物質,引起I型超敏反應。


3.穿過胎盤和黏膜


在人類,IgG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胎盤母體一側的滋養層細胞表達一種IgG輸送蛋白,稱為新生Fc段受體(FcRn)。IgG可選擇性與FcRn結合,從而轉移到滋養層細胞內,並主動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IgG穿過胎盤的作用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被動免疫機制,對於新生兒抗感染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SARS-CoV-2中和抗體結構為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49:16 2020年10月12日,《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
  • 研究揭示SARS-CoV-2抗體交叉中和活性的結構基礎
    研究揭示SARS-CoV-2抗體交叉中和活性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20:01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Ian A.
  • 雙特異性抗體歷史及分子結構設計格式
    雙特異性抗體分子結構設計格式在天然二價抗體中,兩個抗原結合位點是相同的,由來自重(H)和輕(L)鏈可變區組成。因此,bsAb開發的初始挑戰之一:通過共表達兩個不同的H鏈和兩個不同L鏈,形成H2L2共有18可能性,通常稱為鏈交聯問題(chain-association issue.)。
  • 一種捲曲螺旋結構域用於實現抗體的選擇性激活
    Levengood課題組,宣布他們的最新研究:一種用於實現治療性抗體選擇性激活的捲曲螺旋隱蔽結構域。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7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上。 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通用的方法來隱蔽抗體的結合域。該方法是通過異二聚體捲曲螺旋結構域在空間上閉塞互補決定區域。
  • Rosetta AbPredict: 模擬VDJ片段重組過程預測抗體結構
    Fleishman實驗室繼承AbDesign的思路而開發的用於傳統抗體結構預測的方法,該方法不像傳統建模方案那樣需要對序列的同源性以及專家知識有一定的要求,AbPredict模擬了抗體的VDJ重組過程。AbPredict將1300餘個Fv結構的分割為若干個片段(VH、H3、VL、L3),利用這些片段的骨架二面角信息和VH-VL的朝向角度信息生成預計算的資料庫。
  • 此類細胞系可獲得結構和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純度抗體,即單克隆抗體
    Milstein) 用細胞融合技術將能分泌抗體的B淋巴細胞(綿羊紅細胞、免疫小鼠脾細胞)與具有無限生長能力的腫瘤細胞(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得到了既能持續產生單- -抗體又能在體外無限繁殖的雜合細胞(雜交瘤細胞, hybridoma cel1) (圖3-26),通過細胞培養將雜合細胞克隆為單純的細胞系(單克隆系),由此類細胞系可獲得結構和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純度抗體
  • Science:我國科學家發現人中和抗體結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N端...
    MERS-CoV S蛋白的NTD可以作為中和抗體的關鍵表位。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c6952。具有強效中和活性的靶向SARS-CoV-2 S蛋白的單克隆抗體(mAb)是開發COVID-19治療幹預的一個重點。許多研究報導了靶向RBD和抑制S蛋白與ACE2之間結合的SARS-CoV-2中和抗體的功能和結構。
  • 重症肌無力(上)抗體相關
    2、MuSK抗體和LRP4抗體①MuSK,muscle-specific kinase(肌肉特異性激酶,總是記不住呢),是讓AChR受體聚集成簇的重要結構,近兩年各家壟斷抗體檢測的醫院們基本都能查了。①檢測方法靈敏度不行,建議在血清學陰性時使用cell-based assays,不知道對應的中文詞該怎麼翻譯,有些類似NMO-IgG和AQP-4;②有未知的抗體:其實突觸後膜上有很多蛋白結構,中間哪個部位出些問題導致MG症狀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後應該有新的抗體被不斷發現;③非抗體介導的MG。5、順帶提一句突觸前膜的抗體
  • 研究揭示靶向SARS-CoV-2突刺蛋白多個表位的強力中和抗體
    研究揭示靶向SARS-CoV-2突刺蛋白多個表位的強力中和抗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2:27:23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David D.
  • 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Anthony博士表示,通過特異性修飾連接至抗體的糖分子,我們能夠將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體轉化為抗炎抗體。儘管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我們希望這種抗炎抗體轉化方法能夠為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產生有益的影響。
  • 《科學》:高福團隊發現2種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
    《科學》:高福團隊發現2種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克隆抗體  Emma Chou • 2020-05-18 11:24:
  • 《科學》雜誌:高福等學者發現2種阻斷新冠與受體結合的抗體
    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中分離出的兩種單克隆抗體B38和H4抗體,可以阻止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之間的結合。隨後在小鼠模型中的治療研究證實,這兩種抗體可降低小鼠感染後肺部的病毒載量。
  • Proteintech收購納米抗體巨頭ChromoTek,開啟抗體新紀元!—新聞...
    Proteintech收購納米抗體巨頭ChromoTek,開啟抗體新紀元! 同時,本次收購也意味著中國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的科研用戶、工業夥伴能夠通過Proteintech強大的銷售網絡快速拿到ChromoTek的納米抗體產品,對整個生物醫藥製造行業以及科研領域而言都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
  • 金賽增,超 2000 例抗體零檢出!
    某治療 RA 的生物製劑,85 例 RA 患者接受該單抗治療 4.42 年,28 例患者(32.9%)檢出藥物抗體,其中 9 例患者發生輸液反應,均為抗藥物抗體陽性,且這 9 例患者抗體水平顯著高於其他抗藥物抗體陽性而未發生輸液反應的患者,說明藥物的免疫原性可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7]。
  • 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因此,GPCR被視為重要的藥物開發靶點,GPCR抗體藥物研發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GPCR家族簡介GPCR的主體由7段跨細胞質膜的α螺旋結構構成。N端和三個loop位於胞外,參與受體與其配體的相互作用;C端和3個loop位於胞內。
  • 科學家們深挖抗體譜尋找治療SARS-CoV-2之法!
    2020年1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題為「Mining the Antibody Repertoire for Solutions to SARS-CoV-2」的綜述文章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來自重症COVID-19患者機體的抗體譜進行測序揭示了在更大的多克隆應答背景下這些抗體潛在的趨同特徵
  • 匹茲堡大學發現預防和治療SARS-CoV-2感染非常有效的微小抗體成分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迄今已分離出最小的生物分子,該分子可以完全,特異性地中和SARS-CoV-2病毒,該病毒是COVID-19的病因。這種抗體成分的體積比全尺寸抗體小10倍,已被用於構建一種稱為Ab8的藥物,可潛在地用作治療和預防SARS-CoV-2的藥物。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Nielsen及其同事對13名經PCR確診且入院治療的COVID-19患者機體的抗體譜進行分析,該研究的一項重要優勢在於,其患者均在多個時間點進行了相關調查,同事還揭示了這些抗體譜如何在患者早期感染階段發生變化;所有患者均在一個或多個時間點檢測到了針對SARS-CoV-2刺突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部分(RBD)的特殊抗體,同時研究者通過患者機體的基因組DNA進行測序分析了其機體外周血單核細胞的水平
  • 一文揭開「抗體免疫」的面紗:中和抗體和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3月27日   清華大學張林琦團隊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教授團隊合作,從康復者體內成功分離出高效抗體,可以中和新冠病毒。張林琦表示,在20幾種抗體測試中,有4種抗體能夠成功阻斷新冠病毒,其中有2種抗體的阻斷效果特別好。預計5月底,其單克隆抗體藥物將進行動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實驗。
  •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抗體的常見表位與特徵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抗體的常見表位與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41:54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Pamela J. Bjorkman、洛克菲勒大學Miche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