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
進入高中之後,很多學生不適應。其中一個不適應就是聽課效率低下。這和之前的初中階段養成的聽課習慣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高中知識內容多且難,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演繹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在老師的引領下逐漸形成並熟練。學生在老師那兒得到的東西是課後自學很難得到,因此,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就成為高一學生的首要任務。
學會聽課
①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②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③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④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
學會整合知識點,提高理解和記憶能力
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這樣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繫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無記憶就無學習,記憶是學習的根本
提高記憶力,可以專門的訓練一下。這一類的訓練比較多,比如我比較熟悉的:速讀記憶、編碼記憶、思維導圖記憶。速讀記憶是一種快速閱讀之後的重點記憶和理解記憶;編碼記憶是一種將編碼信息與恰當的線索聯繫起來的個性化記憶;思維導圖記憶是一種將所需記憶內容整合成關鍵詞句後的思維記憶。
高效複習,溫故而知新
①制定階段性的複習目標,合理規劃自己每一天的學習複習任務。什麼時候覆習什麼科目,什麼時候做題訓練,什麼時候看書背誦,什麼時候查缺補漏等等,都一一明確下來。
②複習的時候,不要長時間的只複習一科,也不要頻繁的更換複習科目。每一個時段的複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複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複習。
③自己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跟上老師的節奏,最好就保持同步進行。如果你掌握的很好,可以快於老師的安排,但不能被老師遠遠落下。
④每一小階段的複習之後,要檢查掌握情況。可以自己一個人進行:合起書本,回憶一下這一階段都學習複習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是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比較模糊的、還沒有掌握的、有疑問的,針對有問題的要趁熱打鐵,折回去快速溫習鞏固。也可以找你的夥伴一起進行,相互檢查、考校。
認真做題和面對每一次考試
做題時
①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準、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
②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一定是要真的會,而不是感覺會),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
③不要動不動就去看答案解析。看答案做題會讓你覺得題目很簡單,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就不知道如何下筆了。
④適當進行題海戰術,掌握各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
考試除了是檢驗你學習效果的方式,同時也是你積累經驗的過程,比如:
①學會如何分配和把控時間
②掌握作答中各種細節的處理技巧
③磨練考試心態
④幫助自己認識掌握的不足之處,複習提升
合理用腦,避免事倍功半
所謂合理。
一是要交替學習、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
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三是要勞逸結合,不要熬夜、注意午休等,保證良好的精神狀態。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方法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不再白費精力。
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孩子有效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