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為了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廣大教師一方面按照黨和國家的統一部署,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積極對學生開展在線學習輔導。與此同時,不管是小學還是初高中學生在居家環境中的在線學習過程中,會碰到一些問題:如設備跟不上、在家學習效率低下、網絡教學達不到面授課堂的效果.....家長煩躁孩子焦慮,每天家裡鬧劇不斷上演,那麼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就在這裡談幾點我的一些經驗和建議:
特殊時期,家庭應發揮著重要的「安全島」和「保駕護航」的作用,以下的建議幫助家長和孩子採用有效的方法緩解壓力,解決好特殊時期的特殊問題
一、覺察並接納各種情緒行為反應
學會積極主動地調節情緒。一方面,家長要及時地 覺察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表現,理解、接納自己和孩子出現的焦慮、擔心、恐懼以及煩躁等 情緒,知道這個時候出現「網絡授課能否集中注意力」、「在家學習效果會不會打折扣」、「在家複習備考是否會懈怠、能否考出好成績」等等的擔心和焦 慮都是很自然、正常的,認識到這個時候的焦慮緊張是正常的且有助於自我保護的反應,不因這些負面情緒而自責或責怪他人。另一方面,在孩子表現出現煩躁不安、出現哭泣或攻擊的行為時,家長要尊重、關注、接納孩子的行為表現,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和溫暖的支持,比如擁抱、拍肩膀或後背等溫暖的身體撫觸等。接納陪伴和支持是當前家長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愛和關懷,可以很好地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
情緒是移動的能量,很多時候我們父母的情緒是焦慮的,然後情緒也像病毒一樣會傳染給孩子。當然孩子的焦慮煩躁情緒也會影響家長,這就造成了長時間居家,和父母關係緊張,矛盾衝突加劇。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也要儘量保持樂觀的心態,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說一些消極的話語。親子衝突產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們下一期可以再具體來聊聊親子溝通的那些事。今天我重點和大家來聊聊我們的情緒是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尤其是怎麼影響孩子的學習的。首先我們大人每天居家悶著一個多月了,只有偶爾出去買菜透透氣,然後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了,真的這種生活真的會增加大家的焦慮和煩躁情緒感覺。更何況孩子還要在這種每天不出門的情況下面對各種學科的困擾呢。我們每個人大腦分三層:第一層最裡面的是生存腦,只有當我們的生存得到滿足才有安全感。第二層是情緒腦,第三是智慧腦。當我們處於焦慮、憤怒等情緒狀態就是情緒腦一旦開啟了,它就阻斷了最外層的智慧腦的開啟。我們的大腦真的是非常神奇,它有一個自動導航系統就是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大腦就開始處於緊張焦慮就啟動了情緒腦。但是此刻它分不清這個危險是真的還是假的。比如說這個疫情,它就讓我們大腦產生錯覺,它分不清這個老虎是真的在我們身邊還是由於我們每天看到了很多的新聞和不同途徑的網絡資訊。然後傻傻分不清楚,它都會啟動情緒腦讓我們變得非常的忐忑不安,同時這個第二大腦就會不斷的強化,而且很難停下來。這時候我們和孩子情緒焦慮了,他肯定是學不進去。他就像幹嘛,我就消遣一會吧,看會電視、玩會手機平板遊戲,大腦自動導航系統它也會不斷強化他一旦玩上癮後的情緒,就很難停下來了,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不會像遊戲一樣馬上給予肯定鼓勵還有各種獎勵(遊戲幣、積分武器等)而我們很多的家長不懂這些,孩子說我不想學了學不進去,我們就不停的講道理學習的重要性,當然沒有,說多了孩子就和你急眼,然後家庭氛圍家庭關係越來越緊張。親子距離也越來越遠,青春期的孩子這一時期更渴求是一個群體——他的同學。所以這裡我們的「親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識第三,一個都不能少」原則就要用上了,家長的陪伴,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二、制定並實施合理的學習計劃
要想學習優秀,不得不談及學習能力,我們學的學習能力包括五個方面:時間管理、目標管理、效率管理、精力管理和剛才我們講過的情緒管理。對初中的孩子尤其是初三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備考是第一要務,時間管理就尤為重要了。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商定一份適合自己情況的「一日作息表」(如圖),模擬在校時間安排,準時參加線上課程,課間穿插各科複習任務。制定好計劃後,堅定地執行計劃,緩解焦慮的最重要一點是積極行動。家長可以對孩子執行自主學習計劃的情況給予積極的肯定、反饋和指導並將自己的辦公區域與孩子的學習區域區分開,給孩子安靜的學習空間,增強孩子學習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使學習和生活規律化。這裡需要提醒我們家長和孩子兩點:第一,切記不要把整個一天都給他安排到學習上,不可能也不現實,否則最終很難完成也就放棄了。課間休息,作業完成後的體育繪畫遊戲都可以豐富點。當然午睡時不不可少的。第二,雖然在家也不提倡上晚自習,但是我個人還是建議有條件的最好把學習延續到晚上睡覺前——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最好的時間。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疫情居家隔離期,對於我們的孩子不管是初三還是其他年級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能否把這個時期的自己的孩子調動起來,引導用的好?就是讓我們的孩子能不能在開始的時候有效的彎道超車!第三,計劃表要完整而且可以量化,計劃表上每一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實際做了什麼?效果是怎麼樣的?都要標記清楚,每天記錄下來反思及時調整。(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也要因人而異)這也是孩子時間管理、效率管理的能力培養的開始。如果孩子在這裡的每天的效率提高,今天比昨天進步了,那份成就感,價值感為自己進步的自豪感就會推動他前進!
三、減少無關外部刺激,創設有利學習環境
網絡學習的自主性、靈活性強,對學生的自控能力要求更高。我們很多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學習的原因之一就是環境。所以應該創設有利學習環境來提高學習的專注力。可以選擇-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只準備網絡學習必備的物品,將與學習無關的物品(例如零食、手機等)放在視線之外,關閉無關網頁或應用軟體,減少外部環境的幹擾,保證自己有限的認知資源集中於加工處理學習內容,避免多任務工作增加認知負荷,保持專注提高學習效率。1.孩子必須要有一個專門學習的安靜不受打擾的房間和書桌,確保孩子是在書桌前坐著學習,而不是坐在客廳或者堆滿各種吃的餐桌,甚至是趴在床上。大家可以感受下我們的身體經常窩在床上和沙發上是不是也會強化我們慵懶和焦慮煩躁的情緒感受呢。
2.家裡是否還殘留著過年的氣氛,一旦過年,整個生物鐘就亂了,然後孩子學習的緊張度就沒了,作息不規律身心都會亂了。如果家長天天都八九點才起床,那麼孩子肯定也不會堅持每天自律早起,更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我現在應該是學習的時間了,必須坐到書桌前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從過年的狀態中調整回來3.我們家長的有沒有高質量陪伴也很重要。現在我們的家長都居家幹些什麼呢?我每天在網絡上開始學習,因此我的孩子也會自覺不自覺跟著我一起拉長學習時間。家長的榜樣力量也很強大哦,請我們家長也放下手機和電視,陪孩子一起拿起書閱讀起來。
四、面對設備問題,尋找積極資源樹立樂觀的心態
這些積極資源包括可獲得的大量免費網絡學習資源、父母有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時間、父母可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發現孩子在自學和自我管理中的優點等,通過挖掘這些內外部的積極資源和優點,有效地增強對當前狀況的掌控感,增強自信和樂觀,積極應對當前困難。
五、採用緩解焦慮情緒的有效方法
如果仍感到焦慮情緒揮之不去,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1) 控制過多的負面信息的攝入。
(2) 做一些5分鐘的深呼吸、正念冥想或蝴蝶拍等活動,安頓身心。
(3) 做一些運動、家務活或有意義的事(如給親人朋友打電話問候等),轉移注意力,培養積極情緒。
(4)學習前,課間睡前「健腦操」動起來
「準備學習四式」,這是美國專家發明的一套「健腦操」,主要內容包括「喝水」、「腦開關」、「交叉爬行」和「掛鈎」。這套操非常有利於激活大腦、集中注意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等,在課間、上課前都可以做,也可以在家裡跟自己的孩子做,在孩子做作業前,先來一段此操,對提高孩子寫作業的質量、效率及積極快樂的情緒有好處。
(一)喝水
水分在人體中佔得比重最大,約佔70%。人體中的各種細胞都是浸潤在水中的,這樣由細胞組成的各個組織、器官、系統才能正常運轉。假如身體裡缺了水,身體的各個部件就要罷工了。
學習是腦力勞動,而腦神經的傳導是靠電流信息和化學信息的有效傳遞來完成的,而水是上佳的導電體和分解鹽的溶劑,大腦喝足了水,才能有效地進行感覺、記憶、想像和思維等工作,所以說水直接決定了神經系統能否正常操作。
(二)交叉爬行
經典動作:立正,雙足距離如肩寬,彎腰右肘輕觸左膝,頭部和胸部順勢轉向左。站直後,彎腰,左肘輕觸右膝,頭部和胸部順勢轉向右。如此交替動作。
好處:
1、可以同時啟動身體兩側,激活左右大腦,使左右兩個半球的神經網絡同時發出衝動,提高大腦的注意力和思維能力。使接下來的學習變得更容易、更高效。
2、學習是一種小肌肉進行的控制活動,交叉爬行是大肌肉控制的活動。活動後使整個身體處於一种放松和舒服的狀態,這就為接下來的學習這種小肌肉運動創造了條件,使它更持久。活動中還重點鍛鍊練到了手部、胳膊、肩部、腰部等學習離不開的部位,使這些部位更加放鬆和舒服。
(三)腦開關
位置:鎖骨以下,胸骨兩邊的軟組織
做法:一手輕按肚臍,另一隻手深揉「腦開關」的位置20-30秒。
開始按時,可能感到酸痛,痛感會在數天到一星期內消退,之後可能只需輕按這兩點,就能激活它。
可以換手做,以激活兩側腦半球。
好處:
1、激活左右大腦,使視野更加開闊、納入信息更多、處理信息更綜合更準確。
2、刺激頸動脈,促進更多血液供應腦部,吸收更多的氧氣。增加電磁能的流動,使大腦更加活躍。
3、可以使肌肉更加放鬆。(放鬆與緊張相對的,以手部放鬆為例說明。)這個動作使眼部、頸部、手部、胳膊等處的肌肉進一步被放鬆。
(四)掛鈎
方法:站立,將左足踝放在右足踝上,然後伸出雙手,左手腕搭在右手腕上,十指交錯,再把雙手舉到胸前,堅持坐一分鐘,同時進行嬰兒似的呼吸(腹式呼吸)。
六、尋求心理援助
必要時刻記得通過心理援助的手段保護自己及家人的身心健康。一方面通過自身力量進行心理救助,比如按照上面所建議的調節情緒方法去做;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外界力量尋求幫助,比如撥打心理輔導熱線、尋求網絡心理諮詢等方式尋求幫助等。空閒的時候,也可以閱讀下載相關的心理自助手冊,增加自己對疾病及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處理各種內心的困惑能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打亂了我們平靜的生活
也讓不少人倍感壓力
應時而變,自我調整積極的心理狀況是抗擊疫情的重要保障
為了增強大家的「心理免疫力」
華傑教育集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
推出特別欄目《用「心」戰「疫」》
現面向廣大家長、師生
徵集大家在這段非常時期
遇到的心理問題
↓↓↓
參與方式「四步走」
1、關注「華傑教育集團」微信公眾號
2、在後臺將您想要諮詢的問題發送給我們
3、專家們將針對有代表性的問題詳細解答
4、徵集時間為2月24日到3月9日
針對大家的問題
我們將邀請
相關心理專家
為大家詳細解答
開出「心理」處方
共同用「心」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