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不合理,一味退讓、粗暴抵抗並不明智!被拆遷人究竟怎麼做?

2020-10-24 徵拆沈律師89

雖然約束徵地拆遷的法律法規愈發完善了,但目前的拆遷環境並不和諧,違法拆遷行為還無法完全從中摒除出去,有利益在其中作祟,要想讓所有的拆遷方都合法拆遷這無疑是艱難的。而當遇到違法拆遷時,缺乏經驗的人們總是會驚慌與害怕,利益受損在即卻無計可施、無能為力。難道說,面對違法強拆,被拆遷人只能妥協忍讓或暴力抗拒嗎?當然不,忍讓妥協只會讓徵收方更加肆無忌憚,而暴力抗拒無法解決實質問題,還有可能讓自身陷入更加艱難的維權困境。遇到違法侵害被拆遷人真正要做的能做的即是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予以打擊,以制止對方的違法行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麼我們被拆遷人該如何合法科學維權?有什麼辦法能夠真正有效的提高拆遷補償?這裡要給大家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補償不合理,不籤字

「律師,當初徵收方說政策就是這麼規定的,補償就只有這麼多了,所以我就籤了字。可是後面的幾家卻通過維權提高了好幾十萬的補償,我能反悔當初籤的協議嗎?能要求徵收方給予和他們一樣的補償嗎?」

上述情形在拆遷中並不是個例,針對被徵收人的上述問題,提示大家注意三點。一是國家法律明確規定了補償的合理標準,而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需要符合其上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就是違法的,那麼作出的補償方案最終也可以導致無效,被徵收人應該要根據法律規定去爭取補償,而非所謂「政策」。二是法律保護被徵收人權益與利益,但是法律也講究原則,誰維權誰受益,如果你不主動伸張,那麼法院是不會主動為你維權的,而通過法律訴訟要求的補償權,只會給予提起訴訟的相關被徵收人,其他沒有起訴維權的人是無法獲得同等補償的。三是如果覺得補償不合理,那就千萬不要籤字,籤字意味著認同,而補償協議具有合同效力,籤字之後才反悔,維權很被動,這種情況律師基本上無法幫助到大家。

很多被徵收人因拆遷而損失了不少補償利益,導致這個結果的重要乃至直接原因就是輕視了協議中簽字的作用。對很多被徵收人來說,「籤字」決定性意義重大。因此再次提醒各位,補償不滿意一定不要籤字。

二、主動收集徵收項目文件資料,並整理好自身證明憑證

對於和徵收項目有關的文件,尤其是徵收方下發、送到的一些文件,有的被徵收人會選擇撕毀或置之不理,不建議大家持有這樣的做法。

被徵收人應該要主動的去收集這些資料和文件,這是提高補償必須的一種行動基礎。收集徵收文件並了解徵收信息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幫助大家分析此次的徵收項目是否合法,徵收方是否有按照法定流程去履行拆遷職責。如果徵收方沒有對有關文件進行公示公告,沒有徵收公告和補償方案等,又或者下達文件的機構不是市縣人民政府國土部門或專門成立的徵收辦公室、徵收指揮部等,顯然這是存在一定的違法性的,被徵收人有權拒絕或以此違法點為重要籌碼與徵收方協商補償問題。

一般來說,需要收集的徵收文件有這些:徵收公告、房屋評估報告、房屋徵收決定、徵收補償方案、徵收補償決定、責令交出土地決定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同時,被徵收人還要整理並保留好與被徵收房屋相關的證明憑證,避免被徵收方找藉口壓低補償,避免遭違法強拆後缺失關鍵證據等。

一般來說,需要整理並保留的房屋憑證有這些:土地證、宅基地證、房產證、營業執照、買賣合同、村委相關證明手續等。另需拍攝房屋位置、附近標誌性建築物、內部裝修布局。

三、主動關注徵收文書的法律維權時效

遇到徵收拆遷,有這兩種文件的法律維權時效,是需要大家了解並謹記的。一是對房屋評估報告不服的,應在收到評估報告10日內提起覆核評估;二是,對政府機關作出的行政決定不服的,可以在知道該行政行為的60日內申請行政複議,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對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訴訟,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因為下達的行政文書中,會明確提及這兩種救濟方式。這兩種維權方式也是徵地拆遷中常用的、最為有效的維權方式,如果錯過了這些法律時效,複議機關和法院就不會再受理案件。

被徵收人尤其要注意,「補償決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被徵收人應要隨時關注這一關鍵性行政決定的作出。那麼對徵收補償決定及時提起程序進行救濟,能夠有效避免強拆的發生,這將為被徵收人重啟談判、維護合法權益及爭取合理補償創造重要條件。如果補償決定下發後依舊沒有司法救濟作為,可能是因為等待徵收方的回應而錯過時效,但徵收方並沒有給大家解決問題,最終將 導致落入被動無計可施的困境。

四、主動申請信息公開,打破信息壁壘

信息不對稱,什麼關鍵信息都不知道,這是實踐中被徵收人總是處於被動的一個重要原因。雖說法律規定了被徵收人在有關方面的知情權,徵收方有公示公開有關信息的義務。但實踐中,為了便利自身,徵收方有可能會做一些刻意的隱瞞,大家知道的也就是徵收方想讓大家知道的。但不管徵收方的態度與做法如何,被徵收人都要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要學會並善於通過「申請信息公開」這一合理手段去收集信息。針對信息公開表露出來的或是徵收過程中徵收方直接展現出來的程序違規與法律漏洞,被徵收人可以藉此增加談判的籌碼,在把握一定談判技巧時,與拆遷方交涉爭取提高補償。這些「違法點」,同時也是被徵收人複議或訴訟的重要依據與證據。

關於如何申請信息公開,根據規定,可以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出,並採用包括信件、數據電文在內的書面形式;採用書面形式確有困難的,申請人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該申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代為填寫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以上就是被徵收人在徵地拆遷維權中,需要做到的一些事情。遇到補償問題,如果能通過談判解決是最好不過了,如果談判無法達成目的,那麼大家就要考慮法律途徑了,切勿因為錯過時效而陷入維權無門的困境。

如果大家有住房拆遷、企業廠房拆遷、集體土地徵收、違建拆除等方面的疑問,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聯繫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補償不合理,一味退讓或暴力抵抗並不明智,被拆遷人究竟怎麼做?
    雖然約束徵地拆遷的法律法規愈發完善了,但目前的拆遷環境並不和諧,違法拆遷行為還無法完全從中摒除出去,有利益在其中作祟,要想讓所有的拆遷方都合法拆遷這無疑是艱難的。而當遇到違法拆遷時,缺乏經驗的人們總是會驚慌與害怕,利益受損在即卻無計可施、無能為力。難道說,面對違法強拆,被拆遷人只能妥協忍讓或暴力抗拒嗎?
  • 工廠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對補償不合理該怎麼做?
    我們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動諸多的產業,隨著產業進一步升級,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和工廠轉型,不再依靠傳統方式進行生產,一些佔地面積過大、汙染嚴重和破解廠房的企業工廠將面臨拆遷,但是一些地方將以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對工廠廠房進行徵收拆遷,也就是說將被政府進行徵收,徵收就要對其進行補償,但是現實生活中因工廠企業拆遷發生諸多問題和糾紛
  • 拆遷補償不合理應當如何維權?
    在北京晏清律師事務所接到的拆遷問題諮詢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當事人所在地的拆遷補償標準自我感覺很低,究竟是否合理?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很難根據單一的數額來界定究竟是否合理,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並非是全國統一的,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均不相同,而對於制定補償標準的政府及提供參照價值的評估機構來說,也是綜合考量許多影響因素,並結合徵收範圍臨近地塊的價值等方面,才最終制定出征收決定及補償標準。
  • 對不合理的商鋪拆遷補償,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商鋪不同於普通房屋,拆遷補償自然也與普通房屋有所不同,尤其是補償金額,但是現實生活中,商鋪拆遷因補償引起的問題和糾紛也非常多,尤其是補償不合理卻有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對不合理的商鋪拆遷補償,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 被拆遷人必看,合理的維權方式助您更快拿到拆遷補償款
    在徵地拆遷中,被拆遷人往往都是弱勢的一方,他們的利益最容易受到損害。徵收方擁有評估公司、拆遷公司、開發商、律師等資源,他們有大量實戰經驗、資金和充足的人力資源,和他們硬碰硬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甚至在有些地方,拆遷方在沒有完整履行全部程序的情況下,就強行把人趕出房子,實施強制拆遷。在這種情況下,被徵收人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維權途徑來解決補償問題,那麼,面對不同維權途徑該如何正確選擇?
  • 拆遷補償不合理,應及時拒絕籤署補償協議
    房屋拆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人生中的重大事項,拆遷不僅意味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還會得到一筆補償金,即使談不上榮華富貴,也能算是小康家庭了。但並非所有的拆遷都能達成公平合理讓人滿意的補償協議,有「強取豪奪」之嫌的拆遷補償協議也並不少見,此時我們應當拒絕籤署補償協議,並及時做好後續維權時的準備工作。
  • 補償不合理,不想拆遷影響生活水平,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1、籤訂安置補償協議時要慎重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作為行政合同,是兼具行政性與合同性,不存在法律規定的可以撤銷或導致無效的情況,不能夠輕易反悔。也就是說,被徵收人如果「自願」籤了補償協議,那麼基本就沒有迴旋餘地了。實踐中,不少被徵收人籤訂協議後覺得補償不合理,再來求助律師維權,這種情況是很被動的,律師也無能為力。
  • 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處理?
    遇到房屋拆遷,被拆遷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房屋拆遷補償,如果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要注意以下幾個階段的證據收集,以便日後維權: 1、拆遷初期,被拆遷人一定要關注和搜集拆遷人和相關部門下發的文件(拆遷計劃(拆遷方案)和銀行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的證明)。
  • 拆遷過程中,千萬別陷進這「五大誤區」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拆遷補償是貫穿始終的大問題。因拆遷方和被徵拆人立場不同,所以很容易就會開始一場你來我往的較量。但在徵拆過程中,容易出現幾種較為常見的大「誤區」,一旦走錯,將對之後爭取合理的拆遷補償及法律維權、協商談判等,造成非常不利局面。
  • 被拆遷人究竟怎麼做才能得到理想而不突兀的補償,記住7個建議
    雖然法律明確規定,拆遷應當公平補償,不能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的生活水平。但是,對於部分被拆遷人來說,理想的補償不會從天而降,因為一些拆遷當事人往往用違法行為對待被拆遷人,被拆遷人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認知,不知道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權。最終的結果是,拆遷並沒有帶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變得越來越窮。那麼,怎樣才能得到理想而不是突然的補償呢?
  • 已籤字的拆遷協議,補償如果極其不合理,被拆遷人該怎麼辦呢?
    房屋拆遷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對房屋進行拆遷的時候,就需要進行相應的經濟補償,房屋拆遷經濟補償產生的糾紛是比較多的,對被拆遷人利益造成侵害,那麼已籤字的拆遷協議補償如果極其不合理,被拆遷人該怎麼辦呢?:1、不具備拆遷民事權利能力(或主體資格)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訂立的拆遷補償協議無效。
  • 拆遷補償不合理拒絕籤字,補償協議被「假籤名」,我們該怎麼辦?
    徵地拆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籤訂補償協議,這是安置補償的重要依據。但是,很多人在拆遷徵收過程中會遇到不合理補償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拆遷方會在被拆遷人拒絕籤字的情況下。拿著一份已籤過字的補償協議就來實施強拆。如果你這樣看,那是別人籤的「假籤名」。你根本不知道籤約的事,協議內容也不被拆遷人認可。我們該怎麼辦?
  • 明明補償不合理還要被威脅,被拆遷人可以這麼做
    無論是誰拆遷,因為什麼拆遷,都應該在拆遷前對被拆遷人給予合理的安置補償,保證被拆遷人的長期生計,遵循拆遷前補償的原則,禁止一切違背被拆遷人意願的強迫行為。話雖如此,在實際拆遷中,很多被拆遷人的權益卻不能像所說的那樣得到保障,作為律師經常會收到很多來自被拆遷人的諮詢,都是關於拆遷中的不公平待遇、不合理的安置補償等問題,為什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如此之大,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來自被拆遷人不懂法律,拆遷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 補償太低,拆後生活水平將倒退,被拆遷人該如何去爭取合理補償?
    現今社會,提到拆遷人們並不會一味地想到所謂地「暴富」,「補償低」、「補償不合理」也越來越成為大眾現實討論的話題。實踐中,部分拆遷方習慣於用一些違法的手段去進行徵收拆遷工作,其目的就是借壓榨被拆遷人的利益來實現自身的利益追求。被拆遷人無法得到真正合理而公平的補償,拆遷過後必然會出現生活水平倒退的情況,這是沒有人願意看見的。那麼,被拆遷人究竟要怎麼應對,才能爭取到合理的補償標準?
  • 現在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什麼,不合理怎麼辦?
    現在,農村房屋拆遷(徵收土地)的補償標準是什麼?(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土地調查成果、規劃土地用途和國家制定統一的標準,評定土地等級。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公布徵收農用地的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標準,一般是每3年調整一次,並逐步提高。
  • 補償不合理 公關公司也解不了拆遷難題
    (4月18日《南方都市報》)    在拆遷工作中引入專業的公關公司來協調居民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係。越秀區想通過引入專業公關公司最終達到和諧拆遷的目的,這種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專業公關公司是否就能夠完成這一任務呢?筆者持懷疑態度。    拆遷糾紛媒體時有報導,有的因為政府部門處理不當致使矛盾激化,以致發生了流血事件。因此,政府拆遷一度備受詬病。
  • 遇上拆遷補償不合理時,應該敢於爭取,善於爭取,達到利益最大化
    徵地拆遷有問題,律師有個好主意!大家好!我是北京拆遷律師,今天我告訴你們的是,面對不合理的拆遷補償,不要採取極端的態度。,被拆遷人將面臨什麼樣的心理補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拆遷補償的終身利益,可以說,有時候這種差別影響到數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補償。
  • 當你的房子被拆遷,你認為拆遷方給的補償不合理時,你如何維權?
    根據2020年拆遷補償條例,房屋徵收補償應當遵循民主決策、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補償工作。提出要嚴格執行「公平補償」原則,地方政策不應大於法律。實踐中,有人會問是「先拆遷後補償」還是「先補償後拆遷」?
  • 國有土地、集體土地混雜區域徵收拆遷,究竟該怎樣補償?
    那麼,當被拆遷人面臨這種複雜狀況下的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項目時,究竟該怎樣維護自身的合法補償權益才最為明智呢?在程序上、補償上,我們又該如何對政府的行為進行監督和依法審查呢?首先,被拆遷人需要弄清自己房屋所處的這塊土地究竟是何性質
  • 拆遷律師講解:當房屋拆遷給的補償極低時,被拆遷人該怎麼做?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相信有很多朋友可能也正在面臨拆遷或者將要面臨拆遷的情況,在拆遷案件中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拆遷為什麼會被「拆窮」,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拆遷補償,反而降低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