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親自上陣體驗測試遊戲 |
白亮(外號:老白),現任墨麟集團成都墨靈CEO,《新風雲》遊戲製作人。
他和我們普通玩家有著同樣的經歷,從小就混跡在街機廳裡。
初中之後開始接觸電腦遊戲,每年的壓歲錢都攢起來貢獻給網吧,大學之後買了電腦,通宵、逃課。
如此相似的青春,而這個逗比卻從玩家一步步成長為一個遊戲製作人……
白亮第一次玩遊戲是在小學一年級,七歲的他被媽媽帶進了街機廳,那時候好多遊戲機比他身高還高。但從此之後,他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第二年之後他就開始逃課去街機廳了,每天的1塊錢早餐錢都被他用在了街機廳裡,窘迫的經濟迫使他不得不專注於磨練自己的技術,小學三年級就成了街機高手。
到10歲的時候,白亮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臺遊戲機,那時候沒到周末,他便霸佔了家裡的電視機,他所有的遊戲卡基本上都已經全部翻版(通關)三四遍以上。「我印象最深刻是小時候玩一款叫《三國志之霸王大陸》的日文策略遊戲,因為我也不懂日文,周圍的人也不會玩,我就自己摸索寫攻略,憑藉每一步的操作及結果去推測這些日文的意思,自己再整理成攻略。大概用了1年的時間才搞明白這個遊戲怎麼玩,這也是我第一接觸策略性遊戲。」
14歲的時候白亮第一次接觸到了電腦遊戲,那時候還沒有正規網吧,都是在私人家裡玩,他便從紅警95、帝國時代開始,一下子沉溺到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彼時網吧的收費是兩塊錢一小時,但這對於中學生的他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唯一的途徑就是告訴家裡周末補課,然後騙點錢去玩遊戲。而白亮個人執著的認為這並不叫騙錢,他確實去補課了,只不過補習的是電腦課。
16歲高一這一年是白亮第一次接觸到網路遊戲,玩的正是網路遊戲之父——KOK(萬王之王),那時候大家基本都不知道網路遊戲是什麼,走到網吧就是來泡江湖的。白亮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在網吧泡了3天2夜,出網吧的時候他甚至有種快要飛天的感覺。《精靈》的出世,讓白亮更加愈發不能的沉溺於網遊,當時他在網吧連續呆了一周,吃住都在網吧,家裡人到處都找不到他。在這種「堅持」下,他的號直接練到了全服第一,打到的裝備是全服第一件。談及這次經歷,白亮最痛心的就是這款遊戲的外掛,」我辛辛苦苦一周的成果,別人用外掛幾個小時就達到了,所以特別心寒,就從網吧出來回家了,當然不可避免地要被家長教育一番。
【大學幹起「打金工作室」賺到第一桶金】 白亮大學的專業是機電專業,有一次實習的時候他遇到一個老師,在這一行做了20多年但工資卻挺低,而且這一行業危險係數也比較高。所以他非常失望,覺得這一專業沒有任何前途,然後在接下來的日子就開始消極對待了。實習的期末考試是要製作一個榔頭,白亮實習第一天後就再也沒去過,考試時他直接買了個榔頭交上去,然而老師給的分還挺高。寢室的人一看也都紛紛去買榔頭上交,結果逐一被老師打回來。他們就問白亮為什麼,白亮說自己買的榔頭故意用鋸子給鋸的不那麼平整,太整齊一看就知道是在街上買的。
就這樣,白亮在大學裡幾乎沒上過什麼課,老師都是在開學的時候見一下、在考試的時候見一下,而其他時間他都和室友們都泡在遊戲裡。期末補考他甚至需要兩個小時同時補四門課,而他們寢室每人掛科都在10門以上,他們一個寢室掛的科甚至比別人一個班掛的科都要多。
就在這種日夜遊戲的大學生涯中,他也在其中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是他和整個寢室的室友們一起搞的一個「打金工作室」。但是剛準備成立的時候,他們連買電腦的錢都沒有,於是便扣留了家裡給的學費,用這筆錢買了一堆電腦。」我們工作室第一天產出的金幣就賣了600塊錢,當時1個月的生活費是500塊,所以能賣600我們都很high「在談到這段經歷時,白亮仍止不住一臉雀躍。當時白亮他們住的寢室條件比較好,費用是1000元/年,但每天晚上11點都會斷電。而另外的一種寢室條件比較差,500元/年,但每天24小時都有電。於是他們為了「打金工作室」便集體和有電的寢室互換,然後天天掛機打金幣,直到後來白亮決定去了成都之後,便把打金工作室解散了。
【誤打誤撞 《傳說》中結識遊戲公司老總】 白亮如何進入遊戲行業,這還得益於一次與彭海濤的偶然結識。彼時的白亮正在大學裡玩著遊戲,而彭海濤作為國內第一款玄幻3D網遊《傳說》的作者,年僅23歲的他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就實現了上億的身價。
當時白亮玩的正是《傳說》,那時的他的號幾乎練到了全服最牛,不但在各種PK賽中拿下第一,基本每次開的新服也都是他帶著朋友們建立第一個公會。當有一天白亮在遊戲裡的主城晃悠的時候,卻意外發現了一個人的裝備比他還厲害,而且之前也從未見過這個人,白亮便敏感的察覺到這個人肯定是GM,於是他便追著這個人一直跟他聊這個遊戲的問題和Bug,並想加他qq細聊。一開始這個GM根本不理睬白亮,白亮硬是磨了兩天才拿到他的QQ號,然後便天天向其反饋遊戲的問題,幾乎每天都得寫個1000字-2000字,但他每次都是「呵呵、哈哈」這種簡單的回覆。好在後來他們一直保持聯繫,白亮才知道他叫做彭海濤,再到有一天看新聞的時候,白亮才知道原來彭海濤就是《傳說》這家公司的CEO。
後來白亮一邊做《徵途》代練,把《徵途》這款遊戲徹底的玩透了,一邊時常跟彭海濤聊起《徵途》是怎麼設計的。再後來《彭海濤》決定做《風雲》這款遊戲,便馬上拉白亮過去幫忙。而那時候白亮大學還沒畢業,便毅然而然的背著包去了成都。白亮走的時候,他一個最好的兄弟和當時的師弟王彥昊去火車站送他,擔心他是被騙去搞傳銷,告訴他如果是傳銷就馬上給他倆打電話。到走的時候,白亮跟王彥昊說,如果自己混好了就把他拉過去,好在後來一直做得還不錯,到現在王彥昊也一直跟著他混在遊戲圈。
【摸爬滾打十年,有輝煌有失敗】 跟著彭海濤加入錦天科技做了《風雲》之後,遊戲一上線公司便就被盛大收購了,而白亮也就成為了這款遊戲的主策。傳奇項目組的負責人專門找他聊,聊完後白亮覺得自己被點悟了,回去便立刻大改《風雲》,帶領團隊三四十天沒出公司,將遊戲收入從每月幾百萬做到千萬級,連續兩個季度超額完成任務指標。
在盛大的日子,除了給他帶來工作上的成功,還讓他收穫了愛情,「我是在盛大的時候認識了我老婆,當時我做主策,她是客服,工作上認識了,她也在玩這款遊戲,知道了她的遊戲ID,我就在遊戲裡慢慢跟她聊,然後就熟悉後在一起了。就是相當於先在生活中認識了,再通過遊戲更熟悉起來。然後她就成了我老婆,現在女兒6歲了。」
那時白亮在盛大可謂少年得志,於是在09年被別人拉著出去創業。第一次創業做的是款RPG遊戲,當時的老闆偏聽了程序的建議,決定做一款3D大型MMORPG遊戲,可20幾個人的配置做一款大型MMO,難度可想而知。後來公司有半年多發不出工資,於是大家就準備解散了,在談到第一次創業失敗時,白亮心有感慨「創業的時候會比較苦,我記得公司有半年的時候半年發不出工資,發不出工資那時候大家準備解散的時候,我兜裡還剩20塊錢,兄弟們商量拿著去玩老虎機,贏了吃頓肉吃頓散夥飯,輸的話我就走路回去,當時候那個地方到我們家坐公交都得20分鐘。於是就拿著這20塊錢去玩老虎機,最後還贏了一些,兄弟們就一起吃了散夥飯。」
經歷了第一創業失敗後,白亮又只能回到成都做遊戲了。正巧那時候許怡然在成都做一個「贏在巨人計劃」的演講,因在會上站起來發言,對比《徵途》和《傳奇》各種設定和數據被許怡然留意到,會後便去找白亮談話,得知他是《風雲》的主策後,又帶著他跟紀學鋒聊,想讓白亮去帶《徵途2》。等到談得差不多的時候,許怡然卻跳槽到了完美,於是便拉著白亮和他的團隊一起去北京加入完美,負責《聖王》的項目。
而現在談起《聖王》,白亮說這款遊戲帶給他跟多啟示,他會發現很多複雜的設定對玩家來說玩起來比較難,於是他認為,做遊戲千萬不要太複雜,對玩家來說要簡單一些、PK要做好做爽!
【加入墨靈集團 成為墨靈遊戲CEO】 在完美的歷練之後,白亮開始醞釀著自己做一款遊戲,當時陳默和完美都要投資他,而白亮卻選擇了陳默並回到了久違的成都。因為他覺得就產品的收入和知名度來看,他和陳默做的產品在成都一個第一、一個第二(從知名度和流水方面看),他覺得要是能和這樣一種同類人並肩戰鬥,建立起戰鬥革命友誼,那就再好不過了。
於是白亮最終回到了成都,加入到墨麟中,2013年,他在成都正式成立墨靈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墨麟集團的旗下子公司,他與團隊一起百鍊成鋼,用他前半生這轉輾數地的所學,最終締造出了現在的《新風雲》。而對於這轉輾的半生經歷,他也曾在微博中這樣感慨道:「在盛大學會了服從命令,面對不可思議的任務從來不會說NO;在完美學會了堅持就能找到方向和答案,辦法總比困難多;創業學會了猶豫和煩惱過後都是新成長的開始,心智強大周圍的事情就會變的簡單,加在一起學會了小善化人大害,大善化人無情,感謝盛大,感謝完美,感謝墨麟。」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遊戲策劃?】 在最後,白亮對記者說到,現在很多公司招的人,比如清華畢業的做程序特別厲害、執行力也特別高,但是他認為做遊戲不能只這樣的機械,要多的還是要有創意、有趣一些。「我在完美去校招的時候,看他們出的那些校招題,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後我給學生出題就很簡單: 就寫一個橡皮泥跟水果刀兩個人打架過程。出這種題是因為我覺得做遊戲策劃必須要有一些想法。比如還有一道題,是說一個人遇到個強盜,他說了一句話,強盜就讓他走了,問這句話是什麼。有個人寫了「我爸是李剛」,我就比較喜歡把這種人叫過來面試。這也跟每個人的經歷有關係。像完美招的清華那些人我覺得做程序特別厲害,執行力特別高,但是做策劃可能就會有一種機械的東西在裡面,我覺得做策劃還是要更有創意更有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