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周刊」並設為「星標」,你能每天收到我信的文章。小學、初中、高中作文,請點上面藍字關注語文周刊zhoukanyuwen公眾號!
①初次看見羊皮筏的照片在二十年前。憑這個東西可以在水上行動,像陸上坐車似的,雖然沒有什麼不相信,總覺得有些兒特別,有些兒異感。再說這個東西的構造也看不大清楚,脹鼓鼓的仿佛一籠饅頭,說是羊皮,可不知道怎麼搞的。這回到蘭州,才親眼看見羊皮筏,而且坐了羊皮筏過渡到雁灘——雁灘是黃河中的沙洲。
照應題目,通過時間和空間的鋪墊,點出寫作對象,更因「坐了」而欣喜不已。
②羊皮筏用的是整張的羊皮。宰羊的人剝羊皮(不用說,羊毛先剃光了),讓羊皮從肌肉骨路上蛻下來,整張上只有四個窟窿。前肢在膝蓋的部位切斷,一邊一個窟窿。腦袋去掉,脖子的部位一個大窟窿。兩條後肢全去掉,臀部的一個窟窿更大。把三個窟窿拴緊,留下一個吹氣(為方便起見,當然在前肢的兩個裡頭留一個),吹足了氣也把它拴緊。於是成
概述和詳敘羊皮囊的製作過程,短句集中呈現,準確而緊湊,如在眼前;尤其是「讓」「蛻」「只有」等詞的使用,表達了作者的驚奇和讚嘆之情。
③四個或五六個氣囊並排連成一排,看羊皮的大小而定。又把三排氣囊直裡連起來,就成個長方形的連結體。一個連結體少則十二個氣囊,多則十五六個。在這連結體上平鋪一個長方形的木架,用繩子繫著。不知道一個羊皮筏有多重。看來不會太重,因為筏工用一條扁擔支著它,把它背在背上,一隻手按住扁擔的另一頭,走起來挺輕鬆的。有人僱乘了,講好價錢,筏工就把它放在河沿水面上,讓乘客跨上去。
簡述羊皮筏的組裝過程,又從側面展現羊皮筏的輕巧與便捷。
④我們聽過朋友的解說,說羊皮筏非常穩當,絕對保險,雖然看起來有些異樣,跟習慣的船隻很少相同之點。我們跨上去,有些晃蕩,可是不比西湖里的小划子晃蕩得厲害。照慣例,乘客應當兩隻腳踏在兩條橫木上,身體蹲下來,著力在兩條腿上。我腿力不濟,沒法蹲,只好一屁股坐下來,下面貼著木條和羊皮。我們四個人,加上筏工跟一個附載的挑麵粉的,筏上共載六個人。
由「聽過」到親身體驗,再到實實在在的「坐」,尤其是「挑麵粉的上船」,真實而具體,多用短句,節奏明快,頗顯幽默,亦暗示行程的開始。
⑤羊皮筏吃水極淺,所以能貼近沙灘,便於上下。羊皮筏有彈力,碰著灘石就彈開來,不至於撞破,就是撞破了一個氣囊,還有其他十幾個氣囊在,影響並不大。羊皮筏的底跟面一般大小,就是在水勢大風浪猛的時候,也不過跟著波浪上落而已,無論如何打不翻。我們坐在羊皮筏上談著這些個,覺得非常穩當的說法確然屬實。還有一層,我們想,要是蘭州一帶羊肉的消費量不怎麼大,恐怕也不會有什麼羊皮筏吧。
⑥筏工把扁擔插入黃流,悠然劃著——扁擔的身份改變了,它又是槳,又是舵。(點出扁擔功能的轉變,巧妙指出劃羊皮筏的具體操作。)雁灘橫在前面,林木繁茂,金黃色的斜陽照著,一派氣爽秋高的景象。對岸的山聳列在雁灘背後,沉默之中透著莊嚴。朝左望上遊,朝右望下遊,雖然秋季水落,還是有浩蕩渺茫的氣勢。身下的羊皮筏太藐小了,不妨看作沒有這個羊皮筏,於是我們覺得我們跟大自然更親密了,我們浮在水面上,我們的呼吸跟黃河的流動、連山的沉默、青天的明朗息息相通。往年在四川樂山,渡江遊凌雲山、烏尤山,方當水漲,小划子在開闊之極的波面上晃蕩,我也曾有過同樣的感覺。(坐羊皮筏途中的所見所思。)
⑦沒有十分鐘工夫就到了雁灘。(過渡,承上啟下。)從前沒住人的時候,這河中的沙洲當然是雁棲息之所——雁灘原是個寫實的名稱。同時又富有詩意畫意,古來取雁宿洲渚為題材的也不知道有幾多詩篇畫幅。現在灘上住著好些人家,都以種菜為業,又有公家的農場苗圃,雁大概不會下來栖息了吧。可是雁灘還是個挺耐人尋味的名稱。
插敘雁灘的由來、過往和現在,展現雁灘由「寫實」到詩情畫意,再到農場的變遷,說明其已名存實亡。
⑧我們先往農場。果樹上沒有什麼果子了,可是會客室桌子上陳列著兩大盤蘋果,色彩不一,又好看又大,幾乎可以說耀人眼睛。(以蘋果「位置」的轉變,暗示我們遊蹤的變化,由室外來到室內。)招待我們的一位同志說場裡蘋果的品種很多,盤子裡是四種。又說果子都藏在地窖裡了,數量不多,還不能普遍供應。又說農場的任務之一是推廣優良品種,蘭州產瓜果本來有名,再在選擇品種上下工夫,前途更光明了。他一邊說一邊讓我們嘗蘋果,嘗了一種又嘗一種,把四種嘗遍。
通過遊蹤的變化來推動文意發展。通過「說」「又說」「一邊……一邊」等常見詞的集中使用,展現了農場同志的熱情。
⑨最大型的一種叫「大元帥」——這名稱大概就從大型而來,皮作紅綠兩色,紅的地方鮮紅,綠的地方翠綠,味甜,入口有松爽的感覺。(視覺、味覺)另一種叫「印度」,皮純青色,入口爽脆極了,鮮美極了。第三種叫「青香蕉」,跟「印度」一樣作純青色,稍稍淡些,帶著香蕉的香味。第四種叫「玉霞」,皮作黃色——像半熟的香蕉那樣的黃色,口味也挺不錯。很難說四種裡頭哪一種更好,很難想起以往吃過的蘋果也有這麼好,一時間嘗到這些個好品種,真可以說此遊一樂。
詳細描寫四種蘋果,運用視覺和味覺描寫同時表現,隱隱形成襯託。真實的觀感用準確的顏色來表現,畫面感很強,可謂如「吃」如醉
⑩嘗著好蘋果,同時想起幼年吃的蘋果。那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中秋前後,蘇州水果鋪裡蘋果上市了,至少不過陳列這麼五六十個,紅綠色的表皮上大多印著黃鏽的瘢痕,大的有銅元那麼大。無所謂這種那種的分別,只知道這叫作天津蘋果,老遠地走海道來的。吃這種蘋果也無須用刀子削皮。一般人都用大拇指的指甲從果柄的部分刮到結蒂的部分,好比在地球圖上畫經線,把整個蘋果刮遍。於是表皮就可以撕下來。把撕了皮的蘋果送到嘴邊一口一口地啃,酥極了,宛如吃豆沙包皮子,舌頭上辨得出細沙似的顆粒,咽下去有飽的感覺。我小時候以為蘋果就該那麼吃,蘋果的味道就是那麼不爽不利、黏舌膩喉的,老實說,我對蘋果沒有多大好感。後來在上海吃新鮮蘋果,方才領略到蘋果的爽脆和鮮美,好就好在這個爽脆和鮮美,小時候的認識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可是歷年吃的新鮮蘋果也不算少,仿佛全比不上這回在雁灘吃的。
通過聯想以前吃蘋果的經歷,層層鋪墊,側面烘託雁灘蘋果的爽脆和鮮美,從而表達對雁灘的讚美。
⑪說得遠了,現在回到雁灘。我們吃過蘋果,就出來隨處看看。(遊蹤再變,由室內到室外。)這裡是蘋果樹,那裡是梨樹、桃樹。(「這裡」「那裡」等看似隨意的指稱,實則是大範圍的呈現,表現果樹之多、之廣。)白楊的苗木密密地插在那裡,只看見平行的直乾子。沙路旁邊的槐樹伸展著近乎羽狀的葉片。垂柳倒掛下來,葉子一動不動,雖然到了深秋時節,仿佛還不預備凋零似的。(不僅果樹多,其他林木亦是繁茂;不只有秋,暗示此地猶如世外田園。)四圍寂然,只聽見黃河流動的靜靜的聲音。這雁灘是蘭州人遊息的地方,尤其在夏天。(一動一靜,一實一虛的呈現,讓文脈向深處延伸,為後文人文情境的展現做鋪墊。)工作人員逢到假日來這裡消磨這麼一天半天,好在四圍全有樹木,無論上午下午都可以遮蔭,沙地上坐坐躺躺又是挺舒服的。放暑假的學生幾乎把這裡看作第二學校,大夥聚在一塊兒,看一回書,做一回遊戲,開一個什麼會,比平時的學校生活還要愉快。蘭州夏天本來不怎麼熱,這雁灘尤其涼爽。在這涼爽的境界裡,看那莊嚴靜穆的山巒、浩蕩渺茫的黃河,看那山光水色隨著朝晚陰晴而變化,簡直是精神上洗一回澡,洗得更見清新,更見深湛。(暢想一幅雁灘閒適樂山樂水圖,表現了對雁灘美好生活的嚮往。)好些個農民挑著滿擔的花菜往河邊,搭乘羊皮筏。那花菜是才在地裡割的,趕緊挑出去,下一天早晨蘭州市上就有「還沒斷氣」的新鮮花菜。(以現實的新鮮場景印證上文的暢想,虛實之間,相得益彰,表現了雁灘不僅自身美,還用美滋養著遠方。)
⑫暮色壓下來了,壓著連山,壓著林木,壓著黃河,也壓著我們的眉梢。於是我們又跨上羊皮筏。
連用五個「壓」字,寫出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夜幕降臨的過程,也寫出了我們因為不得不走的不舍心情,表達了對雁灘的留戀不舍之情;最後再點
本文來源:
本文系轉載,原作者:告知幫您署
本文由語文周刊(zhoukanyuwen) 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致原創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無意中侵犯了您原創版權,請聯繫,馬上刪除!謝謝!
商務合作:QQ160170248;投稿:1601702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