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別再忙著報培訓班了,孩子的這個能力才是高分關鍵。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父母都非常關心的事情。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使出渾身解數,但不管孩子怎麼努力,成績卻還是不見起色。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很迷茫,家長亦是不解,為了孩子到處找人「取經」。今年家長們把目光聚焦在高考狀元們身上,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重慶理科高考狀元謝欣穎,總分726分,語文136、數學149、英語148、理綜293。不僅是2020年高考狀元,還是2017年重慶市中考狀元,更厲害的是,她還是全國二卷總分第二名,全國女狀元。
很多家長肯定十分好奇,這麼優秀的孩子是如何培養的?當記者向謝欣穎父親提出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說:「我們其實沒怎麼培養,最重要的是從小要引導孩子愛上學習,自覺主動學習,有效率地學習」短短的一句話卻道出了高分的奧秘,那就是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
這裡的」自學能力」指的是孩子自發主動地高效學習的能力。為什麼有些孩子明明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作業,刷很多習題,上各種補習班,刻苦努力,但卻成績平平呢?一些父母見孩子成績沒有起色,就開始「急病亂投醫」,甚至用粗暴的手段教育孩子。
強迫式教育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而採取極端的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越逼越叛逆。」
有些家長不知正確的教育方法只會強迫孩子學習到深夜,讓各種培訓班填滿孩子的空餘時間,或者將孩子和娛樂放鬆完全剝離……而結果總是適得其反,要麼孩子越來越叛逆,要麼孩子因為被逼迫出現極端心理問題。那些粗暴教育留給孩子不可痊癒的傷,無論經過多少年,仍會隱隱作痛。對於孩子的學習問題,父母不能因為著急擔心就粗暴地去改正。不如耐心相信孩子,找到合適方法幫助孩子。
其實,刻苦學習並不能與好成績劃等號。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看起來在努力學習,但實際上他們的自學能力較差。該怎樣正確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呢?大力總結了一些經驗。
了解孩子學習能力是基礎
要想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非常著名的「三區理論」。「三區理論」的提出者是美國密西根商學院的教授諾爾·迪奇,該理論將學習分成了一環套一環的三個圓形區域。其中,處於最內層的是「舒適區」。在「舒適區」裡,孩子會針對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展開練習。很多孩子看似一直在勤奮地不斷刷題,其實不過是待在「舒適區」裡,陷入「低水平勤奮」的陷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練習著已經掌握的知識而已。處於最外層的是「恐慌區」,它代表孩子暫時無法學會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超出孩子能力和理解的內容。
只有當孩子身處位於「舒適區」和「恐慌區」之間的地帶「學習區」,並將學習內容的難度配比調整到15%左右,也就是練習85%的舊內容,學習15%的新內容,孩子的勤奮和努力才會呈現最佳效果。「學習區」概念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孩子需要在符合自己認知水平的區域裡學習。因為如此一來,孩子會感到學習內容既不太難又不太容易,恰好是適合自己能力的區域,學習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為孩子報名上那些沒有針對性的補習班,則有可能把孩子放在低水平勤奮的「舒適區」,讓他們漫無目的地遊蕩,消耗掉學習的熱情;也有可能把孩子推進超水平的「恐慌區」,最終導致孩子自我「癱瘓」,提早放棄學習的意願。家長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為孩子找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班,讓孩子感受良好的學習過程。父母要及早更新自己對學習的認知,用科學的方法帶動孩子的積極性,鼓勵孩子在符合自己學習能力的「學習區」裡,不斷接受15%的新挑戰,努力創造層層上升的持續進步。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動力
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我們還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把學習過程變得像打怪一樣好玩。「學習區」裡的15%最佳難度配比率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漸進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學習的進度設計成像遊戲通關一樣,當15%的新內容變成了孩子可以駕馭的舊內容時,就宣告孩子打通了一道難關,上升了一個難度級別。這不但是一種有效的外部激勵法,同時也會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動力,孩子有了這個動力,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就會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時間觀念提高學習效率
很多孩子會有拖延症,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明明知道第二天就要交作業,但仍忍不住拿起手機玩遊戲,到了該睡覺的時候才突然意識到作業連一個字都還沒寫。事實上,這些孩子都很聰明,他們在學習上遇到的瓶頸可能並不是來自於學業本身,而更多的是學習習慣、時間觀念和自控力薄弱等問題。
對於低齡階段的孩子來說,時間是很抽象的,抽象到只剩下鐘錶盤上的數字。比如說當你告訴孩子他可以用10分鐘做好數學預習,15分鐘抄寫完英語單詞,雖然孩子點頭稱是,但其實心裡卻是蒙的。孩子對時間的長度沒有實際的認知和感受,那麼不管家長說多少道理也都是白費力氣。
養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想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名優秀的終生學習者,更是對父母的一項巨大挑戰。比爾·蓋茨曾說,當今社會,人們比的不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未來更有競爭力的人將會是那些能夠自主學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