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複習成績越差怎麼破?專家表示,這種狀態可能是孩子出現了「心理飽和」

2020-06-20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李志遠

「你只要好好複習就可以。」

「都什麼時候了,不要再做其他的事情了,抓緊時間看書。」

…………

各位家長,臨近高考是不是經常這樣督促孩子?

別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會讓孩子陷入這樣的心理誤區:再努力、再拼命,就是成績不見起色甚至越考越差!

案例

越努力成績越差?這是「病」!

「什麼知識都裝不進去,什麼要點都記不住,急死人了!」高三學生李昊最近有點煩。

李昊說,這段時間,自己的學習效率很低,一些很簡單的知識點在讀了好幾遍後仍然記不住。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孫亞靈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種在高考生群體身上出現的現象被稱作「心理飽和」。換句話說,當人們長時間從事某種活動,會在一個時間節點,發現其超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產生厭煩或麻木等情緒波動。

在她看來,高期待沒有錯,容易激發一個人的學習動力,關鍵是高考不僅是知識掌握的博弈,更是體力、技巧和心態的較量。這種「心理飽和」現象通常通過學生的感受和行為表現出來: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學夠了,再學就要「溢」出來了;還有學生表示,自己長時間埋頭苦學,感覺已經不能承受更多了。

所以,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即使動力十足,學習的效率往往會呈現下降趨勢。

釋疑

「心裡飽和」了別緊張

孫亞靈說,學習通常要經過三個階段:緩慢起步階段、迅速提高階段和學習高原期。

因為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規律,所以起步階段的學習比較吃力,速度較慢。

在初步掌握了該知識、技能的規律或找到了「竅門」後,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並因此受到鼓舞,提高了興趣,樹立了信心,因而學習就進入到了迅速提升階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剩下的多是難點知識,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使得學生學習進步速度突然放慢,儘管學生每天做練習也很用心,但成績提高不大,有時甚至成績下降,總體上處於一種停滯狀態。

孫亞靈說,「心理飽和」的現象其實是教育心理學上的「高原現象」,是學習過程必須經過的階段之一。

她說,也不排除這只是一種心理假象,周圍的同學在衝刺階段都很賣力,感覺到自己好像在學習上沒有很大進步,實質上是跟周圍的同學相比,沒有別人進步快而已。

建議

對症下「藥」助力考生調整心態

那麼出現了「心理飽和」現象的學生如何進行自我調節呢?

1.查缺補漏

孫亞靈說,高考總複習階段是高中3年知識厚積薄發的階段,需要對知識不斷深化和拔高,達到條理化、系統化的過程。深入思考,把知識梳理成網是必不可少的階段,有些同學基礎知識不牢,這個深入過程就會比基礎好的同學更困難一些。

2.調整技巧

孫亞靈建議,最後階段,考生要停下來看看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需要改進,考試技巧是不是還有待於提高,要有考感,知道學科知識中哪些點更容易上考卷。

鄭州大午心理諮詢有限公司心理諮詢師邵佳睿說,考生平時如果側重於做題刷題,並在臨考前集中進行模擬考試,長時間的重複技巧必然會更容易受「心理飽和」的影響。因此就需要調整所使用的學習方法,比如用聯想、畫圖記憶法代替機械式的重複做題,或利用單詞記憶卡代替自己默背默寫。

3.調整心態

邵佳睿稱,為了降低「心理飽和」現象的發生,考生要從認知層面正確認識考試,尤其是高考對人生的意義,避免出現常見的認知錯誤。

比如糟糕至極——「高考考不好我的整個人生都完了」,或「以偏概全」——「數學沒有足夠的時間複習,那麼我的高考就全軍覆沒」。

4.勞逸結合

邵佳睿表示,多數考生認為高考前的複習時間一刻千金,必須抓緊,因此即使已經出現了「心理飽和」狀態,考生仍然因害怕沒有抓住機會而繼續不斷輸入式地學習,只能事倍功半。

為避免產生厭煩或麻木的情緒,除了所熟知的聽音樂、散步、運動等方式,考生還可以進行自我放鬆,譬如最容易掌握的技巧:深慢呼吸。

在感受學習勞累時,進行非常深且緩慢的吸氣—屏氣—呼氣,連續不間斷地做3組,以便達到放鬆大腦的效果。

提醒

家長助攻有技巧

作為考生家長,做好以下兩點也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

首先,降低自我焦慮。

情緒具有非常強大的感染力,雖然家長為孩子的學業、考試擔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過度的情緒表現會增加考生的「心理飽和」風險。

其次,為考生營造一個愉悅的外部環境。

學生考前總習慣於在封閉的教室或家中書房持續學習,埋頭苦讀。

因此,在孩子學習之餘,家長可以作為孩子的「情緒輸出者」,為其平日裡積攢的焦慮和擔心找出口,從而幫助其保持一個平靜平和的考試心態。

相關焦點

  • 「經驗交流」 越複習成績越差?這是病,得治
    別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會讓孩子陷入這樣的心理誤區:再努力、再拼命,就是成績不見起色甚至越考越差!越努力成績越差?這是「病」!「什麼知識都裝不進去,什麼要點都記不住,急死人了!」高三學生李昊最近有點煩。
  • 為什麼你的孩子在補課,成績卻越補越差?
    一個孩子成績好,必然是決定學習的各個因素差不到哪兒去。一個孩子成績差,也可能是其中的某個或幾個因素導致的結果。比如學習習慣差會導致成績不好,孩子也沒有了成就感,學習興趣會減弱,學習能力也無法提高,最終成績會受影響。
  • 越督促孩子成績越差,家長鬚知「倒U型假說」,增強孩子心理素質
    &34;想必是這個世界上的父母共同的期盼,眾多父母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心血,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為此,很多家長會給孩子施加壓力,試圖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過大的壓力不但沒讓孩子進步,成績反而下降得非常厲害。
  • 為什麼家長越「不管」,孩子成績反而越優秀?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過一個現象,有些父母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學習的,孩子的成績反而很優秀,越是緊張孩子學習的家長,其孩子的成績倒是越學越不理想。其實,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關係。
  • 為什麼你家孩子的成績越管越差?
    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有些父母看似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可孩子的成績很不錯,反而父母越關心孩子,孩子的成績越不理想。2.數落式總是數落孩子,你怎麼不用功啊?怎麼這麼不聽話啊?……總是在那兒數落。數落式的家教往往會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甚至打壓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了解「羅森塔爾效應」,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能遇見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叛逆的,也有乖巧聽話的。但是在這些孩子中,可能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比方說乖巧的學生成績不好,而調皮的學生成績卻很好。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很勤奮,但是越努力成績越差的同學
  • 孩子越努力成績越差,避開這個學習誤區,3招助他成為學霸
    「張老師,我家孩子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挺好的,可是上了初中之後,成績就不行了。為這個事情,他老是哭,我們真擔心孩子有點什麼問題!」媽媽一邊說一邊紅了眼睛,小嬌的眼淚也是撲簌簌就沒有斷過。她痛苦的說:「我很用功了,為什麼我就是學不好呢?李林天天玩,可是考試的時候成績還那麼好!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我盡力了!」
  • 考試越重要成績越差?可能是孩子在「自我妨礙」,家長做好引導
    我家孩子今年初三,前幾次考試的成績變得越來越不理想,越到重大場合的考試,孩子成績下降得越快。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並且每次和孩子討論起這個問題,孩子總是找到了各種藉口和說辭,把原因怪罪到外界身上,從來不尋找自己身上的問題。很多孩子都會有類似的情況,其實是孩子們在「自我妨礙」,並且這種自我妨礙還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最後導致孩子的未來形成一種局限狀態。我們得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在考試的時候出現「自我妨礙」才可以找到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 孩子的數學越補越差?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快速提高數學成績
    我雖然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但是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家長向我請教數學方面的問題,基本上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數學怎麼越補越差?錢花了不少,可就是不見成績的提高。」對於家長的焦慮,我也深有體會,因為我自己的孩子數學成績就不好。
  • 很多孩子越補課成績越差,在家長焦慮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是對于越補越差的孩子,則成為今天我們探討的重點,因為家長花了大把錢,孩子花了大把時間,最後卻是換來更糟糕的成績,必須要深入分析和總結,絕不能就這樣稀裡糊塗繼續補下去。一、孩子成績越補越差,源於孩子被迫上補課班,本身並沒有學習興趣。
  • 越補習成績越差,孩子陷入了「馬太效應」,這些細節你是否察覺?
    但是從開頭到結尾,楊夕的成績在不斷地努力下逐步在上升。而楊肖和美一直在一直有優秀的輔導老師,她的成績卻沒有半分的起色,有越學越差的趨勢,有了厭學心理。甚至在二模的時候逃離考試。我邊看就邊想為什麼她的成績沒有提高呢?難道是因為他沒有主角光環?開個玩笑,電視劇來源於生活,我相信生活中也有不少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不斷的請輔導老師,但是孩子的成績卻依然沒有半分起色,越學越差的例子。
  • 孩子「越學越差」急壞父母,正確面對學習分化,6招打破馬太效應
    所謂學習分化,是指對同一學習內容,不同孩子的學習結果有較大的差異,有的學得很好,有的學得很差。表現在學習成績上,就是成績有高,也有墊底的。前者被人譽為「學優生」或「學霸」,後者被專家命名為「學困生」。學習分化現象在一年級比較少見,但隨著年級的增長,不同孩子的學習分化就開始出現,並變得越來越明顯了,最後學習分化的差距大到讓一些父母感到灰頭土臉的,都無臉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怎麼看待孩子「越學越差」、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分化是父母需要認真了解和正確對待的教育問題。
  • 越熬夜學習成績越差?高效學習法4招,讓好成績狀態「自動巡航」
    01、孩子寫作業,越熬夜堅持卻成績越差? 對於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有的同學每天晚上八點前就能完成作業,成績還一直穩列前茅?還有一些同學每天晚上10點還在寫作業,為什麼卻一直成績平平?
  • 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現狀:壓力主要來自學習,家庭氛圍越差孩子心理...
    在這種「愛」的壓迫下,很多孩子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不被理解,不被關注,自己的情緒得不到排解,最後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墜樓、校園暴力、叛逆等事件頻發,讓我們不得不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問題。基於此背景,騰訊育兒聯合企鵝童話面向社會發起調研,旨在了解當代青少年身心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 越批評孩子表現越差?心理學「標籤效應」: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不斷被強化負面標籤,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就是"標籤效應"。"標籤效應":越批評孩子,孩子表現得越差孩子天性貪玩好動,總會給家長惹麻煩。遇到孩子不守規矩,家長就大聲訓斥:"你真是個聽不懂規矩的搗蛋鬼!"
  • 為什麼現在家長越關心孩子,孩子的成績越差,原因有這3點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可對於即便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家長也是特別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可能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所以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自己沒有走成功的路,非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老路上再走一刀,他們也不會理解學生們到底經歷什麼東西,總是會擺出一種很理解自己想要什麼的樣子,也不會關心自己累不累,他們只是想看學習成績。
  • 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多數是這8個原因導致,父母莫大意
    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發現過這麼一個現象,有的家長並沒有怎麼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成績反而特別優秀。而有的家長看似很關心孩子的成績,時時都督促孩子學習,而孩子的成績倒是越學越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中國學生現狀:越補越差、越差越補,為何成績不好補習也沒用
    許多家長開始反應現在中國學生的現狀就是越補越差、越差越補,家長們非常疑惑為什麼成績不好的孩子補習沒有用呢?很多學生從小就開始上補習班,最後即便順利升學,成績還是會下滑。對於不想學的學生來說,他們不會為了學習放棄其他東西的誘惑,指望著他們能在補習班好好學習,是不太可能的。對於學習態度好的學生來說,補習是有用的,對於根本不想學習的學生來說,上補習班只是換個玩而已,作為家長要學會分辨孩子的學習狀態,再考慮要不要讓他上補習班。
  • 孩子成績越補越差,培訓費能退嗎?
    孩子成績越補越差,培訓費能退嗎?本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不曾想孩子成績卻越補越差跟培訓機構的合約能解除嗎?跟著小編看案例事件回顧2018年初,市民劉女士的女兒小涵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由於成績一直徘徊在班上10來名,她極力渴望女兒的成績有所進步。 於是,在當年1月17日,劉女士與某培訓機構的孫先生籤訂了一份補習協議,希望小涵的功課能在輔導下有所進步。
  • 考試越重要,成績越差?關於孩子的「自我妨礙」,家長知道多少
    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家長都為孩子的成績苦惱,平時學習很認真,但是到了考試,孩子總是考不好,並且這考試越重要,孩子成績越差。並不是孩子「笨」,而是「自我妨礙」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