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房子不留客房,老人來了睡哪裡,朋友來了睡哪裡?但凡遇到類似的設計案例,總會有這樣的評論。
那麼如果是你,好不容易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會不會為客人或者親戚特地裝一個客房呢?帶著這個問題,咱們先來看一套裝修案例,相信你會有更豁達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香港的房子真的稱得上寸土寸金,當地的住房環境和國內一線城市類似,對普通家庭而言,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即便面積很小,真是實屬不易了。
房屋基本情況和設計理念簡介
本案的男主人在當地打拼多年,因為自己所學的專業和自己的理想,限制了他只能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對口的工作,所以這些年一直過著背井離鄉的生活,實屬不易。在香港工作壓力大,甚至忙到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所以對屋主而言,當下最大的夢想就是在當地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經過多年奮鬥終於買下了這套45㎡的小家。
▲原始戶型圖
小小的45㎡,被原來的建築設計師隔成了兩室兩廳,雖然這個數據已經是不含公攤的面積,但室內格局依舊比較小。主要問題如下:
廚房太小,還要扣除一個「開門空間」,放了灶臺連水槽都放不下。客廳是個「五門歸心」的格局,難以擺放家具,動線不容易規劃。衛生間是暗衛,通風採光極差。臥室就更小了,擺放一個1.5米寬的單人床之後,衣櫃都放不下。餐廳距離廚房太遠,動線太長。
▲改造後方案圖
買下房的目的是什麼?對屋主而言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較,而是希望踏踏實實有個屬於自己的家,希望在繁忙工作後,有一個真正舒適的棲息之地,結合屋主訴求做了如下改造:
捨棄採光較差的次臥,合併衛生間空間,改造成一個明衛和一個衣帽間。改善了「五門歸心」格局,客餐廳重新布局,縮短生活動線。原來餐廳的位置,改造成書房,臨時辦公很方便。主臥位置保持不變,地面整體抬高改成榻榻米房,全屋形成一個大套房模式。屋內實景
空間緊湊,本身進門就是廳,沒有玄關空間,不過好在大門外有一個建築凹槽鞋櫃收納區,所以就不必擔心入戶的儲物問題了。
▲廚房
入戶之後就能看到左手邊的開放式廚房。之所以做開放式,主要是之前的空間太狹小了,先不說東西放不放得下,就是人站進去也覺得很壓抑。
改造後廚房適當向客廳擴大了一點,寬敞不少,保證了基本的功能使用,極簡隱形門設計加上燈帶烘託氛圍溫馨。小小的廚房設計很是精緻。不鏽鋼的防濺牆,清潔起來十分方便。
▲一物兩用
巧妙之處在於水槽右側的設計,側面利用一組鏤空的木質屏風,完美遮擋了水槽視角的凌亂,同時延長了電視牆的寬度,一舉兩得,瞬間小戶型更顯大氣了。一體式的定製結構,讓屏風下方銜接了定製的電視櫃,保證了儲物性和美觀性,超讚這個設計!
▲客廳
步入客廳,淡雅暖調為主的日式風格家居場景深深吸引了我,對於長期工作勞累的人而言,回到這樣充滿禪靜氣息的家,將會倍感輕鬆。
溫潤的木質調鋪滿全屋,布藝沙發和地毯自然溫馨坐感舒適,均勻的暖光燈烘託出夢幻一般的家居氛圍,打造慵懶浪漫的視覺氣息。
▲示意圖
而在此之前,你可能不能想像,客廳要面對五個突兀的房門,是多麼的凌亂且擁擠。設計師確實化腐朽為神奇了。
▲從書房看門廳
▲電視背景牆
牆面右側接近窗戶的位置,打造一組壁櫃,從結構上能和電視牆左側的屏風結構對稱,更顯大氣。右側絲毫不拖泥帶水的銜接著一組橫向書桌,那麼曾經作為餐廳的位置就成為了男主人辦公用的小書房。
沿著書房窗下,做了一排同樣高度的定製地櫃,設置了抽屜式的儲物功能,完美收納各種重要的文件,零碎的生活雜物。右側便銜接著臥床區,地面直接設計了榻榻米床的結構,這樣就不需要買床架了,整個休閒感和居家氣息更強。
▲臥室
床尾和書房之間用同樣的木質豎紋屏風隔開,透光的同時又能起到視覺的遮擋作用,這種「軟隔斷」的設計,對小戶型而言比實際牆體更顯空間感。屏風中間掛上電視機,睡前也能看看,非常方便。
由於木製品較多,所以環保性十分重要。都選擇了品質上乘的純實木打造,透氣性很好,長期睡眠下面也不會擔心潮溼。榻榻米下方的柜子內部也做了雙重的防潮設置,保證存儲物品的時候不會發黴。
非常喜歡這種輕鬆愜意的感覺。
▲餐廳
現在的餐廳,布置在了客廳的右側。朋友常來家中做客,但留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倒是很需要寬敞的餐廳,為了能最多容納6人用餐,搭配了較大的實木長桌,常備兩把單椅和一把長椅,平時一個人的時候長椅可以放在餐桌下面節約空間。客人多了可以從一旁的餐邊櫃中拿出摺疊椅,放在兩側。餐邊櫃左側藏著一組隱形門,便能進入改造後的衣帽間和衛生間,從外觀看隱形門的設計很簡約不突兀。
▲衣帽間
捨棄了一個基本用不上的臥室功能,換來了充足的衣物收納空間,對男主人而言很值,畢竟利用好了就是不虧。長期在外工作,當然要注意形象,所以各種衣物配飾也很多,需要充足的收納機能。
▲衛生間
原來的暗衛改為了明衛,其實就借用了之前次臥的採光口區域。這裡設置了玻璃淋浴房,完美做到了乾濕分離。而新砌牆體也得以打造壁龕設計,相比壁掛式的收納工具,更簡約更好打掃。
馬桶恰好擺放在這個窗下的位置,也距離原來衛生間排水管的位置很近,地面適當抬高,銜接上下水管道,完美解決排水問題。有了窗戶,衛生間的通風問題就得以解決,打掃更方便,平時也不會有一股「發黴的味道」。
文末總結
作為一個家居編輯,我必須要站在不同年齡層讀者的角度去客觀地做分析。
買下小戶型的大多都是年輕人,而小戶型普遍集中於大城市。正是因為買不起大房子,才買下小房子,好不容易買下的房子,平時幾乎又不會來客人和親戚,留個客房是給空氣睡或者落灰嗎?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而言,這樣的設計當然就不實用了。親戚多朋友多,多年工作也積累了豐富的資金,可以買得起更大的房子,本來家裡就有富餘的空間當然可以留出客房。只要房子大,留出多少客房都可以。
所以,評判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客觀,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有不同的房屋設計需求。而之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不留客房,也完全可以理解。房子貴,小戶型越來越多,還要扣除公攤,自己居住的空間本來就小,還要為一些小概率事件去浪費自己房屋的空間。如果好不容易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什麼一定要要留客房?如果一年到頭客房都用不上一兩次,那麼做個大套房不香嗎?
裝修還是要按自己的情況而定,自己的房子設計,自己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先要保證自己住的舒服了,才能保證身邊的親朋好友也能來你家享受舒適。
文末話題:如果是你,裝修房子,你會留出一個客房嗎?歡迎把你的想法分享在評論區,感謝閱讀!